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194章 新的線索

字數:4612   加入書籤

A+A-




    194.第194章 新的線索
    第194章 新的線索
    宋錦今日不是沒有收獲的。
    起碼知道了劉劍芳的書,是別人送給她的,而不是劉家的。
    到底是誰送書給她?
    宋錦回家後,直接進了書房,取出與劉劍芳相關的調查資料,當中還有和劉家來往人家。
    這份調查是尚未婚配。
    可按那守院門的婆子說,劉劍芳是有未婚夫的,僅是沒有對外說。
    宋錦是相信秦馳的調查。
    但也相信那婆子說的,還有問到那個手劄和醫書來曆的時候,劉劍芳的態度也很奇怪。
    宋錦把心中的疑惑藏起。
    次日。
    再次去劉府。
    上午就將手裏的活計忙完。
    宋錦又來到了休息室。
    今日劉劍芳不在。
    她來到休息室看書,小喜拿著針線籮在縫衣服。
    “你一個農家婦,這般好學幹啥?”
    小喜抬頭瞅了正專門看書的宋錦,“再上進還不是一個炮製藥材的?可不是人人都能如我家小姐那樣,當了太醫院的一名大使。”
    “我就是想多學點,能幫到大人也好。”宋錦這話說得很是好聽。
    果然,小喜臉色好轉,“行了,那你認真學。”
    宋錦垂下眼瞼,狀似無意問:“這裏好多醫書!小喜姑娘,這都是大人搜羅的嗎?”
    “當然了,都是小姐學過的。”
    小喜不加思索就回答。
    宋錦又說,“那大人真厲害,就是不知都是怎麽搜羅的?”
    “劉家族學發的,或是買的,再有就是別人送的。”小喜不覺得這是秘密,也就說了。
    院子裏的下人都知道。
    宋錦拿著一本醫書,來到小喜跟前,裝著翻了翻,“這本古醫書很舊,不知是誰送的?”
    “哦,這個我記得。”
    小喜居然還記得這書,“是柳大少爺送來的。”
    “咦,難道他就是大人的未婚夫?”宋錦一臉驚訝地問。
    小喜一驚,連忙捂住她的嘴,再往門外瞧了瞧,見沒人這才鬆口氣,小聲警告:“在院子裏莫要提到未婚夫三個字,小姐不喜柳大少爺。”
    宋錦想說你已經提了。
    小喜自欺欺人的又坐回來,拿起針線縫起來,再不樂意跟宋錦搭話了,不過宋錦也安靜地看起醫書。
    等過了好半晌。
    宋錦回想起那份調查資料,京城裏和姓柳的人家不是沒有,但家勢和劉家相當的有數,況且那份資料裏,並沒有和劉家交好的柳家。
    這又是宋錦懷疑的一點。
    秦馳給的調查結果,宋錦之前是相信的,可現在那背後的人,連劉劍芳的未婚夫都沒調查出來。
    隻寫上一個未曾婚配?
    結果人家是有的,還姓柳。
    然後,劉家相關的人脈關係裏,又沒有姓柳的一家。
    宋錦把醫書放回書院。
    坐到小喜身邊,還倒了杯茶水。
    宋錦八卦似的說道:“小喜姑娘,京城哪家姓柳的,配得上大人?我來這麽多天,也沒聽說哪個柳家大公子出色的。”
    “不是京城的。”
    小喜喝了茶,又瞧了眼門口,“是建寧府柳家,當地一個世家大族。”
    “好遠啊,大人若成婚豈不是要遠嫁?”宋錦故作驚訝。
    小喜以前不會跟宋錦說這些。
    但這麽久了,她已經把宋錦當成了自己人,還是自家小姐看重的。
    於是這個小喜就開始抱怨,“就是,都不知道老爺是怎麽想的,偏生給小姐訂了這門親,要遠離京師,有個啥事兒都不好找娘家撐腰。”
    遠嫁之後,再想回京就難了。
    從劉劍芳得了官職來看,她是不希望遠嫁的。
    即便是嫁了,恐怕也不想認命,遠赴建寧府,要知道建寧府比徽州更南邊,再過一個州府就是大海。
    宋錦從劉府回家的時候,在門口碰到了洪老頭。
    “洪叔。”宋錦打個招呼。
    洪老頭緊抿著雙唇,麵容嚴肅。
    來到京城這麽久,宋錦見到他的時候少,每次見到他都是冷著臉的,從未看到他笑過。
    “夫人遇到什麽事了,若是需要幫忙的,可以跟老朽說說。在京城這裏,我活了大半輩子,人脈還是有些的。”洪老頭是察覺到宋錦這兩天的異常。
    老李頭端著一海碗的麵條。
    從廚房裏出來,正一邊出來一邊哧溜哧溜的吃著。
    “對,洪老頭還是寶刀未老,夫人不會替公子這麽早就孝敬他。”
    老李頭樂嗬嗬的說著。
    宋錦這時也察覺到了。
    洪老頭的身份可能不那麽簡單。
    於是,宋錦單刀直入道:“我在劉家小姐,劉劍芳那裏找到宋氏家族的手劄和醫書,還打聽到是建寧府柳家大少爺送的,據說二人有婚約。”
    老李頭驀然瞪大眼,“怎麽可能?”
    “有何不可能?”
    宋錦疑惑地看向她。
    老李頭也是看過調查資料的,“劉劍芳未曾婚配,還有劉家和柳家的關係,我們這裏沒有一點消息收到。”
    宋錦沒說什麽。
    倒是洪老頭說了,“應該隻是口頭婚約,柳家尚未下聘。”
    路途遙遠,想下聘也不易。
    可能雙方都不太滿意這門親事,偏生這門親事又是劉炳正許下的。
    這樣劉劍芳十七歲,尚未找媒婆說親,也就說得過去了。
    老李頭再扒了一大口麵條,“遲萬華這些年在京城幹啥了?手下的一班崽子中看不中用,連這點小事都沒有查清楚。”
    洪老頭知道遲萬華是誰。
    正是順安行商在京城分行的掌櫃。
    手底下養著一班人,收集京城各種消息的。
    但是發展時間也就幾年,能查到這些已經不錯了。
    宋錦其實也沒有怪對方的意思。
    於是她換了個話題:“李叔,你那裏有建寧府柳家的消息嗎?尤其是那個柳大少爺的,我想查查他是從何處得來宋家的醫書和手劄。”
    “這要傳信去建寧府,讓那邊的人來調查。夫人也知道,建寧比徽州還要遠,光是信息一來一回,都要個把月。”
    老李頭先給宋錦提個醒。
    宋錦心裏著急,也知道此事急不來,“我知道的,也能等。”
    前世找了十幾年,加上這輩子,還有何等不起的?
    故此,宋錦的心態比二人料想的要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