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棍棒出孝子,嚴師出高徒

字數:4233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堂屋內,鄭童生和鄭弘文興高采烈地陪著衙役們聊天。
    鄭童生緊緊地看著手中的捷報,從得知孫山高中到此時此刻,心情一直都未平複。
    他們小小的小村,竟然走出了一位進士,他小小的村學竟然走出了一位進士。
    這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不可思議。
    鄭童生看了看自家二孫子,再看了看捷報上“孫山”兩字。
    同樣是村裏娃,怎麽天差地別。
    鄭童生畢生的願望是希望家裏有一位秀才,結果鄭弘文早早考上童生,卻一直在童生中徘徊,一直都沒辦法跨越一步。
    再看看孫山,十三歲成為秀才,二十三歲成為進士,好一個年少有為。
    鄭童生回憶起孫山在學堂讀書的情況,跟無數入學的小孩子一樣,一開始戰戰兢兢,忐忑不安。
    沒有表現出天才,沒有展現出與眾不同。
    如果要說不同,就是持之以恒地讀書,讀書,讀書。
    無論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孫山依舊按部就班的讀書。
    鄭童生感歎地說:“阿山這孩子,自小就知道讀書的好,勤勞刻苦,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皇天不負有心人,此次順利到京城,順利進考場,順利高中。好,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學生。”
    班頭看了看鄭童生,聽說這個是孫進士的啟蒙夫子,怎麽看怎麽平凡。
    怎麽就能教出一個進士呢?
    別當啟蒙夫子不是夫子,一個學子從小就要穩打穩紮地學習知識,啟蒙夫子是相當重要的。
    班頭恭維地說:“恭喜賀喜,鄭夫子教出一個好學生。”
    鄭童生連連擺手說:“差爺客氣了,不關的我是,是阿山自己的努力,我隻不過有幸教導過進士老爺。”
    心裏卻是美滋滋,想不到他一介農村夫子,學堂裏竟然走出一名進士。
    哈哈~哈哈~
    雖然不是他的功勞,但他的學堂有無上的榮譽。
    在一邊的孫伯民咧開嘴巴一直笑,從激動,興奮,到如今的再激動,再興奮,孫伯民的笑容就沒有停過。
    第(1/3)頁
    第(2/3)頁
    連連說到:“山子夫子,別謙虛,我們家山子能有今日的成就,多虧你的精心教導,當初你全心全意地教導我們家的山子,給我們家山子講解學問,還給出不少好的意見。我和山子一直銘記在心裏。”
    這話看起來是孫伯民恭維鄭童生,其實知道孫伯民性子的人都知道他說的是真心話。
    孫伯民是真心感激鄭童生,風雨不動地耐心教導山子,更重要是把山子推薦給洪秀才。
    沒有耽誤山子的進一步學習,讓他們的山子一步一步地走出去,然後一步一步地成功了。
    孫二叔子結結巴巴地說:“大哥說的對,當初山子到鄭氏學堂讀書,鄭夫子全心全意地教導山子,因為有鄭夫子的看中,我們的山子才更努力讀書。鄭夫子,我們的山子有今日,多虧你當初的悉心教導。”
    村長也連忙附和:“鄭夫子是個好夫子,不僅對我們的山子好,對我們孫家村的學生也好。鄭夫子,以後我們孫家村的孩子就有勞你了,要是他們上學不聽話,不用多說,給我狠狠打。”
    村長還真是喜歡鄭童生,特別對學生嚴格這一點,他最欣賞。
    棍棒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不狠狠打,哪裏會聽得進去。
    鄭夫子打就對了。
    鄭童生聽到恭維的話,嘴上說不是不是,心裏樂開花,誰不喜歡聽好話,誰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
    笑嗬嗬地跟大家講起孫山小時候在學堂讀書的情景,當然還穿插著德哥兒,楊清北。
    對德哥兒恨鐵不成鋼。
    對楊清北連連惋惜,感歎楊清北英年早逝。
    其實除了孫山,唐縣令,楊大郎少數的幾個人知道楊清北為什麽去世的真實原因,其他人隻認為楊清北是得了一場重病沒的。
    楊清北死後,妻子跟著去,楊地主夫人跟著去,楊地主跟著去,一部分認為虎鳴克親,天煞孤星命,另一部分認為楊地主家風水出問題。
    所以大家越來越不敢上楊地主家裏,害怕被沾上什麽厄運。
    鄭弘文陪著大家聊天,不由地羨慕。
    阿山走得真遠,飛得真高,一開始俯視,到平時,現在隻剩下仰視。
    鄭弘文是個心寬的人,雖然心裏酸酸的,但更有榮與焉。
    他有一個進士同窗,覺得一輩子都值得了。
    汪伯和兒子汪貴陪孫伯民回來後,又急匆匆地籌備了一籮筐的銅錢,到孫家村村口派發。
    這麽大的喜事,得讓父老鄉親們知道,他們孫家村出了一位進士。
    第(2/3)頁
    第(3/3)頁
    當然汪伯和汪貴在派發銅板的時候,還摻雜不少小心意,特意把雲姐兒旺夫旺財旺家宅旺子孫的好名揚出去。
    汪伯一家被安排在鳥不拉屎的山疙瘩裏生活,心裏實在不怎麽高興。
    隻不過做奴仆的哪裏有選擇的命運。
    然而想不到的是孫姑爺這邊成親,那邊就高中,將來不久就會成為當官。
    汪伯又覺得前途無量了,現在他們孫家即將成為官家,身份360度跳躍。
    他就是官家下人,而且是第一代的官家下人,隻要他勤勤懇懇幹活,說不定會得到姑爺的賞識,成為孫家第一奴仆。
    汪伯對未來充滿信心了。
    汪伯越來越覺得他們的姑爺是個有出息的,前途無量。
    二十三歲就成為進士老爺,就算何家大老太爺也做不到,孫姑爺做到了。
    嘖嘖~~姑爺不顯山不顯水,這麽一會兒就突兀出來。
    汪伯不得不感歎還是何三老太爺有眼光,給小姐挑了一個好夫婿,讓小姐即將成為官夫人,比大夫人還進一步。
    大夫人是沒有誥命,小姐即將就有誥命。
    嘖嘖~~小姐果然是有福氣的。
    汪伯一邊派發銅板,一邊笑嗬嗬地告訴大家自家小姐真有福氣,嫁過來不久,姑爺就高中了。
    表明上說的是借姑爺的光,實際突出雲姐腳頭旺。
    不管過來討銅板的鄉親們信不信,反正汪伯就信了。
    跟在一起忙活的兒子汪貴更是信了。
    
    第(3/3)頁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