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快雪時晴帖(二)

字數:4596   加入書籤

A+A-


    沈愈低聲吐出的這幾個字,尤其是“古人摹本”這四字讓董韻兒的一雙如水明眸瞬間亮了起來。
    甚至董韻兒朝沈愈又邁近了一步,好似要跟沈愈一起欣賞這件書聖王羲之的後人摹本。
    香風陣陣中,沈愈抬眼看了眼對方,然後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
    現在的董韻兒仿佛追星族般盯著沈愈,俏臉上布滿了欣賞與崇拜,尤其是她精致本就好似精雕細刻一般,洗掉濃妝後皮膚白裏透紅吹彈得破更添幾分魅力,一般人可受不了她這種美女的故意親近。
    見沈愈看來,她很是害羞的隨手一撩耳邊青絲,女人味十足。
    “這小丫頭表麵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心機不說歹毒吧卻深似寒淵,裝出這般可愛模樣心裏還不知道在怎麽算計我呢!”
    吃一塹長一智,想到這裏,沈愈悄無聲息的後退了一大步。
    隻看幾眼就能說出是明代摹本,倒不是說沈愈眼力已經好到如此厲害的程度,而是此貼並非佚名是有款識的,隻是為殘款罷了。
    所謂殘款就是殘存的落款。
    此字帖的殘款為:“明嘉靖九年,冬日青雲峰作”這十一字,再往下不是模糊看不清,而是根本就沒有!
    剩下的款識被人用裁紙刀完整的割掉了,並且手藝差的很,看上一眼便知是生手所為。
    換句話說這件字帖的款識被人給偷了,至於是故意毀壞還是挪移到某幅畫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快雪時晴帖》對於任何一個喜歡字畫書帖收藏的古玩愛好者來說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是書聖王羲之的作品。
    因為全文隻有四行二十八字,此貼又被譽為“二十八驪珠”。
    也被古人稱為“天下法書第一”。
    《快雪時晴帖》與王獻之的《中秋帖》還有王珣的《伯遠帖》被乾隆皇帝合稱為“三希”。
    著名的“三希堂”就是因此而得名,而此帖更是位居三希首位。
    乾隆對此貼的評價極高,稱之為:“神乎技矣”。t.
    又有“龍跳天門,虎臥鳳閣”以及“天下無雙,古今鮮對”的神評。
    據傳,乾隆在此貼上足足題跋了七十多次,更是蓋了一百七十多枚印章。
    當然,現存的《快雪時晴帖》是不是王羲之的真跡,爭論還很大。
    《快雪時晴帖》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代褚遂良所著的《右軍書目》中。
    然後在唐代張彥遠的《法書要錄》,宋徽宗的《宣和書譜》,宋四家之一米芾的《寶章待訪錄》,明代大收藏家張醜《清河書畫舫》中都有記載。
    乾隆視之為寶,在《三希堂法帖》《石渠寶笈》自然也有著錄。
    但不少人認為現存真跡應該是唐代雙鉤填墨的精品摹本。
    不過真跡最低也是唐代的,因為此貼公認的鑒定結果是“千年神品書法”。
    那這《快雪時晴帖》這二十八字說的是什麽意思呢?
    其實也不是寫的什麽鮮為人知的大秘密,說白了就是王羲之寫給友人山陰張候的一封信劄。
    用現在的比喻就是王羲之給朋友張候發了一封郵件。
    山陰張候是收信人,張候不是說這個人叫做張候,“候”這個字在當時算是敬稱。&nbp;@
    發信人自然就是王羲之了。
    在現代人看來,這二十八字讀起來很澀口,格式也不對。
    先是羲之頓首,後麵又寫王羲之頓首,算是重複。
    收信人的名字不是寫在行首,而在寫在行尾,讀起來也是別扭的很。
    但古人書信就是這麽一個格式。
    二十八字用大白話解釋就是:【今天這場雪下的快去的也快,我之心情還算不錯,但因為之前的那件事沒有幫上你心裏突然又有些不得勁,感覺世事有些無奈,王羲之。】。
    “愈哥哥,你既然知道這幅書帖是明代摹本,那能不能鑒定出自何人之手呢?”
    董韻兒將鼻煙壺遞到沈愈麵前,然後滿是溫柔的問道。
    沈愈沒回答董韻兒的問題,而是先把鼻煙壺小心翼翼的收進匣中,緊接著又把木匣夾在了腋下。
    董韻兒見此撅了噘小嘴,一副人家當你是朋友,你卻不相信人家的樣子。
    沈愈隻當不見,他沉思片刻方才緩緩開口,“從晉代開始,書法好的古人不說車載鬥量,但隨便選個進士的書法就能讓現代人目瞪口呆。
    “當然了,書法好並不一定是書法家。
    “在古時,一個人想從普通的文人成為眾人空中的書法家可說千難萬難。
    “古人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脾氣上來了別說服人,他連自己可能都不服氣。
    “所以除了書聖王羲之外,唐宋元明清曆朝曆代的書法第一人,都有爭議。
    “比如明朝誰的書法最好,有人會說當是館閣體的開創者沈度、沈粲兄弟,也有人說是沈周或者是祝枝山與唐伯虎。
    “王鐸書法造詣極高,當然也有人說王鐸。
    “說米萬鍾、張瑞圖、董其昌等等也大有人在。
    “各有各的崇拜之人,爭論起來可謂是喋喋不休。
    “但公認的明朝書法第一人,當是文徵明!”
    講到這裏,沈愈頓了頓然後沉聲道:“所以此貼當是文徵明的一件摹本。”
    沈愈這不過是隨口應付罷了,這次的鑒定他根本就沒有上心,對於坑了自己一次的人試想一下沈愈怎麽可能會上心呢?
    對於這些古董販子沈愈是抱著敬而遠之心態的,所以他準備再說兩句場麵話就閃人。
    不過沈愈將這件摹本歸到文徵明名下也不是純瞎蒙,因為此貼與沈愈在寶緣拍賣上獲得的那件文徵明仿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的筆跡極其相似。
    文徵明是篆、隸、楷、行、皆通皆精皆神。
    其書**力在明代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文徵明是高壽之人,壽登耄耋活了九十歲。
    從幼年學字到九十高齡筆耕不綴,去世前依舊在寫,甚至還可以寫完整的蘭亭序全篇。
    書法固然需要天賦,更需要汗水。
    試想一下,八十多年的書**力,天下誰人可比?又怎麽敢比?
    “沈家哥哥,既然你說咱們是朋友,那就擁抱一下吧?”董韻兒笑著朝沈愈張開了雙臂。
    對於沈愈的鑒定結果,董韻兒竟然很是平靜的接受了,沒有絲毫的疑問,當然,臉上也沒有什麽驚喜。
    沈愈搖搖頭,“男女授受不親,就是朋友也沒有擁抱的道理。”
    “那就握下手吧!你不會連握手都拒絕吧?”董韻兒的聲音中明顯帶了幾分撒嬌味道。
    兩手相握,沈愈的瞳孔突然收縮了一下,因為他的掌心多了一團東西。
    他正想開口詢問,卻見董韻兒抿著紅唇微不可察的搖了搖頭。
    沉默了片刻,董韻兒有些傷感的道:“愈哥哥,雖不是萍水相逢,可再相見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你多多保重。”
    沈愈緊握右手麵色凝重,“有緣自會再見,你年紀輕輕將來自有大好前程,希望你以後能走正路。”
    “放心吧愈哥哥,我現在走的也不是彎路。”
    說完,董韻兒衝沈愈展顏一笑,然後拉起董小福隱入巷子裏消失不見。@*~~
    隻是幾秒鍾後巷子裏又傳來了董韻兒清脆悅耳的聲音,“摩托車一會我讓人來騎走,至於愈哥哥你錢包裏的現金就當給小福的湯藥費了,咱們有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