第172章 回大河村

字數:4280   加入書籤

A+A-




    張覺夏在葉北修的陪同下,再次來到大河村。
    大河村冷不丁地來了一輛馬車,一些好事之人,就圍了上去。
    “這是誰家的馬車?”
    “這是裏正家親戚嗎?”
    “不知道呢,這馬車既然停在裏正家,指定就是來找裏正的。”
    葉北修還好,畢竟這裏沒有人認識他。
    張覺夏聽著外麵你一言我一語,心裏麵猶豫著要不要下馬車時,“娘子,到了。”
    葉北修掀開馬車簾子,伸手把張覺夏扶了下來。
    隻見人群中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不是張得福家的大閨女嗎?”
    “還真是呢!”
    “不是聽說她嫁到了深山,夫君還是個瘸子嗎?”
    “你這人會不會說話,你沒看到人家夫君的腿好得很嘛。”
    “還真是奇了怪了,張得福家的大閨女,這麽有福,這才多長時間,人家就混上馬車了。
    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張得泉聽到門外的說話聲,就探出了頭,見來人是張覺夏時也吃了一驚。
    張覺夏還是和以往似的給張得泉恭敬地行了一禮,“大伯好。”
    “大丫頭好,來進屋。”
    張得泉熱情地把張覺夏讓進了屋中,葉北修兩手提著禮品,跟在身後。
    張得泉的媳婦王玉英也從屋子裏迎了出來,“是大丫頭來了,快進來。”
    一番客套後,張覺夏直入正題。
    王玉英最聽張得泉的話,雖說這找上門的生意,讓她內心很是歡喜。
    可她還是看了看張得泉,等著他發話。
    張得泉斟酌片刻,“大丫頭,大伯看著你現如今日子過得這般好,大伯也替你高興。
    隻是,你可得想好了,養雞這事兒,可不是隨便說說,就能成的,這裏麵的學問也不少。”
    “就是,你大伯說的對,雖說我有祖傳的手藝傍身,可一年也就是養個幾十隻雞,大丫頭這事兒你可得想好了。”
    王玉英順著張得泉的話,又看了看坐在一旁的葉北修。
    葉北修喝了一口茶水,“這事兒怕是真要勞煩,大伯和大伯母費心了。”
    張得泉等的就是葉北修的這句話,他是古人,骨子裏已經刻下了,深入人心的道理。
    這個家男人的話最有信服力。
    “既然如此,大丫頭也不是外人,玉英你就費費心。”
    王玉英點了點頭。
    “大伯母,我先定兩百隻的雞苗,你看看得多長時間,到時我讓我相公來取。”
    “二百隻?”
    王玉英再次確認一番,她抬起頭仔細想了想。
    張得泉又補了一句,“大丫頭,這事兒急不得,你畢竟沒有養過雞,讓你大伯母幫你養上一段時日,得到雞苗大大,你們再來取也不遲。”
    “那真是謝謝大伯和大伯母了。”
    張覺夏再次真誠地張得泉和王玉英躬身一禮。
    “你這丫頭見外了,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玉英,你去備飯,大過年的孩子帶著女婿來了,總不能不吃飯就走吧!”
    張覺夏攔住了往外走的王玉英,“大伯母當真不要這麽客氣,咱們重要的事還沒說呢!
    我還沒付定金呢!”
    王玉英又看了張得泉一眼。
    張得泉想了想,“玉英,你就按著行情,給大丫頭再便宜一些就行。”
    “那可不行,您和大伯母已經幫了我許多。再說了,這事兒也是極費精力的事。
    大伯母您該多少就多少,可不能白忙活。
    如果以後這雞養的好的話,我怕是少不得來麻煩大伯母。”
    “一隻小雞苗賣十五文一隻,我再幫你養上十幾天,你再多給我二百文的糧食錢就成。
    因為剛開始小雞苗嬌貴,得喂它們吃些糧食。”
    張覺夏從身上拿出二兩銀子,“大伯母這是二兩銀子的定金,等到我們來拉雞苗的時候,再把剩下的一兩銀子加二百文錢給您。”
    “這......”
    “大丫頭既然給了你,你就收起來吧!趕緊去廚房看看,做飯去吧!”
    張覺夏和葉北修想走,奈何張得泉留客留的太過熱情。
    如果他們不留下吃這頓飯的話,怕是就要得罪她這個大伯了。
    “既然大伯發了話,那咱們就在大伯家吃了飯再走吧!”
    “這就對了,大過年的,怎麽著也算是帶著女婿回娘家,你能空著肚子,人家女婿大老遠的來了,可不能空著肚子走人。”
    張覺夏內心對張得泉是感激的,來他們家的時候,她特意選了些貴重的禮品。
    所以即便留下在他家吃飯,她也沒有過多的愧疚感。
    張得泉和葉北修說著話,都是一些男人之間的話題,張覺夏也插不上嘴,就去了外麵。
    她先是在院子裏逛了一圈,果真如王玉英所說,他們院子裏養了不少的雞,都被圈了起來。
    王玉英正好到院子裏取水,見張覺夏對著院子裏的雞發呆。
    “大丫頭,院子裏有風,還是屋子裏暖和。”
    張覺夏笑了笑,“我隨便看看,大伯母我幫您做飯吧!”
    “可不敢讓你幫忙,你大伯知道了,會埋怨我的。這嫁出去的閨女,再回來可就是客人了。”
    “沒事的,咱們不讓大伯看到就是了。”
    雖說他們以前都在一個村子裏,王玉英對張覺夏的印象,還是那個被後娘磋磨的小姑娘,一點生機也沒有,整日的唯唯諾諾。
    這麽靈活通透的張覺夏,她倒是沒有想到。
    當初他們也想幫幫她,可也是無能為力。
    田彩虹太過強勢,張得福又不是什麽東西。
    雖說自家當家的是裏正,看到張覺夏被欺負,頂多數落幾句,當時管點用,可過不了幾個時辰,又打回原形。
    張覺夏出嫁鬧騰的時候,也是張得泉去處理的。
    王玉英聽到張得泉讓張覺夏和家裏斷絕了關係,還埋怨了張得泉一番。
    她覺得一個弱小的姑娘,沒了娘家的撐腰,嫁到夫家日子過得怕是不易。
    張得泉有他的道理,他認為日子再難,還能難過在後娘手底下討生活。
    王玉英看著現在臉色紅潤,做事大大方方的張覺夏,總算是承認自家當家的,做事有些眼光了。
    喜歡被逼嫁深山,開荒種田過紅火日子,開荒種田過紅火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