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真是肱股之臣啊

字數:5746   加入書籤

A+A-




    inf

 手底下的人有顧慮也是正常的。
    但看顧老頭這無條件支持的樣子,他們也不好再追著說下去。
    而且他們姑爺蘇譽的能力,確實不簡單。
    也怪不得他們王爺如此推崇他。
    很快就到十一月份了。
    最近天氣寒冷,百姓們的日子都不好過。
    但起碼在曲州城中,不少人家因為家中懂織造的女眷有了一份令人羨慕的活計而好了不少。
    東南都下了不短時間的雪,京城那邊的天氣自然更加惡劣。
    早在中秋過後沒多久,京城附近的地區便開始下雪了。
    而且不止京城。
    大周有不少地區,今年下雪都比往年更早,而且雪花更大。
    西南那邊的水災後續還沒有處理,又到處都鬧起了雪災。
    剛上位的元和帝人都麻了。
    他上位後高興了一段時間,享受了一陣子淩駕於眾生之上的威嚴後,便開始輾轉於各種國事。
    這時,他才真正發現,自己父皇給他留下了不少的窟窿要補。
    西南那邊正在鬧的動亂自不必說,去年秋冬本該清理的運河淤泥在這種大雪下等明年開春後會再次釀成比先前更大的水災這些都是小事。
    各處催要軍餉的奏疏也在年底都不期而至。
    而且冬天的時候,不止大周的百姓們難過。
    邊疆的異族日子也不好過。
    從中秋後,邊疆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斷,已經上升到了要戒嚴的地步。
    而且前不久,元和帝又收到了消息。
    說是他父皇慶元帝先前派出海去先行試做貿易的船,居然在回航的時候遇上了暴風雪。
    這直接讓他們損失了幾艘大船和隨船的一眾航行好手。
    這些海上貿易的錢,是要進自己私庫的。
    元和帝聽到這消息的時候,卻連發怒都不知道跟誰發怒。
    畢竟遇上海難這種事情,真的沒辦法怪罪。
    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無一不是在告訴他,自他登基以來,什麽都不順。
    甚至連民間都隱隱有些不好的傳聞。
    元和帝急得後宮都沒心情去了,整日召集內閣的人商量解決的辦法。
    但內閣這幾個老家夥,也沒有什麽實際性的辦法。
    說來說去不就是拆東牆補西牆。
    在剛剛升為戶部尚書的石有為提議道“如今邊疆戰事吃緊,軍餉不可再拖。”
    “臣以為能先從陛下過年時準備給宗室以及皇宮貴族們的賞賜中省下一部分,先用於邊疆軍餉開支。”
    這一個提議,倒是頗為良心。
    趙老頭都忍不住心中的詫異,對石有為居然能說出這麽有實際性建議的話而高看了他一眼。
    然而元和帝卻怒不可遏地說道“不行!”
    “這是朕登基後第一個過年,如此削減後,朕在宗室中的威望何在?”
    皇帝也是要麵子的。
    拆誰的牆去補都不應該拆他這個做皇帝的去補。
    石有為看了一眼王閣老,得到了他微微責備的一眼。
    石有為趕緊補救說“陛下說得是。”
    “既如此,那不如改一下?”
    “臣記得各州府對於婚嫁以及讀書人都有不少優待,那就把這些優待的錢都給取消,正好能給朝廷節省下一筆錢財。”
    這才讓元和帝臉色好看了一些。
    先前朝廷為了鼓勵生育,規定了適齡男女在年紀到達之前成親,是有一筆獎勵的。
    各州府情況不同,獎勵情況也不同。
    蘇譽當初和顧長樂在府城領婚書的時候,就得到了三百文的獎勵。
    有些地方估計就是五十文、一百文這樣都有。
    還有讀書人的優待。
    那些廩生們都有朝廷專門的廩補,還有一些別的優待。
    按照石有為的建議,是先取消。
    等到朝廷後麵有錢了,再考慮補回來。
    但他這一提議,在場的不少人臉色都有些奇怪。
    因為石有為也是一個讀書人,一個文官。
    動讀書人的利益,那就是動他們士大夫的利益。
    提出這樣的提議,石有為恐怕要被不少讀書人罵了。
    可石有為好像全然不知,還提了出來。
    元和帝聽後,還頗為欣慰地點頭“愛卿這些提議甚好,頗得朕心。”
    天下都是皇帝的。
    讀書人、士大夫的自然也是皇帝的。
    皇帝手頭緊,把他們的優待先停一停,這個很合理。
    石有為也是豁了出去。
    為了自己能得到新帝真正的重視,都這般大公無私了。
    “要不把大周各級官員的月餉也先削一削,這樣還能湊出一筆銀子來。”
    元和帝居然還順勢又想到了這一層。
    大周的官員們俸祿還可以,每個人削一削,能湊到不少的銀子出來。
    這樣一來,邊疆的軍餉肯定是能湊夠了。
    可在場的都是官員,這提議讓他們臉色更不好看了。
    石有為沒想到會發展成這樣,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不少人見這些關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便也紛紛開始加入話題。
    大多數都是隱晦地提醒皇帝這辦法不行。
    畢竟這關乎他們的月錢。
    直接說不行,皇帝會覺得他們不為朝廷著想,覺得他們自私。
    可說行吧,這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他們隻能婉轉一些提醒,好注意不給新帝留下他們太自私的壞印象。
    趙老頭懶得說話,看著以王閣老為首的一派人在討論。
    但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王閣老在他們對這些提議討論了一陣之後,突然說“陛下,老臣這兩日聽說了一個辦法,能讓咱們大周的國庫迅速充盈起來。”
    水滿則溢。
    太快的太急的東西,大多數都會伴隨著後遺症。
    而王閣老說的辦法,便是大周自印紙質通寶發放下去。
    這個辦法一提出來,戶部尚書石有為先是皺了皺眉,隨後便是狂喜。
    元和帝也同樣如此。
    “真是好辦法!”
    “王閣老不愧是我們大周的肱股之臣啊!”
    他們朝廷居然隻需要印刷一堆紙質通寶,就能得到大量的銀錢和物資。
    這世上竟有這麽好的事情!
    元和帝當即高興得下令下去,按照王閣老的辦法去做。
    短時間內,他就能得到能解決目前所有困境需要的東西。
    元和帝真是做夢都要笑醒。
    很快。
    第一批紙質通寶就被設計了出來,送到皇帝的桌上。
    元和帝隻想著趕緊搞錢,根本不在意這一批紙質通寶長什麽樣子。
    大筆一揮,直接就把紙質通寶批了下去。
    這在最先使用新型紙質通寶的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
    而此時。
    經過一路奔波,葛時終於到達了京城。
    進城時交了十文錢後,他便想著請一路護送他過來的一行人吃頓飯。
    找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酒樓,點了i一桌子的菜。
    一路風塵仆仆的眾人大快朵頤。
    吃完後,葛時喊道“結賬。”
    “好咧。”
    夥計應聲而來,直接說道“客官盛惠三貫四百三十文錢。”
    葛時掏出一塊四兩左右的碎銀子,讓他們去找錢。
    掌櫃的拿著小秤,稱了一下重。
    “重四兩。”
    “來,這事找零。”
    說完,伸手數了一堆紙給葛時。
    葛時莫名其妙地接過這一張張類似銀票的紙,有些懵。
    “這是?”
    “這是朝廷新弄的通寶,日後咱們都得用這個通寶。”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