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王恒的際遇,周楚回京
字數:4791 加入書籤
汪直大婚結束之後,王鎮開始為自己的兒子收拾細軟和盤纏。
“大哥,這些銀票你拿著,正所謂窮家富路,京城可不是歙縣,那裏什麽都貴,到了京城先買個宅子安頓下來,對待同僚不要小氣,要和同僚搞好關係,不要心疼錢。”
汪直說著將一遝銀票放入了王恒的包裹之中。
王恒看著那一遝銀票很厚實,而且其中很多都是一千兩銀子一張的,加起來得有一兩萬兩,王恒什麽時候見過這麽多錢,急忙拿了出來。
“不行,這也太多了。”
王恒說著就要把銀票還給汪直。
“拿著吧,不多,以後王家不止靠我,還得靠你,我們兄弟兩人把王家撐起來。”
汪直將銀票退了回去道。
“行了,拿著吧,鴻海在東瀛撈銀子的機會多的是,不在乎這點,你要是能進入軍事學院,將來能幫到他,比什麽都強。”
一旁的周楚說道。
汪直聽到這話,頓時有些窘迫,他沒想到周大人居然把自己撈銀子的事就這麽說出來了,好在這裏沒什麽外人,隻有周大人、沈煉大人和另外一個汪直不認識的錦衣衛。
王恒聽到這話,也不好再繼續推辭,滿臉感動的看著汪直。
“鴻海,你放心,我進京之後,一定努力。”
“以後一定要多聽周大人的話,周大人讓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要多看多做,少說話。”
王鎮看著自己的兒子,滿臉不舍地叮囑道。
王恒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出遠門,王鎮自然是有些擔憂和不舍。
“放心吧爹,你是知道我的,我向來話不多。”
王恒看著自己的爹,眼睛有些發紅道。
“子玉,這是娘給你做的鞋子和衣服,你帶上吧。”
一旁,王恒的娘不知道說些什麽,大道理她懂得少,從昨日知道自己的兒子要跟隨周大人進京當差之後,她一夜沒睡,熬夜納出了一雙鞋子,至於衣服,是她前幾日做的,原本準備過幾日再給自己的兒子。
王家沒落之前,王恒的娘也算是王家的少奶奶,錦衣玉食慣了,但王家破落之後,為了王家的生計,她經常出去給人做繡工,這些年吃了不少苦,如今才剛過四十,看上去卻和五十差不多,顯得很是蒼老。
“拿著吧,你娘給你做的,花錢買不到。”
王鎮拍了拍自己兒子的肩膀,說道。
王恒聽到這話,小心翼翼的將衣服和鞋子收了起來。
“行了,又不是不回來了,如今有火車,想回來也快,走吧。”
周楚說著翻身上馬,沈煉和大柱也翻身上馬。
王恒有些生疏的翻身上馬,王恒很小的時候學過騎術,後來再也沒什麽機會經常騎馬,因此極為生疏,上了馬之後適應了一會,才慢慢跟上周楚等人。
周楚等人出了王家,外麵無數官員在恭候著,為首的正是徽州府知府。
“諸位回吧,本官一路走來,發現徽州府和這歙縣的治安和民治還不錯,說明諸位都在實心用事。”
周楚看著眼前送行的官員說道。
徽州府知府和歙縣縣令聽到這話,頓時鬆了口氣,他們之所以如此諂媚,完全是因為周楚的一句話就能影響到他們的烏紗帽。
周楚是誰,其他的官職不論,單單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就足以一言決定他們的前途了,因此得知周楚要來歙縣的時候,無論是知府還是歙縣縣令,那都是嚴陣以待。
雖說這位周大人明麵上是來參加汪大人的大婚的,但誰知道會不會順帶考察一下他們的政績,亦或是其他方麵。
要知道錦衣衛幹的就是這個活。
好在徽州府隸屬於南直隸,而南直隸的巡撫正是王陽明,有王陽明這位巡撫在,徽州府的這些官員想偷懶都做不到,每次到年底考察的時候,王陽明做的那叫一個細致,即便出現一點問題,王陽明都會及時調整。
此時徽州府知府聽到這話,內心對南直隸的這位巡撫大人充滿了感激,這些年雖說在王陽明手下任事比之前在其他地方任事要累了很多,卻也切實在徽州府累積了一些政績。
徽州府的百姓以及民風,如今都是極好的,而且因為王陽明的督促,徽州府的知府執政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多原本不知道如何解決或者幹脆回避的問題,如今解決起來不過是順手的事。
徽州府知府這種人,屬於橡皮泥型的,在什麽樣的人手下,就能成什麽樣的官員,有著王陽明督促,他即便有些賊心,也是沒有賊膽的。
像他這種官員,在如今的大明算是絕大多數。
“多謝大人褒獎,下官等告退了。”
知府恭敬行禮道。
周楚聽到這話,擺了擺手,隨後拉了一下馬的韁繩,便向著南直隸的方向去了。
如今大明的鐵路不多,就那麽幾條,這條通往江南的鐵路是經過南直隸的,所以必須前往南直隸上車。
不過見識到了火車的運輸能力和速度,都不用嘉靖下令,戶部和工部隔三差五的就上奏疏,為大明規劃新的鐵路路線。
如今已經開始正式規劃和施工的鐵路,還有十幾條,這十幾條鐵路同時動工,大明的無數百姓和流民都有了活幹。
這些鐵路路線經過的地區,經濟都會得到刺激。
這對嘉靖和朝廷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嘉靖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如今朝廷有錢,嘉靖有錢,但這些錢不能就這麽直接發下去,經過這些鐵路的修建,將這些白銀慢慢的流入百姓手中,藏富於民,才能讓大明的經濟真正的上一個層次,甚至不止一個層次。
周楚和嘉靖要做的事,就是要保證這些錢能切實的落到修路的百姓手中,因此對修建鐵路施工方的監督,格外的嚴格。
王恒跟著周楚等人一路來到了南直隸,周楚特意去了一趟巡撫衙門,將這些馬匹馬車通通歸還。
“陽明先生,這南直隸被你治理的井井有條,本官去過的地方也不少,但極少能有比得上南直隸的。”
周楚感慨道。
這話倒不是客氣,而是出自真心的。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夫既然做了這個巡撫,自然要盡心盡力,說起來還多虧了衡器你,否則老夫很難有這個機會。”
王陽明忍不住感慨道。
正德一朝,王陽明官運一直都不怎麽好,先是得罪了王瑾,被錦衣衛追殺,前往貴州任職,後來調回了南直隸,出任了南京太仆寺少卿,名義上是個正四品的官職,但南直隸的官職,空有品級,實際上都是些閑職。
後來王陽明到處調集兵馬,平定了寧王之亂,卻也因此得罪了正德帝,王陽明很清楚,倘若沒有周楚,自己大概率被封侯之後,就會被閑置。
按照大明過往的慣例,文官封侯之後,很難再進入權力中樞,出任巡撫更是不太可能。
倘若沒有周楚,王陽明大概率會在為他父親守孝結束之後,就徹底辭官。
周楚身後跟著的王恒,第一次見到南直隸巡撫這麽大的官職,之前在歙縣,畢竟是他的老家,即便見到周楚,最多隻是震驚,卻沒有多少害怕,此時麵對王陽明這種大佬,王恒根本不敢抬頭,生怕衝撞了上官。
“在下就不多停留了,京中事務繁忙,特來向陽明先生告辭。”
周楚行禮道。
周楚和王陽明,一直以來都有種忘年交的感覺,所以兩人平日裏稱呼,也從不按照官場上的那套來。
“等老夫去京城述職之時,再找你和伯虎兄喝酒。”
王陽明笑道。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