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反擊

字數:4754   加入書籤

A+A-




    第620章 反擊
    第620章 反擊
    滕毓藻猜測,這應該是日本人看到手榴彈是在前鋒軍手中再次被發揚光大,這是他們不願看到的,自然也就沒有強烈的緊迫感。
    即便事實就擺在眼前,叫囂要脫亞入歐的日本人,也不會承認至少這一次在手榴彈上,清國人走在了他們前麵。
    正因為有了以上的這樣心思,以至於,一向緊緊追隨世界最先進軍事技術的日本人,這一次卻不是跟的很緊,他們的手雷正式名稱叫二十六年式,是去年才定型生產,而且還是仿製品,是仿製英國米爾斯手雷的產品。
    滕毓藻記得,日本人的第一種手雷的出現,可要比現在這個時間晚的多,還要在一戰結束後才出現,也就是所謂的大正十年式手雷。
    而俄國人這時雖然也開始生產190330式木柄手榴彈,可產量很少,遠東的部隊隻有少量裝備。
    甚至,滕毓藻還沒見過俄軍在關外的部隊配備,這說明,在軍事技術上,俄軍還是一如既往滴反應遲緩,很可能對這種手榴彈不十分看重。
    雖然日軍居高臨下不斷投下大量手雷,可這些手雷卻鮮有能投進反斜麵工事內的。
    這是因為,直軍的反斜麵工事修建的十分有講究,想要手雷準確在工事內爆炸並不容易。
    直軍的反斜麵陣地,不僅要修健在山坡上,而絕不建在平緩之處,還隻有麵對山頂的胸牆,並沒有戰壕。
    甚至,他們工事後麵的的坡度還都較大,有的地方甚至還會挖掘出一道一米多深的壕溝。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布置,山坡上的日軍投擲的手雷很難在直軍工事中爆炸。
    以為,日軍居高臨下扔過來的手雷,如果扔在工事前,它們就會被胸牆擋住爆炸。
    如果力量大一些,這些手雷又會在反斜麵工事後落地繼續沿著山坡滾動,在更遠一些的山坡下爆炸。
    甚至有的還會滾落到壕溝內,在裏麵爆炸。
    除非對方對於直軍的反斜麵工事有充分研究,準確掌握好手雷的延時,讓手雷正好在落地前或者落地一瞬間爆炸,否則幾乎傷不到反斜麵工事後的直軍。
    雖然日軍在庚子年,在太行山裏偶而接觸過幾次對方的反斜麵工事,可那時聯軍還沒有使用手雷,對於這一特點並不掌握。
    “轟轟轟”,在反斜麵工事前後,密級的手雷爆炸產生的閃光在黑夜中十分顯眼,即便天空中不斷有雪亮的照明彈升起。
    日軍的手雷雖然仿製英國米爾斯手雷,可他們在裝藥上還是耍了一點小花招,就如同他們在海軍炮彈裝藥上悄悄使用下瀨火藥一樣。
    日軍的這種二六式手雷裝藥,並沒有同英國人一樣裝置硝酸銨,而是被他們改成了tnt,而且裝藥量還是五十克。
    五十克tnt的爆炸威力自然不能小覷,它的殺傷半徑有十米。
    對於日軍不斷投擲過來的手雷,反斜麵工事後的直軍隻能使用密級的輕重機槍火力猛烈掃射還擊。
    隻不過,由於不斷衝下來的日軍被打死打傷的越來越多,山坡上的日軍屍體也在不斷增多,這讓更多的日軍可以借助同伴的屍體做掩體同反斜麵工事內的直軍對射或者投擲手榴彈。
    而直軍的木柄手榴彈,在這時也開始發威了。
    雖然處於下方,可由於有長長的木柄加持,同等情況下要比手雷投擲的遠很多,大概有十米的差距,這才勉強擋住山坡上下衝的日軍。
    不過,在互相投擲手榴彈的戰鬥中,處於下方的直軍總體還是吃虧的。
    因為,部分日軍似乎已經找到了讓他們的手雷在反斜麵陣地內爆炸的辦法。
    山坡上的激烈對峙,看得劉十九有些氣急敗壞起來,這個時候衝上去同日軍在山坡上拚刺刀,對於直軍來說,是很不利的,必須要把日軍壓回到山頂。
    “咱們的小炮在哪?”
    劉十九說的小炮,是在滕毓藻的要求下,兵工署和德國人聯合研製的一種超輕量六十毫米口徑的迫擊炮。
    原本這種超輕化迫擊炮是在二十多年後的二戰期間才大行其道的,是彌補手榴彈和迫擊炮射程空置的五十米隻五百米區域火力的。
    各國都有發展,隻不過日本人將其發展成擲彈筒,而其它列強都是輕型迫擊炮。
    其中最有名的,則是德國人和法國人的五十毫米輕迫。
    二戰期間德軍的這種輕迫,隻有十四公斤重,一個炮組兩個人就可以帶著迫擊炮跟隨部隊快速出擊,戰鬥中隨時可以為班排級提供火力支援。
    隻是德國人的這種輕迫雖然裝備部隊數量很大,每個步兵排都有一門,可實際上卻不是很成功。
    主要是德國人的這種輕迫有些過於複雜,炮筒是伸縮式。
    在滕毓藻看來,最成功的應該是法國的37,重量竟然隻有三點六公斤。
    當然,這種輕迫威力有些小,而且還沒投入部隊,法國人就投降了。
    滕毓藻選擇的是法、德兩種輕迫的綜合體,這也是和德國人聯合研製的原因。
    給這種輕迫減重,鋼材還是需要德國人出力的。
    現在直軍已經裝備了被命名為egr 04型60毫米迫擊炮,重量隻有十公斤,德國人還在努力減重,他們的目標是七公斤全重。
    隻是,滕毓藻已經等不及了,對於這種可以彌補覆蓋手榴彈投擲射程和普通迫擊炮射程中間空白地帶火力的超輕迫擊炮,滕毓藻不會再等待下親。
    請...您....收藏_6191書1吧六\\\九\\\書\\\吧!)
    滕毓藻現在已經提前開始裝備04型輕迫,當然如果後續研製成功份量更輕、其它各項技術參數更好的輕迫,滕毓藻還會更換。
    “砰砰砰”,山坡上反斜麵陣地下麵一百多米外的山石後和凹地中,幾十聲密集的炮彈發射聲響了起來,隨即山坡山正在推動同伴屍體,開始向下方的反斜麵陣地逐漸逼近的日軍簡易陣地內,就爆發出一團團暗紅色的閃光。
    這些爆炸聲雖然不大,可似乎殺傷效果特別好,尤其是在山坡上爆炸的迫擊炮彈,讓處於起爆炸點上的日軍避無可避,頓時被炸得一片鬼哭狼嚎。
    “噠噠噠、轟轟轟”,就在後山正麵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遠遠地從弓長嶺兩側方向傳來密級的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
    而且,兩側的槍聲和爆炸聲的位置移動很快,正在快速向前山方向移動。
    兩側突如其來的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頓時讓從山上衝下來的日軍發生嚴重混亂。
    稍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明白,這是他們的對手,由清國人組成的所謂光複軍,開始從兩側展開反擊了,如果從弓長嶺衝下來打的日軍繼續在這裏同反斜麵陣地上的光複軍對峙,那麽等待他們的,就是被對方合圍在光禿禿的弓長嶺山頂,滅亡是唯一可以預見的結局。
    也就在對峙的日軍出現慌亂時,已經調整好射擊諸元的大量各種口徑迫擊炮的炮彈,在照明彈的指引下,黑壓壓的炮彈開始落進山頂衝下來的日軍人群中。
    冰雹一般劈頭蓋臉落下來的猛烈密集的炮彈不斷在日軍人群中爆炸,每一次猛烈的爆炸,產生的強烈衝擊波都會帶起一片片、一陣陣橫飛的血肉和日軍的殘肢斷臂,刮起腥風血雨。
    這樣慘烈的境況,終於讓山頂衝下來,此刻已經處於進退兩難境地的日軍發生崩潰,由於兩側已經有對方的部隊在包抄,後山坡上的日軍殘部,隻能向身後幾十米遠的山頂棱線逃去。
    翻過棱線,再順著山坡衝下山,就可以衝出對方即將形成的包圍圈。
    當然,前提是跑得要快。
    隨著一紅一黃兩發信號彈升起到空中,反斜麵陣地上頓時爆發出一陣震天動地的殺聲。
    借助照明彈的光芒,可以隱約看到,不隻是反斜麵陣地上殺出數千名穿著俄式軍裝的直軍官兵,在他們身後的山坡上,還有一隊隊的官兵從戰壕或者隱蔽處衝出來。
    所有向山坡上衝殺過去的直軍官兵,或者端著上了刺刀的長長的莫辛納甘步槍,或者端著極為輕便的轉盤輕機槍,一邊向山頂衝殺,一邊向逃向山頂日軍的後背掃射。
    負責從反斜麵陣地和後山掩蔽陣地衝出來的,包括從山腰兩側包抄部隊都是第一師的官兵。
    而兩個獨立旅,現在應該已經開始從弓長嶺山腳兩翼出擊,他們的目標是包抄日軍第二師團的後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