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下官打小腰就不好,彎不下去

字數:4550   加入書籤

A+A-




    “李持,有人要見你。”
    李持也夠鬱悶的。
    本以為搭上了太子的順風車,官運從此扶搖直上,沒想到卻先經曆了一場牢獄之災。
    當他看到出現在麵前的張健二人時,立即淚如雨下:“二位大人,下官冤枉啊!”
    張健輕輕拍拍他的手:“好了,這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你嚎個什麽?坐下說。”
    李持剛感到有些希望,卻看到史春雷冷著臉坐下:
    “李大人,你這事有點麻煩啊。”
    李持愕然:“大人,下官不懂。”
    “雖然你負責的一縣治安,但是這移庫一案卻牽連甚廣!
    那些禦史現在都瘋了!
    昨天彈劾鳳陽知府杜峰包庇下屬的奏疏,都已經遞了上去。”
    “你這事,怕是不好辦啊。”
    李持急了:“大人!下官與那蘇謹、蘇根生一向不和!
    鳳陽稅款、糧食更是不曾沾手半點,下官真的冤枉啊!”
    張健笑著安慰他:“你先別急,此事也不是一點轉機沒有,
    隻要你能證明自己,會審的時候必不會冤枉你。”
    李持表情一呆:“下官要如何證明自己?”
    史春雷哼了一聲:“那還不簡單?隻要你上堂之時,舉證蘇謹私截稅糧、勾結糧食貪墨販賣,自然不就證明自己的清白?”
    “可是下官一直不曾參與,並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做過啊。”
    “哼”,史春雷露出冷笑:“我看你是想包庇蘇謹吧?”
    啪!
    他狠狠一拍桌子,嚇了李持一跳:
    “我告訴你!蘇謹貪墨的證據確鑿,三法司會審隻不過走個過場而已!你的證詞並不重要!”
    張健也有些不滿的看著李持:“李大人,你可知這是我和史大人,好不容易為你爭取來的機會!
    既然你不知珍惜罷了,史大人咱們走吧!”
    眼見二人真要離開,李持哪能放過這最後的救命稻草?
    “二位大人留步!下官願意舉證蘇謹。”
    三月底,春風暖人心。
    和蘇謹的‘特殊待遇’不一樣,蘇根生幾人被錦衣衛拿回之後,直接關押在刑部大牢。
    這些日子他們沒少被分開提審,刑部的官員,也希望能從他們嘴裏撬出重要的證據。
    可惜,這幾人是蘇謹的死忠,冥頑不靈,什麽有用的證詞都套不出來。
    可他們也不敢嚴刑逼供,畢竟錦衣衛每天都在一邊盯著呢。
    倘若真的屈打成招,案子辦沒辦實不知道,負責審案的先準備進去吧。
    老朱雖然把案子交由三法司會審,但是豈能不清楚其中的貓膩?
    他不會偏幫蘇謹,但也不會讓人趁機落井下石。
    可惜,就在這天,案情有了重大進展——李持,招了。
    李持承認,在鳳陽的時候他受蘇謹唆使,暗中將去年的稅糧截留,
    並於今年年初各地糧荒之際,借機高價拋售,謀取暴利。
    他還招認,蘇謹在鳳陽時多有不法之舉,
    提高來往客商稅銀、以權謀私、唆使家奴霸占市場等等。
    光看口供,蘇謹簡直就是惡貫滿盈之徒,應該車裂的那種。
    刑部拿到重要證據,迅速對蘇根生幾人展開突擊審訊,隻可惜在‘鐵證’麵前,這幾人嘴巴仍舊硬的很。
    尤其是蘇根生,看著文文弱弱一副好欺負的樣子,卻在刑部官員向他展示李持的口供時,一口濃痰啐到了官員臉上。
    “捏造假證,與人犯串供、汙蔑朝廷官員,你們就等死吧!哈哈哈哈哈——”
    官員無奈,隻好將供狀層層上交,最後到了刑部尚書楊靖手裏。
    “哼,人證物證確鑿,還想抵賴?”
    “通知都察院、大理寺,擇日公開提審蘇謹!”
    “還有,事涉稅糧,請戶部一同參與問案。”
    四月初一,不是愚人節。
    朱元璋沒有親自參與問案,但也沒心思批閱奏疏,坐在禦書房有些心神不寧。
    令他心神不寧的,除了擔心蘇謹真的有問題外,還有門外站著的那個人。
    朱允熥幾次求見,朱元璋都沒有答應,
    知道今天是三司會審大哥的日子,一早就跪在禦書房外,大有一副老朱不見他就不走的樣子。
    馬忠良苦勸許久,朱允熥仍舊不為所動,回去稟報朱元璋後,老朱冷哼一聲:
    “喜歡跪就讓他待著,我看他能跪多久!”
    雖然惱怒,但對於朱允熥居然有這樣的膽氣,也多了幾分欣慰。
    要知道半年多以前,朱允熥見著自己的時候,連先邁哪條腿都不知道。
    朱允熥並不孤單。
    沒過多久,他的身邊默默來了一位璧人,身形俏麗站到朱允熥的身邊。
    今天天氣有些陰沉,一陣寒風吹過,朱靈萱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但仍舊目光堅定的看向禦書房。
    她輕聲安慰著朱允熥:“別擔心,蘇大哥一定不會出事的。”
    與此同時,刑部大堂。
    “犯官蘇謹帶到——!”
    蔣瓛親自送蘇謹到了刑部,然後默默站在堂下,冷眼瞅著堂中諸官。
    他今天隻帶了耳朵和刀。
    耳朵,是要將所見所聞一一據實回奏。
    至於刀,若是有人真敢用些不光彩的手段嚴刑逼供,他不介意用刀子來講講道理。
    堂上左僉都禦史張庭蘭、刑部尚書楊靖、大理寺丞李仕魯高坐在中。
    張庭蘭是蘇謹的老對手了,也是本案的主審。
    其餘兩人蘇謹沒見過,或者見過也沒印象。
    楊靖對此案頗為重視,尤其是在拿到‘實證’後,準備一舉將此案辦成鐵案,以示刑部威嚴。
    李仕魯為人正直,素為朱元璋信賴。
    他和其餘兩人不一樣,對蘇謹其實頗為欣賞,尤其是國債一事,歎為觀止。
    但這並不影響他公正斷案。
    可看到案宗後,他卻覺得疑點重重。
    幾十萬石糧食,他是怎麽截留的?
    就算糧食是他截留的,他又為什麽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張旗鼓的往外運送?
    就不怕被人看見嗎?
    至於其他罪名,李仕魯掃了一眼就不再看了。
    不過是那些言官風聞奏事,甚至羅織出來的罪名罷了,統統都是無稽之談!
    張庭蘭看到蘇謹傲然站在堂中,頓時大怒:
    “犯官蘇謹!都到這時你還不知罪,見到本官為何不拜!”
    蘇謹斜睨他一眼:“不好意思,下官打小腰就不好,彎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