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朝會,自然說的還是賑災的事情為主。
石有為雖然人是圓滑了一些,但基本的辦事能力還是有的。
戶部的銀錢已經做了基本的規劃,要兌換的物資也都準備好了。
趙老頭說有事情私下稟告的時候,王閣老和石有為兩人都有些訝異地看著他。
王閣老是覺得趙成書已經被自己打擊得想要淡出朝廷了,想不到他這次居然還想在皇帝麵前表現。
石有為擔心的則更加直接。
畢竟趙成書先前就是戶部尚書,他的工作能力先帝多次讚譽。
自己這個剛升上來不久的戶部尚書,就怕趙成書在皇帝麵前搞什麽小手段而被搶了。
但皇帝都開口讓他們先離開了,他們也隻能滿肚子疑問地告退。
等人離開後,元和帝看向趙成書。
趙成書行了一禮後,才說道“關於增加刊印新紙質通寶的決定,老臣想請陛下收回成命。”
元和帝臉上的笑淡了一些。
“朕昨日講得很清楚,趙師傅應當也聽到了。”
“如今停止刊印新的紙質通寶,災區的百姓要怎麽辦?”
趙成書說“陛下,老臣昨日聽聞,朝廷去年年底才刊印的新通寶,如今在民間已經開始貶值了。”
是的。
趙成書決定獨自留下來,嚐試勸諫元和帝。
“貶值?”
元和帝似乎對這個詞挺感興趣。
“如何貶值法?”
趙成書解釋說“京城一個普通的菜包子要二文錢。”
“可若是用朝廷新刊印的紙質通寶購買,也需要給到三文或者四文。”
“同樣的東西,隻兩個月的時間,就需要百姓多付出一倍的銀錢才能買到。”
“若是朝廷再刊印一批新的紙質通寶投入民間,屆時可能一個包子就需要十文甚至更多才能買到!”
“屆時朝廷的紙質通寶,會成為廢紙一張!”
趙成書其實暫時沒有得到其他地方關於紙質通寶貶值的消息。
但蘇譽這麽說,再結合他讓人在京城打聽的一些事情就能拚湊出來。
蘇譽所說的朝廷的紙質通寶後麵會變成一張廢紙,同時還會把民間的物價無限拉高,讓百姓們手中財產縮水的情況,再這樣發酵下去,遲早是會發生的。
所以昨天剛說完馬英偉心急的趙成書也坐不住了。
今日便來獨自勸諫元和帝。
元和帝似乎也挺驚訝的。
“竟出現了如此的事情……”
這個他確實沒有想到。
這才短短兩三個月,他剛發行的紙質錢幣就變得如此不值錢了。
“那依趙師傅說,如今朝廷急需用錢,朕要繼續刊印紙質通寶。”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趙成書既然能看透事情的本質,還提了出來,必定是有了解決的辦法。
畢竟他不是那種庸碌無為的臣子,隻會空口指指點點。
趙成書聽見元和帝這般說,以為他是聽進去了自己的話。
看他表情,似乎對自己說的話確實挺感興趣的。
可他總覺得皇帝並不完全是這麽想的,總感覺有些奇怪。
但趙成書還是把從蘇譽處得知的辦法說了出來。
不過他藏了一手,沒有一開始就說是蘇譽說的。
主要想先看看皇帝的態度。
“其實朝廷要繼續刊印新的紙質通寶也不是不可以。”
“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在銀本位的基礎上,把紙質通寶作為主導我們交易的主要手段,同時發行新幣的過程中要不停地回收舊幣集中銷毀,以免造成紙幣泛濫。”
趙成書說的話,元和帝大概是聽懂了。
因為他立馬就有了問題。
“如今紙質通寶在貶值。”
“可趙師傅卻要我們在發行新幣的過程中,把舊幣回收銷毀。”
“那朕回收的這批紙質通寶,豈不是白白虧了?”
趙成書解釋說“可若不如此,紙質通寶會持續貶值,以後……”
元和帝揚手,打斷了趙成書話。
“趙師傅說的話,朕大概都清楚了。”
“確實對我們大周來說,是非常有用的話。”
“先前趙師傅在家鄉養病時,父皇時常念叨趙師傅,還屢次讓人去請趙師傅回來朝廷繼續幫忙。”
“當時朕也對趙師傅很是敬仰,想著日後登基若是能得到趙師傅此等能臣相助,想必是我大周之幸。”
元和帝一通突如其來的讚美,讓趙成書有些莫名其妙。
但他還是很快反應了過來,謙虛地說道“陛下謬讚,老臣不過是盡自己所能,做好本分工作罷了。”
“做好本分工作……”
元和帝輕笑了一聲。
身為皇家的正統繼承人,元和帝自然長相不俗。
而且他正是年輕意氣風發的時候,整個人有皇帝光環加身,看起來更是與普通的年輕人更加不同。
他這一笑,頗為肆意。
“趙師傅是我大周的臣子,你的本分工作是什麽?”
趙成書直覺這裏有坑。
他心想,果然皇帝不是表麵那樣對他說的話是讚同的。
明顯還有後續等著他。
趙成書不好回答,隻能給了一個萬金油的回答。
“臣惶恐,懇請陛下解惑。”
元和帝說“朕是大周的天子,是所有人的君父。”
“朕為了百姓殫精竭慮,勤勉於政。”
“可趙師傅有沒有想過。”
“朕做了這麽多,到頭來卻還要朕來承受這一切的損失。”
趙成書恍然大悟。
他知道了。
元和帝其實不是不知道這種辦法對百姓對民間有害。
可他即便知道,也得做。
而且做了,也不能接受趙成書剛剛的建議。
因為他是皇帝。
隻有百姓供養皇帝的份,哪裏會有皇帝去反哺百姓的?
回收舊的紙質通寶,集中銷毀。
意味著這一批朝廷本來能再用來換取同樣價值物資的通寶就白白虧了。
新的通寶可以補上,可舊的銷毀了之後,通寶的數量就定死在一個範圍了。
如此一來,百姓是免了滅頂之災。
可朝廷卻不能再像先前那樣快速搞錢,而且先前搞的錢也因為要銷毀舊通寶而產生一大筆虧空
這筆虧空,最終要朝廷去承擔。
也意味著,元和帝這才找到的搞錢渠道就這樣沒了。
他新刊印的通寶本該去把民間的銀錢和物資都弄到朝廷來,而不是把那一堆已經貶值的紙幣給換回來。
所以不止搞錢渠道沒了,他還得把先前的東西吐出來。
不然這筆賬一時間是填不平的。
元和帝並不是一個笨人,相反他相當聰明。
不然他也不會蟄伏多年,最終還靠著自己的手段坐上了這個位置。
而這份聰明,今日趙成書算是見識到了。
他想了一下,說道“陛下,這隻是暫時的……”
元和帝笑著擺擺手。
“趙師傅為國為民,你的心思朕是知道的。”
“朕雖然沒有被趙師傅教導過,可趙師傅是朕大皇兄的老師,也就相當於是朕的老師。”
“咱們之間的君臣之誼,總是與讓人不太一樣的。”
元和帝笑眯眯地。
“所以朕覺得,趙師傅在心係百姓之時,也得更多地考慮朕才是。”
inf。inf
石有為雖然人是圓滑了一些,但基本的辦事能力還是有的。
戶部的銀錢已經做了基本的規劃,要兌換的物資也都準備好了。
趙老頭說有事情私下稟告的時候,王閣老和石有為兩人都有些訝異地看著他。
王閣老是覺得趙成書已經被自己打擊得想要淡出朝廷了,想不到他這次居然還想在皇帝麵前表現。
石有為擔心的則更加直接。
畢竟趙成書先前就是戶部尚書,他的工作能力先帝多次讚譽。
自己這個剛升上來不久的戶部尚書,就怕趙成書在皇帝麵前搞什麽小手段而被搶了。
但皇帝都開口讓他們先離開了,他們也隻能滿肚子疑問地告退。
等人離開後,元和帝看向趙成書。
趙成書行了一禮後,才說道“關於增加刊印新紙質通寶的決定,老臣想請陛下收回成命。”
元和帝臉上的笑淡了一些。
“朕昨日講得很清楚,趙師傅應當也聽到了。”
“如今停止刊印新的紙質通寶,災區的百姓要怎麽辦?”
趙成書說“陛下,老臣昨日聽聞,朝廷去年年底才刊印的新通寶,如今在民間已經開始貶值了。”
是的。
趙成書決定獨自留下來,嚐試勸諫元和帝。
“貶值?”
元和帝似乎對這個詞挺感興趣。
“如何貶值法?”
趙成書解釋說“京城一個普通的菜包子要二文錢。”
“可若是用朝廷新刊印的紙質通寶購買,也需要給到三文或者四文。”
“同樣的東西,隻兩個月的時間,就需要百姓多付出一倍的銀錢才能買到。”
“若是朝廷再刊印一批新的紙質通寶投入民間,屆時可能一個包子就需要十文甚至更多才能買到!”
“屆時朝廷的紙質通寶,會成為廢紙一張!”
趙成書其實暫時沒有得到其他地方關於紙質通寶貶值的消息。
但蘇譽這麽說,再結合他讓人在京城打聽的一些事情就能拚湊出來。
蘇譽所說的朝廷的紙質通寶後麵會變成一張廢紙,同時還會把民間的物價無限拉高,讓百姓們手中財產縮水的情況,再這樣發酵下去,遲早是會發生的。
所以昨天剛說完馬英偉心急的趙成書也坐不住了。
今日便來獨自勸諫元和帝。
元和帝似乎也挺驚訝的。
“竟出現了如此的事情……”
這個他確實沒有想到。
這才短短兩三個月,他剛發行的紙質錢幣就變得如此不值錢了。
“那依趙師傅說,如今朝廷急需用錢,朕要繼續刊印紙質通寶。”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趙成書既然能看透事情的本質,還提了出來,必定是有了解決的辦法。
畢竟他不是那種庸碌無為的臣子,隻會空口指指點點。
趙成書聽見元和帝這般說,以為他是聽進去了自己的話。
看他表情,似乎對自己說的話確實挺感興趣的。
可他總覺得皇帝並不完全是這麽想的,總感覺有些奇怪。
但趙成書還是把從蘇譽處得知的辦法說了出來。
不過他藏了一手,沒有一開始就說是蘇譽說的。
主要想先看看皇帝的態度。
“其實朝廷要繼續刊印新的紙質通寶也不是不可以。”
“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在銀本位的基礎上,把紙質通寶作為主導我們交易的主要手段,同時發行新幣的過程中要不停地回收舊幣集中銷毀,以免造成紙幣泛濫。”
趙成書說的話,元和帝大概是聽懂了。
因為他立馬就有了問題。
“如今紙質通寶在貶值。”
“可趙師傅卻要我們在發行新幣的過程中,把舊幣回收銷毀。”
“那朕回收的這批紙質通寶,豈不是白白虧了?”
趙成書解釋說“可若不如此,紙質通寶會持續貶值,以後……”
元和帝揚手,打斷了趙成書話。
“趙師傅說的話,朕大概都清楚了。”
“確實對我們大周來說,是非常有用的話。”
“先前趙師傅在家鄉養病時,父皇時常念叨趙師傅,還屢次讓人去請趙師傅回來朝廷繼續幫忙。”
“當時朕也對趙師傅很是敬仰,想著日後登基若是能得到趙師傅此等能臣相助,想必是我大周之幸。”
元和帝一通突如其來的讚美,讓趙成書有些莫名其妙。
但他還是很快反應了過來,謙虛地說道“陛下謬讚,老臣不過是盡自己所能,做好本分工作罷了。”
“做好本分工作……”
元和帝輕笑了一聲。
身為皇家的正統繼承人,元和帝自然長相不俗。
而且他正是年輕意氣風發的時候,整個人有皇帝光環加身,看起來更是與普通的年輕人更加不同。
他這一笑,頗為肆意。
“趙師傅是我大周的臣子,你的本分工作是什麽?”
趙成書直覺這裏有坑。
他心想,果然皇帝不是表麵那樣對他說的話是讚同的。
明顯還有後續等著他。
趙成書不好回答,隻能給了一個萬金油的回答。
“臣惶恐,懇請陛下解惑。”
元和帝說“朕是大周的天子,是所有人的君父。”
“朕為了百姓殫精竭慮,勤勉於政。”
“可趙師傅有沒有想過。”
“朕做了這麽多,到頭來卻還要朕來承受這一切的損失。”
趙成書恍然大悟。
他知道了。
元和帝其實不是不知道這種辦法對百姓對民間有害。
可他即便知道,也得做。
而且做了,也不能接受趙成書剛剛的建議。
因為他是皇帝。
隻有百姓供養皇帝的份,哪裏會有皇帝去反哺百姓的?
回收舊的紙質通寶,集中銷毀。
意味著這一批朝廷本來能再用來換取同樣價值物資的通寶就白白虧了。
新的通寶可以補上,可舊的銷毀了之後,通寶的數量就定死在一個範圍了。
如此一來,百姓是免了滅頂之災。
可朝廷卻不能再像先前那樣快速搞錢,而且先前搞的錢也因為要銷毀舊通寶而產生一大筆虧空
這筆虧空,最終要朝廷去承擔。
也意味著,元和帝這才找到的搞錢渠道就這樣沒了。
他新刊印的通寶本該去把民間的銀錢和物資都弄到朝廷來,而不是把那一堆已經貶值的紙幣給換回來。
所以不止搞錢渠道沒了,他還得把先前的東西吐出來。
不然這筆賬一時間是填不平的。
元和帝並不是一個笨人,相反他相當聰明。
不然他也不會蟄伏多年,最終還靠著自己的手段坐上了這個位置。
而這份聰明,今日趙成書算是見識到了。
他想了一下,說道“陛下,這隻是暫時的……”
元和帝笑著擺擺手。
“趙師傅為國為民,你的心思朕是知道的。”
“朕雖然沒有被趙師傅教導過,可趙師傅是朕大皇兄的老師,也就相當於是朕的老師。”
“咱們之間的君臣之誼,總是與讓人不太一樣的。”
元和帝笑眯眯地。
“所以朕覺得,趙師傅在心係百姓之時,也得更多地考慮朕才是。”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