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帶著導師拿諾獎

字數:5528   加入書籤

A+A-




    inf

 (意外掉落的更新!驚不驚喜?咳為大佬少了一隻羊大佬加更1/2)
    對於威騰和德利涅的想法,徐川很清楚。
    他們覺得自己在強電統一理論中做出點貢獻並不足以讓自己並列一作。
    但在他看來,這份強電統一理論本就是他們一起完成的。
    無論是利用e理論來推導出大統一節點的三個最重要參數,還是進而證明三種微觀力在高質量粒子質量下實現了統一,實現了標準模型閉環。
    亦或者是在統一後構造拉格朗日量數值,以及引入了質量耦合常和確定有效質量對磁矩異常的真空期望值進行設定
    可以說都是強電統一理論中相當重要的成果。
    這些成果幫助他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也提供了一定的靈感和想法。
    並列一作在徐川看來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隻不過是貢獻的大小而已。
    而且,他必須要考慮,這是否是在學術界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兩位導師人生中絕無僅有的機會。
    沒錯,就是在人生剩餘生涯中,絕無僅有拿到‘諾獎’的最後一次機會。
    強電統一理論隻要被證實為真,那麽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注定的。
    而無論是對於威騰還是德利涅來說,這大抵都是人生中最後一次最大可能接觸諾獎的機會了。
    畢竟這兩位教授的年齡,都已經七八十歲了。
    對於威騰來說,盡管他的弦理論如果被證實為真的話,諾獎是跑不掉的。
    但要想證實弦理論,根本就不是這個世紀甚至是下個世紀能辦到的事情。
    而對於德利涅來說,想要拿到諾獎的難度更大。
    畢竟他是一名純粹的數學家,可以說幾乎很少踏入其他的領域。
    要想靠數學研究拿到諾獎,除非像他一樣將數學應用到天文物理等其他學科上才有那麽一絲的可能。
    錯過了這次強電統一理論的機會,無論是威騰還是德利涅,此生拿到諾獎的希望隻能說是無限渺茫了。
    對於這兩位前世今生都毫無保留教導了自己物理數學知識的老人,以及在最關鍵的時候將自己對強電統一的研究成果送給他的導師,徐川必須要考慮這一點。
    至於ern與米國的那些‘肮髒’的事情,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辦公室中,徐川思索了一會後,起身朝著南大校長的行政辦公室走去。
    大樓中,南大的校長談紹元正在處理著手中的公務,看到徐川到來,他快速的站起身,臉上帶著笑容,熱情的歡迎道
    “喲,稀客啊。什麽風將你給吹來了?”
    談紹元笑嗬嗬的起身走向壁櫃,從裏麵取出來一罐自己都舍不得喝的茶葉,準備泡茶。
    徐川笑了笑,道的“主要是有兩件事,想麻煩一下學校。”
    談紹元笑著道“徐院士盡管說,隻要咱南大能幫得上忙的,那自然是義不容辭。”
    徐川也沒拖拉,直接開口道“第一件事是關於強電統一理論的,需要開一場報告會,所以想問問學校這邊方不方便。”
    “方便!絕對方便!這有什麽不方便的!”
    徐川話音未落,談紹元就快速的回道,臉上堆滿了燦爛的笑容。
    強電統一理論的報告會啊,這種級別的報告會,無論放到哪個學校,哪個國家,都會搶著辦的。
    別說方便不方便什麽的了,就是沒有條件,也必須要創造條件,沒有大禮堂,搭都必須要專門搭一個出來。
    要不是徐川這幾天一直都有事,沒來南大,他早就自己找過去了。
    畢竟這種向國際社會展示形象的會議,提升的不僅僅是高校學術影響力和榮譽,更是學校乃至整個金陵市,乃至整個省整個國家的政績。
    這種級別的會議,沒有一個世界最頂尖的學者做出來最頂尖的成果,是不可能召開的。
    哪怕是政府組織的各種會議,哪怕是級別更高,規模更大的會議,在學術界的影響力,也不可能超過它。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強電統一理論的報告會,影響力已經超過了物理學界中最重要的每兩年一度的國際高能物理大會了。
    畢竟國際高能物理大會雖然重要,也可以說是決定了理論物理學未來發展和研究方向的大會。
    但再怎麽說,在強電統一理論這種理論物理學界最大的王冠麵前,同樣都不夠資格看的。
    對於南大來說,即便是徐川不提,他們都會主動找上門搶著辦。
    “那就麻煩校長了。”
    徐川伸手接過談紹元遞過來的清茶,笑著說道。
    “不麻煩不麻煩,這有什麽麻煩的,我還巴不得這樣的‘麻煩’多來幾次呢。”
    談紹元笑嗬嗬的說道,臉上滿是幸福開心的笑容“學術報告會的事情,交給南大保證沒有任何的問題。”
    停頓了一下,他笑著看向徐川,繼續問道“那第二件事呢?徐院士。”
    徐川思忖了一會,開口道“第二件事則是我想創辦一家學術期刊,想了解一下學校在這邊有沒有什麽看法或者說建議。”
    對於學術界而言,學術期刊是整個學術體係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創辦一家學術期刊說簡單其實很簡單,按照法律規定的學術期刊創辦要求來就成了。
    尤其是對於他這樣的學者來說,在國內更隻是一句話的事情,無論是從哪方麵來說,國家都百分百的會支持。
    甚至會主動的幫他張羅好各種前期準備工作。
    但要想做好一家學術期刊,做成權威期刊,卻並非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首先,創辦學術期刊雜誌社,尤其是tp級的頂級期刊需要具備極高的專業性,包括編輯、出版、發行等方麵的專業知識。
    其次創辦一家期刊需要大量的人脈,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時間。
    比如審稿的邀請,尤其是頂級期刊的論文,一般來說隻有那些真正頂級的學者才有能力去針對性的完成審核。
    而這需要的人脈、積累等方麵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尤其是在國內,以國內目前的學術環境來說,想要辦法一家期刊更是難上加難
    在2018年度由國家科協組織編寫的《華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7)版》上有明確
    華國優勢學科的高水平論文,大多發表在國外期刊上。
    數據顯示,2007—2016年國內的機構在i收錄國人科技期刊發文數,僅占發表的i論文總數的9%;
    簡單的來說,就是100份i期刊論文,僅有9份發表在了國內的i期刊上,剩下的91份都發表在了國外的i期刊上。
    這不僅僅是因為西方國家長久以來壟斷基礎科學領域的發展,更和國內的學術環境,以及一些政策有關係。
    其實原本華國本應該是有頂級期刊的,或者說有辦好頂級刊物的能力。
    在上個世紀末,這個世紀初的時候,在相當一部分現今的博導碩導還是博士後和青年教師的時候,好的中文期刊比如一級學報的總體質量是較高的。
    因為那個時候高校還沒有開始擴招,科研人員相對較少,碩士畢業還能在高校找到教職,發很多文章也不是晉升的必要要求。
    在那個時候,國內的頂級刊物很重視文章的評價,是高標準且有原則的。
    但到了後來,高校擴招,碩士擴招,博士擴招。在期刊上發文變成了學生畢業、教師晉升、年終評獎的必要條件。
    投稿與發稿做成了一門生意,而且核心期刊永遠不愁沒有稿源,賣方市場是永恒不變的。
    在人情社會和根深蒂固等觀念下,毫無疑問期刊方對作者和文章實行“雙標”。
    帽子人才直接邀稿,教授投稿優先,有國家基金支持的優先,碩士一作的稿件不收,二本院校講師的稿子也不收。
    以至於後麵在引入i評價體係後,廣受國內廣受高校和學者歡迎,也給華國科學界帶來了強烈震動和深遠影響。
    這不僅僅是因為i是英文的顯得高大上國際化,而是國外的同行評議、雙盲評審,相對而言會更公平更透明,是一位專心做學術的人所需要的。
    國內的期刊,老實說很大一部分已經爛到骨子裏了。
    而對於學術界而言,頂級期刊就代表著權威,代表著影響力,也代表著畢業、晉升評獎的必要條件。
    當然,在基礎學科領域,西方國家掌控主流的發展也是原因之一。
    幾乎絕大部分的頂級論文都默認使用英文,這代表著學術界前沿的理論和科技,如果你不適應英文的話,那麽必然會落後。
    種種原因加起來,國內的學術期刊的發展,可以說是一件很‘擺爛’的事情。
    盡管上麵也一直都在努力,但對於國內的學術界而言,始終沒有一家頂級的期刊是所有人的遺憾。
    p晚上還有一更,月底了,求個月票!
    另外,八尾統計了一下之前一些大佬們零碎的打賞,準備一點點的加更,不過因為時間跨度比較大,可能會有一些統計不到的,抱歉了,屆時沒有統計到的我統一加更一些。
    (づ ̄3 ̄)づ╭~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