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還有利息

字數:3352   加入書籤

A+A-


    第442章 還有利息
    第442章 還有利息
    “我已聯係到震旦銀行席立功,如今他已在武昌和徐州設了分行,他會派人來找世伯,在南直隸一帶大力吸納存款。”
    “世伯到任後,要以我這個直隸總督的名義,給震旦銀行作保,戰後隻要各人願意把款項提取到自己手中,絕無任何阻礙。”
    周馥自然清楚《震旦銀行》和滕毓藻的關係,苦笑著搖頭說。
    “興甫,《震旦銀行》雖然資金雄厚,可畢竟是剛剛開設不久,雖然有總督府作保,可這些人也未必信得過。”
    “反倒不如聯係山西的票號倒是更好一些,直隸的富戶們,恐怕更願意把他們手裏的銀子交給這些晉商,就比如眼前這個喬致庸,就開著《大德通》和《大德豐》這兩家著名票號。”
    滕毓藻點點頭,“世伯所言極是,可如果《震旦銀行》宣布,在他們那裏存入銀子有利息,你認為這些富戶們是否還願意把錢存入他們的銀行。”
    “給利息!”
    滕毓藻的話讓周馥吃了一驚,因為現在隻有洋人開設的銀行,才給儲戶極低的利息,國內的票號一概是沒有利息的,把銀子存入票號的人,並不是要利息,他們隻是為了攜帶方便。
    周馥回身對兩個捧著茶壺等著給他們斟茶的家仆揮揮手,兩個家仆忙遠遠退開。
    滕毓藻知道周馥要說的話,不願讓人聽到,也對徐挺揮揮手,徐挺也帶著人後退開。
    周馥這才忙說道,“興甫,《震旦銀行》的事我也是清楚的,而且緝之現在開設的麵粉廠和製筆廠都極為紅火。”
    “緝之在給我的信中提及,按照興甫的法子,製出的麵粉潔白勝雪,幾乎一出廠就被糧商們一搶而空,甚至還有洋人找到他,大量訂購他們的麵粉運到國外販賣,早就供不應求,他現在正在擴建廠房添置機器你準備擴大產量。”
    “那個製筆廠生產的鋼筆,雖然國內銷量不多,可洋商們大量購買,緝之說,洋商們都將鋼筆運回他們的國內銷售,由於供不應求,緝之已經連續提價幾次,洋商們依然趨之若鶩。”
    “僅現在這兩個廠子就能為前鋒軍日進鬥金了,就是按照你的意思,再多開設工廠,《震旦銀行》的資金也足夠應對,你根本不需要過多的銀子周轉,吸納這些富戶的款項,便於他們離開方便,可也不至於要學洋人的銀行給他們什麽利息啊!”
    對於利息這件事,滕毓藻已經想了很久,國內的豪門權貴和富商巨賈,包括那些大地主們寧願把銀子埋在地下,也不願放到錢莊票號裏。
    除了這些人,對於錢莊票號也同樣不放心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錢存在錢莊票號裏,不管存多久,都不會多出一文錢。
    相反,這些人還要擔心錢莊票號倒閉,而把錢絞盡腦汁藏在家裏,才是最穩妥的。
    比如,就有一個山西商人,把錢砌在牆壁裏,後來有軍閥找他借錢,他當場刨開一麵牆壁,就從裏麵輕鬆拿出三十萬兩的銀子。
    滕毓藻認為,資本呆滯,不流動,這也是晚清工商業不發達的一個原因。
    “世伯。”
    滕毓藻在心中略一組織語言,就開口說道。
    “現在,咱們想的是如何把洋鬼子盡快趕走,至於如何趕走他們,剛剛咱們已經說過。”
    “那麽敢問世伯,趕走了洋鬼子,接下來咱們又要做什麽?”
    周馥不假思索地說,“自然是盡快安置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著手恢複百姓生計。”
    滕毓藻點頭說,“世伯說的對,這一次的戰火,蔓延半個直隸,有近千萬百姓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戰火的影響。”
    “影響最大的就是天津城和他的周邊地區,整個天津城裏已經都打爛了,我得到消息,甚至洋鬼子把天津的城牆都拆了,其次就是京畿的順天府,京城的外城也有大半打爛了。”
    “戰亂也是一種災禍,隻不過他不是天災,是人禍,但也同樣需要救災。”
    滕毓藻語氣有些沉重地說,“雖說是抗擊外敵入侵,隻是這些地方被毀壞,讓萬千百姓無可居之所,絕大多數都同我滕毓藻有關。”
    “如今朝廷又把這個直隸總督交給了我,我怎可隻做官,而不管流離失所的百姓,總是要救災的。”
    “可救災就需要錢,這些錢從哪裏來?”
    周馥皺皺眉頭說,“朝廷恐怕拿不出這麽一大筆錢,甚至就是前鋒軍的軍費恐怕他們在那時依然不會給足,除非你同意削減軍費或者大量裁撤兵員,可誰都清楚,前鋒軍萬萬不可裁軍,就是各地百姓恐怕都不會答應。”
    “所以,最終的軍費恐怕還是要直隸自己來出,至於恢複直隸戰後經濟.”
    周馥苦著臉搖搖頭,後麵的話沒有再說出口。
    滕毓藻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歎口氣說道。
    “這筆錢,最終還是要咱們自己來解決。”
    “所以你就想到了《震旦銀行》!”
    周馥苦笑著說,“興甫,你的那個銀行和緝之張羅的那些工廠所得利潤,如果能滿足前鋒軍需求,就已經是萬幸了,如何還能再打它的主意。”
    周馥繼續說道,“除了救災,我拜讀了你的《大國崛起》,也能猜到伱的心思,恐怕這洋務你還會大力推動,規模估計要比當年李中堂和張香濤所為都要大的多,僅僅這筆錢就是一筆巨額款項,這些天來我都再琢磨這件事,除非朝廷不要咱們直隸的稅賦。”
    聽到周馥最後這句話,滕毓藻不由笑了起來。
    這一次朝廷要他趕來,說是要有事情詢問,滕毓藻估計很可能就是關於戰事的問題。
    而滕毓藻也很想借著這個機會解決他自己的一直在思考的一個戰後重建問題,他不甘心隻是解決災後重建問題,直隸在他手中還要大發展,否則以他的力量,難以對付關外的俄軍,甚至可能還有善於學習改進的小鬼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