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六月,天大寒,硯冰堅。
淩冽寒風吹動旌旗,帶來清冷的燭火香氣。
朱翊鈞盤膝於社稷壇獨坐,風飄飄而吹衣,此身已不避寒暑。
當他神遊天外,卻再次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練得身形似鶴形”
在重重帷幔後,傳來嘉靖吟詩的聲音。
在第二重帷幔前,嘉靖大袖飄飄的現身。
其身形飄渺無定,似真似幻。
“千株鬆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朱翊鈞熟練無比的接上順口溜。
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過熟悉,記憶猶新。
少不更事時,這副場景曾在他麵前無數次上演。
對於此時的嘉靖。
朱翊鈞的評價是——謎語人。
嘉靖四十年起,上下隔絕,皇帝的批複全靠猜。
猜的好,猜的對,就升官發財。
他不僅要自己修煉。
還帶著青詞宰相們一起修煉。
人人領取大魔一位,然後朝著邪道一路狂飆。
前任首輔李春芳,就是被大魔反噬而未死的倒黴蛋。
而嚴嵩父子更是形神俱滅。
短短幾月時間,就治好了朝臣們的精神內耗,皇爺爺你居功至偉啊。
朱翊鈞朝著嘉靖帝微微點頭。
嘉靖帝大笑一聲,大袖一揮,世界如泡沫般破碎。
外界急促的腳步聲,將朱翊鈞喚醒。
田義一襲紅袍裹挾著風雪突入殿中,單膝跪地拱手道“皇爺,戶部倉庫走水。”
朱翊鈞不禁瞥了一眼窗外的彌天大雪。
這樣的天氣?
“火龍燒倉?”
朱翊鈞閉上雙眼,克製情緒。
事實證明,這也是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了。
朱翊鈞猛的睜開雙眸“將負責倉庫的人拉出去,細細剁碎了喂狗。”
“朕倒要看看他們有幾個膽子,幾條命。”
每到關鍵時刻,總有這樣的把戲不斷上演。
但軍事管製下,所有的一切都必須為了戰爭而服務。
塞外九邊的長城上,已經被星炬的火光覆蓋。
恐怖的白災於此止步不前。
俺答汗的怯薛禁衛已經從宣府進發。
不日從居庸關進京,皇帝身邊的怯薛禁衛又要擴大編製了。
就連他們都俯首稱臣,這些人怎麽就如此泯頑不靈?
田義小心提醒道“皇爺,從上到下有上千號人呐。”
朱翊鈞冷冷回應道“上千號人卻讓倉庫空的跑老鼠,在大寒的天裏燃起大火,未免太過無能。”
追究責任,一體連帶!
從上到下,朕一視同仁。
“奴婢遵旨。”田義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在皇帝心情不太好的時候,最好不要火上澆油。
蘇醒之後,朱翊鈞再也睡不著了。
本來睡眠就淺。
朱翊鈞浩瀚的靈能發散出去,便看見李時珍來此拜別。
六月已經是北方轉寒的時候。
再過個把月,遼東將被徹底封閉。
他正要趁著這幾天走榜海道過山海關去。
作為少數幾個受到皇帝重視的高級人才。
朱翊鈞幾乎時時關注。
不等大漢將軍們匯報,皇帝便未卜先知一般說道“將李時珍請過來吧。”
李時珍於祭壇前止步,磕頭“微臣參見陛下。”
此九層高台皆由金玉堆砌而成,仿佛有流轉的生命力在其中奔湧。
“汝上前來。”朱翊鈞輕聲呼喊。
看李時珍一身布衣草鞋,隻以靈能裹身。
朱翊鈞不由得搖搖頭。
真是無知者無畏。
不過初涉辟穀之境,就敢如此大膽。
這樣子怎麽能抵抗遼東的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的白災?
跨過山海關,一關一重天啊。
“取我大氅來。”朱翊鈞的麵孔隱藏在重重帷幕後,看不真切。
自有內侍雙手將大氅獻上。
李時珍雙手捧著黑色大氅,說話間噴出白色的氣霧“臣謝陛下大恩!”
在皇帝麵前,他甚至收斂了部分靈能。
因皇帝的知遇點播之恩,於李時珍而言,無異於救贖之道。
雖刀斧相加,亦不為所動。
朱翊鈞看著李時珍包裹的嚴嚴實實,又派人送上一個包裹,牽來一頭毛驢,以及一份堪合。
“此去經年日久,朝廷上的安排你不必去管,一切向朕負責。”朱翊鈞細心交代道“如遇歹人,切莫與他爭執,隻管大聲呼救。”
“去吧。”
這不是玩笑。
而是當下的事實。
地處偏遠的客棧,看到孤單的客人到此,無財的便放他過去。
有財帛的輕則蒙汗藥麻翻,重則當場結果了性命,精肉片成羓子,肥肉煎油點燈。
朱翊鈞實在擔心,他的神農糊裏糊塗的丟了性命。
他豈不是要懊悔死?
“臣,遵旨。”李時珍頭一次從皇帝身上感受到一種真誠的熱切。
他一一接過。
臨走之時。
李時珍又從祭壇下帶走了一包泥土,遙望帝都最後一眼。
很快單人獨騎消失在蒼茫夜色之中。
陶文龍在社稷壇前一閃而過,在雪中留下一道極淺的腳印。
又如浮光掠影般飛身而去,踏雪無痕。
這已經是丹境修士的表現。
不僅容顏不改,還能增壽百年,更是千軍辟易的存在。
這樣的人給李時珍做保鏢,不算辱沒了他。
從正式跨入修士境界之後,對於普通武器的防禦大幅提高。
修士之上便是寒暑不侵,百病不生,對於外界的需求大幅減少,是為辟穀境。
隨後是餐風飲露,不食五穀,能活二百載的丹境修士。
最後,則是天人之境,徹底褪去凡胎**。
但是靈能的殺傷力,卻不完全遵循這一原則。
彼時,五城兵馬司則抓緊時間清掃街道。
海瑞正是在這時候登壇。
剛一見麵,海瑞就直言不諱的說道“陛下,徐家來人了。”
朱翊鈞同樣感受到了。
一個陌生的靈修在他的紫禁城中晃悠。
他笑道“先生,不急,陪他耍耍。”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海瑞隻好坐下。
皇帝不會做這種不罪而誅的事情。
素來講究一個曆曆有據。
但徐家必須得到清算。
當年清流和嚴黨,兩派已經徹底撕破臉麵,甚至是不擇手段。
嚴嵩父子一夜之間暴斃。
腐化的身軀成為了清流一派攻訐的鐵證。
胡宗憲被打成邪修,其人自戮而亡。
終於阻止了這一場反攻倒算。
當海瑞從天牢出來時,看到的便是昔日同袍自相殘殺的慘相。
嚴東樓,胡汝觀,成為了大明不能直言的秘密。
海瑞身上殺意沸騰。
朱翊鈞歎息一聲,將注意力集中到張居正身上。
內閣中。
“世兄近來可好,家父近來時常念叨,太嶽青雲直上,日後這天下蒼生,就全仰賴太嶽了。”徐璠一介白身,就這樣走了進來。
走到大明的權利中心。
徐家的門生故吏,實在太多了。
也或許是看在張居正的麵子上,大開方便之門。
張居正微不可查的厭惡,徐璠卻未曾察覺。
張居正將笑意收斂了幾分,隨手一揮,關上了殿門。
“魯卿啊,此地需慎言。這四個字還輪不到我來說,徐師近來狀況如何?”
“甚好,甚好。”徐璠好奇的看著張居正腰間的天子劍。
張居正悄無身息的將劍調轉方向,他聽著午門附近兵甲調動的聲音,掩麵說道“魯卿你先下去吧,我會去找你的。”
“世兄,告辭。”徐璠這一次來的如此順利,心中大定。
內閣裏可不是談事情的地方。
徐璠拿著張居正的名帖,一臉欣喜。
但剛走出午門,就被一棍子敲暈,裝進麻袋套走。
張居正捏著筆杆遲遲無法下筆。
他將徐階的書信看了又看。
最後一把靈火,燒成灰燼。
“老師啊老師,你可知,獲罪於天,便無可恕也。”張居正手掌按上了天子劍,旋即狠下心來“這是必要的犧牲。”
他心裏裝著的是大明的九州萬方,和老師的師生之誼自此一刀兩斷。
朱翊鈞的聲音忽然傳到張居正耳畔“先生,朕很高興,你早就該如此了不是嗎。時間會證明一切的,曆史會給出公平的評價,而我們的偉業將千古流傳,萬人敬仰。”
“是,我的陛下,願這世界如你所願。”張居正嘴角含笑,在椅子上緩緩睡去。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朱翊鈞望著窗外蒼茫大地,攤開雙臂,似乎要將這大好山河擁入懷中,他閉上雙眸,緩緩說道“是如我們所願,先生們。”
那一方清夢裏。
是天下大同,人人如龍。
inf。inf
淩冽寒風吹動旌旗,帶來清冷的燭火香氣。
朱翊鈞盤膝於社稷壇獨坐,風飄飄而吹衣,此身已不避寒暑。
當他神遊天外,卻再次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練得身形似鶴形”
在重重帷幔後,傳來嘉靖吟詩的聲音。
在第二重帷幔前,嘉靖大袖飄飄的現身。
其身形飄渺無定,似真似幻。
“千株鬆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朱翊鈞熟練無比的接上順口溜。
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過熟悉,記憶猶新。
少不更事時,這副場景曾在他麵前無數次上演。
對於此時的嘉靖。
朱翊鈞的評價是——謎語人。
嘉靖四十年起,上下隔絕,皇帝的批複全靠猜。
猜的好,猜的對,就升官發財。
他不僅要自己修煉。
還帶著青詞宰相們一起修煉。
人人領取大魔一位,然後朝著邪道一路狂飆。
前任首輔李春芳,就是被大魔反噬而未死的倒黴蛋。
而嚴嵩父子更是形神俱滅。
短短幾月時間,就治好了朝臣們的精神內耗,皇爺爺你居功至偉啊。
朱翊鈞朝著嘉靖帝微微點頭。
嘉靖帝大笑一聲,大袖一揮,世界如泡沫般破碎。
外界急促的腳步聲,將朱翊鈞喚醒。
田義一襲紅袍裹挾著風雪突入殿中,單膝跪地拱手道“皇爺,戶部倉庫走水。”
朱翊鈞不禁瞥了一眼窗外的彌天大雪。
這樣的天氣?
“火龍燒倉?”
朱翊鈞閉上雙眼,克製情緒。
事實證明,這也是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了。
朱翊鈞猛的睜開雙眸“將負責倉庫的人拉出去,細細剁碎了喂狗。”
“朕倒要看看他們有幾個膽子,幾條命。”
每到關鍵時刻,總有這樣的把戲不斷上演。
但軍事管製下,所有的一切都必須為了戰爭而服務。
塞外九邊的長城上,已經被星炬的火光覆蓋。
恐怖的白災於此止步不前。
俺答汗的怯薛禁衛已經從宣府進發。
不日從居庸關進京,皇帝身邊的怯薛禁衛又要擴大編製了。
就連他們都俯首稱臣,這些人怎麽就如此泯頑不靈?
田義小心提醒道“皇爺,從上到下有上千號人呐。”
朱翊鈞冷冷回應道“上千號人卻讓倉庫空的跑老鼠,在大寒的天裏燃起大火,未免太過無能。”
追究責任,一體連帶!
從上到下,朕一視同仁。
“奴婢遵旨。”田義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在皇帝心情不太好的時候,最好不要火上澆油。
蘇醒之後,朱翊鈞再也睡不著了。
本來睡眠就淺。
朱翊鈞浩瀚的靈能發散出去,便看見李時珍來此拜別。
六月已經是北方轉寒的時候。
再過個把月,遼東將被徹底封閉。
他正要趁著這幾天走榜海道過山海關去。
作為少數幾個受到皇帝重視的高級人才。
朱翊鈞幾乎時時關注。
不等大漢將軍們匯報,皇帝便未卜先知一般說道“將李時珍請過來吧。”
李時珍於祭壇前止步,磕頭“微臣參見陛下。”
此九層高台皆由金玉堆砌而成,仿佛有流轉的生命力在其中奔湧。
“汝上前來。”朱翊鈞輕聲呼喊。
看李時珍一身布衣草鞋,隻以靈能裹身。
朱翊鈞不由得搖搖頭。
真是無知者無畏。
不過初涉辟穀之境,就敢如此大膽。
這樣子怎麽能抵抗遼東的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的白災?
跨過山海關,一關一重天啊。
“取我大氅來。”朱翊鈞的麵孔隱藏在重重帷幕後,看不真切。
自有內侍雙手將大氅獻上。
李時珍雙手捧著黑色大氅,說話間噴出白色的氣霧“臣謝陛下大恩!”
在皇帝麵前,他甚至收斂了部分靈能。
因皇帝的知遇點播之恩,於李時珍而言,無異於救贖之道。
雖刀斧相加,亦不為所動。
朱翊鈞看著李時珍包裹的嚴嚴實實,又派人送上一個包裹,牽來一頭毛驢,以及一份堪合。
“此去經年日久,朝廷上的安排你不必去管,一切向朕負責。”朱翊鈞細心交代道“如遇歹人,切莫與他爭執,隻管大聲呼救。”
“去吧。”
這不是玩笑。
而是當下的事實。
地處偏遠的客棧,看到孤單的客人到此,無財的便放他過去。
有財帛的輕則蒙汗藥麻翻,重則當場結果了性命,精肉片成羓子,肥肉煎油點燈。
朱翊鈞實在擔心,他的神農糊裏糊塗的丟了性命。
他豈不是要懊悔死?
“臣,遵旨。”李時珍頭一次從皇帝身上感受到一種真誠的熱切。
他一一接過。
臨走之時。
李時珍又從祭壇下帶走了一包泥土,遙望帝都最後一眼。
很快單人獨騎消失在蒼茫夜色之中。
陶文龍在社稷壇前一閃而過,在雪中留下一道極淺的腳印。
又如浮光掠影般飛身而去,踏雪無痕。
這已經是丹境修士的表現。
不僅容顏不改,還能增壽百年,更是千軍辟易的存在。
這樣的人給李時珍做保鏢,不算辱沒了他。
從正式跨入修士境界之後,對於普通武器的防禦大幅提高。
修士之上便是寒暑不侵,百病不生,對於外界的需求大幅減少,是為辟穀境。
隨後是餐風飲露,不食五穀,能活二百載的丹境修士。
最後,則是天人之境,徹底褪去凡胎**。
但是靈能的殺傷力,卻不完全遵循這一原則。
彼時,五城兵馬司則抓緊時間清掃街道。
海瑞正是在這時候登壇。
剛一見麵,海瑞就直言不諱的說道“陛下,徐家來人了。”
朱翊鈞同樣感受到了。
一個陌生的靈修在他的紫禁城中晃悠。
他笑道“先生,不急,陪他耍耍。”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海瑞隻好坐下。
皇帝不會做這種不罪而誅的事情。
素來講究一個曆曆有據。
但徐家必須得到清算。
當年清流和嚴黨,兩派已經徹底撕破臉麵,甚至是不擇手段。
嚴嵩父子一夜之間暴斃。
腐化的身軀成為了清流一派攻訐的鐵證。
胡宗憲被打成邪修,其人自戮而亡。
終於阻止了這一場反攻倒算。
當海瑞從天牢出來時,看到的便是昔日同袍自相殘殺的慘相。
嚴東樓,胡汝觀,成為了大明不能直言的秘密。
海瑞身上殺意沸騰。
朱翊鈞歎息一聲,將注意力集中到張居正身上。
內閣中。
“世兄近來可好,家父近來時常念叨,太嶽青雲直上,日後這天下蒼生,就全仰賴太嶽了。”徐璠一介白身,就這樣走了進來。
走到大明的權利中心。
徐家的門生故吏,實在太多了。
也或許是看在張居正的麵子上,大開方便之門。
張居正微不可查的厭惡,徐璠卻未曾察覺。
張居正將笑意收斂了幾分,隨手一揮,關上了殿門。
“魯卿啊,此地需慎言。這四個字還輪不到我來說,徐師近來狀況如何?”
“甚好,甚好。”徐璠好奇的看著張居正腰間的天子劍。
張居正悄無身息的將劍調轉方向,他聽著午門附近兵甲調動的聲音,掩麵說道“魯卿你先下去吧,我會去找你的。”
“世兄,告辭。”徐璠這一次來的如此順利,心中大定。
內閣裏可不是談事情的地方。
徐璠拿著張居正的名帖,一臉欣喜。
但剛走出午門,就被一棍子敲暈,裝進麻袋套走。
張居正捏著筆杆遲遲無法下筆。
他將徐階的書信看了又看。
最後一把靈火,燒成灰燼。
“老師啊老師,你可知,獲罪於天,便無可恕也。”張居正手掌按上了天子劍,旋即狠下心來“這是必要的犧牲。”
他心裏裝著的是大明的九州萬方,和老師的師生之誼自此一刀兩斷。
朱翊鈞的聲音忽然傳到張居正耳畔“先生,朕很高興,你早就該如此了不是嗎。時間會證明一切的,曆史會給出公平的評價,而我們的偉業將千古流傳,萬人敬仰。”
“是,我的陛下,願這世界如你所願。”張居正嘴角含笑,在椅子上緩緩睡去。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朱翊鈞望著窗外蒼茫大地,攤開雙臂,似乎要將這大好山河擁入懷中,他閉上雙眸,緩緩說道“是如我們所願,先生們。”
那一方清夢裏。
是天下大同,人人如龍。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