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沉寂了一瞬。
禁衛紛紛垂下腦袋,他們好像聽到了不該聽的東西。
帷幕後的三人神色各異。
隆慶帝朱載坖眼神突然銳利,像刀子一樣戳在眾人身上。
殿中噤若寒蟬。
朱載坖又轉過頭來,手掌撫在朱翊鈞頭頂,溫和的笑道“朱翊鈞,你要知道,我才是皇帝。”
即使是濫好人,在超凡世界也是舉足輕重的。
馮保渾身都在打顫,若是皇帝懷疑是他在後麵攪動風雨。
下一個被扔進黃金王座的。
大抵就是他了。
仿佛有沉悶的鍾鼓聲在朱翊鈞耳邊回響,他歎了口氣,終於低下頭來。
“孩兒明白。”
隆慶皇帝在黃金王座上笑的咳出聲來“去吧。”
這不置可否的態度,讓朱翊鈞無可奈何。
臨走之時,他尤然還轉頭回望。
良久,直到朱翊鈞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逐漸遠去。
朱載坖臉上還一直笑著,直到朱翊鈞看不見為止。
他按著額頭說道“三位先生,如之奈何啊?”
隆慶皇帝藏在幕後的三位心腹大臣,正是當朝首輔高拱,次輔張居正,成國公朱希忠。
“大善!陛下容秉,殿下至純至善,實乃社稷之福!”高拱激動的上前,拱手說道。
皇太子今日之舉,就是十足的仁君聖主。
至君上為堯舜的宏大理想,已然近在咫尺。
聖天子當節用以愛人,垂拱而治世。
讓朱翊鈞坐上黃金王座總要比朱載坖輕鬆的多。
朱載坖能夠繼續執政,朝堂上也能平穩過渡。
如此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臣竊以為,如殿下所言,未嚐不可。”張居正深知朱載坖的脾性,又瞥了一眼高肅卿,這才說道。
一個好人,肯定不願意做壞事。
這壞人,自然得他們來當。
至於成還是不成,另當別論。
“臣,亦然。”成國公朱希忠隻能景從。
作為大明的勳貴之首,他有些琢磨不清皇帝的意圖。
隆慶皇帝朱載坖踉蹌起身,扶著龍椅站的筆直“朕命係於天!縱使華佗在世,扁鵲複生,又當如何?”
他朱載坖再不濟,他也不至於把自己的兒子當工具。
世宗皇帝後期受亞空間汙染,行事詭異,也沒有起這種陰暗的心思。
“隻恨天不假年,東宮尚小。”
“陛下!東宮天性睿智,陛下寬心少慮,以膺萬福。”高拱悲切的抬起頭來,直視龍顏。
世間之事難以兩全,但事到臨頭,往往使人難以決斷。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朱載坖反倒因此堅定內心的想法。
高拱是潛邸之臣,也是帝師,這幾年的改革之事都是因為隆慶皇帝在上麵壓著。
但皇帝這一去,不知又要產生多少風風雨雨。
“陛下!!!”
“速去!”朱載坖別過頭去,一揮手,態度少有的強硬起來。
宮廷的禦用靈能者擋在高拱身前。
高拱感到莫名悲切和慌亂,隻得答應“臣,謹遵帝命!”
張居正默言,作揖行禮。
再勸下去,就是離間天家的父子之情。
走出乾清宮時,三人聽到外麵正在爭吵。
“快快快!不想被拉到星炬裏當燃料就快點燒!”
十幾位身穿青色宦官服的人匍匐在地,把堆積成山的木箱和積攢的文書往火盆裏扔。
三人麵麵相覷,悶悶離去。
成國公朱希忠離開了乾清宮就和他們分兩路離開。
要不是皇帝連離開黃金王座都十分困難,他們也不需要到紫禁城裏來。
高拱忽然感慨道“太嶽,高山傾倒,大明的江山社稷,全係於太子殿下一人也。”
張居正稍微落後一步,立即拱手道“元輔放心,仆定然小心看顧,絕不使大明社稷有失。”
太子的教育問題就不需要你操心了。
當年張居正第一個提出來擁立太子,就已經注定了。
擁立之功,再加上帝師的身份,已經占盡先機。
高拱定定的看著張居正,忽然笑了“好。”
須知,混沌大敵當前,國賴長君。
小皇帝猝然登臨帝位,絕非社稷之福。
但朱翊鈞今天的表現讓三位朝堂柱石感到出乎意料。
為了保全朱載坖的性命,甚至主動提及這樣的辦法。
可是,讓一個皇帝放棄皇位,將自己的幼子推上那個位置,真的可行嗎?
所以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目送高拱走在前頭離去,張居正撫著長髯歎息“罷了罷了。”
內鬥乃大明特色,不可不嚐。
未達人臣之極,終究還是要按照規矩辦事。
所以他必須要掌握權力,哪怕是不擇手段。
彼時,朱翊鈞已經回到熟悉的宮殿。
馮保看著有些陌生的朱翊鈞,一時恍惚。
這個素來沉默寡言的太子殿下,今日當真是讓眾人大開眼界啊!
朱翊鈞意味深長的說道“去看看朝堂上怎麽樣了,不用我教你吧?”
這個時候,張居正和馮保的政治聯盟已經初現端倪。
馮保頓時俯首,盡可能的將自己高大的身軀顯得卑微一些“殿下,臣即刻啟程。”
殿下這話分明就是另有所指,難道他和張居正的聯係被發現了?
“速去。”朱翊鈞擺擺手。
相比較於已經漏成篩子的皇宮。
外麵還指不定鬧成什麽樣子。
日常侍奉朱翊鈞的還有一位年逾七旬的殷太監。
他接替了馮保的工作,戍守於宮門前。
就在可以隱隱見到朱翊鈞,卻又不使他感到為難的距離。
這個時候,朱翊鈞才有功夫打量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寢宮。
隨處可見的黃符,大多出自於龍虎山正一真人的手筆。
朱翊鈞提起掛在簷下一個鳥籠子,裏麵的白鸚鵡撲著翅膀躲閃。
籠中之鳥,網中之魚,正如當今之局勢。
他目送著馮保匆匆離去。
馮保拿著朱翊鈞的金令,直奔文華殿,派人請來張居正來廂房會麵。
“馮公,這個時候,怎麽如此不小心!”張居正一見麵就直接說道。
張居正臉上帶著憤懣。
馮保幹咳一聲,抓住了張居正的衣袖“顧不得了,太子殿下今日之舉,已經是石破天驚。”
“我們沒有時間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無論皇帝答不答應,隻要太子即位。
朝堂的政治格局必然會因此改變。
兩人都沉默了。
誰也不知道朱載坖如何打算的。
隆慶皇帝朱載坖真的要做太上皇。
那高拱必然還會坐在那個位置上。
他所做的一切還有什麽意義。
張居正的政治抱負將胎死腹中。
馮保還是坐不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
但理智告訴張居正。
這個時候,不做就不會錯。
張居正一手指天“天意如此,仆也無能為力。但聖人言天無二日。”
太子的提議很好,但也隻是提議。
這個時候,自亂陣腳,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說罷,張居正毫不留戀的轉身而去。
馮保一咬牙,看著外邊天色已晚,隻好帶著早就打探好的消息回去了。
張居正回到內閣,正好撞見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從內閣匆匆離開。
高拱正好和張居正相對上,兩人麵上神色如常,依舊是一團和氣。
勾結內庭,每個人都在做。
高拱還親手推上去兩位司禮監掌印呢。
不多時,皇帝下了一道聖旨。
令皇城各門內外軍官嚴守衛,慎關防。
又傳諭兵部和京營提督等官,發軍守衛皇城各門如成化二十年故事。
內閣,六部,五府,各司不得擅動。
宮門落鎖,架起法陣,內外隔絕。
高拱和張居正接觸不到外麵的六部九卿,又見不到皇帝。
即使是見慣了大風大浪,兩人也十分彷徨。
一時間,風雨欲來之勢壓的人喘不過氣。
所有人徹夜難眠,輾轉反複。
朱翊鈞卻在龍床上睡的安穩。
inf。inf
禁衛紛紛垂下腦袋,他們好像聽到了不該聽的東西。
帷幕後的三人神色各異。
隆慶帝朱載坖眼神突然銳利,像刀子一樣戳在眾人身上。
殿中噤若寒蟬。
朱載坖又轉過頭來,手掌撫在朱翊鈞頭頂,溫和的笑道“朱翊鈞,你要知道,我才是皇帝。”
即使是濫好人,在超凡世界也是舉足輕重的。
馮保渾身都在打顫,若是皇帝懷疑是他在後麵攪動風雨。
下一個被扔進黃金王座的。
大抵就是他了。
仿佛有沉悶的鍾鼓聲在朱翊鈞耳邊回響,他歎了口氣,終於低下頭來。
“孩兒明白。”
隆慶皇帝在黃金王座上笑的咳出聲來“去吧。”
這不置可否的態度,讓朱翊鈞無可奈何。
臨走之時,他尤然還轉頭回望。
良久,直到朱翊鈞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逐漸遠去。
朱載坖臉上還一直笑著,直到朱翊鈞看不見為止。
他按著額頭說道“三位先生,如之奈何啊?”
隆慶皇帝藏在幕後的三位心腹大臣,正是當朝首輔高拱,次輔張居正,成國公朱希忠。
“大善!陛下容秉,殿下至純至善,實乃社稷之福!”高拱激動的上前,拱手說道。
皇太子今日之舉,就是十足的仁君聖主。
至君上為堯舜的宏大理想,已然近在咫尺。
聖天子當節用以愛人,垂拱而治世。
讓朱翊鈞坐上黃金王座總要比朱載坖輕鬆的多。
朱載坖能夠繼續執政,朝堂上也能平穩過渡。
如此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臣竊以為,如殿下所言,未嚐不可。”張居正深知朱載坖的脾性,又瞥了一眼高肅卿,這才說道。
一個好人,肯定不願意做壞事。
這壞人,自然得他們來當。
至於成還是不成,另當別論。
“臣,亦然。”成國公朱希忠隻能景從。
作為大明的勳貴之首,他有些琢磨不清皇帝的意圖。
隆慶皇帝朱載坖踉蹌起身,扶著龍椅站的筆直“朕命係於天!縱使華佗在世,扁鵲複生,又當如何?”
他朱載坖再不濟,他也不至於把自己的兒子當工具。
世宗皇帝後期受亞空間汙染,行事詭異,也沒有起這種陰暗的心思。
“隻恨天不假年,東宮尚小。”
“陛下!東宮天性睿智,陛下寬心少慮,以膺萬福。”高拱悲切的抬起頭來,直視龍顏。
世間之事難以兩全,但事到臨頭,往往使人難以決斷。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朱載坖反倒因此堅定內心的想法。
高拱是潛邸之臣,也是帝師,這幾年的改革之事都是因為隆慶皇帝在上麵壓著。
但皇帝這一去,不知又要產生多少風風雨雨。
“陛下!!!”
“速去!”朱載坖別過頭去,一揮手,態度少有的強硬起來。
宮廷的禦用靈能者擋在高拱身前。
高拱感到莫名悲切和慌亂,隻得答應“臣,謹遵帝命!”
張居正默言,作揖行禮。
再勸下去,就是離間天家的父子之情。
走出乾清宮時,三人聽到外麵正在爭吵。
“快快快!不想被拉到星炬裏當燃料就快點燒!”
十幾位身穿青色宦官服的人匍匐在地,把堆積成山的木箱和積攢的文書往火盆裏扔。
三人麵麵相覷,悶悶離去。
成國公朱希忠離開了乾清宮就和他們分兩路離開。
要不是皇帝連離開黃金王座都十分困難,他們也不需要到紫禁城裏來。
高拱忽然感慨道“太嶽,高山傾倒,大明的江山社稷,全係於太子殿下一人也。”
張居正稍微落後一步,立即拱手道“元輔放心,仆定然小心看顧,絕不使大明社稷有失。”
太子的教育問題就不需要你操心了。
當年張居正第一個提出來擁立太子,就已經注定了。
擁立之功,再加上帝師的身份,已經占盡先機。
高拱定定的看著張居正,忽然笑了“好。”
須知,混沌大敵當前,國賴長君。
小皇帝猝然登臨帝位,絕非社稷之福。
但朱翊鈞今天的表現讓三位朝堂柱石感到出乎意料。
為了保全朱載坖的性命,甚至主動提及這樣的辦法。
可是,讓一個皇帝放棄皇位,將自己的幼子推上那個位置,真的可行嗎?
所以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目送高拱走在前頭離去,張居正撫著長髯歎息“罷了罷了。”
內鬥乃大明特色,不可不嚐。
未達人臣之極,終究還是要按照規矩辦事。
所以他必須要掌握權力,哪怕是不擇手段。
彼時,朱翊鈞已經回到熟悉的宮殿。
馮保看著有些陌生的朱翊鈞,一時恍惚。
這個素來沉默寡言的太子殿下,今日當真是讓眾人大開眼界啊!
朱翊鈞意味深長的說道“去看看朝堂上怎麽樣了,不用我教你吧?”
這個時候,張居正和馮保的政治聯盟已經初現端倪。
馮保頓時俯首,盡可能的將自己高大的身軀顯得卑微一些“殿下,臣即刻啟程。”
殿下這話分明就是另有所指,難道他和張居正的聯係被發現了?
“速去。”朱翊鈞擺擺手。
相比較於已經漏成篩子的皇宮。
外麵還指不定鬧成什麽樣子。
日常侍奉朱翊鈞的還有一位年逾七旬的殷太監。
他接替了馮保的工作,戍守於宮門前。
就在可以隱隱見到朱翊鈞,卻又不使他感到為難的距離。
這個時候,朱翊鈞才有功夫打量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寢宮。
隨處可見的黃符,大多出自於龍虎山正一真人的手筆。
朱翊鈞提起掛在簷下一個鳥籠子,裏麵的白鸚鵡撲著翅膀躲閃。
籠中之鳥,網中之魚,正如當今之局勢。
他目送著馮保匆匆離去。
馮保拿著朱翊鈞的金令,直奔文華殿,派人請來張居正來廂房會麵。
“馮公,這個時候,怎麽如此不小心!”張居正一見麵就直接說道。
張居正臉上帶著憤懣。
馮保幹咳一聲,抓住了張居正的衣袖“顧不得了,太子殿下今日之舉,已經是石破天驚。”
“我們沒有時間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無論皇帝答不答應,隻要太子即位。
朝堂的政治格局必然會因此改變。
兩人都沉默了。
誰也不知道朱載坖如何打算的。
隆慶皇帝朱載坖真的要做太上皇。
那高拱必然還會坐在那個位置上。
他所做的一切還有什麽意義。
張居正的政治抱負將胎死腹中。
馮保還是坐不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
但理智告訴張居正。
這個時候,不做就不會錯。
張居正一手指天“天意如此,仆也無能為力。但聖人言天無二日。”
太子的提議很好,但也隻是提議。
這個時候,自亂陣腳,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說罷,張居正毫不留戀的轉身而去。
馮保一咬牙,看著外邊天色已晚,隻好帶著早就打探好的消息回去了。
張居正回到內閣,正好撞見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從內閣匆匆離開。
高拱正好和張居正相對上,兩人麵上神色如常,依舊是一團和氣。
勾結內庭,每個人都在做。
高拱還親手推上去兩位司禮監掌印呢。
不多時,皇帝下了一道聖旨。
令皇城各門內外軍官嚴守衛,慎關防。
又傳諭兵部和京營提督等官,發軍守衛皇城各門如成化二十年故事。
內閣,六部,五府,各司不得擅動。
宮門落鎖,架起法陣,內外隔絕。
高拱和張居正接觸不到外麵的六部九卿,又見不到皇帝。
即使是見慣了大風大浪,兩人也十分彷徨。
一時間,風雨欲來之勢壓的人喘不過氣。
所有人徹夜難眠,輾轉反複。
朱翊鈞卻在龍床上睡的安穩。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