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孟清遠兄弟,暴怒的張璁
字數:7763 加入書籤
孟清遠和孟清晏兄弟兩人都在孟繼的墳前結廬丁憂,兄弟兩人相處的倒也算和諧。
錦衣衛和文官係統不一樣,文官想要丁憂,基本都是辭官丁憂,如此一來就要遠離權利中心好幾年。
一旦遠離權力中心,很可能再也回不來,或者自己之前做的事功虧一簣。
周楚原本曆史上的張居正,以一人之力對抗大明的士紳和官僚集團,推行考成法和一條鞭法,得罪了無數人,卻始終不敢丁憂,他很清楚,一旦自己去丁憂,那麽自己做的那些都會被推倒清算。
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奪情。
不過錦衣衛和文官係統不一樣,錦衣衛一般都是世襲的,兒子繼承父親的職務,所以即便是丁憂,職務也都是保留著的。
更何況孟清遠的情況又極其特殊,即便錦衣衛丁憂官職不保留,孟清遠的職務也肯定是會被保留的。
孟清遠兄弟兩人丁憂,每日都會有人給他們送一些素菜過來,酒是不能喝的。
周楚下朝之後,去醉仙樓拿了一些素菜,拎著食盒就到了孟繼墳前。
“見過周大人。”
孟清晏在孟繼的葬禮上見過周楚,周楚當時就站在嘉靖身邊,可謂是榮寵之極,對於周楚,孟清晏知道的可遠比孟清遠清楚,他很清楚眼前這個看上去比自己大了不到十歲的,正是錦衣衛指揮使周楚,那個權傾天下的男人。
所以他無比恭敬。
“清遠呢?”
周楚笑道。
草廬之中的孟清遠,急忙走了出來,來到周楚麵前恭敬行禮。
“屬下見過大人。”
之前的葬禮上,孟清遠因為被悲傷的情緒左右,倒是沒有想太多,但葬禮結束後,孟清遠回想起周楚站的位置,正是皇帝身旁,要知道那個位置就算是內閣首輔都沒資格站。
恐怕隻有錦衣衛指揮使才能站在皇帝身旁,保護皇帝的安危。
想明白這些的孟清遠,基本就確定了周楚的身份,為此他還特地和孟清晏交流了一下。
“先吃飯吧,這是我特意從醉仙樓帶過來的素菜。”
周楚提了提飯盒道。
按理來說,這飯盒應該是周楚身後的沈煉或者大柱提著,不過這種事周楚不想假手於人,就自己提著來了。
孟清遠兄弟二人聽到這話,互相對視了一眼,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這些天他們吃的很是素淨,孟府的廚子做的素菜甚至連調料都不怎麽放,這讓習慣了吃肉的兄弟二人嘴裏寡淡無比,都餓瘦了不少,兩人此時都顯得有些消瘦。
孟清遠兄弟兩人急忙將他們用來吃飯的一個木墩子抬了出來,周楚將飯盒打開,將其中的一道道菜端出來放在上麵。
這些菜雖然也是素菜,但醉仙樓的廚子可不是一般的廚子,而且醉仙樓還有白糖,白糖可以提鮮,再多放點醋,糖放的量很少,隻是提鮮點綴的作用,主要口味還是鹹口,這些素菜吃著爽口又開胃,讓這兄弟兩人吃的根本停不下來,饅頭一個接一個。
兄弟兩人一通風卷殘雲之後,這才想起周楚還在旁邊,頓覺不好意思。
“大人,屬下失態了,實在是這醉仙樓的飯菜太好吃了。”
孟清遠滿臉不好意思道。
周楚聽到這話,卻是搖了搖頭。
“醉仙樓的飯菜雖然好吃,卻也隻是比其他酒樓的好那麽一些,倒也沒那麽誇張,想來是你們二人這幾日沒吃好,也沒吃飽,所以才覺得這些素菜極為美味。”
周楚笑道。
“周大人所言極是。”
孟清晏附和道。
“回頭讓醉仙樓每日都送些素菜過來。”
周楚看著身後的沈煉說道。
“是,大人。”
沈煉領命道。
“大人,這不合適吧,醉仙樓的飯菜太貴了,這麽一直吃下去,我們兄弟二人恐怕也吃不起。”
孟清晏有些窘迫道。
“不必擔心價格問題,醉仙樓是本官的產業,這些菜成本也用不了幾個錢,不需要給錢,這也是陛下的意思,陛下讓本官對你們兄弟二人多加照顧。”
周楚擺了擺手,無所謂道。
“多謝陛下隆恩。”
孟清晏兩人急忙行禮道。
“陛下沒殺賽德汗,你們兄弟二人心中可有不滿?”
周楚看著兄弟兩人,說道。
這才是周楚來到這裏的真正目的,也是嘉靖特意吩咐周楚來的,嘉靖生怕虧待了孟繼的家眷,倘若因為賽德汗讓孟家人不滿,這絕不是嘉靖想要看到的。
“大人哪裏的話,家父出使葉爾羌汗國,正是要為大明爭一個名正言順,讓大明徹底將葉爾羌汗國納入版圖之中,倘若殺了賽德汗,屆時葉爾羌境內的那些蒙古人,恐怕就會不安分了,這絕不是家父想看到的。”
孟清晏聽到這話,急忙行禮道。
“是啊大人,雖然屬下也想殺了賽德汗,但如果因此讓家父的努力付之一炬的話,我等豈不是成了不孝子孫了?對於陛下的處置,我們毫無怨言。”
孟清遠急忙表態道。
周楚聽到這話,滿意地點了點頭。
“你們孟家之人,倒也都是識大體的,陛下不會虧待你們的,你們兄弟二人好好丁憂,丁憂結束,大有可為。”
周楚拍了拍兩人的肩膀道。
這讓孟清遠兩人受寵若驚。
“行了,本就想來看看你們兄弟二人,如今事了,本官也該回去了,對了,若是喜歡吃什麽菜,也可以和送菜的人說,醉仙樓的菜品很齊,你們吃過的沒吃過的都有。”
周楚看著孟清遠兩人,囑咐道。
周楚走後,孟清晏和孟清遠兄弟兩人對視了一眼,都有種如墜夢中的感覺。
周楚這種權傾天下的大佬,方才像家中長輩一般,對他們關懷備至,這讓他們如何能不激動。
此時兄弟兩人內心並不平靜。
“周大人和傳聞中的有些不一樣,完全不像傳聞中的那般凶神惡煞。”
孟清晏忍不住感慨道。
“那些都是傳聞,我見過大人多次,大人都是這般和藹,大人作為錦衣衛指揮使,經手的案子太多,得罪的人也太多了,被人抹黑實屬正常。”
孟清遠忍不住為周楚辯解道。
“我倒是有些羨慕你,能在南鎮撫司任職,想來周大人將來會對你多加照顧,我也想跟著周大人這樣的人當差。”
孟清晏有些羨慕道。
孟清遠聽到這話,沒有回答,這話他權當自己這個弟弟放屁了,孟清遠甚至在心裏說了一句,真要和你換你又不樂意,不過這話也就想想,孟清遠和孟清晏兩兄弟最近這幾日剛剛熟絡了一些,倒也沒熟到可以開玩笑的地步。
更何況孟清晏是嫡子,在孟家的身份是高過孟清遠的,孟清遠也沒資格和他開玩笑。
.......
真武殿的建設,嘉靖下旨,內閣批條子,戶部撥款,工部負責開工。
戶部對於真武殿的預算是一百萬兩,甚至還讓工部給出了具體的設計圖紙,以及每一處的用料,原本戶部和工部做事完全不需要這般細致,以前他們都習慣了虛報。
之前大明的虛耗極高,倘若修建一個宮殿,戶部報價一百萬兩的話,戶部和工部的官員最少能吃掉六十到七十萬兩。
這還隻是一個縮影,宮中宮女的吃穿用度,甚至宮中吃的菜,報價都是虛高很多倍,甚至十倍以上,多出來的錢,全都被大大小小的官員,以及尚衣局的女官吃掉了。
但現在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有了考成法,再加上之前修建鐵路,戶部的報價被周楚一眼看破,如今的戶部官員又都唯張璁馬首是瞻,即便報價有些虛報,也隻是虛報一兩成罷了,多了,張璁那一關都過不去。
嘉靖拿到戶部的報價折子,第一時間將周楚叫到了禦書房。
周楚看了看其中的報價,對於很多東西的物價,周楚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周楚不清楚,楚璃清楚啊,楚璃經商多年,市麵上東西的物價可謂是信手拈來,這次周楚入宮,特意帶了楚璃。
楚璃從周楚手中接過折子看了看,瞬間看出了其中的貓膩。
“陛下,這報價倒也算合理,不過應該可以再往下壓一壓,這些木材都可以從安南那邊弄過來,一般人買的話可能是按照市場價,或者溢價一些,但工部買的話,是有辦法將成本進一步壓縮的,即便再壓低兩成,這其中的利潤仍然很可觀。”
楚璃恭敬道。
“你先下去吧。”
眼看楚璃需要做的事做完了,周楚擺了擺手,示意楚璃下去。
楚璃聽到這話,頓時鬆了口氣,即便她縱橫商海多年,即便她為周楚賺了不知道多少錢,但此時麵對皇帝,仍然感覺壓力極大,心中無比忐忑。
“那就打回去,讓戶部重新核算。”
嘉靖說著將奏疏遞給了黃錦。
這種核算成本的事,就是戶部和皇帝扯皮的事,要是之前的皇帝,戶部可以說是隨便糊弄,但此時的嘉靖可不同,先不說嘉靖大權在握,為大明開疆拓土,嘉靖身邊可是有周楚這個錦衣衛指揮使的,有周楚在,很多事嘉靖甚至都懶得費腦子去想,交給周楚,完全可以給他一個滿意的結果。
周楚這種臣子,事全做了,而且做的滴水不漏,功勞全部推到嘉靖身上,甚至分給其他人,比如林鹿,比如陸雲瑾,又比如陸炳。
這樣的臣子,哪裏去找?所以嘉靖對周楚格外的珍惜,嘉靖從來都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對於周楚,他一直都想方設法保護。
戶部,黃錦讓人將奏疏送回去的時候,張璁看著被打回的奏疏,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
戶部的那些官員,都不太敢看張璁,生怕惹怒了這位戶部尚書。
“怎麽?你們敢報這個價,這個時候都不敢出來認了?”
張璁把奏疏拍在書案上,喝道。
這話讓戶部的官員心裏都是一哆嗦。
“大人,這核算成本的事,本就不是一次能解決的,陛下也沒說什麽,隻是讓我等重新核算。”
戶部侍郎賠笑道。
“你們那點心思,真當本官不知道?無非是想撈錢罷了,如果是以往,你們撈點也就撈點了,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大明正在蒸蒸日上,版圖超越盛唐,百姓富足,你我都趕上了這等盛世,還想著如何撈錢?真是沒出息。”
張璁曉之以理道。
“首輔大人如今為了大明可謂是鞠躬盡瘁,他都七十有四了,他完全可以不用這麽拚命,但他能在這個年紀趕上這等盛世,是他之幸,也是在座的諸位的幸事,諸位將來都是有希望位列真武殿的,切莫自誤!”
張璁之所以如此生氣,不是因為奏疏被打回來,奏疏被打回來很正常,他隻是想借此敲打一下他的這些屬下,如今真武殿建立在即,張璁身為戶部尚書,將來入閣也不是不可能,對於真武殿,他勢在必得。
想要進真武殿,那就要像楊一清一般,對大明嘔心瀝血,但戶部的這些官員想著的卻是如何撈錢,張璁一定要糾正他們的這些想法,否則他很清楚,自己會被這些屬下拖累。
“諸位,好好想想吧,你們真的缺錢嗎?如今朝廷的俸祿如此豐厚,還有考成法的獎勵,倘若進入真武殿,那可是要名留青史的,你們之中大多數人都比我年輕,未來大有可為。”
張璁開始給戶部的這些官員畫起了大餅。
張璁這話一出,戶部的這些官員紛紛低頭反思,其中有爛泥扶不上牆的,不過大多數人對於名留青史這四個字,都沒辦法拒絕。
“大人說的是,我等不應該被些許錢財蒙蔽了雙眼,我們能趕上這等盛世,是何等幸運,如今盛世剛起,未來我等都大有可為。”
戶部的一個四品官慷慨激昂道。
不隻是他,戶部的很多人此時都想明白了。
“大人,下官覺得這個成本可以往下再壓縮三成左右,這些木材的價格,讓工部去談,完全可以壓下來。”
戶部侍郎此時也是熱血沸騰,說道。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將成本降低為原來的六成五左右,如此一來,中間幾乎沒有什麽利潤可圖了。
當奏疏再次遞到嘉靖麵前的時候,嘉靖看了看奏疏,整個人都驚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