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棋局?棋手。(一)

字數:6458   加入書籤

A+A-


    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曆史就是一個不斷打臉的過程,一遍又一遍。
    熟讀曆史的人總是能在曆史中找到引以為戒的教訓,卻又不厭其煩的將自己的臉伸過去,似乎不抽上兩下渾身都不自在。
    劉辯很清楚這個道理,他老子是怎麽將大漢玩兒沒的他一清二楚。
    他真的不想走父親的老路,可是不走卻又不行。
    放眼望去,舉世皆敵。
    書不過三公,令不出宮闈。
    劉辯需要幫手,當黨人結成聯盟,將王允和楊彪排擠在外後,他就已經被架空了。
    蟻多咬死象這個道理,隻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才知道有多恐怖。
    為了爭取這次機會,他付出的代價大到心肉一起疼,做夢都能掐大腿的那種!
    王弋給他送武器的方式是進貢,這就讓他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
    他將那些武器全賣了,賣給曹操才換來了主持父親葬禮的機會。
    可惜就這麽草草的結束了……
    他不求大漢能夠東山再起,因為他相信命數,知道大漢沒救了,這麽賣力他就是想再拖一會兒,想看看大漢的江山到底能交到誰手上。
    做為一個宗室子弟,一個劉家人,這是他唯一能夠保存臉麵見列祖列宗的方法。
    劉辯很清楚這已經算是在逆天了,大漢早就應該沒了,可是他不甘心啊!不甘心就這麽結束!
    馬車上,劉辯一場沉默。
    劉辯不知道該怎麽和外麵那個自己並不信任的宦官解釋,不知道要不要告訴不疑他已經命不久矣了。
    是的,劉辯預知到了不疑的死。
    不是因為他看穿了命數,而是不疑必須要死,沒有辦法不死。
    朱儁為了留下給他翻盤的本錢,不惜犧牲自己,可他卻沒有把握住。
    黨人們已經瘋了,他們癲狂到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裏,劉辯的鐵杆支持者韋氏都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韋康已經死了,罪名是意圖謀反。
    這件事根本就沒有經過劉辯,等劉辯知道發生這場陰謀的時候韋康都已經埋了。
    韋康都死了,一個宦官又能有什麽作為呢?
    除了能幫自己擋一刀,劉辯不知道不疑還能發揮什麽作用。
    就這麽著吧,能拖一時是一時。
    前路迷茫,他看不到任何機會……
    或許覺得沒什麽必要和他接觸了,黨人不待見他卻也沒有打擾他,讓他好好享受了幾天歸程的安靜。
    眼見著就要回到那個名為長安的牢籠中了,劉辯深吸了一口氣,做好了最後一搏的打算。
    他要為自己這可悲的命運討個說法,至少要討個臉麵!
    然而老天似乎並不覺得劉辯活得有多悲慘,周圍忽然鼓聲大作,驚得整支隊伍都開始慌亂起來。
    劉辯想要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結果就看到道路兩側衝出來無數士卒,將他們團團圍住,人數足有數萬。
    劉辯心中一沉,這些人臉上都掛著濃濃的疲憊,顯然是經過長時間趕路才來到這裏。
    他心中摸不準這些士卒是什麽人,不確定是不是曹操的追兵。
    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了,韓遂從隊伍中走出來,帶著幾個將領模樣的人來到馬車前行禮道:“陛下,韓文約前來勤王。這些亂臣賊子有違綱常、禍亂朝政、蔑視陛下威嚴。臣密令女婿在涼州收攏了一些曾經的部下,特來支持陛下重新獨斷乾坤!”
    幸福來得太突然,讓劉辯有些不知所措,他下意識問出口:“寡人當如何?”
    “皆陛下一言以斷之!”韓遂的回答大義凜然又顯得十分謙卑。
    劉辯想了想,他還是摸不準韓遂的意圖,便說道:“你先將他們全部看管起來,將調兵虎符呈上來。”
    “喏。”韓遂答應一聲,立即吩咐閻行將文武百官逮捕,並將調兵的虎符交給了劉辯。
    劉辯這下徹底放心,壓抑已久的自尊心空前膨脹,馬車也不坐了,直接騎著戰馬趾高氣昂的回了長安。
    他這個皇帝在大臣麵前確實沒什麽威儀,可在小兵麵前還是很好使的。
    劉辨親自喚開了城門,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牢牢掌控住了長安。
    服飾陌生的士卒在長安城中來來回回奔跑,捉拿著每一個不服劉辯的人。
    一時間長安城中雞飛狗跳,群魔亂舞。
    局勢轉瞬逆轉讓劉辯非常興奮!帝王心中冷酷無情的一麵暴露出來,所有違背他的人,不論是不是黨人,全家都被逮捕關入大牢。
    對韓遂等人則大肆封賞,韓遂被他大手一揮給了個王爵,閻行封侯,韓遂手底下剩下來的那幾個歪瓜裂棗也都是侯爵。
    不過這次劉辯清醒了,他決定牢牢把握住兵權,不給其他人任何機會!
    除了司徒楊彪以外,三公九卿全部換人。王允當上了司空,韋端出任太尉。
    九卿的人選劉辯沒有指定,而是讓他們三人自己舉薦。
    才能都在其次,劉辯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忠誠。
    封王也是劉辯節製韓遂的手段,得了王爵想要繼續帶兵是不可能了,劉辨任命了何苗當大將軍。
    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於長安的士卒表現得十分不好,劉辯對他們非常不信任,城防等一切全部交給了新來的涼州士卒,甚至守衛宮闈這種重要的關乎於他生死的事都是從涼州士卒中選拔的佼佼者。
    他也沒有放棄長安的士卒,不疑成為了那些士卒的統帥,不過他沒有給不疑指揮權,隻給了監視的權力。
    一時間天降韓遂的大禮包讓劉辯逆風翻盤,著實讓他揚眉吐氣了一回,他也終於知道了誰值得信任,誰不值得信任。
    為了悲催的事情不繼續發生,劉辯牽連得非常廣,抓捕足足持續了半個月。
    最終還是王允看不下去了,請求見劉辯一麵。
    “陛下,可以收手了……”
    王允上來就是一個大禮,直接匍匐在地。
    劉辯哪能受王允這一拜,三步並兩步將他扶起說道:“王司空,你也是知道的,他們欺寡人太甚!”
    王允借勢起身,勸說道:“陛下,抓人是為了懲戒,是為了追究罪責,不是為了泄憤。”
    “好吧,看在王司空的麵上。”劉辯思考片刻,覺得已經差不多了,順勢答應了下來。
    王允鬆了口氣,在這麽下去這場風波將比黨錮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辯卻試探性的問:“王司空,明日我是不是應該召開朝會?”
    明日並不是開朝會的日子,王允本不想答應。
    可又想了想,覺得劉辯還是個孩子,剛剛掌權,應該讓他清楚這份權力有多麽沉重。
    於是便說道:“陛下,臣認為可以。”
    “太好了!”劉辯非常高興,急切想要體驗一下權力給他帶來的爽快。
    “陛下,戒驕戒躁……”
    “明白,明白!”劉辯滿口答應,卻不覺得有什麽問題,便打發王允:“王司空現在就去通知百官吧,就說明日大朝,讓他們做好準備。”
    見劉辯趕人,王允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也就沒多說什麽便離開了。
    劉辯的精神卻異常亢奮,他準備大幹一場,好好經營長安這個地方。
    命數雖然注定,可見祖宗的時候自己的臉上總是能憑天幾分光彩的。
    然而,事情並沒有向劉辯的想象方向展開。
    等待大朝的不止他一個人,韓遂也在等這一天。
    翌日,一夜未眠的劉辯興衝衝走進朝堂,還未等走到座位就愣住了。
    韓遂不知道怎麽回事,竟然搬了個小塌放在他龍椅麵前,堂而皇之的麵對著眾臣。
    這可是大不敬之舉,誅九族都不為過。而且劉辯發現,今日朝堂上的甲士似乎有些多了……
    “陛下來了!”韓遂看到劉辯後非常高興,起身走過來拉住劉辯的手就往裏走,邊走邊說:“來來來,這邊坐,都在等陛下了。”
    “放肆!”
    不疑見狀怒喝一聲,手成劍指就要點在韓遂的手腕上。
    這時,一柄鐵錘出現在不疑麵前,快若閃電!
    閻行竟然躲藏在暗處,準備好了隨時偷襲。
    不疑中途變招,化指為掌,一掌拍在了鐵錘上。
    緊接著卻勃然變色,不敢置信的看著血淋淋的手。
    這柄鐵錘不小,足有幾十斤重。能使這種重兵器的人出招時定會借勢,很少有人能直來直去的用。
    可是不疑眼前的鐵錘被他用力拍了一掌後竟然紋絲不動,顯然,對方的武藝極高。
    就這麽一眨眼的功夫,劉辯已經被韓遂按到了座位上。
    看著下首正在裝死的群臣,又看了看臉色凝重對他搖了搖頭的不疑,劉辯的心徹底沉了下去。
    “韓文約。”劉辯的聲音十分陰冷,“怎麽?你也想學那不軌之事嗎?”
    “怎麽能說是不軌呢?陛下年幼,自然要我這個勤王功臣來主持朝政了,你們說是不是啊?”伴隨著陰陽怪氣的聲音,韓遂將目光掃向了群臣。
    周圍的甲士忽然將兵器重重頓在地上,大聲問道:“是不是!”
    沒人回答這個問題,也沒人敢回答。
    劉辯對這些臣子極其失望,他算是明白了,這些人根本不在乎坐在這個位子上的人是誰。
    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的臣子都一樣。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劉辯才發現自己的三公不見了。他冷聲問道:“韓文約,要不寡人這皇位讓給你來坐吧?何必費心費力把持朝政?”
    “不不不,臣是什麽出身,哪有那個資格做皇位?皇位有得者居之,陛下沒那個德行,自然要等有德行的人來接替您。”
    “你說的是誰?”
    “很快您就會知道了……”
    韓遂的話讓劉辯有些驚恐,他藏在袖子裏的手不停的掐算,算了又算也沒算出來有誰有這個資格。
    不僅如此,他還算了韓遂。
    可惜他在韓遂身上沒有算出任何不對勁的地方,掐算的結果竟然告訴他韓遂是大漢絕對的忠臣?
    這種情況隻有一個解釋,有人遮蔽了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