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251章 破除謠言

字數:4530   加入書籤

A+A-




    251.第251章 破除謠言
    第251章 破除謠言
    “夫人?”秦七試探喊道。
    宋錦理智回歸,知道她是在擔心自己,便道出原因:“昨天袁家送禮一事,在外麵被有心人宣揚了開來,有人故意詆毀我相公的名聲。”
    “那現在要怎麽辦?這些人不安好心。”秦七聽了很是惱怒。
    無中生有,實在可惡。
    宋錦看了信,比秦七更生氣。
    有人說秦馳想攀附權貴,袁家不樂意,他就編造謊言威脅袁家,還說什麽袁家迫不得已才去送重禮。偏生秦馳又故意拿喬,表示自己不畏強權,說秦馳沽名釣譽等等。
    這些謠言會把秦馳推到了風口浪尖。
    宋錦匆匆去見了陶掌櫃。
    陶掌櫃也知道謠言。
    兩人匆匆出去外麵查看。
    抓到了兩個正在散播謠言的人,審問過後隻說是有人出錢,讓他們這麽說,幕後的人是誰,他們也不認識。
    “謠言剛起,還隻是小範圍傳播,必須及時製止了。”
    秦馳目前剛考完會試。
    不知有多少人正盯著。
    宋錦不會讓秦馳的名聲有損,“這事兒通知公子了嗎?”
    “公子去了醉仙樓。”
    陶掌櫃鬱悶了,人正在見楊閣老。
    宋錦道:“醉仙樓是否也有人在造謠?”
    “大堂上八成是有的。”陶掌櫃道。
    “既然有人這麽傳了,我們也傳,把驛站的事情說出去,這事情當地的衙門也是知道的,可信度更高。本來我們不說,那事情遲早也會傳入京師,袁家想壓也壓不住。”
    “好,屬下這就去辦。”
    在謠言尚未徹底散開之前,及時製止了。
    宋錦和陶掌櫃商量了要怎麽解決。
    於是,在各個茶樓酒肆中,有人故意歪曲秦馳和袁家的事件,將髒水潑到秦馳的頭上,當即又有人站出來辟謠。
    宋錦和陶掌櫃來了飄香樓。
    飄香樓這條街道上,不僅這家酒樓。
    醉仙樓也是在這裏。
    這也是宋錦來此的原因。
    此時,飄香樓的大堂。
    一個漢子坐在桌子上,喝了幾杯酒,就開始故意談起了秦馳昨天拒絕袁家一事,“聽說這個秦祈安,還沒考試前就名聲大噪,別人都說他是準狀元。這年輕人嘛,有點兒名氣就狂了。”
    “兄弟說得對!連尚書府都不放眼裏了。”
    “袁家也是好脾氣,換作老子整死他。”
    桌上幾個人裝著閑聊,偏生聊得很大聲。
    大堂裏的人都聽到了。
    接著旁邊剛來的一桌人嗤笑。
    當中有個年輕人嘲諷,“一群大老粗,見識短淺,造謠全憑一張嘴,當我們都是傻子。一個寒門的舉子,可以科舉出來有多麽不易,若非被逼到了絕路,誰會在這會兒和尚書府對上,自毀前程都不是這樣搞啊。”
    “你這話又咋說?”
    旁邊有人跟著起哄。
    又有人道:“你說得有道理,連我都不會跟堂堂尚書別苗頭。”
    “去去,你一個賣油的,少在這裏給自己臉上貼金。”一旁有人笑罵。
    年輕人神秘兮兮道:“我來京城的路上,正好聽到一些事兒,就在二月初四當晚發生的。”
    “什麽事兒呀?”
    其他人都豎起了耳朵聽。
    年輕人又道:“秦祈安帶著家眷上京趕考,天快黑了就在驛站落腳,當晚就有賊人在廚房的水缸裏下藥,抓到的那夥人當中,有一個是袁家的管事,驛丞連夜去衙門報官,猜猜後來怎麽著?”
    “怎麽著了?”
    大家聽得入迷,很吊人胃口。
    有人質疑道:“這事兒說不過去啊,袁家為什麽要對秦祈安下手?”
    “嘿嘿,這你們就不知道了。”
    年輕人娓娓而談,“這秦祈安是何許人?兩年就從國子監畢業的,有著天縱之姿,可不就是招人妒忌嗎?去年回去參加鄉試,聽說就屢屢出事,還差點沒救回來。”
    “有人容不下他?”
    “不不,我猜是有人覺得他擋道了。”
    “年輕人,你沒造謠嗎?”
    有個年長的老者眯著眼問。
    年輕人舉起手發誓,“我保證沒亂說,不信你們去查,知道這些事情的又不是僅我一個,當地好多人都知道的。楊家三少爺知道不?他那天也在驛站落腳,不信的大可以去問他。”
    “哇哇哇,這裏還有楊三少的事?”
    “嘿嘿,他也算是當事人。我還有個消息,更離譜的。”於是年輕人又把袁世鵬寫信回京,讓他母親阻止秦祈安科考的事說了。
    這事倒是沒有證據。
    但有袁家管事的證詞,說衙門理應有案底。現在還在不在就不知道,畢竟袁家勢大,掃點兒尾也不是難事。
    這事情從酒樓傳開。
    具體發展成怎麽樣,就不是人為可以控製。
    事實上關於秦馳的這些謠言。聰明的人一聽就知道不可信,但架不住世上聽風就是風、聽雨就是雨的人比較多。
    若非如此,宋錦也不必理會了。
    飄香樓大堂的事。
    在各個茶樓酒肆都有發生。
    不過,說詞會有所改變。例如破謠者會引用飄香樓某某人所言,主打就是拿事實說事,經得起調查,衙門能作證的等等。
    有人想知道真假,一查便知。
    醉仙樓後院的一處廂房。
    楊閣老和秦馳相對而坐。
    中間隔著一張茶桌。
    上麵沏著一壺茶,和放著幾樣小點心。然而兩個人坐在這裏,卻不是為了喝茶吃東西,而是聊起了袁家的事情。
    此時秦馳麵容嚴肅。
    他想到這可能是鴻門宴。
    沒想到不是鴻門宴,卻也相差不了去。
    楊閣老提出了一個要求,讓他在殿試麵聖當日,狀告袁尚書,至於證據由他來提供。
    楊閣老道:“離殿試還有些日子,你可以考慮幾日,不必急著回答。”
    “我今日若應下了,一旦泄漏,這條小命都不保了,還談何殿試?”秦馳回答的時候帶著點兒苦澀之意。把一個無權無勢的寒門學子,演得入木三分。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楊閣老表示此事隻有二人知曉。
    不會有泄露的可能。
    因為這事情他連家人都不曾說。
    最後秦馳離開之前,貌似經過一番掙紮之後,應下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