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不起眼的阿古柏

字數:5099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除了不讓所有人出關門。
    關城內和以往幾乎沒有什麽區別。
    這麽說,也不準確。
    至少以往那些奇腔異調的西域胡人,關城內的軍屬和百姓們就再沒有看到他們出來擺攤了。
    此時,衛所數間之前是營房現在被當做監獄的房間內。
    一百多名被關押起來的胡商,正忐忑不安,戰戰兢兢。
    這個群體裏有半數以上的商人,最近幾年,一年之中最少有三個月都住在金州關。
    他們中還有幾人租了鋪子,做起了長久買賣。
    雖然金州關離西域比較近,來這個城池做買賣的行商人數眾多,比去西京城的利潤相對要少一半。
    但附近幾個州府的隴商,來金州關進貨和賣貨的也不少。
    漢人尤其喜歡在過年前,進行大宗采購。
    每年在過年前的那個月,就是他們西域行商出手壓箱底貨物的好時機。
    最好的貂皮、灰鼠皮、狐狸皮,還有用質地最純淨的彩色寶石製作的飾品。
    隻要不是太過貪心,就沒有賣不掉的!
    每年到了這個月,他們熬了大半年的資金就一次回流到位。
    西域行商們的采購清單上。
    金州關的絹帛不是最佳選擇。
    邶國的蠶桑地在江南與川蜀,這些地區的製造技術也最先進。
    運到金州關來販賣的絹帛,已經被中間商加了幾回價。
    他們最心儀,也最願意帶回西域的商品是隴瓷。
    濁河對麵六百裏外的平涼府,有大大小小的瓷窯數百個。
    據說在前朝,就燒出了被指定為朝廷貢品的青花瓷。
    雖然比不得陶陽鎮的官窯出名,但運回西域的售賣價格也不低。
    還因離西域比較近,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路上的耗損。
    就這麽一賣一買。
    回去後,手裏的金銀又能翻上好幾倍。
    所以。
    喀什噶爾汗國的騎兵,難道你們就連這一個月都等不及了麽?
    非得這時候來搗亂。
    最讓行商們擔心的是。
    這仗打贏了還好。
    到時候,他們就能跟隨騎兵的腳步,將買賣做到邶國境內的其它城池。
    一旦,喀什噶爾汗國輸了。
    西域各國與邶國的商貿往來,鐵定受影響。
    邶國朝廷可能第一時間就會閉市,不讓他們這些民間行商往來。
    聽說蒙古韃靼,因為常年寇關,一年隻有一次與邶國互市的機會。
    大鐵鍋都不讓他們隨意買!
    要是和蒙古韃靼一個待遇,那他們幾代人經營出來的買賣就付之東流了。
    不敢想,壓根不敢想!
    他們已經被關了好幾天。
    還記得被抓的那一天。
    他們先出示了自己的通關文書,證明了自己的來曆。
    然後,臨時住所被翻了一個底朝天。
    最後被帶來這裏審問一輪後,關禁閉。
    其他國籍的人還好一些。
    那十幾個喀什噶爾汗國的商人,在問話之前就遭到了一頓毒打。
    這可是他們這些西域商人在邶國做買賣,從未有過的待遇!
    關軍們以往對他們都是客客氣氣的。
    同室的喀什噶爾汗國商人還道,關軍們動刑的時候,他都能感覺到對方起了殺心。
    打得賊狠!
    下手黢黑!
    這還沒完。
    昨晚參戰的關軍們,大早上的興奮勁還沒有消散。
    好些人還跑來臨時監獄,群嘲這些喀什噶爾汗國行商。
    “你們那些弓騎兵的騎射功夫,也不過如此嘛!”
    “合該他們偷襲不成,反白送了數百人性命!”
    “喀什噶爾汗國的狼子野心,我們隔著二丈六尺寬的城牆都將他們看得透透的!”
    “再覬覦我們邶國的地大物博也沒有用,隻怕他們這一回有來無回了!”
    “聽說你們都信仰一個什麽真主,肯定也不是什麽善類!”
    “再給你們一個機會,指出你們這些人中,哪些與你們的皇室或文武官員有關係?嗬嗬,都不吭聲......那就是共犯了!”
    共犯?
    他們幹啥,就成共犯了?
    行商們嚇得縮成一團,瑟瑟發抖。
    待關軍們離開後。
    某間囚室裏的一名外表看著毫不起眼的年輕男人,緩緩的抬起了頭來。
    十八歲的阿古柏是柯爾克孜族人。
    比起同齡人,他又瘦又矮。
    哪怕他向征兵首領展示過他如猴子一般的靈活,也沒能被選為聖戰士。
    做不了聖戰士就沒法升官。
    不當首領,還有另外一個出路就是經商。
    阿古柏就跟著商隊來邶國。
    比起建在荒漠裏的喀什噶爾汗國,常年幹旱,缺水。
    金州關這種依山傍水的邊關城池,他覺得天堂大抵就是這般模樣。
    一入天堂,不想歸家。
    誰敢想,以前對他來說神聖不可侵犯的聖戰士,現在就是關城外。
    但卻被天堂給攔在了外麵,他們進不來!
    阿古柏迫切的想給聖戰士們幫忙。
    想要幫忙,就得找他的好夥伴——巴特。
    巴特是一隻小型獵隼。
    在柯爾克孜人心中,獵隼是一個英雄的符號,也是他們精神的圖騰。
    要將凶猛的野鷹,訓練成能聽從指揮的獵隼,絕非易事。
    需要養鷹人投入大量的心血,精心地喂養和悉心地照料。
    他們馴鷹的技巧都是父輩們傳下來的,傳男不傳女,一般也不向外人傳授。
    但一隻訓練好的與主人心意相通的獵隼,可以養活一家人。
    它的價值比一個柯爾克孜姑娘的嫁妝還貴。
    阿古柏的好夥伴巴特已經被他養了五年之久,在他心中是弟弟一般的存在。
    前幾天才讓它給阿爸阿媽帶信回去了,今晚應該要回來!
    關城外。
    喀什噶爾汗國的最高指揮官與下屬還在議事。
    昨夜的行動讓他們看到了砌牆翻牆的可行性,又讓他們認識到了守軍那幾鍋火油的厲害。
    狹窄的關道,限製了弓騎兵的發揮。
    今日他們倒也沒有急著去送命,正在附近尋找可以落腳的村落。
    邶軍在他們來之前,給附近方圓百裏唯一的村落來了一個堅清壁野。
    人去洞空。
    一點破衣爛衫和鍋碗瓢盆都沒給他們留下。
    黃土高原上的窯洞村。
    他們就是想放一把火,都燒不起來。
    大小首領們十二個時辰都沒閉過眼,一直都在議事。
    從白天吵到晚上也沒吵出一個好法子來。
    恰在此時。
    營地裏,飛來了一隻黑灰色的大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