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

字數:3874   加入書籤

A+A-




    第七百零九章: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


    若要說這個金秋十月最熱鬧的事情,那自然是電池領域的鋰硫電池了。


    在川海材料研究所公開了鋰硫電池相關的論文,宣稱解決了多硫化合物擴散難題和穿梭效應後沒多久,米國的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特裏薩·阿奇爾教授公開宣稱自己的實驗研究數據遭遇了盜竊或泄露。


    相關的信息不僅有媒體進行了專門采訪和報道,並且提供了詳細的實驗數據作為對比。


    一時間,整個化學材料界和工業界議論紛紛。


    而在隨後不久,阿貢國家實驗室同樣將混合碳鈉氮摻雜材料對於‘單斜伽馬相硫’的穩定性論文投稿到了《JAcS》上,並且將消息通過媒體對外進行了公開。


    有收集到了兩篇不同研究所公開的論文的學者,‘驚訝’的發現兩篇論文的內容和實驗數據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全篇總覽下來,可以說兩者幾乎僅在一些實驗步驟、儀器以及最後穩定‘單斜伽馬相硫’的碳材料上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到了這一步,若要說兩者間沒有聯係,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一時間,不少人覺得即便是川海材料研究所沒有盜竊阿貢國家實驗室的數據,也至少獲取到了他們的研究和方向。


    否則兩者間的論文不可能相似到這種地步。


    但很快,有細心的學者在收集了論文後,將特裏薩·阿奇爾教授此前接受采訪後提供給《芝加哥論壇報》的實驗室數據進行了對比,發現兩者有著一些細致的不同。


    這些不同並不算很明顯,但卻逃不過眾多學者的眼睛。


    很明顯,這一次阿貢國家實驗室公開的論文,和此前提供給《芝加哥論壇報》的實驗室數據有區別。


    比如在此之前,阿貢國家實驗室對‘單斜伽馬相硫’進行穩定采用的是各種碳單質,如石墨烯、碳納米管或者碳化合物等材料。


    而現在,最新發布的論文中,穩定‘單斜伽馬相硫’的材料已經更換成了川海材料研究所中提到過的混合碳鈉氮材料。


    換種說法,即在對外宣稱自己的實驗數據遭遇盜竊後,阿貢國家實驗室修改了實驗方法和流程,並且是按照川海材料研究所此前公開的論文來進行的。


    對於這點,學術界並沒有什麽人太過於驚訝。


    畢竟川海材料研究所已經完成了鋰硫電池多硫化物擴散問題的解決,阿貢國家實驗室按照對應的論文調整實驗方向也很正常。


    但總歸來說,這種調整方式有些過於刻意。


    哪怕是阿貢國家實驗室能找到對方抄襲的證據,自身的研究落也落入了下乘。


    畢竟從現在的行事來看,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反向抄襲他人成果的意味。


    因為混合碳鈉氮材料穩定‘單斜伽馬相硫’是川海材料研究所做出來的成果,這是肯定的事實。


    當然,化學界關心的重點並不在這裏,撕逼這種事情,吃吃瓜就好了。


    化學界關心的重點在於鋰硫電池的多硫化合物擴散問題和穿梭效應難題的解決。


    這是鋰硫電池中最大的難題!


    而短時間內,兩家研究機構都表明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這極大的刺激到了化學界眾多的研究機構和實驗室。


    很多原本並未做複刻實驗的研究機構紛紛加入到複刻行動中。


    與此同時,第一批對川海材料研究所論文報告進行複刻實驗的研究機構,也已經完成了首批的複刻實驗。


    實驗的結果並不算多麽的理想,論文中提到的混合碳鈉氮材料穩定‘單斜伽馬相硫’結晶的效果有,但卻遠達不到兩家實驗室公開的論文中數據。


    如果僅僅是一家複刻實驗室出現了這種問題,那有可能是複刻實驗本身出現了問題。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實驗機構複刻出來的實驗結構都出現了這類問題,情況一下子就變得詭異了起來,總不能所有的複刻實驗都出現了問題吧?


    基於這種特殊的情況,化學界的公認看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無論是川海材料研究所還是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均有問題,公開的論文和數據有問題,出現了數據造假,誇大的嫌疑,並未真實的解決多硫化物擴散問題和穿梭效應。


    另一種是兩方公開的論文都出現了實驗步驟或者關鍵過程隱藏,導致其他研究機構和實驗室按照論文複刻出來的結果達不到標準。


    複刻實驗的結果,一時間再度在化學材料界和電池界掀起了新一波的鋰硫電池熱度。


    從可能性上來說,兩者完全都是有可能出現的。


    實驗數據造假誇大,在學術界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了。


    盡管川海材料研究所是那位徐川教授的實驗室,但發表論文的終究不是他本人。


    至於公開的論文隱藏實驗步驟和關鍵過程,這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很多產品或技術,有時候為了獲取到更多的利益或者出於保密的方式考慮,會選擇隻申請部分專利,公開部分技術的形式。


    這樣一方麵可以拿到專利獲取授權利益,另一方麵還可以通過保密技術來汲取遠超過二十年的利益。


    當然,前期是對自己的產品有著足夠的自信,自信產品或技術麵世後不會被破譯。


    否則就遍地都是更便宜的仿製品了。


    ......


    伴隨著複刻實驗結果的詭異情況,化學材料界和電池界再度熱鬧了起來。


    網絡上的吃瓜群眾再度掰扯成了兩半,紛紛表達著自己的看法。


    【聽說了嗎?針對鋰硫電池多硫化合物擴散問題和穿梭效應難題的複刻實驗都失敗了!】


    【tF?】


    【看了,無論是針對川海材料研究所的論文還是阿貢國家實驗室公開的論文進行複刻,好像都達不到標準的樣子的。】


    【複刻實驗有問題吧?川神的研究怎麽可能出錯?】


    【是個人都會出錯,你們的川神也不例外!】


    【樓上的你們搞錯了,川神的確犯過錯,但鋰硫電池的研究並不是川神他老人家做的,而是他名下的實驗室獨立研發的,和川神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