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秦瑞寶號未來如何?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第(1/3)頁
> 望著遠去的隊伍,子嬰的心中,更多的是敬佩。
或許,隻有同族之間才有這種羈絆,自己活成了人樣,也想自己去拯救自己的同族。
“這樣的民族精神,才配成為大秦的子民啊……”子嬰心中不禁感慨道。
如何治理其他種族,一直是子嬰和嬴政最為頭痛之事。
否則,嬴政也不會讓秦瑞寶號,暗地裏搜集各國王公大臣的女眷。
為的,就是和這些族群聯姻,拉近各族之間的關係,好維護國家穩定。
當然,聯姻也分等級,皇室成員眾多,嫁誰,娶誰,誰來娶都是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目前,最能表現大秦態度的,便是讓這些異族的女子,成為子嬰的寵妃。
未來的大秦掌舵人,親自娶入後宮,這便是大秦的態度。
有了子嗣之後,異族的百姓,也會對大秦有足夠的歸屬感。
可世界之大,超乎了嬴政的想象,需要安撫的部族,也多如牛毛。
並不是所有的部族,都需要靠聯姻來安撫。
比如,這個孔雀國。
當初嬴政以為,這國家的子民,大多都是木訥老實,敵人來了,也隻會伸出脖子讓你砍。
可眼下的表現,卻是讓他大吃一驚。
原來,世界上的百姓,都一樣,沒有誰天生逆來順受,帝國的長治久安,隻需要做對一件事,便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這樣的國家,就算有居心叵測之徒,其餘的百姓也會站在皇室一邊。
就比如現在,這些原本木訥待死的賤民,現在也勇敢地拿起武器,去消滅往日的主人,救回更多的族人。
“希望他們能成功……”嬴政長呼一口氣,吩咐道:“王賁,記得安排斥候跟進,保持距離,等到孔雀國詳細的情報傳遞過來,再做定奪!”
……
翡翠城被燒的很徹底,重建工作頗為漫長。
第(1/3)頁
第(2/3)頁
好在,本就是外出打仗,嬴政對居住的地方,倒是沒特別的要求。
而蒙恬帶人去玉石山開采時,探明了整個山脈的礦藏數量。
得到準確數字的眾人,還是吃了一驚。
這翡翠城果然名副其實,附近的這座玉石山,主要產的便是翡翠,按照蒙恬帶著工匠估計的數量,能夠挖上幾十年不空。
而翡翠這東西,比玉的價格高上不少,整個西方諸國的貴族,對這些裝飾品十分喜愛。
這些東西,都是可以襯托出他們身份的物件。
而大秦的安西郡,也就是之前的西域,盛產玉石,打磨玉石器物,早就有了豐富的經驗。
蒙恬需要做的,便是把這裏的翡翠原石挖掘出來後,運回大秦,在大秦加工成成品之後,再銷往西方諸國。
這麽麻煩的原因,主要是西方諸國對這些玉石隻能進行簡單的加工,如穿孔之後掛在腰間或者脖子上。
而大秦的玉器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從磨製、鑽孔、拋光再到雕刻,這一係列完整的工藝大秦全都有。
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甚至那些羅馬信奉的天神,玉器工匠們都可以雕琢出來。
在蒙恬一邊挖礦的同時,子嬰便根據以前和艾薇兒的閑聊的內容,把多神教的神靈名字全都列舉了出來。
至高神朱庇特、戰神瑪爾斯、愛神維納斯和海神尼普頓等,這些神靈的名字,經過後世的演變,才變成了大家熟知的宙斯和阿瑞斯這些。
眼下,子嬰列舉的才是原始正版。
至於這些神靈的形象,倒是不用子嬰擔心,大秦的工匠們,會根據這些神靈的別稱來雕刻出匹配祂們的樣貌。
這批翡翠運回去之後,必然能夠在羅馬大賣。
而大秦的商賈富戶,則是喜歡玉佩手鐲之類的小物件,這些打造起來就更簡單了。
就在蒙恬挖了一個多月後,翡翠城的對岸,駛來了十艘大秦的寶船。
那船上的旗幟,掛的也是個‘秦’字,隻是顏色並不是黑色,而是白色。
這就是大秦鼎鼎有名的秦瑞寶號,和昌隆錢莊一樣,隸屬於大秦官府,卻又相互獨立。
秦瑞寶號和昌隆錢莊,每年的經營利潤,都會衝入國庫,投入到大秦的建設之中。
第(2/3)頁
第(3/3)頁
大秦三十多個郡縣,均有秦瑞寶號的分號,就如昌隆錢莊一般。
可和錢莊不一樣的,便是秦瑞寶號在大秦各地,均有相關的工坊,如江南區域的紡紗工坊、太原郡的煤礦工坊以及東北部遼東郡的鐵礦工坊。
可以說,秦瑞寶號在短短幾年間,所涉獵的範圍,已經涵蓋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眼下,這群來到孔雀國的寶船,便是未來負責開采這座玉石山的。
翡翠城外。
大量的翡翠原石,已經堆積如山。
望著城下忙碌的人們,嬴政忍不住讚歎道:“子嬰,這兩年秦瑞寶號發展的很迅速啊。”
望著城下密密麻麻搬運的工人,子嬰不置可否道:“大父,目前秦瑞寶號隻是起步階段,未來更多的海外業務,還將更多。”
眼下,整個世界,大秦所涉獵的大陸,也就僅僅隻有歐亞兩個大陸而已。
而孔雀國這麽大的國家,也僅僅是起了個頭。
王崇文帶領人去南非開礦,也僅僅是涉獵非洲部分區域而已。
而偌大的美洲,大秦每次去,也不過是尋個種子而已。
等到蒸汽輪船再造一批,大秦的海外開發,便可以徹底開啟。
別人有東印度公司,大秦也有自己的秦瑞寶號,不管是國家建設,還是征戰四方,都是花錢的買賣,有了足夠的錢,才能談這些。
未來秦瑞寶號會更龐大,這一點,嬴政並不懷疑,可他還是歎了口氣,反問道:“商人都是逐利,你用的那個驚倒是得力,可涉獵的事務越多,需要的人便更多,當初你要建立這個組織,朕沒有反對,這數年過去了,你倒和朕說說,未來你是什麽打算?”
經始皇這麽一問,城牆上的眾人,皆是直起身子,細細聽著。
這可是現任大秦的掌舵者,給未來的繼承人出的問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