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秦漢墓葬

字數:3629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王哥,你們之前碰到盜墓案一般是什麽流程?”岑廉選擇詢問對此最有經驗的王遠騰。
    身為唯一會一點風水玄學的人,王遠騰在以前碰到這類案件的時候經常充當主力。
    “我三年多前辦過一個盜墓案,也是在銷贓渠道發現的,”王遠騰回憶了一下,“當時我們是順著贓物找到是在什麽地方出土的,然後找到那夥盜墓賊留下的盜洞,從盜洞裏提取了指紋dna和其他生物檢材,最後直接確定了嫌疑人。”
    這流程聽起來就很科學合理。
    “贓物現在保存在哪兒?”岑廉問武丘山。
    他這個記憶力沒好到能看完案卷資料之後記住其中的每一個細節,但武丘山過目不忘,一眼掃過去就記下了。
    “暫時放在宜壽縣文保部門那兒,但不能確定是不是當地出土的。”武丘山果然記憶清晰。
    “這個案子歸宜壽分局了?”唐華有些奇怪,“不是新區分局發現的東西嗎。”
    這問題暫時沒人能回答他。
    “盜墓案,似乎也有概率能碰到屍體,”林湘綺遲疑了一下,“看來這趟我得跟你們一起去。”
    袁晨曦翻找著宜壽分局的電話,腦子裏想到的卻是之前辦過的那個跟盜墓賊有關的命案。
    “你們說咱們之前辦過的那個跟盜墓賊有關的命案,會不會也跟這個案子有關係。”袁晨曦回憶著當時的情形,倒是沒記得他們提起宜壽縣。
    “有一定幾率認識,”武丘山整理好麵前的本子,“咱們省是文物大省,幹他們這行的除非是純野路子,其他七拐八拐的,總歸有點關係。”
    這點岑廉倒是很讚同,但他此刻更關心另一個問題。
    以這個案子的情況,難不成他們得跟著宜壽縣的文保部門去找古墓?!
    ……
    第(1/3)頁
    第(2/3)頁
    出發之前,袁晨曦聯係到了宜壽縣公安局和宜壽縣文物稽查大隊。
    “問妥了,文物稽查的人到時候來縣分局跟咱們開會,後續怎麽查見麵之後再說。”袁晨曦鬆了口氣,“起碼今天不用直通野外了。”
    雖然知道馬上就要在這天寒地凍的日子去荒郊野外進行田野工作,但能遲一天是一天。
    宜壽縣距離市區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也就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岑廉之前來過幾次,基本都是來看熊貓的,這還是第一次到他們縣局。
    之前查失蹤女孩的時候袁晨曦他們來過一次,但那次宜壽縣距離案發地點實在太遠,基本沒有進入懷疑範圍,隻是常規調查。
    這次倒是岑廉第一回和他們打交道。
    “岑大,久仰大名。”宜壽縣刑警大隊的大隊長何亞群過來和岑廉打招呼。
    “何大客氣了,”岑廉說著客套話,“我這也算不上什麽好名氣。”
    他現在的風評有點逐漸向死神小學生靠攏的趨勢,雖然肯定了他的破案能力,但也委婉表達了他是個走到哪兒案子跟到哪兒的黑鬼。
    何亞群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微禿,警褲泛著油亮的顏色,眼圈黢黑,看得出年底工作壓力大,應該已經連續加班很長時間沒有回家。
    符合岑廉對大部分刑警隊長的刻板印象。
    “文物稽查大隊的已經過來了,咱們直接去會議室,”何亞群顯然沒有太多心思和他們客套,兩句話就直接說到了案子上,“這案子屬地還不是非常明確,情況也複雜,到時候會上咱們再細說。”
    岑廉點頭,跟著何亞群來到了二樓的會議室。
    這裏已經有兩女一男等著,其中年紀最大且有些微胖的女性應該是他們之中的領導,看到何亞群和岑廉一起進來,招呼另外兩人起身和他們打招呼。
    “同芳琳,宜壽縣文物稽查大隊的,這是我們單位的小陳,這是文管所的小夏。”同芳琳簡單介紹了身邊兩個人年輕人,“涉案的青銅鬲目前暫時存放在我們這兒,正在進行保護和修複工作。”
    “能確定就是在宜壽縣出土的嗎?”岑廉此時比較關心這個問題。
    第(2/3)頁
    第(3/3)頁
    “目前看,大概率不是,”文管所的小夏推了推眼鏡,“我聯係了一下導師,導師說看器型像是駝城市的商代晚期墓葬出土的,很可能是被轉運過來這裏的。”
    同芳琳在岑廉他們坐下之後解釋道,“小夏是我學妹,她導師是嶺西大學的教授,參與過駝城市商墓的發掘工作。”
    岑廉聽了這話一點都不覺得奇怪,整個雲嶺省大大小小的考古單位,密集分布著嶺西大學考古專業的畢業生,師兄師姐師叔師侄齊聚一堂,都是沾親帶故。
    “聯係駝城市局了嗎?”他繼續追問。
    “和駝城文保部門聯係過了,但沒有確切的證據能證明這就是在駝城出土的,而且我們在稽查過程中還發現了其他很可能是從宜壽縣當地盜掘出來的文物,所以案子的歸屬有些複雜。”同芳琳替入職不算太久的小夏解釋清楚。
    岑廉這才明白為什麽一見麵何亞群就對他說這個案子在歸屬方麵有點複雜。
    年底了,駝城的文保部門也不想給自己添一樁大麻煩。
    “那在宜壽縣本地被盜掘的文物有線索了嗎?”岑廉隻能先把目光放在宜壽本地。
    “根據器型和殘存的土壤等,基本能確定是一座我們之前並不掌握的漢墓,”小陳鎮定地打開筆記本,將已經做好的ppt播放出來,“我們目前認為這座漢墓應該就在留曲鎮雙埡村到紅柳鎮喬家村這一帶。”
    岑廉抬頭看ppt,發現是一張衛星地圖,上麵用紅色線條圈出一個大致範圍。
    “這片區域附近曾經搶救性發掘過兩座漢墓和幾處秦漢時期的遺址,所以我們猜測如果這一帶還有秦漢時期的墓葬,很可能就是這片區域。”小陳說完抬起頭,發現大家都很安靜。
    “咳咳,我講完了。”他有些尷尬。
    “你畫的這個區域太大了,”武丘山在一片安靜中開口說話,“如果要踏查的話,可能到年前都找不到地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