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艱難的招生

字數:4364   加入書籤

A+A-


    各朝女子不禁有些淚目。
    張校長眼中閃爍著淚光,言辭真摯而懇切,似乎透過天幕,說到了她們的心坎裏。
    她們同樣渴望擁有學習的機會,也想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她們不甘心後半生被牢牢束縛在這家庭的方寸之地,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她們也期盼著能遇到像張校長這樣的貴人,拉她們走出泥潭。
    ......
    【衣著破爛的張校長,引起了記者的關注,也有了一次改變命運的專訪。】
    【一個受過教育的女性,可以讓自己不再成為依附他人的藤蔓,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
    【張校長深知,隻有教育能消除愚昧,阻斷那些悲劇的發生,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所以她想創辦一所完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讓更多的女孩子飛出大山。】
    【這篇專訪一經發表,迅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反響。】
    ......
    馬皇後的心被張校長的話語深深觸動,眼眶不禁泛紅。
    “說得真好。”
    她輕聲讚歎。
    “女孩子本來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的人生。”
    “隻有教育才能消除愚昧,消除貧困。”
    身為大明的皇後,她始終默默扮演著賢內助的角色。
    心中所願不過是讓大明百姓享得安寧與富足。
    然而,天幕早已透露,大明的女子在未來會被裹腳、男子也會被改造過的儒家思想荼毒的更加厲害。
    整個大明,似乎會變得愚昧不堪。
    她也知道,朱元璋是有一些小農思想在身上的。
    但她從未直接點破。
    她選擇以自己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努力提升大明女子的地位。
    此刻,馬皇後仿佛被點醒了一般。
    原來要改變這一切,隻要教育就可以!
    不過片刻之後,馬皇後又犯了難。
    在大明,開辦女子學堂,談何容易!
    ......
    【在返程的航班上,省委副書記向張校長鄭重承諾,一定要支持她,完成這件功在當下、立在千秋的大事。】
    【這位毫無權勢背景的人民教師,竟然真的成功創立了全國首所免費女子高中。】
    .......
    各朝古人瞬間對張校長肅然起敬。
    在古代,讀書人本就高人一等,更不論書院院長。
    要麽是大儒、要麽是德高望重之輩。
    官府、鄉紳等等,都會給書院院長幾分麵子。
    可在華夏後世,無權無勢的女教師,憑著一腔熱忱,創辦了華夏首個免費女子高中。
    這是何其的了不起!
    而這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
    【但是,所獲得的200萬資金僅僅隻夠蓋教學樓,連院牆都蓋不起。】
    【不過好在孩子們總算是有了上學的地方。】
    【當前最為棘手的問題,在於師資力量的缺乏以及生源的不足。】
    【麵對無人問津的招聘攤位,張校長兵行奇招。】
    【拉著縣教育局局長親自作戰,再加上薪資待遇上的一頓忽悠,才勉強招到了12名教師。】
    .......
    各朝古人很是欣慰。
    萬事開頭難嘛。
    能建起學校,招到教師。
    雖然學校目前的環境差了一點,但是已經算是比較順利的開局了。
    之後,張校長就該解決生源問題了。
    ......
    【到了學校的那一刻,所有教師全都傻了眼。】
    【雖然他們早已做好了吃苦的打算,但眼前的一切還是超乎了想象。】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校長帶著老師們深入大山,根據之前的家訪名單,挨家挨戶的尋找那些輟學女孩。】
    【張校長承諾,凡是家庭貧困的女生,都可以到女高就學。】
    【學校不僅可以免除學費,還提供免費食宿。】
    【可即便如此,也很難招到學生。】
    ......
    馬皇後有些沉默。
    女孩們的家長,未必會同意女孩去上學。
    因為女孩子也是勞動力,她們要在家幹活,這樣才能保證哥哥或弟弟繼續讀書。
    這便是當下的現實狀況。
    同時,這也是若是想要在大明辦女子學堂,麵臨的困境之一。
    ......
    【女孩子的家人們也在質疑,女孩子上什麽學?有必要嗎?】
    【老師們反問,你們知道大山外頭是什麽嗎?】
    【女孩子回答,山的外麵,不還是山嗎?】
    ......
    此時,曆朝曆代身處大山中的女孩子,內心都有些不是滋味。
    長久以來,她們也是同樣的想法。
    她們世代居住在山裏。
    山上人跡罕至。
    翻過一座山,就是另一座山。
    窮極一生,她們可能都未走出大山。
    她們在以前都是深信不疑,山的盡頭不過是另一座山。
    然而,看了如此多天幕的視頻,她們早已知道,山的外麵,是繁華喧囂的城鎮。
    可惜,有的朝代有戶籍製度,再加上自身家庭的限製。
    她們還是一輩子出不了大山。
    想到這裏,她們的眼神又黯淡了幾分。
    這輩子,她們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麵的世界嗎?
    ......
    【還有女孩子回答,要從她家走到學校去,她是要從天亮走到天黑。】
    【家訪一次不成,那就再去第二次。】
    【兩次不行,那就三次、四次、五次、六次。】
    【張校長和老師們吃住都在大山。】
    【最後生源總算是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