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燭炬帝誌

字數:6115   加入書籤

A+A-




    inf

 此時已近黃昏,宮門馬上就要落鎖。
    馮保大踏步走下台階,一把抓住渾身發軟的提刑千戶,伸手撫平了他的衣袍。
    鮮血很快浸潤了飛魚服,但兩人都顧不上這些細枝末節了。
    “好兒子,你立大功了。”
    “幹爹現在還有一樁事要你去做,也隻有你能做。”
    千戶內心掙紮著,感覺自己的死兆星在閃爍“幹爹,兒子能有今天全靠幹爹提拔,你盡管吩咐?”
    馮保伸手一招將官袍擒在手中,一邊換衣服一邊說道“你去通知閣老們,咱家親自去請示陛下。”
    千戶也算是見過大場麵的人,但他還是怕啊,怕自己不明不白的死“幹爹,兒子要怎麽說啊?”
    “你如實交代,關鍵是看他們是怎麽說,明白嗎?”馮保最後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交代。
    兩人騎上後院的六足天馬,朝著紫禁城奔去。
    馮保一路如入無人之境,以一副不撞死人不罷休的豪橫姿態縱馬至乾清宮前。
    被驚擾的大漢將軍們迅速的從各處隱秘中浮現。
    馮保衣冠不整的翻身下馬,踉蹌的跨過門檻。
    隨後絲滑無比的滑過半個宮殿,最終跪倒在白玉壇下,膝行至皇帝身前,其痛心疾首的說道“皇爺,出事了!”
    殷太監一臉惱怒的提著琉璃宮燈站在門口。
    朱希孝提著一把等人高的斬馬刀躍躍欲試。
    朱翊鈞從深沉的冥想中緩緩蘇醒,伸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
    明滅不定的燭光下,煙氣繚繞,紫氣氤氳。
    朱翊鈞從蒲團上緩緩起身“大伴,如實說來。”
    “陛下容秉,老奴”等馮保將事情的前因後果敘述完畢。
    無論是誰都知道這件事影響必然十分惡劣。
    質疑皇帝的正統性,這種話是隨便開口的嗎?
    眾人齊刷刷的看向皇帝,朱翊鈞忽然笑道“大伴,這天還塌不下來。”
    馮保好似鬆一口氣,他麵色悲苦的說道“皇爺,奴婢情急之下在宮裏縱馬而行,還請皇爺降旨責罰!”
    朱翊鈞將玫瑰念珠隨手一撥,清脆的金石之音當即讓馮保一個激靈。
    “起來吧,事急從權,朕不怪你。”
    “大伴現在就發動禦馬監的騰驤四衛,北鎮扶司的緹騎,將與會者盡數緝拿歸案。”
    馮保擦著額頭的冷汗,嘴唇顫抖“陛下,這樣一來,豈不是群情激奮,民憤盈天,士林震動,萬萬不可啊!”
    傳播一個謠言的最佳方式是什麽?
    禁止他!
    既然是假的,為什麽朝廷要捂嘴?
    大明的士大夫們就是這樣逆反。
    隻想著去捂住嘴巴,這不是火上澆油嘛?
    朱翊鈞徐徐飄下白玉壇,雙手籠罩在袖袍中“不過是腐儒的一家之言,一個陰謀論。”
    皇帝真要剖心剮腹的去解釋,便落了下乘。畢竟,萬事皆可陰謀論。
    將一切光鮮亮麗的,榮耀的,美好的事物和精神,曲解為自私自利的小人之言。
    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站在道德高地,使用雙重標準,對他人實行道德霸淩。
    這一套可他實在是太熟悉了。
    朱翊鈞笑道“天下大事,朕當自決之。”
    那麽小孩子下手沒輕沒重,想必諸位朝臣也能理解。
    “去執行吧,大伴。”朱翊鈞最後催促道。
    於是乎,馮保隻能帶著一絲茫然離開了乾清宮。
    甚至於他都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皇帝如此決絕的將所有人推到自己的對立麵,到底是為了什麽?
    對於當今皇帝,朱翊鈞已經到了世界的極點。
    一個籠罩東亞地區的龐大帝國,附帶無數接受帝國庇護和統治的蕃國。
    明月天山外,蒼茫雲海間。
    哪一處沒有大明的足跡。
    朱翊鈞獨自走到神壇前,朝供奉在香火前的三座神主牌拜了下去。
    飛元真君,忠孝帝君,萬壽帝君緩緩吞吐著香霧。
    道爺啊,你的香火好像要被人砸了。
    眼瞅著這三座死物毫無反應,朱翊鈞轉身說道“去請三位閣老來,緹帥,你親自去。”
    朱希孝默默躬身,帶著全副武裝的大漢將軍和緹騎們隱藏了起來。
    與此同時。
    剛跨過金水河的提刑千戶,直入內閣之中。
    “閣老們,大事不妙了。”
    高拱和高儀一同轉身看向這個提刑千戶。
    張居正從堆積成山的奏章中抬頭。
    要不是此人身著飛魚服,其人於內廷地位不俗,估摸著下一秒就會被亂棍打出。
    但當他們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終於是變了臉色。
    高拱感覺到事情有些失去了控製“這個張四維,他要造反嗎?”
    他隻是要打壓晉黨,但明晃晃的和皇帝對著幹,這人多半是瘋了。
    “真狂徒也。”高儀不禁感慨道,隨即便引來其餘兩個人的怒目而視。
    這種話可不能胡亂啊!
    哪怕有這種大不敬的想法,也絕對不能宣之於眾。
    張居正撫著長髯,蹙起眉宇,打斷了兩人“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還是想一想如何解決吧。”
    高拱當即說道“先把張四維控製住,絕不能縱容此人。”
    張居正堅定的搖頭,一手指向頭頂“那將陛下置於何地?”
    這一抓不要緊,但在那群士林青年學子麵前,豈不是坐實了這項謠言?
    皇帝的冠冕上容不得一絲汙穢。
    這是朝廷的體麵。
    此話一出,三人紛紛沉默。
    此時,朱希孝頂盔摜甲,渾身籠罩在鎏金的明光甲中,徑直闖入內閣。
    三人隻覺一股涼意從脊椎開始蔓延,靈能發出預警。
    “三位明公,陛下有請。”朱希孝按住腰間的雁翎刀,一臉正色的說道。
    “請!”該來的總會來,三人緊隨朱希孝的腳步進入內廷。
    內閣中的三位閣老還不知道。
    皇帝已經出動了禦馬監的騰驤四衛,並北鎮撫司,兩大暴力機構連夜將這些儒生捉拿歸案。
    禦馬監的騰驤四衛披掛上馬,高呼著燭炬帝誌,洞滅魍魎,在大街上橫衝直撞。
    “錦衣衛緝拿罪犯,閑雜人等回避,非死勿論!”
    馬蹄聲在官道上響起,京城百姓紛紛緊閉門戶。
    能明火執仗的抓人,那一定是出大事了。
    騰驤四衛的禁衛封鎖了京城的各個街道路口。
    北鎮撫司的緹騎秉持著寧錯殺,不放過的原則。
    挨家挨戶的按照東廠的名錄抓人。
    張四維的宅邸直接被圍起來。
    然而張四維卻依舊不慌不忙,他在精舍中等待事情的發展。
    變化,就是驚喜。
    而來京師求學訪友的焦竑也沒逃過這一劫。
    砰!
    提刑千戶一拳砸到粗糙的桌麵上“你說自己隻是誤入途中?與會的兩百位儒生都是這樣說的,我勸你還是仔細想一套新的說辭吧。”
    誤入途中會在進京第一天就裹挾到張四維的文會上?
    焦竑渾身一抖,困意全無,打起精神應對。
    按照流程,給每個儒生一張宣紙和筆墨讓他們自個兒交代。
    就像熬鷹一樣,沉重的壓力把這些不知世道險惡的年輕人嚇的不輕。
    北鎮撫司已經讓他們把出生到現在的惡事都回想了一遍。
    終於,在茫茫人海中發現了端倪。
    雖然焦竑心知肚明,自己這是掉進泥譚,如何解釋都是解釋不通的。
    北鎮撫司的詔獄可不講究什麽人文體麵。
    問題就出在他的身份上。
    一個極力反對心學、拒絕皇帝征召的理學宗師、名聲遍於海內的天台先生、士林敬仰的崇正書院山長,耿定向,會教出什麽樣的學生。
    可想而知。
    他的心當即就沉了下去。
    “大人,我已經說過了,我是冤枉的!”焦竑無奈的說道。
    “冥頑不靈,這話你留著去給陛下和朝堂諸公解釋吧。”提刑千戶搖搖頭,背起雙手轉身離去。
    現在,這場輿論風暴不是出於個人的義憤填殷。
    而且是有組織,有計劃的串聯,是一場試圖顛覆大明正朔的大案!
    隨著大門被猛然關閉,陰暗無光的監牢內,儒生無可奈何的癱倒在冰冷的地板上。
    經過焦竑簽字畫押的筆錄,馬不停蹄的轉遞於禦前。
    乾清宮中,朱翊鈞拿著新鮮的筆錄,朝著三位閣老示意。
    “朕想請教三位先生,他們這是意欲何為啊?”
    “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