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山村匪患(求月票)

字數:4638   加入書籤

A+A-




    第二百零二章


    隻是龐知縣自己對於這些村民的品性都不大認同。


    他越說越覺得這刁民恐怕是攜款私逃,隻是擔憂趙福生惱怒。


    她畢竟是馭鬼者,生氣的後果與一般人截然不同。


    龐知縣以往與她相交,見她時常笑意吟吟,便逐漸放鬆了警惕,今日話一說出口,見她發火,心中頓時就後悔了。


    正膽顫心驚想辦法補救間,卻見趙福生重新坐回了原處,並沒有勃然大怒,繼而情緒失控。


    外頭豔陽高照,府衙的廳堂裏有些清悠。


    蒯滿周安靜的跪坐在離趙福生不遠的地方,上半身趴在茶杌上,一半身影沐浴在陽光中。


    一切歲月靜好,不像是有厲鬼失控的架勢,龐知縣心中提起的大石鬆了鬆。


    他率先認錯:


    “如果這姓郭的跑了,是我識人不明的緣故,之後那三百錢,由我的俸祿補足。”


    “不是這個問題。”


    趙福生擺了擺手。


    她看龐知縣嚇得麵色發白,不由微微一笑:


    “私對私、公歸公,我們討論的是公事,你怕什麽?”


    龐知縣勉強也擠出笑容。


    他不說話趙福生也能猜出他心中念頭,淡淡的說道:


    “我暫時還不可能失控。”


    趙福生端起茶杯:“但我畢竟是個人,就會有喜怒哀樂,惱怒、發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龐知縣聽了這話,怔立原地,一時間臉色青紅交錯,露出尷尬又不好意思的神色。


    趙福生饒有興致的打量著這位老知縣的神情,偷偷喝茶不出聲,享受他的不知所措。


    半晌後,龐知縣雙手作揖:


    “大人教訓得對,是我錯了。”


    話雖如此,但龐知縣的態度卻一下拘束了許多。


    他如果與於維德等常人交往,偶爾爭辯兩句,興許雙方若是意見不合,還會說個臉紅脖子粗。


    但與趙福生相爭辯,他則如脖子上套了個繩索,總是膽顫心驚的,身體的反應總比思緒更快。


    趙福生性情精明,將龐知縣的反應看在眼中。


    普通人對於馭鬼者的恐懼非一日形成的。


    尤其是龐知縣身為官員,遭遇過鬼禍,對於厲鬼的害怕是深入骨髓的,他形成的觀念哪有可能因自己三言兩語便被打破?


    她笑了一聲,接著將話題重新引回龐知縣提到的‘姓郭’的人身上:


    “你再跟我說說這姓郭的。”


    “是。”


    老知縣雙手作揖行禮,在趙福生目光注視下,他躬身回道:


    “這個人姓郭,單名一個威字,他原是封門村中人,世代在村中居住。”


    龐知縣與趙福生相識已經小半年的時間了,對她的性格也是有大概了解的。


    知道涉及正事,她性情謹慎,喜歡收集詳細的線索。


    就算是一些外人看來無關緊要的小事,她也願意耐心傾聽,絕不會斥人囉嗦。


    龐知縣自己也是一個仔細、謹慎的人。


    在選用郭威之前,他也不是胡亂花錢點人的,而是經過探查。


    此時在心中將郭威的生平在腦海裏過了一遍後,他才說道:


    “封門村與蒯良村、莊家村這樣的宗族製村莊不同,村子裏多姓人口混居。”


    因封門村的村民並非親戚,也不像黃崗村一樣有共同利益,因此村子裏的村民並非鐵板一塊。


    “47年前,當時在任的縣令曾統計過封門村的人口,在冊記數一共有1124人。”


    趙福生聽到這裏,不由意外道:


    “這封門村竟然是大村落了。”


    “在當時算。”龐知縣點頭:


    “但因為村子各位其主,因此還算好管理。”


    他說到這裏,又道:


    “不過統計戶籍的時間太久遠,中間我查過檔,這村子發生過一樁鬼禍,死了不少的人,後麵縱使有村民還在,但是這個戶籍數仍是不準確的。”


    趙福生聽到這裏,心中一動:


    “封門村以前發生過鬼案?”


    “在四十三年前發生過。”


    龐知縣點了點頭:


    “鎮魔司應該也有記錄。”


    鎮魔司儲存過往卷宗的檔案室早前因府衙裏鬼禍爆發,而導致檔案散亂。


    一部分記錄往年案件的卷宗被玷汙、損毀,不過隨著這幾個月以來鎮魔司重新走上了正軌,大部分的卷宗被人整理收錄,已經歸納置案了。


    此時有了龐知縣的具體年份提醒,趙福生要想找到過往卷宗便十分便捷了。


    她應了一聲:


    “我稍後便去尋找卷宗看看。”


    龐知縣行了一禮,接著說道:


    “如果大人沒找到,我到時也可以請師爺抄錄一份。”


    “好。”趙福生沒有推遲,向他點頭示意:


    “你接著說。”


    “是。”龐知縣恭敬的答了,才接著道:


    “我在雇傭郭威之前,也曾打聽過他的底細,他家祖上四代都在封門村居住,早年記錄他們是湘南人,是因水災逃難至此地安家落戶的。”


    因為是外來人口,一開始不好融入村子,很是老實。


    到了郭威這一代時,郭家人已經老實得近乎有些窩囊了。


    “他們人口簡單,膽子也不大,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是半點兒不敢幹的。”


    龐知縣這裏所說的‘作奸犯科’是指落草為寇。


    封門村與黃崗村離得近,黃崗村走貨的人多,時常雇傭一部分青壯年為他們所用。


    趙福生從武少春口裏探聽過,這些被走貨人雇傭的人手段不大幹淨——也就是說,這些村民並非老實的良民。


    接下來,龐知縣說的話也驗證了趙福生的猜測:


    “這些村民在平時就種地,一旦收成不好,或是聽到哪裏有貨郎入村,這些村民搖身一變,拿了武器便能變成匪寇,劫殺來往貨郎。”


    龐知縣說起這些話時,臉色有些冷。


    他身為朝廷命官,對於這些行事無法無天的刁民容忍度極差。


    可惜萬安縣近幾年來越發不成氣候。


    大漢朝日漸窮困,朝廷手中無錢,養不起兵丁,發放不起糧草俸祿。


    萬安縣沒有朝廷養的軍隊,要想調兵剿匪,需要向上一級的徐州府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