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先祖是個牛人

字數:5432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趙睿的倪姨娘是貴妾。
    她是吳越倪氏的旁支庶女。
    當年,侯夫人薑氏嫁過來三年沒有身孕。
    老侯爺就做主為兒子納了一門貴妾。
    吳越之地,為天下最富庶之地。
    倪氏女作為一個千年世家的旁支庶女,其陪嫁也有十裏紅妝。
    她也是個好命的。
    被抬進侯府不出三個月,就與侯府主母前後腳懷了身孕。
    倪姨娘生產那日,主母不小心摔了一跤。
    兩人同一日,先後給寧陽侯生下了庶長子與嫡長女。
    倪姨娘生的庶長子趙睿。
    因為長得和寧陽侯有五成像,又是府上的第一個男丁,很得寧陽侯的寵愛。
    倪姨娘財大氣粗又有兒子傍身,在侯府也算是三號人物。
    誰知道。
    萬般寵愛下長大的趙睿,真是吃不了一點點苦。
    三百千,隻三本書磕磕巴巴念了七八年才熟讀。
    體格子也肖父。
    明明該同其父一般是練武奇才。
    他也是有才。
    不過是廢材!
    七八歲讓蹲個馬步,半炷香都站不住。
    文不成武不就。
    長大後,吃喝玩倒是很精通。
    有倪姨娘這麽一個寵孩子的親娘在,他身上的銀票就沒有低於過一百兩。
    懷慶府那一幫子紈絝子弟,最愛圍著他轉悠。
    哄著他玩,也當他是個冤大頭。
    本就是對什麽都好奇且精力旺盛的年齡,剛出精就被帶去花樓破了童子身。
    這之後,毛頭小子嚐到了女人的滋味,豈肯罷休。
    在外麵遇到有姿色的女人,就想往侯府裏扒拉。
    尚未定親,院子裏就有五個通房。
    其中有三個是從花樓裏贖身的。
    有一個是賣身葬父的小白花。
    還有一個是從戲班子買回來的。
    期間。
    趙牧雲發現庶長子被親娘養歪了。
    是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半分長進都沒有。
    寧陽侯的後院有一妻一貴妾與通房若幹。
    三十三歲的他,也隻得了這麽兩子一女。
    每個孩子都是很珍貴的。
    不能輕易打死!
    要說他們寧陽侯府。
    若是在他先祖那會兒,生出個紈絝子弟來,或許還能讓皇帝對他家更放心些。
    可如今。
    他總不能把諾大的侯府,交給下一代武力值擔當的閨女吧?
    說起趙牧雲這位邊城最高守將。
    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們趙家最牛的先人。
    趙牧雲家的族譜首頁,就是先人趙懋。
    族譜上記載其自幼膽氣過人,擅長騎射。
    趙懋有一個特別的身份。
    他是邶太祖當年那一百二十八個護衛中,護衛首領的兒子。
    十歲就跟隨其父,在推翻元朝政府的數十場大型戰役中,立下過赫赫戰功。
    少年時期的他,曾幾次將邶太祖從死人堆裏背出來。
    在戰火中,他從少年成長到青年。
    二十來歲,已然成為最熟悉北方邊境情況的將領之一。
    於此同時,趙懋的名字也成為蒙古韃靼的噩夢。
    建國後。
    趙懋為開國輔運武臣之一。
    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加封為寧陽侯,後又晉為寧國公,年俸祿為三千石,五代不降襲。
    直至蒙古人主力軍被打得徹底沒了反抗之力。
    趙懋又獲皇命統領鞏昌、平涼、邊城等衛所的士兵。
    從此駐軍邊城。
    三十而立之年,就成為了一方大員。
    要說趙懋最神奇之處,不在於他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
    這位國公爺,他是邶國建國史上出了名的老壽星。
    從太祖皇帝開始,他一共輔佐過八位皇帝,是邶國最堅定的保皇黨。
    還曾在七十三歲高齡與二十八歲的小妾,生下過一個小兒子。
    享年九十五歲!
    其子孫後代也出過不少良將。
    但也大都戰死在了沙場。
    寧陽國國公府已曆八世九代。
    到了趙牧雲這一代降為寧陽侯。
    趙家,在邊城無疑還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前五代國公的日子,過得確實相當滋潤。
    先祖打了一輩子仗,攢下的家底還是很豐厚的。
    但趙家還有一個厚恤士兵的家規,擺在那裏。
    曆代的寧陽國公府或侯府世子,都是皇帝賜的婚。
    賜婚對象大多還都是文官之女。
    主打一個才學與品行出挑。
    這些女子嫁進趙家後,幾乎都要賠上自己的嫁妝,方能保障親生的子女過上國公府該有的生活。
    現任侯夫人薑氏,祖父曾是國子監祭酒。
    當年剛及笄的她,一副工筆畫重彩蝶戀花,就得了宮廷畫大家的盛讚。
    舒展的眉目加上修長的身段,求娶之人也是踏破了門檻。
    誰知,這麽一朵花骨朵就被邶文帝指給了趙牧雲。
    從此,才女配莽夫。
    清流世家陪嫁的,多半都是古籍書畫等物。
    這些古籍要放在外麵市場上,價值千金。
    但,誰會賣掉傳家寶?
    薑氏的才貌,確實讓趙牧雲很是迷戀了兩年。
    婚後第三年侯府無嬰啼。
    老侯爺急了。
    他急著抱孫子。
    還急著和夫人一塊兒回商都養老。
    老侯爺當年是這般教導兒子的:
    “兒啊,咱寧陽侯府到了你祖父那一代,其實就隻剩個麵子光啦!你祖母與你母親都不是精通俗務,為父之所以讓你納吳越倪氏女為貴妾,就是想要搭上千年世家這條線。”
    趙牧雲:“所以,您老這是賣子求財?”
    老侯爺痛心疾首罵逆子:
    “侯府的日子再難能難到哪裏去?朝廷已經有十幾年沒有給邊城發過軍餉了。
    咱們邊城的駐軍有四萬多戶,兵力十萬餘人。
    這麽多張嘴要吃喝,邊城的屯田可是無法供給這麽多糧食的!”
    趙牧雲被罵得不敢吭氣。
    他要做侯府的當家人,就得擔負起該有的責任。
    自從倪姨娘進了侯府。
    邊城的賀蘭硯、灘羊二毛皮(羊羔皮)、枸杞和甘草等特產,已經隨著倪家的商隊賣去了江南各地。
    一年倒騰幾次特產,大約能帶來二十萬兩左右的收益。
    想要用來給十萬邊軍發軍餉,自是不夠的。
    部分銀錢會從江南直接買了米糧運回來,再平價賣給軍屬們。
    還有一部分用來給邊軍置辦冬日的棉衣、皮靴,還有更新一些兵器之類的。
    所以。
    倪家這條商隊的收益,對邊城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哪怕趙睿這個庶長子是個紈絝。
    哪怕倪氏這個貴妾經常給主母使絆子。
    趙牧雲夫妻,還真不能把這母子二人往狠裏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