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相當失敗的一次視察!
字數:4386 加入書籤
第(1/3)頁
> “或者我換一個說法,譚市長,我們慶和縣該怎麽對待投資到三四鄉的廢棄酒廠?”
“酒廠到現在都沒有營業生產能力,截止到目前為止都是一個空蕩蕩的狀態。”
“周圍一堆的裝修用料,極其不美觀。”
“不美觀都是小事,主要是投資幾個億到三四鄉,結果三四鄉提供了五千多平米的土地,這五千多平米的土地已經被浪費掉了。”
“可建好的酒廠,該怎麽辦那?”
“拆掉嗎?拆掉的話又是一大筆錢,本身損失這麽大,市裏承擔還是鄉裏承擔?”
“很抱歉,我們縣裏承擔不起這麽大的損失。”
“幾十個農民工被拖欠工錢,這是第一個影響。”
“但最重要的影響,那就是這個酒廠放在三四鄉,實際上是鋼筋混凝土垃圾。”
“所以我想問一問譚市長,這件事到底該怎麽處理?”
楊東幾句話下去,開口直接問譚龍。
你招來的投資,到了三四鄉落實了。
三四鄉也聽市政府的,聽你譚市長的,積極配合,甚至三四鄉也沒少出工出力出錢,但是最後結果就是個廢棄酒廠。
楊東說到這裏,拿起保溫杯喝了一口茶水,潤潤嗓子。
常務副縣長劉與中此刻抬起頭,看向譚龍問道:“譚市長,我也說幾句。”
“先前調查這個酒廠事件,包括調查三四鄉拖欠農民工事件,我發現酒廠修建的時候,在地底下夯起了超過五十個大酒窖,而且都沒有蓋子,就直接露天擺在酒廠周圍。”
“如果這個酒廠沒有生產造酒的能力,沒有啟動生產的資金,這五十多個酒窖怎麽辦?”
“周圍都是田地啊,保不齊就會因為幾場大暴雨而塌陷,造成水土流失,農作物沒有水土涵養,這糧食產量就是個問題。”
“如果拆掉的話,我問過相關人士,沒有五百萬解決不了這些東西。”
“畢竟不光要拆掉這麽簡單,還要繼續垃圾處理,包括裏麵的一些混凝土,石料,鋼筋,都需要處理。”
“重要的是拆掉之後,這麽多大坑,有的酒窖甚至深度多達四五米深,且不說需要多少土才能填平?光是對環境又是一個很大的破壞。”
“因此,我們慶和縣有機會,趕上譚市長來我們這裏視察,所以就想問一問您,該怎麽解決。”
隨著楊東發難譚龍之後,常務副縣長劉與中也緊隨其後,並且拿的都是事實證據。
第(1/3)頁
第(2/3)頁
當然該有的尊敬還是要有的,所以他稱呼譚龍為您,而不是楊東之前喊的你。
“我也說兩句。”
縣委副書記宋曉峰此刻也抬起頭,看向譚龍開口道:“譚市長,縣委縣政府在這次事件當中沒有任何私心,也沒有任何官官相護的情況出現,反倒是楊書記竭力的調查此次事件。”
“截至目前,應該說已經把幾十個工人被拖欠的工錢發放了。”
“譚市長可能不知道,但是我們慶和縣領導幹部是心裏有數的。”
“就在您來視察之前,大概一個小時吧。”
“銀行是八點半上班,所以我們已經把幾十個農民工被拖欠的工錢,統統打到了他們親屬的賬戶上,有的是妻子,有的是兒子,有的是父母所屬賬戶。”
“那些沒有銀行卡的工人,我們也委托了三四鄉財政所的同誌,把現金送到了工人的家裏麵。”
“他們鬧事,這一點我不清楚是什麽原因。”
“可能也是信息差,也是我們慶和縣委的工作沒有做到位,沒有及時通知他們導致這樣的事件發生。”
“但是我們屬於先做事,後吱聲。”
“所以說到這裏,我也得給我們楊書記提個意見,楊書記您以後做事還是得先喊兩嗓子,不說幾句偉岸光正的話,大義凜然的話,如何能讓人民群眾相信那?”
宋曉峰說到這裏,看向楊東,真誠的提出建議。
但是這話在譚龍耳朵裏麵,卻是極大的嘲諷。
偉岸光正指的是誰?大義凜然指的是誰?
當然是自己了,自己被農民工們圍住之後,就表示要給他們一個交代。
所有的好話,群眾願意聽的話,他都當眾說了。
但是,解決這件事的還是他們慶和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幹部。
楊東早就關注這件事了,首先是暗中走訪調查,然後是大張旗鼓的調查,最後是趁著春節過了,也沒有節假日了,立馬就把拖欠工錢補給工人們。
甚至這筆錢,都是他們慶和縣財政掏的。
這以後上麵要是核賬的話,都是一個麻煩事。
畢竟無緣無故的補窟窿,補的又是不屬於慶和縣財政應該負責的窟窿。
但是這筆錢,不拿不行。
第(2/3)頁
第(3/3)頁
就像是譚龍說的那句,為人民服務嘛,以人民為主嘛。
農民工是老百姓,更需要認真對待。
譚龍說的話,都一樁樁一件件的被楊東實現了。
隻不過楊東做了事,沒說罷了,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也沒有把幾十個農民工喊到麵前,進行一番高唱。
宋曉峰都開口了,他可不是楊東的人,之前更是與楊東不和。
但是他一直都是慶和縣常委會班子的一員,他都是慶和縣領導的一份子。
麵對這種事情,可不能任由譚龍隨便扣帽子。
這要是把帽子扣實了,他宋曉峰同樣吃不了兜著走啊。
身為慶和縣的一員,這種情況之下,那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譚龍都有些不敢想象,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慶和縣的三巨頭,接連對自己開炮啊。
楊東就不必說了,這小子啥都不缺,自然更不缺膽魄和膽氣了。
之前自己擔任開陽縣委書記的時候,楊東一個小小的科員,就敢直接調查開陽縣的領導幹部。
哪怕麵對自己的阻攔和若有若無的警告,楊東都熟視無睹。
更不要說,現如今的楊東已經是正處級的縣委書記,比自己這個常務副市長,也隻是差了一步半而已。
豈能和自己妥協?
所以他沒有把楊東的態度放在心上,也不意外楊東的態度。
但是他相當意外,甚至相當震怒,劉與中和宋曉峰的態度。
一個縣委副書記,一個常務副縣長,也敢這種口吻對自己講話。
當真是沒規矩。
譚龍臉色陰沉難看,今日出門沒看黃曆,來到慶和縣視察,更是一次失敗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