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佛教的結局

字數:4255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先秦諸子百家的細想碰撞,還恍若隔日。
    老秦人對於其他學說思想,倒是沒什麽排斥性。
    眼下,大秦儒法相融,兩種思想相互融合,共同治理國家,法家注重規章製度,而儒家注重品德學識。
    兩種思想的交融下,才能讓大秦這般強大。
    雖然尊崇儒法之道,大秦對於其他學說,也並未打壓,在秦國依舊有自己的土壤。
    但,眼下孔雀國所尊崇的佛教,卻是不一樣。
    在中原文化正統的大秦,這類主觀思想的佛教,完全屬於異類。
    什麽人會信奉佛教?
    在孔雀國這種種姓高壓製度下,那些個一輩子無望的普通人,對未來沒有任何希望的賤民,這種來世報的思想,最為有效。
    他們信奉佛教,給了自己一個念想。
    這輩子再苦再累,下輩子直接投胎進入高等姓的人群中,亦或是直接得道,進入極樂世界,無需再入輪回之道。
    這樣的思想,秦人壓根就沒有接觸過,而佛教和道教類似,講究修身和修心,對於蓬勃發展的大秦來說,這兩類教派沒有絲毫用處。
    眼下,拿下孔雀國已經毋庸置疑,可對待這佛教,嬴政必須拿出個態度。
    眾人沉默了片刻,李斯率先開口:“陛下,臣倒覺得,這佛教當抹去。畢竟,我大秦子民,並沒有這等宗教信仰,而孔雀國這些個佛教,不過是用於斂財罷了。”
    李斯一想起這城內發現的金佛雕塑,便覺得這教派頗為奢侈,而且這是他國之人的宗教,和大秦的諸子百家思想,完全不是一個門路。
    “有點道理,還有嗎?”嬴政思索了下,繼續問道。
    “陛下,書同文車同軌,這本就是陛下所言。”李斯拱手行了一禮,“我大秦之所以繁榮安康,便是因此,臣倒覺得,得加一條,那便是思想的一統,他國的習俗我們遵從,可這宗教……卻是毫無用處呀。”
    作為掌管大秦後勤的李斯,自然知道,那些個郡縣治理起來的難度。
    書同文,車同軌的目的,便是要宣揚儒法之道,隻有想法一樣,做起事來才能更加的順暢。
    聽完李斯說完,嬴政不禁點了點頭。
    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可不容易,如何協調好各疆域之間的關係,才是重中之重。
    他的目光又掃在了王翦等武將的身上,可王翦隻是露出個尷尬的微笑後,並未開口。
    第(1/3)頁
    第(2/3)頁
    如何對待這些寺廟,倒是超出了王翦等人的範疇。
    若是讓他們給出退敵之策,王翦當然當仁不讓。
    房間內,便隻剩下了子嬰。
    眼下,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子嬰身上。
    可以說,子嬰現在的建議,將要對後代產生巨大的影響。
    佛教真正發揚光大的地方,並不是在孔雀國,恰恰相反,也就隻有阿育王這一支尊崇了佛教文化。
    等到後世的執掌者,便把孔雀國的宗教換成了印度教。
    而佛教真正發揚光大的地方,卻是在大秦,這聽起來,反倒是有點好笑。
    若是子嬰今日說要鏟除這十萬座佛寺,恐怕後世便沒有了佛教。
    思來想去,子嬰歎息一聲,便說道:“大父,我倒覺得,這佛教並不是壞事。”
    “公子,那蓋烏斯可是說了,地中海的那些海盜可都是佛教徒啊。”王賁當即提醒道。
    對於子嬰在地中海的襲擊一事,到現在都沒有水落石出。
    而官方給出的說法,便是佛教徒進行的一次暗殺。
    可在這個時代,能把羅馬全國上千名佛教徒聚集起來,這起碼是佛教內高層才行。
    等到子嬰等人離去之後,盧修斯真就把羅馬地位最高的佛教長老給抓起來處死了。
    並且,借著這個機會,直接蕩滅了佛教在羅馬的根基。
    從目前各國的局勢來看,因為地中海的那一次襲擊而受益的,唯有羅馬。
    就連項羽和韓信的心中,也已經認定了凶手的範圍,那便是盧修斯一脈。
    因為這件事後,作為大祭司的盧修斯展示出了雷霆手段,直接解決了國內的佛教勢力。
    多神教,在羅馬的地位更加鞏固。
    而此刻看來,他手下的馬爾克魯斯還得到了北歐少數部族的幫助,是最為直接的受益人。
    最為重要的一個證據,便是艾薇兒是朱利葉斯家族的,若是艾薇兒真的嫁給大秦,朱利葉斯家族的地位,必然水漲船高,這可不是盧修斯想要看到的。
    第(2/3)頁
    第(3/3)頁
    也正是因為艾薇兒去了大秦,亞瑟在小亞細亞的糟糕表現,並不影響他坐穩羅馬大將軍的位置。
    聽到舅父這話,子嬰當即搖頭:“舅父,這件事還沒個定論,可不管如何算,也算不到佛教徒頭上啊。”
    佛教的教義之中,可沒教人去殺人啊,這有悖佛教的信仰。
    嬴政也是搖頭:“佛教的相關典籍,我也研究過,這件事沒有這般膚淺,且先不論,子嬰,說說你的看法。”
    “大父,佛教的教義便是勸人向善,這對我大秦來說,並沒有什麽威脅。”斟酌了下,子嬰繼續說道:“我建議,采用‘三不’原則,不主張,不宣傳,不倡議,若是百姓想要信奉,便隨他們,我大秦的根本,還是儒法結合。”
    王賁聞言,當即疑惑道:“公子,這佛教在羅馬已經表明,乃是當今頗具蠱惑之心的宗教,若是傳入大秦……”
    “舅父,這句話你糾錯了。”子嬰笑著搖頭:“這佛教宣傳的是來世報,這等教義,一般什麽樣的人會信奉?”
    眾人頓時一陣思索,韓信脫口而出:“那些生活不如意,且無法活下去之人。”
    子嬰微微頷首:“羅馬信奉佛教的,基本上都是貧民,隻有生活不如意,尋求心靈支點的時候,才會去信奉佛教啊。”
    眾人這才恍然,子嬰說的非常有道理,大秦現在的生活頗為富足,倒是極少有人會不滿意。
    而眼下,麵對這更加豐富的物資,想必往後幾十年,大秦百姓的生活必然會再上一層樓。
    有這等生活基礎之人,會去信奉這等苦修的宗教嗎?
    嬴政朗聲笑道:“好,就如子嬰說的這般,這十萬座寺廟,便由它去吧,傳令給前線的塞亞克,讓其伺機而動!”
    王翦當即領命。
    實際上,子嬰說的較為保守,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他沒說。
    大秦招募官員的製度,便是考入太學,而儒法是必修項目,有了這項晉升的階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讀書,而不是參禪悟道。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