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三哥,你可長點心吧,姐夫八成要坑你了。

字數:4949   加入書籤

A+A-




    “殿下,就是這樣。”
    杜浩明訕笑看著朱允炆:
    “錢莊是咱們杭城的重中之重,涉及到的方方麵麵太廣。”
    “尤其是這百姓借貸一事,更是重中之重。”
    朱允炆滿意的點點頭:“不錯。”
    “這與民貸房之策,還是當初本宮向皇爺爺提出來的,自然要一力擔之。”
    杜浩明嘴上應和,心裏卻不以為然:
    “若不是蘇謹那狗東西提出此策,憑你抓破腦袋能想出這麽賺錢的辦法來?”
    朱允炆看杜浩明配合,繼續侃侃而談:
    “如今這銀錢,實數貸與百姓了嗎?”
    “這個自然”,杜浩明笑道:“殿下您提出的方策,臣等哪敢不盡心盡力,隻是。。。”
    “隻是什麽,杜大人不妨坦言。”
    “那臣就如實說了。”
    杜浩明清清嗓子:“按照您的方策,臣等計劃在杭城新建‘安置小區’百餘所。”
    “按照規製,每所小區不少於二十棟樓,並計劃在洪武二十七年年底交房。”
    “這很好啊”,朱允炆笑笑。
    杜浩明苦笑:“但這筆銀錢十分巨大,臣等怕擔不起這責任啊。”
    “這話說得”,朱允炆語重心長的教育他:
    “這是為百姓做事,令百姓安居樂業的好事,也是大明國策,豈能瞻前顧後?”
    “殿下教訓的是。”
    “既然這樣,那就交給本宮來管吧”,朱允炆笑道:“杜大人日理萬機,這些事交給本宮來處理就好。”
    “通知下去,即日起凡是借貸的一切手續,必須經由我手,方可放出。”
    “是!”
    大大們欣喜道:“有了殿下坐鎮,臣等就安心多了。”
    “還有一事”
    “有什麽事大可放心說。”
    “殿下,今年百餘所小區同時開工,臣等雖然派了監管官員督導,但是仍怕誤了工期,需要一個德高望重之人坐鎮”
    “明白了”,朱允炆笑笑:“不就是盯著工期嗎?此事既然由本宮提出,那本宮自然負責到底!”
    “殿下英明!”
    “好了,咱們抓緊時間,你現在就帶著本宮去錢莊交割吧。”
    。。。
    朱允炆看著眼前足有四層樓,雕梁畫棟的木製四方樓,頓覺大開眼界。
    “杜大人,皇爺爺再三審令官不修衙,你這錢莊搞得”
    杜浩明假意惶恐:“殿下,這錢莊雖然是由戶部和地方共同出資建造,也可算是咱們的衙門。”
    “但您也知道,若是不弄得氣派一點,老百姓怕是信不過咱們,不願來貸款啊。”
    “嗯,此言倒是有些道理”,朱允炆也沒太在意,隨意笑笑:“下不為例。”
    “臣遵命。”
    進了錢莊,杜浩明直接帶著朱允炆去了最高層,那裏有一間專門給他準備的公房。
    僅僅一間公房,就足足占據了一層樓。
    朱允炆這次倒是沒說什麽,而是催著趕緊將賬簿、公冊取出來。
    很快,一群小吏就抱著冊子走了進來。
    可當他看到這些冊子時,頓覺得頭皮發麻!
    這些冊子林林總總堆在那裏,足有一座小山那麽高!
    “這是所有的賬冊?”
    朱允炆傻眼了。
    杜浩明笑笑:“慚愧,這隻是上月的賬冊,本月的還未清點出來。”
    似乎是看出了朱允炆的退意,杜浩明笑道:“不過殿下也不必太過擔憂,
    咱們錢莊備著五十個賬房,您隻需審核過目,簽署同意即可。”
    朱允炆不置可否,隨手拿起一本賬冊。
    每一套賬冊都配備對應的一份案卷。
    上麵詳細記載著申案者是何人,祖籍、住址何處,又於何年何月何日,因何緣由申請貸款。
    且附著數目龐雜的調查資料,包括審案人是否有家產田產、或於何處做工,是否有能力償還等等。
    然後才是詳細的賬冊。
    僅僅一個人的資料就如此繁瑣,朱允炆看了一眼堆積如山的冊子,腦瓜子直接懵了。
    “這麽許多?”
    “杜大人,為何要搞得如此繁雜?”
    杜浩明笑笑:“殿下有所不知,倘若不調查清楚、記錄清楚,一旦賬款放出,萬一造成爛賬、壞賬就麻煩了。”
    “所以咱們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嗯,此言有理,你先去忙吧,本宮現在就要審一下賬冊。”
    “是,那殿下您就先忙著,臣告退。”
    臨走之際,杜浩明給一個師爺使了個眼色,示意他盯緊點。
    出門之後,卻忍不住嘴角上揚。
    如此龐大繁雜的賬冊,自然是他們給朱允炆準備的。
    但他們不怕查。
    上麵的樁樁件件,都是真的。
    唯有一點,就是申請緣由上。
    雖然都寫著‘用於購置xx處房屋一套’,但欠款最終去向,誰又能知道呢?
    他們自己自然有一套更簡略的手段。
    隻有朱允炆,就慢慢和這些賬冊打交道吧。
    當然,如果他看煩了、看累了更好。
    杜浩明需要的,隻是在那些賬冊上,簽上聖孫的名字罷了。
    。。。
    朱允熥最近忙得很。
    幫蘇謹翻完了地,他才算真正融入到泉州的政務中去。
    泉州今年隻有幾件大事要做。
    各個小區的建設如火如荼,蘇謹要求年底前必須完成第一批交房。
    除了本來就有的官窯外,蘇謹還將目光投向了被廢棄的宋元將樂窯。
    都知道,華夏出口幾大奢侈品——絲綢、瓷器、茶葉。
    絲綢自己已經有了紡織廠,茶葉有了茶山。
    可瓷器是最麻煩的。
    首先,官窯自己可不能打主意,不然老朱得把自己狗爪子剁了。
    民窯的規模又太小,完全滿足不了蘇謹要求的規模。
    僅僅依靠買辦,可不賺錢,還容易被人卡脖子。
    而蘇謹就將目光放在了元末被廢棄的將樂窯上。
    將樂窯位於延平府,就在尤溪西邊不遠。
    什麽,這些地方不熟?
    說起他北麵的一座縣城,恐怕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那就是世界三大餐飲之一的起源地——沙縣。
    窯是好窯,唯一的毛病就是不在自己轄區。
    尤其是自己前段時間,可沒少往人家境內‘投放’土匪,延平知府可是煩自己煩的要死。
    貿然前去商議合作,隻怕吃個閉門羹。
    不過蘇謹也不是沒有辦法。
    “老三啊,大哥有個事情交給你去辦一下,可有信心?”
    今日回泉州改善夥食,正坐在一邊啃肉包子的朱允熞一聽,頓時麵露戲謔之色:
    “三哥,你可長點心吧,姐夫八成要坑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