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要做委員長

字數:3480   加入書籤

A+A-




    第628章 要做委員長
    第628章 要做委員長
    “此外,還要大力發展交通運輸,大力培養治國理政人才,所有這些,都需要時間來做到。”
    “所以,我以為,要想真正具備選舉條件,要分以下三個階段,具體一些就是軍政、訓政、憲政這三個階段,而不是一步到位。”
    所謂軍政、訓政、訓政,是szs在二十年後提出的建國三階段,滕毓藻認為,在清末民初這段朝代更替時期,這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見到眾人要麽有些懵懂,要麽是露出思索神態,隻有楊士驤和楊士琦、吳佩孚三人一副恍然大悟的驚喜神色,滕毓藻接著解釋道。
    “如果在權力交接過程中出現戰亂,國內就需要處於軍政時期,那就是一切製度悉隸於軍政之下,我們要一麵用兵力掃除國內任何阻礙和障礙,又要一麵加大宣傳我們的治國理念以開化國之人心,而迅速回複國內穩定,不給列強分裂國土的機會。”
    “但凡某一省完全砥定,則這一省份就可以開始為訓政開始之時,同時也是軍政停止之日。”
    “在訓政時期,當派經過訓練、考試合格的人員,如我們北洋的政務學校和警察學校出身人員到省、府、縣、鄉、村,協普查人口、登記土地、組建各級警察機構維護治安、修築道路交通、籌備並最終選舉民意代表。”
    “國內各省全數平定恢複治安,經過一段鞏固階段,在確認不會再有叛亂分裂分子後,就是憲政階段了。”
    “軍政和憲政的時間嘛,我估計最快也要十五年,甚至還可能更久。”
    滕毓藻略一停頓說道,“在此期間,國家的治理和平定軍閥割據,包括武裝叛亂叛亂都不能停止,所以依然還需要有一個人和組織,以適當的身份、名義來組織領導。”
    “我們可以稱之為國家複興委員會,而這個領導者可以稱為委員長,統一指揮軍隊和各職能部門運行”
    “最終到了選舉時期時,才可以進行普選,隻不過,根據咱們的國內情況,咱們的選舉不能盲目跟隨歐美列強,不能學他們的普選製,要具備參選人資格的人才可以參加選舉。”
    “這個資格也很簡單,就是必須要有足夠的學識、具備治國理政的能力、能帶領這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人。”
    “各種組織也是一樣,隻有他們的理念能讓這個國家穩定並能逐步繁榮富強的,才可以存在,否則否則要取締的。”
    “隻有這樣的人,才具備候選人資格,可以參與選舉大總統”
    經過滕毓藻一番解釋,眾人都輕舒了一口氣,臉上也都露出狂喜神色。
    有了這個所謂的軍政、憲政時期的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滕毓藻完全可以極大鞏固他的地位,估計那時也再不會有人能有實力和滕毓藻競爭大總統的實力和能力了。
    滕毓藻的話說完,劉十九興奮的端起被他放到一邊的半杯酒一口喝幹,顧不得擦去嘴角的酒水就說道。
    “大帥英明!咱們就這麽辦!”
    楊士驤站起身對滕毓藻深施一禮,衷心說道,“大帥深謀遠慮,士驤敬佩至極!”
    楊士琦也站起身深深施了一禮後,激動地對滕毓藻說道。
    “大帥,雖然按照大帥的步驟,普選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可按照歐美列強的選舉,咱們也要未雨綢繆,是不是也要成立一個組織?”
    “對!”
    楊士琦的建議立刻得到了吳佩孚的讚同,“大帥,咱們就成立一個複興dang。”
    隨後,室內的眾人也都興奮起來,甚至李玉林也不再沉默紛紛附和楊士琦和吳佩孚的提議。
    對於兩人的提議,滕毓藻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笑著示意眾人落座後,才說道。
    “剛剛說的所有一切,都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咱們首先要爭到這個首任內閣總理的位置。”
    滕毓藻略一斟酌說道,“我先說一下我的想法,然後咱們再一起參詳。”
    “他們對於這個位置一定非常看重,在他們心中,這個位置絕對不可以落到旁人手中,估計最終還是在朝廷信任權貴手中,或者說是慈禧信任的權貴手中,比如奕匡就是最有可能的一個人。”
    “奕匡如果做了內閣總理,那還是換湯不換藥,除了名稱略有一點變化,其它的都不會有多少改變,如果有改變,那也隻是奕匡能撈到更多的銀子,收到更多的賄賂罷了。”
    “所以,咱們如果要爭這首任內閣總理,就必須要先聲奪人,我的意思是今天我就上奏折辭去直軍總統一職,而且還要在報上發表出去,免得給他們當做把柄詬病。”
    “此外,咱們還要在民間率先掀起推舉我擔任首任內閣總理的輿論。”
    滕毓藻看向楊士琦,“杏城,這還要煩勞你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請大帥吩咐,士琦再所不辭!”
    聽到滕毓藻首先點到自己,楊士琦心中不由更加興奮。
    “這件事以你為主,我再讓李耀庭來協助你,你們要想辦法,在不露痕跡的情況下,讓一些文人在報紙上替我多吹捧一些,比如隻有我才是這個首任內閣總理最合適的人選,借此先在民間掀起推舉我出任內閣總理的輿論。”
    “大帥。”
    楊士琦說道,“這件事說難倒是不難,關鍵是要做到滴水不漏,這樣的話,通過各地的前鋒軍後援會以及強學會的那些文人士子們來做是最合適的。”
    擔心滕毓藻不同意,楊士琦忙又補充說道,“大帥,這些人都對大帥敬佩有佳,是大帥最忠誠的擁泵,有了他們參與,是不會引起注意的。”
    “還有,各地的後援會和強學會不僅分布廣泛,而且人數眾多,尤其是那些強學會的人,更是憲政的最強烈支持者.”
    滕毓藻看得出,楊士琦還是不忘要建立一個黨派的事情,點點頭同意了楊士琦的建議,不過隨即又叮囑道。
    “以往同各地前鋒軍後援會和強學會聯係的,都是通過李耀庭的人,我可以讓李耀庭把同強學會、後援會聯係的渠道都交給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