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講完曆史講音樂

字數:6566   加入書籤

A+A-




    第491章 講完曆史講音樂
    第491章 講完曆史講音樂
    華國的金曲獎,可不是地球上那個含金量跌到土裏的金曲獎。
    地球上的金曲獎,含金量逐年下降,尤其是周傑倫跟金曲獎矛盾爆發出來之後,金曲獎地位直線下降。
    他還專門寫了首歌《外婆》來diss金曲獎,並表示不再參加金曲獎。
    當然了,藍星的金曲獎可不是島上自娛自樂的頒獎,這是華語樂壇最大的盛會。
    金曲獎的入圍名單已經公布出來,參選規則也很公平,可以自薦,也可以由他人推薦。
    隻要是在華夏發布的歌曲作品,都可以參賽。
    而且無論獲獎人是否參加,能不能出席,頒獎都會照常進行。
    光是這一點,就比很多自娛自樂的獎項要大氣得多。
    很多頒獎的其中一個要求就是獲獎者必須出席,否則就會取消頒獎。
    這其實是一種綁架和威脅,明星的出席,也是能夠提高頒獎典禮人氣的,如果不參加的話,頒獎人氣就會差很多。
    但是問題這出在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有時候實在分不開神,頒獎被取消,那問題就大了。
    一個實至名歸的獎項,就因為人家沒來就不給,獎項的含金量會被無限降低。
    華夏金曲獎在這方麵做到了口碑極佳,來也行,不來也行,找人代領也行,沒人代領也行,是誰的獎就給誰。
    投桃報李,很多藝人是能參加就一定會參加。
    所以每年金曲獎熱度都很高。
    今年,熱度尤其高。
    因為有許諾出現。
    無論什麽獎項,都繞不開他的名字。
    唯一的問題是,他到底能夠拿下幾座獎杯。
    其實去年,他就已經出現在金曲獎入圍名單裏麵了,不過是以作曲人、編曲人和作詞人的身份出現。
    其中《隱形的翅膀》拿下了年度最佳金曲獎,《如願》拿下了最佳作詞獎,林晚晴的新專輯也收獲了最佳專輯獎。
    去年的金曲獎,林晚晴成為最大贏家。
    不過今年情況又不一樣了,林晚晴沒出新專輯,但是許諾這個大家都以為會一直待在幕後的製作人,突然站上了前台。
    跟接力一樣,讓各大獎項都出現了懸念。
    網上議論紛紛,各路粉絲爭論不休。
    “最佳新人肯定是諾言的!”
    “如果不是他,我倒立拉稀!”
    fag帝再度出征,開口就是狠活。
    有網友覺得不合理:“諾言算是新人嗎?”
    “笑話,七月份出道的,不算新人算老人嗎?”
    “呃,但是他去年就開始用諾言這個名字寫歌了啊?”
    “臥槽,你說的好有道理。”
    這下子,連最佳新人,都產生了懸念。
    大家都在討論,諾言到底算不算新人。
    你說他算吧,人家去年就已經牛逼大發了。
    不算吧,他正兒八經出道,滿打滿算,不到五個月,隻有練習時長的五分之一,新的不能再新。
    圈內人都在觀望,金曲獎評委也在撓頭。
    頭一次,他們覺得連最佳新人都不好頒獎。
    許諾沒空搭理金曲獎,他眼下還有兩份兼職要做。
    在江大的第二堂課要開始了。
    《明朝那些事兒》,如今已經成了現象級課程。
    第一堂課之後,全網都掀起了一股學習曆史的浪潮,而明朝,則是其中最熱的朝代。
    第二堂課,依舊是直播,上課教室還是大禮堂,隻不過規格變得更大了。
    三千人的大禮堂!
    普通的教室已經完全不能滿足需求了,蹭課的人比正兒八經上課的人還要多。
    江大發出通知,“歡迎曆史係學者以及其他學者前來旁聽。”
    除開留給學校的兩千多個名額,剩下的幾百個名額眨眼間就被一搶而空。
    經曆過李同塵的舌戰群儒,很多研究曆史的專家教授們也都明白了這是一個天賜良機。
    一直以來,曆史專業都是冷門中的冷門。
    錄取分數低,就業前景差。
    不少人在指導考生報考的時候,都會提到,曆史,畢業即失業。
    企業用不上,公務員考不上,搞研究又沒有那個資本。
    本科生別說搞研究了,連自己手上那點東西都研究不明白。
    而曆史分類中的考古學,則是冷門中的冷門。
    有時候整個專業,甚至隻有一個學生,老師比學生還多。
    老師是泰鬥,他就是下一屆泰鬥。
    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見,絕大部分人都沒有這個機會。
    曆史學的地位,正在逐年下降。
    如今因為《明朝那些事兒》,讓大眾對曆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操作得當,無論是對曆史研究還是對曆史專業複蘇,都是絕佳的機會。
    所以這次來旁聽的人,大部分都是抱著善意,準備來學一學如何讓曆史變得有趣起來的專家。
    也有個別來挑刺的人。
    對此,許諾在上課的時候毫不留情,甚至都不用李同塵出手,他一個人就把對方懟地啞口無言。
    許諾的課堂上,不時爆發出一陣陣掌聲。
    引經據典,幽默風趣,還有曆史史料作為支撐,這樣的曆史課,很難讓人不喜歡。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陳友諒決定攻打洪都,守城的是朱文正,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名字,他姓朱,是朱元璋的侄子。陳友諒以為自己穩了,然而在這裏,他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
    “鈴鈴鈴……”
    許諾看了眼時間,“下課!”
    大禮堂一下子就炸了,大家聽得正高興呢,你哢一下不講了,這誰受得了啊!
    第一個跳起來質疑的是之前帶頭挑刺的教授。
    “許老師,你最起碼把這一個小故事講完吧!”
    “就是,這也太難受了!”
    “我們不怕拖堂!”
    前排的專家教授們齊刷刷地呼籲起來。
    有些教授對曆史頗有研究,他們當然知道後續的發展,也知道最終的結局,但是他們想知道許諾到底會用什麽樣的方式講這個故事。
    這是他們此行最關注的重點,如果理解這個思路,對於他們來說事半功倍。
    當然,這指的不是學術研究上的事半功倍,而是研究推廣方麵的。
    現在這年頭,酒香也怕巷子深。
    另一部分教授,對明史沒太多研究,所以他們代入的是觀眾的視角,迫切地期待後續發展。
    錢院長看了看課程安排,“許老師,我看可以稍微多講十分鍾,給大家留下去下一堂課的時間。”
    院長親自要求拖堂,現場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很神奇的現象,但也說明這堂課確實精彩。
    許諾用十分鍾時間,講完了洪都守衛戰,然而所有人依然意猶未盡。
    因為接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一戰,鄱陽湖決戰。
    朱元璋跟陳友諒,這兩個當世梟雄將會在鄱陽湖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抱歉了各位,再講下去,會影響到下一節課,今天的課程到此結束!”許諾看了看時間,中斷了這節課。
    大禮堂裏一片哀嚎,但是大家也毫不吝嗇掌聲。
    事實上從第一節課開始,學生們都已經徹底認可了許諾這個客座教授。
    有較真的人查找過曆史資料,發現凡是他講的內容,都是有證可查的記錄,而另外一些推測和加工,也很符合實際情況。
    這其中有李同塵的功勞,這段時間,他一直負責對《明朝那些事兒》進行修正和勘誤,注釋部分也都由他負責。
    嚴格來說,《明朝那些事兒》有他很大一部分功勞。
    大禮堂裏,學生都不願意走。
    還是錢院長站了起來:“大家都回去吧,你們很多人一會還有課呢。”
    “沒事,下節課可以不上。”
    “嘿嘿,我正好沒課!”
    不少教授臉都黑了,他們看見好幾個自己的學生嚷嚷著沒課。
    實際上一會就是他們的課。
    錢院長解釋道:“好了好了,大家都回去吧,你們沒課,許老師還有事呢,他今天得回魔都。”
    很多學生這才想起來,許諾不僅僅是他們曆史係的客座教授,他可是正當紅的明星,人家忙著呢。
    “哎,怎麽許老師一上課,我居然都忘了他主業是明星呢?”
    “書生氣息太足,站在那裏,就是一副老師的樣子。”
    “我追的星確實牛逼。”
    學生們再次送上了掌聲,然後陸續退場。
    許諾收拾好東西離開,然後直奔高鐵站。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兩邊跑,好在交通發達,三個個小時的路程而已。
    不少人上下班通勤的時間可能都不止三個小時,下午的時候,許諾就回到了魔都。
    魔都傳媒大學的課程,他屬於代課,不會每周都有,所以也沒什麽壓力。
    但是這一次,學校準備搞個大的,可能是江大給他們造成了壓力。
    這節音樂課,學校請來了一位老藝術家跟他配合,準備在課堂上為大家演示一下唱歌。
    這個老藝術家姓鄭,早些年也唱過幾首火歌,現在是魔都傳媒大學的教授,早就沒什麽名氣了。
    許諾點名要讓他來配合的時候,學校也挺納悶,學校也有不少有名氣的教授,問選了這麽個人。
    許諾沒有跟他們解釋原因。
    之所以選了這麽個人,其實是因為鄭廣鳴是老媽年輕的時候喜歡的明星。
    這是一個兒子給母親送上的微不足道的小驚喜,僅此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