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人間煉獄(十五)

字數:6322   加入書籤

A+A-


    有時候為了拯救一個人,需要上千人奔走;數百次交鋒;幾十條計策。
    有時候殺上千人,隻需要一個人輕描淡寫的一句話……、
    “坑殺。”
    袁譚甚至隻用了兩個字就決定了那一千多百姓的命運,他沒有給予任何辯解的機會,也不想聽到任何辯解。
    更可怕的是沒人覺得有什麽不對,因為百姓們背叛了袁譚,燒毀了他們所有的物資,殺死了他們很多人。
    這樣的亂民不值得同情,哪怕百姓們哭訴自己是被迫、是裹挾、是真的想要投奔袁譚。
    信任不會一而再,再而三。
    何況袁譚連再的機會都不想給。
    不過處理百姓確實沒什麽異議,但是在接下來該如何行動的討論上卻發生了極大的分歧。
    畢竟糧草補給都燒毀了,等到新的運過來他們得靠啃樹皮過活。
    世家子弟們極力勸諫袁譚退軍,不是他們膽怯,離家門就一步了,他們巴不得袁譚趕緊攻下彭城好去收獲自己的利益。
    可是數千大軍的吃喝不是一個小數目,搞不好士卒很容易嘩變。
    為了安全著想,這個理由無懈可擊。
    然而袁譚卻看向了呂蒙,問道:“子明,你的想法是什麽?”
    呂蒙沉思片刻回答:“主公,我認為不應該退。”
    “你一個大字不識的武夫懂什麽?還不應該退?”一名世家子弟很不滿地嚷道,“你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嗎?你知道沒了糧食對士氣的影響嗎?你知道惹得士卒眾怒後的後果嗎?
    什麽都不懂,還在這裏妄言?
    殺才,老老實實……衝鋒陷陣算了,還想坐而論道?”
    “放屁!”蔣欽勃然大怒,喝道,“子明識字!”
    “識得幾個?看得懂書嗎?名字會寫嗎?你識字嗎?”
    “你!”
    蔣欽氣急,抽出長劍就要上前結果了這個討厭的家夥。
    呂蒙卻一把拉住他,看著那名世家子弟說道:“坐而論道我是不配的,不過卻能和你這種庸人說道說道。
    你擔心的無非就是糧食不足、士氣下降進而引起嘩變。
    既然你要說戰,那我便和你說戰。”
    “哦?嗬……願聞高見。”
    “好!
    首先,糧草是行軍打仗的重中之重,我等糧草已經被焚毀,這是事實,這一點我無法反駁。
    不過彭城附近並沒有實行堅壁清野,農莊遍地都是。
    隻要打下來一個,至少夠我軍三日之糧。”
    “哼,休說三日,我擺明了告訴你,足夠用半個月!可是你能打下來嗎?”
    “怎麽打不下來……”
    “怎麽打不下來……哎呦呦……”世家子弟言語中極盡嘲諷,不再看向呂蒙,反而對袁譚說,“主公,請密談。”
    袁譚臉色很
    難看,冷笑道:“你想死嗎?”
    “我死,主公難活。”
    “放肆!”
    呂蒙和蔣欽雙雙拔出寶劍。
    可世家子弟毫無懼色,反而極為自信的說:“彭城內有高人,不撤贏不了。”
    “退下。”袁譚揮了揮手道,“你要是不能說服我,我就單獨挖個坑將你埋了。”
    “主公放心。”世家子弟行了一禮,轉頭對呂蒙說,“你留下,我好叫你知道為什麽要退。”
    “哼。”呂蒙冷哼一聲,等待此人高見。
    “主公,得罪了。”
    見眾人離去,世家子弟行了一禮先告罪一聲,然後緩緩說道:“彭城內有高人,此人對心性的把握天下無雙,我們早已中計了!”
    此言一出,袁譚和呂蒙眼神中閃過震撼,卻沒有輕易相信。
    那人又說道:“既然彭城有避免蝗災的方法,呈上來便是大功一件,可是他們為什麽不說?
    在下認為原因有三:第一,這個方法隻適用於彭城;
    第二,這個方法是後來才發現的;
    第三,他們早就想背叛。
    第一第二說了也沒壞處,主公不會怪罪,更不會發兵討伐。
    所以他們就是想背叛,就是想讓主公帶兵來,就是想讓主公看見那些青苗。
    主公看到青苗後一定會憤怒,一定會毀去,這都是那人算好了的。
    亂了主公的心性,主公才會真正對百姓產生殺心。
    無論主公是否接收百姓,主公注定會失敗。
    當場殺了,主公的名聲將臭不可聞;
    不殺,正好可以裏應外合。
    除非主公不接受他們,將他們直接驅離。
    可是那樣更糟糕,幾千人的百姓隊伍,要是被人送到了徐州,把被主公拒之門外的事情說出來,那個後果無人能承受。
    主公本來就不重視世家,若是再失了民心,基業將毀於一旦。
    他們不是想讓主公敗在彭城,他們要直接顛覆主公的基業!
    在下甚至懷疑三呂亭和呂縣就是棄子,那處您見過的山坳也是一個陷阱。
    我們從一開始就被人牽著鼻子走,怎麽可能不輸?”
    “你是不是過於危言聳聽了?”袁譚根本不相信,世上怎麽可能有人布這樣一個局?
    布局最忌諱複雜,環環相扣之下,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局都會受到影響。
    “主公……要不然我怎麽說是高人呢……”世家子弟苦笑道,“敢布這種局的人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們是不會失誤的。哼,您知道我是怎麽看出來的?我將所有人都看作極惡之人,將所有人都看作可以犧牲的棄子,才從中看到了這個局的可能。
    如果真的是我想多了也就罷了,可巧合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根本無法忽視這些巧合?”
    “那些世家子弟會那麽配合他?”
    “根本不需要配合,隻要他將每一步都安排到看起來可以獲勝即可。那些世家子弟死了和出謀劃策的人有什麽關係?還不是他們自身能力不足?”
    “這……”
    一時間袁譚也動搖了,可是這也太難讓人相信了,怎麽可能有人如此精於算計?
    “撤軍嗎……”袁譚不知不覺說出了心裏話。
    世家子弟一聽,趕忙說道:“主公,來日方長,我等應該從長計議。”
    “不可!”呂蒙立即反對,“你是聰明人,主公也是聰明人,若那人真的那麽厲害,就不應該讓人看出這是個局。如果讓人看出來了,那他的目的就不是擊敗我們,而是讓我們撤軍!
    我不懂你說的權謀心計,但是有一點我懂。
    越是弱小的商隊,他們就越會裝作強勢。
    人多勢眾感覺自己很厲害,其實不堪一擊。
    越是強大的商隊,他們反而會遵守規矩。
    他們越遵守規矩,你就越不能壞了規矩,否則他們背後的勢力出手,痛快的死都是個奢求。
    就像河北的王氏,他們從來沒有多少護衛,行商天下卻沒人敢打他們的主意。
    再邪惡的匪類收了他們的過路錢都會乖乖放行,敢打歪主意的全都死了。
    所以,戰爭打的就是硬實力。
    一環一環的計策再精妙,可實力不濟最終也贏不了。
    若是我等退了,等再次卷土重來,說不定彭城已經準備好了。
    即便沒準備好,投靠另一方勢力,同樣也會將我等拖入戰爭之中。”
    “不對!那你怎麽解釋他們在這個居中引誘主公發兵?”
    “這……”
    “因為他們不得不這麽做。”袁譚的臉色陰沉的可怕,“他們本來就會背叛,引不引誘我都會發兵,早晚而已。
    這人對我很了解,不僅是對我,對我麾下的謀臣們也們了解。”
    “主公,對付這樣的人,我們不能聰明,我們隻能蠢。蠢到一步步推進,一點點逼彭城投降。”呂蒙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世家子立即反駁:“糧呢?燒了輜重是為什麽?不就是防著你一步步來嗎?”
    “我們可以去搶!”
    “搶不了!你見沒見過那些世家修的塢堡?青石結構,米湯澆灌。一層一層,不會比彭城更好打!”
    “那我們就認了?就隻能撤退?開什麽玩笑,那不是正中他人下懷?”
    “不然怎麽辦?你以為我不想打嗎?那些世家死不死和我有什麽關係?我又不是徐州人。”
    “你是誰!”
    此言一出,袁譚和呂蒙臉色大變,呂蒙直接將長劍架在此人脖子上。
    “在下陳矯,字季弼,揚州廣陵人,避禍來的徐州。”陳矯倒沒有隱瞞,一五一十的說,“在下出身……一般,聽說召集彭城世家子弟,以為征募人才,便編了個身份過來,沒想到……唉……”
    陳矯是有苦說不出,人才變人質,真的挺尷尬的。
    好在他能力出眾,總有機會給他施展才華。
    然而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袁譚並不想信任陳矯。
    他讓呂蒙將陳矯關起來,開始思考陳矯話語的真實性。
    說實話,要是站在這裏的是袁尚或者袁熙,恐怕就無腦相信了。
    袁家這個廣博的平台賦予了袁家子弟太多的機會,讓他們能看清楚真正的權謀到底是什麽。
    袁尚從小受寵,跟著袁紹經曆了許多。
    袁譚長期交往士人,更是聽過見過。
    奈何站在這裏的是袁譚,從小就不受待見的袁譚。
    他的生活中都是白眼與厭惡,他隻能自己想辦法學習。
    很不幸,他沒能學會權謀,所以他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能布下如此之局的人。
    陳橋:政治第一梯隊的大佬,曹魏重臣,最高幹到過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