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你有人選了?

字數:4453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然而羅鏡文一番話,立馬就有人跳出來反對。
    “自古商人唯利是圖。”
    “如此大的數額,他們就算肯借給朝廷,也絕不可能什麽都不求。”
    “那我們朝廷要拿什麽去與他們交換?”
    是拿官位,還是別的東西?
    在場的人心知肚明。
    不然那些手中握有這麽多錢財的人又不傻,能借給朝廷這麽多銀子麽?
    羅鏡文不為所動地回:“若是什麽都不拿,那宋大人你願意把你的家產掏出來麽?”
    反對的宋大人有些不高興地說:“我那點薄產,恐怕朝廷看不上,就不拿出來獻醜了。”
    “隻是朝廷若真的伸手找那些巨賈借了這麽一大筆錢財,以後這些巨賈恐怕朝廷沒這麽容易控製得住了。”
    重農抑商,哪個朝代都是如此的。
    盡管商人手中握有巨大的財富,可是商戶子弟不能科舉,勉強還能達到一些平衡。
    如今朝廷若是問那些商賈們借了一大筆錢,以後朝廷肯定更加控製不了這些商賈了。
    屆時他們家要當官,要朝廷給政策做這個買賣,又或者要朝廷開別的以前不曾有過的缺口,朝廷還能像以前那樣全部拒絕麽?
    而且這事如果被有心之人利用,為自己的家族謀利益。
    這樣以後朝堂是不是都可能會改姓了?
    羅鏡文笑了一下,沒有再管這個宋大人。
    自己又不肯掏錢,明明這個辦法能拿到錢,結果他又不同意。
    不同意又拿不出好的辦法來,說著有什麽用?
    “宋大人說得沒錯,朝廷是肯定要拿一些東西去交換的。”
    “至於是官位還是其他的,先看看有哪幾家願意給朝廷提供幫助,他們想要交換的東西,又是什麽。”
    羅鏡文的話,雖然有反對的,但也有不少讚同的。
    畢竟王閣老留在朝中的勢力還多,讚同的人自然也占上風。
    馬英偉雖覺得這事有點不妥,但他也沒有想到好的辦法,便沒有說話。
    夏陽江見同意的人多,便也沒什麽意見。
    “羅大人說的,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幸好開春時我們購買了不少高產的紅薯種子,等待收成後,就能大大緩解我們的糧食壓力。”
    “若是接下來幾年風調雨順,又有新作物加持,國庫用不了多久也就能重新豐盈起來。”
    “屆時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說話間,也隻能把滿腔的希望寄托在馬上收成的紅薯上。
    這個紅薯葉子田裏送來了不少,在場的官員們基本都嚐過了,也對馬上而來的收成更加有信心。
    若是真的能畝產一千斤以上,種上個一兩年,他們大周百姓的溫飽就能解決了。
    屆時朝廷還怕收不上來稅麽?
    羅鏡文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他才敢這樣開口。
    隻要國庫充盈,朝廷勢大,哪裏用怕現在那些掏了巨款的商賈們做什麽小動作?
    “石大人,明日上朝之前,希望你把合適的名單確定下來,我們盡早派人去接觸。”
    能負擔得起這樣巨額財物的家族,他們大周並不多。
    隻要稍作整理,很容易就把名單列出來。
    石有為見不用戶部掏錢,自然無所謂,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至於淮南王出兵打胡族這件大事,已經沒人提起了。
    連讓朝廷下個旨召他回來,不許他出兵都沒人提出來。
    畢竟聖旨估計都到不了西南,還不如先處理現在最重要的賑災事件。
    等西南平定了,東南的不就是朝廷的了?
    ……
    散朝後,羅鏡文沒顧得上別的,先去找了王閣老。
    和他說了這事後,王閣老看起來挺不高興的。
    “這趙成書早就知道東南的事情,先前他卻從沒有在朝廷提過。”
    “他還整日自詡什麽朝廷清流,什麽為國為民,結果也不過是個自私自利之人。”
    “若是沒有他的允許,淮南王府能在他徒弟的幫助下斂下如此多的財富?”
    都夠大肆出兵去攻打胡族了,這東南現在的錢得多有錢啊!
    這些錢若是王閣老自家人拿了,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可拿的是死對頭的人,王閣老就不高興了。
    憑什麽這姓趙的離了朝廷,他和他的人都還能混得這麽好。
    “老師,我猜測,就是因為如此,這淮南王才會突然出兵攻打胡族。”
    “他知道我們開春時買了很多紅薯種子種下,馬上要解決朝廷的糧食問題,平定災區。”
    “他怕斂下的財富要上交朝廷,所以才會借機去攻打胡族。”
    “這樣屆時我們朝廷問他要錢,他也有足夠的理由說錢已經花完了。”
    王閣老點頭,讚同道:“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淮南王一個武夫想不到那麽多,這些想必都是趙成書和他那個徒弟教的。”
    “東南如今這麽富有,確實像你想的一般,得早日把亂賊平定了,讓他們的稅收能運達朝廷。”
    羅鏡文得到讚揚,高興地說道:“所以散了朝,我第一時間便來和老師商議。”
    “此次我提議向民間商賈借錢賑災,雖然有反對之人,可最終還是被采納。”
    “老師你覺得,此次我們該找哪一家合作比較好?”
    這借錢的人肯定得經過多方麵考量。
    畢竟借了這筆巨款出來,朝廷也會適當給點利益。
    若是他們選中的人,那朝廷給多點,那就更舍得了。
    王閣老想了想:“江南的沈家與黃家都有這樣的實力,可他們的同姓子弟不爭氣,最高也不過在朝為五品官。”
    “就算想通過此事讓他們掌權,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在你徹底掌握朝廷之前,我需要有一個人能幫你先把朝廷把持住。”
    羅鏡文虛心地問:“老師心中可是已經有了人選?”
    王閣老摸了摸今日才修剪過的胡子,眯了眯眼睛。
    “確實有一個。”
    “平陽沈家。”
    羅鏡文有些猶豫:“可沈家就在東南與西南接壤處,與東南關係可能不一般……”
    王閣老笑道:“不會,沈家會站在我們這邊的。”
    羅鏡文突然想起:“禮部尚書沈華粱!”
    王閣老點頭,“嗯”了一聲。
    “就這麽決定吧,剩下的你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