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字數:4704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年輕人嘛,本就有使不完的力氣。
    張六白日裏忙牙行的事情,晚上就來這邊再掙一筆額外的收入,何樂而不為?
    所以,不管是端盤子切菜,還是洗碗掃地擦桌子,他都搶著幹,與店裏每個人的關係也都相處得十分不錯。
    穆南琛站起身,舉著酒杯朗聲道:“本店開業時間不長,但因著有大家在,店裏的生意那是越來越好了。
    今天已經是除夕了,店裏決定給大家休假五日,初六我們再開門迎客。
    有家人的,吃過飯就可回家與家人團聚。
    沒有家人的,就在後院住著好好休息幾日。
    我們相識的時日不長,但我也看出來了,大家都很是努力,與我們一起齊心協力將店裏的生意操持了起來。
    在這裏,我代表我的幾個弟弟給大家說一聲,大家辛苦了。”
    說著,穆南琛就彎腰給大家行了一禮,惹得眾人都很是惶恐,紛紛站起身回了一禮。
    東家對他們不打不罵,待他們如同親人一般,這樣的東家,打著燈籠都難找,他們哪裏還能當得起東家給他們行禮?
    “大家都坐,我這裏沒有那麽多的虛禮。
    隻不過我還是那句話,隻要以後諸位好好幹活兒,我這裏定不會虧待大家的。
    恰逢過年,今日就給大家發節禮,希望以後你們還能像往常這般勤快機靈,做事踏實。”
    說著,穆南琛一揮手,每人的身邊就多了幾樣東西。
    五斤白麵,五斤粳米。
    一袋水果,五斤蔬菜。
    每人的麵前還被金娃和慧明放置了一兩銀子。
    看見這麽好的節禮,許多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這裏麵有些人是從小被拍花子拐走的,有的是家裏太窮,隻好自賣自身入了賤籍,成了可被任意售賣的物品。
    沒有自由,沒有自尊。
    遇見不良的主子,哪怕是讓他們去吃屎他們都得服從。
    他們自小就見慣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可自從來到這食坊裏,東家從不打罵他們,吃喝上也和東家一樣,從沒區別對待。
    來到這裏,他們體會到了什麽是溫暖,什麽是頓頓飽餐,什麽是,活得像個人了。
    他們能住正常的床榻了,上麵有被褥,屋內有火爐。
    幾個東家看見他們也是滿臉笑容,從不頤指氣使。
    他們,是東家買來的奴仆啊!
    第(1/3)頁
    第(2/3)頁
    可在東家看來,他們就像是他們的家人一樣,讓他們穿上了新衣,新鞋。
    他們的麵容也都幹淨了許多,手縫裏殘留的黑色汙垢也都被精貴的香皂洗去,成天散發著貴人們才有的絲絲香氣。
    而他們幹活兒也不是白幹,東家每個月都會發工錢。
    和市麵兒一樣,一個月六百文的工錢,沒想到他們也會有。
    更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今日,他們也會有節禮,還十分貴重,一個都不少,全都有。
    他們低垂著腦袋,任由眼淚在臉頰上流淌。
    也許長這麽大,他們在家裏都沒體會過這種被人重視的滋味。
    他們沒有道謝,隻是跪在地上給穆南琛幾人磕了頭。
    他們也沒有承諾以後會怎麽樣,隻在心裏暗暗發誓:以後,這裏就是他們的家。
    隻要這食坊一直開著,他們就會一直踏踏實實幹下去,不會做一點對不起東家的事。
    張元也是眼眶發紅。
    父母一輩子都蝸居在村裏,連他們的小縣城都被去過。
    初來這裏時,父母很是拘謹,就怕做不好事被人罵,被人羞辱,或是會連累到他。
    可店裏的每個人都對他們極好,東家還讓爹爹看管庫房,每天記錄放進去的調料以及食材有多少,拿出去的食材有多少。
    因著父親不識字,穆公子還會耐心教會他一些常用的字,教會了父親識稱,打算盤。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父親這幾日終於能夠勝任這個活計了。
    母親雖然在後院洗碗,但洗得很是仔細,從不敷衍了事。
    就是幾個老太爺也不閑著,幫著大家洗菜串菜,從不叫苦。
    這裏的每個人都很努力。
    齊心協力的結果就是店裏的生意越來越好,他們也越來越好。
    爹娘被貧窮壓彎的脊梁支起來了,他被人打罵的日子也越來越少了。
    現如今,他也能在京城租得起房子了,爹娘也在京城有了活計,身體也更加硬朗了,臉上的笑紋多了,但看著更年輕了。
    他笑,輕輕擦去了臉上的淚痕,將桌上的銀子收了起來。
    “今天三十兒,我們共同敬東家一杯,祝願東家順遂安康,生意蒸蒸日上。
    也祝願我們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幹!”
    張六帶頭,氣氛逐漸高漲,泛紅的眼眸裏,都有了會心的笑。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這是所有人的心願。
    第(2/3)頁
    第(3/3)頁
    桌上有著十道涼菜,十道熱菜,都是他們以前沒有見過的精貴吃食。
    他們希望,明年,後年,以後的以後,他們也能吃到這些他們想都不敢想的美食.......
    聚完餐,裏麵的六人提著節禮架著東家借給他們的馬車回家去了。
    幾人的家都離京城不是很遠。
    最遠的一個乘坐馬車跑快點一天也就到了。
    算算時辰,他回去還能陪著家人守歲。
    以前很少有時間能讓他們回去。
    即便有時間,他們也不想回。
    回去幹什麽?
    頂著一身破衣爛衫,還有怯懦死寂的眸子,回去麵對村人的鄙夷,麵對家人的無助與痛楚嗎?
    所以,寧可窩在主家的柴房裏瑟瑟發抖,忍饑挨餓,他們也不想回。
    但今年不同了。
    今年,他們有新衣服穿,手裏還有精米白麵,有蔬菜,有水果。
    有家可以回的,都用自己攢下來的工錢從東家這裏買了米麵糧油回去。
    東家心善打了折扣。
    一斤粳米白麵都是十五文。
    要是去外邊的糧鋪買,最低也要翻一倍。
    他們都一樣買了一百斤。
    平時回不去,現在能回去了,就多帶一點米麵回去。
    什麽東西都沒吃食精貴。
    這次回去,他們終於能夠挺直腰板兒了。
    張六也是,買的東西更多。
    別看他窮,但他好麵子。
    好歹他也出息了,多買一點東西和父母走走那些親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