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想一個點子

字數:4549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不過高陽確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信仰之力很有用。
    雖然現在可能用不上,以後絕對能夠體現的出來。
    所以,還要繼續增加信仰之力的收取,想到了這裏,高陽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禮拜。
    禮拜的說法,來源於基督教每星期日在教堂作禮拜的習慣。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
    公元1世紀,基督教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基督教的《聖經》第一章《創世紀》記載。
    上帝在創世紀的第七天休息,人類為感謝上帝,紛紛向他朝拜。
    此後基督教徒則把這一天稱為禮拜天,並且每七天一個周期,第七天休息,但必須朝拜上帝。
    這就是禮拜的由來。
    那麽自己可不可以也這麽操作呢?
    要知道汲取信仰之力,幾個人甚至幾十個幾百個肯定不行的,人越多越好。
    那麽南關城有多少人?還有太虛宗所掌管的三個郡城加一起有多少人?
    如果將這些人的信仰之力全部汲取了,能收獲多少信仰之力?
    哪怕是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五分之一,那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吧?
    之前收取信仰之力為什麽這麽慢?說白了,那就是沒有動力,你沒給別人好處,別人憑什麽信奉於你?
    沒錯,這才是關鍵!
    高陽記得小時候自己的村裏就有一個基督教窩點。
    這個窩點合不合法先不說,反正每個禮拜天都有人過去做禮拜的。
    那個時候,高陽就喜歡過去,因為主持做禮拜的人,會給高陽糖吃。
    高陽想說的就是這個最關鍵的因素,給人好處!
    就這樣一條完美的計劃,迅速在高陽腦海裏快速形成。
    “傾城,你幫我做一件事情,隻要這件事情辦好了,說不定我的成長速度要快上一倍甚至更多。”
    “你這樣,從明天開始,在我們所掌管的三個郡城所有的縣城,都弄一個這樣的雕像。”
    “名字就用太虛宗宗主這幾個字就行,然後每個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這三天,所有人都可以來雕像前朝拜。”
    “每朝拜一人,就給相對應一天的工錢,無論多少人過來,這個錢都照給!”
    第(1/3)頁
    第(2/3)頁
    “另外,我們還可以將信息散播出去,然後……”
    高陽越說越起勁,洛傾城越聽越心驚,不為別的就是這錢的問題。
    這邊的錢還沒一個概念,那麽按照地球上的錢來計算。
    一個朝拜的人算他一百塊出場費,十個人就是一千塊,一百個人就是一萬塊。
    三個郡多少人?
    除掉有錢人,修煉者,孩童等等不算,少說也有千萬之數。
    那麽就算他一千萬人,一人給一百塊,一次就是10億,一個月就是30億。
    雖然說這個錢是普通人用的銅錢金銀啥的,可是他到哪裏去搞這麽多錢?
    要知道一個月就是30億,而且這裏又沒有微信和支付寶,這些錢該怎麽給人家?
    就算能夠給人家,得有多少人來發放這筆錢?
    那麽這樣一來什麽事都不用幹了,他們這三個郡城一天到晚就搞這個了。
    “高陽,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很不合實際情況?”
    高陽其實正說到激動處,突然被洛傾城打斷了,還有點反應不過來。
    洛傾城其實有點不忍心打斷這個家夥,不過不打算肯定是不行的,因為越說下去希望就越大,希望越大,到時候失望也就越大。
    到最後還得高陽自己來消化,這會很失望的。
    “高陽,你這個辦法隻存在於理論上,實際情況根本就沒辦法實行,我給你分析一下!”
    隨著洛傾城的分析和講解,高陽漸漸的從之前的幻想之中清醒了過來。
    洛傾城說的沒錯,這隻存在於理論上的,實際操作肯定是不可能的。
    先不說他們沒有這麽多普通的銀錢,就算有他們也沒辦法將這些東西全部換成銅錢。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花時間兌換了,一個月三十億,那麽能堅持多久?
    就說這些錢堆放在廣場上,恐怕一個大廣場都堆不下,更別說將這些錢散發給每一個人。
    這簡直就不現實。
    這不僅僅是有錢沒錢的問題了,如果隻是單純的缺錢,那這還是可以解決的。
    畢竟找一個凡人的礦脈還是很容易的,到時候派人挖金銀,短時間內還是能夠解決的。
    可是他哪來那麽多人手?
    第(2/3)頁
    第(3/3)頁
    難怪佛陀寺存在了那麽久,也沒見將西漠所有人都發展成信徒,因為這是不可能。
    就算是傳教,那也要派人下去的,而且這個數量也是有限的。
    這就是一個死循環,不過高陽就不信這個邪,他可是從地球上穿越過來的,那麽多知識儲備,他就不信搞不定這個問題。
    既然,做禮拜行不通,那就換一種思路,比如斬白蛇起義。
    讀過書,稍微了解曆史的人都應該知道,在秦朝末年發動了斬白蛇起義。
    起因是在押送勞工去驪山的途中,因誤了時辰,按照秦朝的律法,誤了時辰的勞工都要被處死。
    劉邦不想坐以待斃,於是便帶領一眾勞工逃跑,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一條大白蛇,劉邦借著酒勁拔出佩劍將白蛇斬為兩段。
    這一事件後來成為劉邦起義反秦的象征,並廣泛流傳於民間。
    劉邦斬白蛇起義不僅是一個曆史事件,更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體現了人們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對反抗壓迫的渴望。
    那麽隻要偷換一下概念,高陽就可以將這個故事好好的利用一下。
    比如某個村莊或者街道,經常性的會出現一些妖怪,或者壞人之類的。
    這些妖怪或者壞人,專門欺壓百姓,那麽這時候英雄出現了,將怪物給擊殺了。
    再然後告訴這些人,是城主感應到了他們有危險,所以派這些使者來拯救他們的。
    當然了,這些都是幌子,這些所謂的使者自然就是洛傾城讓人假扮的。
    至於妖怪,也可以理解為妖獸,那麽高陽也是有辦法的,比如炎毒狼!
    至於壞人那就更簡單了,隨便找幾個人化一下妝,去人家裏破壞一下就行了。
    隻要不出人命,事後能得到很好的補償,這也是無傷大雅的嘛。
    就像劉邦騙別人是一個道理,而且這種事也不需要做太多次,一個縣城發生個一兩次,兩三次就行。
    然後不定時的這麽來一下,這時間一久,這些老百姓自然而然的在心中就會埋下一顆種子。
    然後有事沒事就會去城主的雕像那裏去祈禱祈福,這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