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李斯又來了

字數:3830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遷戶本就是項難辦的工作,家國存亡之際還好,現在大秦這情況,征發百姓移民其他大陸,必然會怨聲載道。
    可若是換個說法,讓其去拚搏冒險,便又是一番情景。
    看到絲綢之路賺大錢,連民間那些個頭腦活絡之人,都想著去借高利貸賺取更多的錢。
    若是朝廷支持去各大陸發展,必然會引發起一陣狂潮。
    這是對勇敢者的獎勵,先行前往各大陸的百姓,自然享受最為優惠的政策。
    他們的條件最為艱苦,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等到這幫人搞出點名堂,形成了城鎮紮根,後來之人的政策,自然要消減。
    等到數個城市並立,各大陸的經濟繁榮起來,後續的政策,必然會更微弱。
    當然,新大陸總有發財的機會,對於那些不安分,想要出頭,又吃不了當兵的苦,或者沒有信心考入太學,這些大陸便是其中的選擇。
    這樣看下來,還能幫大秦消耗掉很大一部分精力旺盛之人,也算是兩全其美。
    監國之後,除了國內財政收入狀況,關於民間刑法典獄的數據,子嬰也翻開了一遍,這兩年,大秦嚴苛峻法逐步廢除,這就導致民間犯罪率竟有上升。
    往往設想是為了百姓,可架不住大秦治下子民之多,千萬人之中,總有一些‘飽暖思淫欲’之徒。
    就著這些數據,子嬰悟出了一個道理。
    治民猶如養娃一般,若是不給個渠道,讓其發揮精力,便會給讓父母頗為頭疼。
    當然,這個道理套用在養狗身上也一樣,每日不拉出去遛遛,家裏必定雞飛狗跳。
    而王崇文這項移民的提議,便是給了大秦‘遛狗’的途徑。
    “治大國如烹小鮮呐……”子嬰無聲低語,這句話他倒是十分認同。
    王崇文離去不到一會,子嬰剛剛翻看一篇折子細瞧,門外卻又是來報,相國李斯求見。
    子嬰頗為無語,對著門外說道:“明明有事,如何不在朝堂之上明說,倒是一個個私下來找我。”
    第(1/3)頁
    第(2/3)頁
    李斯入了書房,頓時心中一涼,公子這語氣,明顯帶著不悅。
    若不是今日朝堂之上,自己放肆了一把,被公子瞪了一眼,李斯今日斷然不會前來求見。
    可他也沒想到,這王綰爺孫兩人來的更快,自己按照隊列,隻能排在第三。
    若是公子知道,他身後還有王賁和黑夫,不知道會咋想。
    這件事,李斯自然不敢多言,行了一禮後,便陪笑道:“公子恕罪,今日前來,確有要事稟報。”
    剛才王崇文已經把李斯和王綰的老底都透了,這兩人壓著百官今日有事先緩緩,自己倒是找上門來。
    子嬰這書桌上,還留著小山高的目錄呢。
    可他也知道,既然是大事,自當早早商議為好,便沒好氣地問道:“說來聽聽,挑重點的說。”
    李斯不敢怠慢,立刻回道:“公子,這幾年來,我大秦農耕繁榮,糧食產量節節攀升,饒是西供塞琉古國,廣設酒窖,燒製烈酒,可糧食的產量還是不斷上漲,導致糧價過賤,百姓都不願意耕種了呀。”
    這些農耕之事,本就是李斯掌管,糧食少了的時候,他頭疼無比,想盡辦法給軍隊湊糧。
    他是萬萬沒想到,糧食多了,也讓自己這般為難,糧價過賤,導致百姓種植糧食收成銳減,積極性大減。
    他心中清楚,孔雀國新開墾的良田何止百萬頃,眼下,種植的人手不夠,若是一年三熟的土地發揮作用,這糧食得賤到什麽程度?
    原本一家四口,一年收成五千斤的紅薯,按照一斤紅薯二十錢,假設可以賣個一萬錢。
    可若是大秦海外那十八郡的糧食上市,價格跌到十錢一斤,一家農戶的收成,便直接銳減一半。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是關乎民生的大事。
    隻是李斯也沒想到,事情竟然能發展到這一地步,隻得前來求見公子,想要妙招來解決。
    子嬰反問道:“可我聽說,現在精米的價格更是翻倍,不少人改種棉花香料,乃至果園蔬菜,收成都是不俗,你為何這般焦慮?”
    李斯一愣,沒想到公子竟然知道這件事,而且了解的還不少。
    第(2/3)頁
    第(3/3)頁
    老百姓種植土豆、紅薯這些作物價格太低,便有不少人開始改種水稻。
    由於產量不高,稻米的價格,反而節節攀升。
    至於棉花桑樹這些經濟作物,價格一直就很高。
    那一年,大秦的糧食還沒到這般巨大產量時,江南的百姓便開始大規模改種桑田,當初,子嬰還建議過,要嚴格控製改稻為桑,幾年前,這項限製被廢除,江南的大部分稻田全部改成了桑田。
    導致生絲產量年年攀升,而紡紗機的誕生,生產絲綢的效率大大提高,也間接導致了去年的‘絲綢之禍’。
    “公子有所不知啊,改換種植作物是一種法子,還有另一種法子,便是荒廢田地,直接去工坊裏打工,一年掙取的工錢,比之種田的收入還要多,長此以往下去,我大秦的基柱豈不是要坍塌?”
    李斯言辭懇切,這幾年他走訪了不少地方,當地百姓生活之變化,超過了他的預料。
    穀賤傷農,可不是說著玩的,種田不掙錢,還有人去種嗎?
    李斯巴不得這萬裏河山,每一片土地都有人去播種,看到南方有的郡縣的土地竟然開始大麵積荒廢,如何讓他不寒心?
    “這種變化竟然來的這麽快……”子嬰自言自語了一句,片刻後,見李斯一臉悲憤,便安慰道:“無妨,這些事,都在計劃之內,你不是計算過,新增那十八個郡產的糧食,足夠一億人吃喝,絕計不會餓死人。”
    聽到公子提到孔雀國舊地那十八個郡,李斯立刻苦笑道:“公子,那三年之期未到,尚不能收取土地稅,我大秦還是要及早遏製,否則華夏之地,往後還能有半畝良田種植糧食嗎?”
    糧食越賤,那百姓種糧食的意願便越低,李斯走訪期間看的明白,若是不加限製,明年開春,改種其他作物,或者幹脆棄田的百姓會更多。
    見李斯不依不饒,子嬰笑問道:“那你打算如何做?”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