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工於謀國,拙於謀身。張居正的下場

字數:4647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張居正此時的臉色也不好看。
    他之所以萌生退意,是擔心功高震主,擔心萬曆皇帝會對他清算。
    所以,他要放下手中的權力,來打消萬曆皇帝的疑慮。
    這李太後卻執意挽留,又是個什麽事?
    他心裏不禁生出些疑惑。
    李太後真的就這麽信任他嗎?
    恐怕也未必。
    在李太後眼中,更重要的是他所推行的改革能否為大明王朝帶來益處。
    至於他未來是否被清算,或許並不在李太後的考慮範圍之內。
    更何況,李太後還要求他繼續輔佐萬曆皇帝直至三十歲,這怎能不讓萬曆皇帝心生不滿?
    萬曆皇帝本就覺得他嚴厲,覺得他權力過大,對他也愈加反感。
    張居正心中暗道一聲,要完。
    自己恐怕是要凶多吉少了。
    ......
    【終於,在公元1582年,張居正病逝,最終也沒有如願完成激流勇退。】
    【在他去世後的第4天,一場規模浩大的清算接踵而至。】
    【自那日起,萬曆皇帝每天都能收到關於彈劾張居正的奏折。】
    【其中羅列的罪名不計其數,比如欺淩君上、把持朝綱,結黨營私、賣官鬻爵。】
    ......
    張居正的心猛地一沉,臉色倏地變得慘白,仿佛失去了所有的血色。
    他深知,對他心懷不滿之人眾多。
    畢竟,他推行的改革觸動了太多官員的利益,使得他們對他都心生怨恨。
    在他活著的時候,這些人敢怒不敢言。
    然而,一旦他離世,他們便開始彈劾他了!
    每個人都要對死去的他踩上兩腳!
    彈劾一個死人,這算什麽事!
    生前未曾遭遇清算的他,沒想到死後竟會麵臨如此境遇。
    而後人以“規模浩大”來形容此事,那必定是禍及自己的家人了!
    這一瞬間,張居正心中驚恐不安。
    他非常重視自己的家人,更是注重他們的教育。
    第(1/3)頁
    第(2/3)頁
    他時常告誡家人,千萬不要對朝廷百官妄加議論。
    無論是讚美還是詆毀,都絕不能從家中泄露半句。
    他堅信,上梁正,則下梁不歪。
    而他的六個兒子,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除了老四張簡修和老五張允修在讀書方麵天分稍遜一籌外,其餘幾個兒子皆是有真才實學之輩。
    張居正揚起袖子,擦了擦眼角溢出來的眼淚。
    也不知他的幾個兒子,妻子,母親,還有府上的無數人,結局會怎麽樣?
    他們,還能平安地活下去嗎?
    ......
    【張居正的罪名有很多,但萬曆皇帝清算他的理由其實就隻有一個,那就是“去張居正化”。】
    【萬曆皇帝想要實現親政,就必須消除張居正的影響,必須建立自己的班底,發展自己的親信。】
    【而去“去張居正化”最好的方式,當然還是要借用他政敵的力量。】
    【張居正得罪的人太多了!】
    【借助這部分人的力量,得到他們的認可,就是鞏固君權最好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
    【於是,在萬曆皇帝的支持下,張居正被清算。】
    ......
    永樂年間。
    朱棣心中湧起一股憤慨之情,和此前在天幕中目睹於謙慘遭斬首時的感受如出一轍。
    伴隨著這股情緒的還有深深的無力感。
    他真的很想狠狠扇萬曆皇帝一個大嘴巴子,教教他怎麽做皇帝!
    張居正一去世,萬曆皇帝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清算。
    朝中大臣們也趁機大肆排擠異己,政治鬥爭愈演愈烈。
    本來大明可以通過改製走入正軌,此刻卻是一朝被盡毀!
    ......
    【張府被抄家,全家老少婦孺餓死了十七口。】
    【大兒子拒絕抹黑父親,不堪淩辱,在寫下血書後懸梁自盡。】
    【二兒子被發配邊疆。】
    【三兒子投井絕食。】
    【和他有關的所有臣子也紛紛都被辭官和削職。】
    【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第(2/3)頁
    第(3/3)頁
    【這是海瑞對於張居正的評價。】
    【張居正是真的不懂謀身嗎?】
    【顯然,很多時候,謀國和謀身很多時候都不可兼得。】
    此時彈幕彈出。
    “明朝亡於萬曆。”
    “張居正怎麽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下場,但是他仍然義無反顧的做了。”
    “張居正在中學曆史課本上的內容,比明朝皇帝的內容還多。”
    “自身入局,勝天半子。張先生,盡力了!”
    “雍正的,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就是很好的改革。”
    “張居正為大明強行續命了,沒有張居正,大明早就要亡了!”
    ......
    李世民臉上浮現出一抹深深的惋惜。
    如此睿智之人,怎麽可能拙於謀身呢?
    他聽著天幕介紹明朝中後期的局勢,他都感覺一陣焦灼。
    在那樣的背景下,推行改革勢必需要集中權力。
    若是要集權,就不可避免的得罪人。
    張居正在登上首輔之位前,也曾是官場上的八麵玲瓏之人。
    對於官場上的種種,張居正比誰都懂。
    張居正必定知道自己堅持要改製的後果。
    但他仍然選擇這樣做了。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
    可能這就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
    張居麵無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很久之後,他嘴角才扯出了一絲難看至極的苦笑。
    此時,他正在內心問自己。
    自己家人的下場如此淒慘,那他還需要堅持改革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