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死受鞭笞斧灼烹

字數:6024   加入書籤

A+A-




    inf

 此時此刻。
    大同鎮天色漸晚。
    籠罩在城鎮附近的陣法,將絕大部分嚴寒阻攔在城池營壘外。
    大明帝國的邊陲地區,號稱表裏山河的山西大地上。
    除了有終年不散的大雪、恐怖的白災、缺衣少食、補給輜重困難、半年看不到人、還有那討人厭的黃金家族人馬偶爾來打草穀以外,這裏沒什麽不好。
    巡視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的兵部左侍郎汪道坤,也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他恨不得立馬回到過去。
    把一時因義氣,而答應張居正的自己,扇上兩巴掌。
    到底是被張江陵灌了什麽**湯,居然心甘情願的跑到這冰天雪地來。
    加上朝堂安排的欽天監修士,宮裏的太監,戶部的清吏司郎中,太仆寺來查賬的少卿,都察院的風憲官。
    外加自己的師爺、幕僚、隨從、輜重。
    整個隊伍是浩浩蕩蕩,鑼鼓響天,熱鬧非凡。
    加上他來勢洶洶,不懷好意。
    地方上接待起來帶著幾分疏離。
    這隊伍安置下來,汪道坤著實費了不少力氣。
    “中堂,那幾位總兵又來了,你要不要見一見?”一位奴仆打扮的下人在門外說道。
    這人裹著厚厚的羊皮,渾身上下包裹的極為臃腫,隻露出一雙眼睛。
    自從汪道昆把彈劾的奏章發往朝廷。
    大同總兵馬芳,大同副總兵麻貴,宣府巡撫吳兌,山西總兵郭琥。
    這都是屁股底下不怎麽幹淨的。
    這幾位就天天來找他訴苦,試圖從這裏得到一點消息。
    “告訴他們。我不過是按照朝廷法度,對他們進行例行檢閱,依照大明律法,公事公辦。現在是休沐時間,閉門謝客,拒不見客!”
    一邊派人打發了那些總兵。
    兵部左侍郎汪道坤小心地用靈火烘幹了奏章上的筆墨,將其小心地收到袖口中。
    “走後門,備馬,去烽火台。”汪道坤趕忙對手下幕僚說道。
    趁早把事情結束,牽涉的就越少。
    和星炬結合的烽火台就設置在長城上。
    汪道坤一出門,迎麵而來的寒風就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
    他戴上兜帽,將雙手攏在袖袍中,靜靜等候。
    但腳下的青石台階像終年不化的臻冰,寒氣逼人。
    他體內的靈能在周身經脈加速運轉,充盈的靈力讓他從內而外散發著暖意。
    不多時。
    一匹正宗的河曲天馬被牽送到跟前。
    它正喘著粗氣在汪道坤麵前躍躍欲試。
    汪道坤的隨從親信也騎著兩匹駑馬緊緊跟上。
    “出發。”汪道坤拍了拍天馬厚厚的鬃毛,翻身上馬,挽起韁繩,一聲令下。
    一行人從後門依次走出。
    他注意到這裏的每一?屋舍都修葺的非常齊整。
    屋舍儼然。
    從大同城中疾馳而過。
    等他們趕到長城腳下。
    卻發現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了。
    大同總兵馬芳,大同副總兵麻貴兩人熱情的上前。
    兩個八尺壯漢裹著厚厚的大氅,習慣於節省靈能的他們隻將靈能維持在活性最低的狀態。
    “這不是汪侍郎嗎,真巧啊。”馬芳攤開手掌,腰間空無一物。
    是啊,太他媽巧了。
    汪道坤一把將馬鞭扔到馬芳懷中。
    汪道坤道“希望兩位不要阻攔我執行公務。”
    兩個人鞍前馬後,唉聲歎氣。
    “怎麽會,汪侍郎多慮了。”
    “其他幾家的血稅都交了嗎?”汪道坤走在最前麵,拾級而上。
    後麵兩人連忙說道“都已經補足了差額,這下可是傷筋動骨了。”
    “能把虧空補上,也就罷了,要是補不上,那就拿命來填吧。”汪道坤這段時間聽到的訴苦還少嗎。
    眾人登上城頭。
    紛紛默然,閉口不言。
    因為在長城鐵壁的另一側,呈現出一種奇特的現象。
    那是絕對的死寂。
    呼嘯而至的冰風暴瘋狂的舔舐地麵上一切活物。
    到最後,隻剩下一片白地。
    出了長城以北,是一覽無餘的大平原。
    這就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冰風暴所造成的白災。
    “趕緊將他們燒了吧。”汪道坤打了個寒顫“陛下已經在社稷壇待了一個月了,這已經過分了。”
    身後。
    大同總兵馬芳,大同副總兵麻貴望著橘紅色的天幕,不敢高聲語。
    他們唯二需要敬畏的,就是神皇。
    那是和白災一樣恐怖的東西。
    朝廷不過是個東拚西湊的草台班子。
    來到烽火台,總算有了遮風的地方。
    在長城上沒有靈能的普通人,根本就活不下去。
    但汪道坤一身顯目的紅袍,沒有打擾正在竊竊私語的幾位老兵。
    他們麻木不仁的臉上所表露的唯一一絲情緒,就是厭惡。
    汪道坤抿嘴,撐開靈能盾,從他們中間穿插而過。
    馬芳瞪了一眼這些目無王法的家夥。
    但所收獲的,隻有幾個更鮮目的白眼。
    汪道坤在烽火台門檻前,深吸一口氣,這才跨了進去。
    “啊啊啊~”
    隻聽慘叫聲不絕於耳。
    漢白玉堆砌的九層祭壇上,一根兩人合抱的青銅柱分外顯眼,其接地而起,貫穿上下。
    欽天監的修士身披白袍,神情肅穆,正在為死者進行祈禱。
    十位贖罪者被蒙上雙眼,手腳被滲透著金光鐵鎖牢牢束縛在青銅立柱上。
    在欽天監修士的幫助下,其天靈蓋已經被徹底打開。
    金色的紋路從烽火台各個角落攀升,亮起。
    汪道坤一眼便瞥見了贖罪者紅白相間的腦花,和顫抖的血肉之軀,瘦骨嶙峋。
    此乃炮烙之刑。
    汪道坤沉默的站在台階下。
    欽天監道修士拿著三清鈴,輕輕一搖,圍繞贖罪者為其送他們最後一程。
    “教爾等收餘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
    “明悟承負之道,免受撻斧灼烹之苦。”
    此刻他們便聽到轟轟的聲響傳來,烽火台似乎震動起來,千絲萬縷的金色絲線,順著地麵勾勒的銘文將點點熒光向上傳遞。
    其光華匯聚於祭壇之上,又順著青銅立柱爬升。
    隨後,欽天監的白袍修士逃也似的離開了祭壇。
    在麵無人色的眾人注視下。
    終年不散的巨大火炬從青銅柱上順流而下。
    萎靡不振的獻祭品瞬間變成一個個火炬。
    在燃燒最為熱烈的時候,璀璨光柱從烽火台上升起,刹那之間撕碎了上方的雲層和風雪,直衝天穹,和橘紅色的天幕相連。
    此刻,整個大同境內,從管涔山,到洪濤山、恒山、五台山,整個太行山西側,上黨高地和雁北地區之間,大同境內,每一個大明人都感到渾身發熱,酥麻似電。
    風雪變小了。
    贖罪者其靈魂凝結而成的火焰,在烽火台中痛苦地哀嚎。
    每一個祭品的犧牲,都為長城添磚加瓦。
    被靈火煆燒後,逐漸縮小凝練的森森白骨,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最後,一隻手就足以握住的白玉骷髏頭,被欽天監修士收入囊中。
    他高興無比的將其懸掛在腰間。
    罪人的頭骨是沒有機會獻給神皇的。
    而眉心骨將遠銷吐蕃,那裏的密教巫師,對於靈能者的人皮和眉心骨需求量巨大。
    朱翊鈞的神魂探出手撥弄其中的火焰。
    不同於其他,這些祭品是真正地灰飛魄散。
    他們將永遠的消失在烽火台上。
    對於北地的人而言。
    死亡是一件無比尋常的事情。
    每一個人都隨時有可能死去。
    汪道坤有一種想要逃離此地的急促感。
    這種朝不保夕的日子,對於修士們而言,太過陌生了。
    汪道坤沉默的勾連起烽火台,將奏章扔到了火焰中,讓其當場竄起三丈高。
    大同總兵馬芳一直到汪道坤逐漸離去,方才起身。
    “哼,南方人。”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