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路在何方?戲曲該怎麽辦

字數:7518   加入書籤

A+A-




    第528章 路在何方?戲曲該怎麽辦
    第528章 路在何方?戲曲該怎麽辦
    京劇,一直都被稱為國粹。
    隻是這個國粹,不怎麽被年輕人認可。
    不被認可的國粹,還是國粹嗎?
    一直以來,對於京劇的看法,網友們很容易分成兩個極端,愛的不行,或者毫無感覺。
    其中毫無感覺的年輕人占了大多數。
    原因在哪裏呢?
    京劇,離時代太遠了。
    藝術不能離時代太遠,必須要要學會跟隨時代一起創新。
    脫離群眾藝術,不叫藝術,遲早會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裏。
    年輕人聽不懂京劇,自然也就沒有興趣去了解京劇。
    電視機裏,歌手用說唱的形式,給出了京劇沒落的原因。
    “說實話京劇臉譜本來確實挺好看,
    可唱的說的全是方言怎麽聽也不懂,
    慢慢騰騰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破案了,方言就是阻礙京劇進步的原因之一。
    當年偉人也曾因為一口塑料方言,在北大圖書館遭受冷遇,京劇也麵臨這樣的困境。
    京城一個老人本來還是一臉樂嗬地看著電視。
    他是戲曲協會副會長,戲曲名角,陳興昌。
    他看的正好是魔都衛視。
    不過聽到這兩句,他一下子嚴肅起來了。
    這兩句話聽上去有點鍵盤俠的意思,實際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
    “爸,你別聽他們瞎說,方言怎麽了,別人聽不懂方言,本地人能聽懂啊!”
    老人搖了搖頭:“本地的年輕人真的聽得懂嗎?他們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學的都是普通話,學習,生活,工作都是普通話,讓他們去理解拗口的方言,本來就是一個問題。”
    兒子還想反駁,老人抬了抬手,“你沒發現已經沒有年輕人看戲了嗎?”
    年輕人不說話了,他當然發現了,隻是不希望讓父親失望而已。
    戲劇,是他一生的努力,現在有人告訴他戲劇不行了,他怕父親受不了這個打擊。
    “樂隊伴奏一聽光是鑼鼓家夥,
    隆格裏格三大件,
    這怎麽能夠跟上時代跟上潮流,
    吸引當代小青年。”
    一針見血。
    京劇的藝術形式,在當年流行,但是放在現在,已經明顯落後於流行音樂。
    別人的樂隊伴奏,鋼琴大提琴小提琴,吉他架子鼓,嗩呐電子琴,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差距太大了。
    樂器越多,聲音越立體越豐富,表現的層次感就越強。
    而京劇呢?還是老一套的鑼鼓。
    這是他們的特色沒錯,但流行音樂也可以加上這種特色啊。
    陳興昌不是老古董,他也聽流行音樂。
    去年的《赤伶》讓他一下子就打開了眼界,戲曲原來還可以這麽玩。
    但這不符合他的目標,因為《赤伶》本質上是流行音樂,隻是吸收借鑒了戲曲唱腔和元素。
    在他看來,這是本末倒置。
    今天聽了這首《說唱臉譜》,對他的觸動很大。
    過於京劇,真的需要與時俱進了。
    否則等待京劇的下場,就是被流行音樂借鑒吸收以後,京劇淹沒在曆史的塵埃裏。
    電視機裏,說唱結束後,戲劇又開始了。
    舞台上的角們,在音樂裏動了起來。
    然而在陳興昌眼裏,卻是那麽悲涼。
    “紫色的天王托寶塔,
    綠色的魔鬼鬥夜叉,
    金色的猴王銀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靈笑哈哈。”
    角們一邊唱,一邊把孩子們團團圍住,對著他們指指點點,生氣地發出叫聲。
    像極了放不下架子的京劇大師們對流行音樂的無端指責。
    《赤伶》出來的時候,有人直斥這是糟蹋傳統文化。
    其他戲曲歌曲出現的時候,總有人說風涼話。
    他們卻沒想過,被他們說是糟蹋京劇的歌曲,又給京劇帶來了多少關注度。
    隻可惜受到歌曲影響的年輕人,懷著好奇心去看京劇表演的時候,卻被直接勸退。
    聽不懂,太吵了。
    跟《說唱臉譜》裏唱的一模一樣。
    陳興昌覺得自己有必要找諾言好好聊聊,京劇的路到底在哪裏。
    戲劇之後,又是一段說唱,這種形式太少見了。
    說唱被視為外國文化,戲劇是國粹,怎麽這麽組合呢?
    年紀大的觀眾們定住了,年輕人也被吸引了目光。
    “我爺爺生氣說我純粹這是瞎搗亂,
    多美的精彩藝術中華瑰寶,
    就連外國人也拍手叫好,
    一個勁的來稱讚。”
    不少老年人都點頭表示讚同,這也是他們想說的話啊。
    每次唱大戲的時候,都有不少外國人聽的如癡如醉,多好的節目啊,不能瞎糟蹋。
    “生旦淨末唱念做打,
    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簡單,
    你不懂戲曲胡說八道,
    氣的爺爺胡子直往臉上翻。”
    確實,唱戲的要求比唱歌高多了,付出的努力也遠遠不是唱歌能比的。
    唱念做打,連動作都有嚴格的要求,不學上幾年,根本上不了台。
    唱歌呢?能出聲就能唱歌,可以說沒有要求。
    不過歌還沒結束呢,大家也都聽出來了,這是一個人扮演兩個角色,孫女跟爺爺在爭論戲劇呢。
    接著往下聽。
    “老爺爺你別生氣允許我申辯,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會煩,
    藝術與時代不能離太遠,
    要創新要發展哇呀呀呀,
    讓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愛看,
    民族遺產一代一代往下傳。”
    陳興昌點點頭,這個說法他很認可。
    其實京劇這些年也經曆了很多次迭代,但是始終沒有找到破圈的方法。
    音樂是個圈,京劇也是個圈,他的老朋友蘇星海就對這個年輕人讚不絕口,他也想聽聽諾言有什麽高見。
    電視機裏,舞台上終於鮮活起來,孩子們跟唱戲的角們親切互動。
    歌曲進入到尾聲。
    “一幅幅鮮明的鴛鴦瓦,
    一群群生動的活菩薩,
    一筆筆勾描一點點誇大,
    一張張臉譜美佳佳。”
    用流行音樂開場,用戲曲結尾。
    說唱臉譜,真的就是說唱臉譜。
    以陳興昌的見識,自然不會覺得這戲唱得有多麽好,隻是不錯而已。
    但跟說唱結合起來以後,這首歌像是一下子活了起來一樣。
    旁邊的孫子手裏的都不知道扔到哪去了,目光炯炯地盯著電視。
    “爺爺,這個好玩!”
    陳興昌饒有興趣道:“你喜歡這樣的?”
    小孩重重地點頭嗯了一聲。
    陳興昌若有所思。
    不談其他,這首《說唱臉譜》在受眾麵上,遠超一般的京劇節目。
    連小孩子都感興趣,才是好的節目啊。
    舞台上,一群角兒們熱熱鬧鬧地下場了。
    現場觀眾們為他們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能夠站在京劇的角度,指出他們的問題,這沒什麽稀奇,鍵盤俠多的去了,但是能夠讓京劇活過來的人,可隻有諾言一個啊!”
    網上,有人感歎著京劇發展的艱難。
    “這叫什麽京劇,就是瞎胡鬧!”
    “糟蹋國粹,建議封殺!”
    網友們有支持有反對,但這都不重要了。
    新鮮的事物,總是容易遭受指責。
    此時的收視率,魔都衛視已經壓在央視頭上。
    熱搜第一條就是“魔都衛視收視率超越央視”。
    這條熱搜源源不斷地帶來新的觀眾,而上了年紀準備睡覺的觀眾們,遲遲沒能入睡。
    這一耽擱,就是兩個多小時,舍不得睡覺啊,好些年沒看過這麽精彩的晚會了。
    “這節目有意思啊,京劇如果都這麽唱,看的人肯定多。”
    “剛剛後台整個樂隊都上了吧?”
    “對,我聽著樂器不少,明顯好聽了很多。”
    《說唱臉譜》帶給大家的震撼是巨大的。
    說唱加京劇,有人想過這麽玩嗎?
    或許有,但沒人敢做,因為太容易挨罵了。
    京劇圈子裏那都是一幫大爺,名氣不怎麽滴,脾氣倒是大的很,又是學唱戲的,罵人又響亮又難聽,偏偏還不帶髒字,沒幾個人受得了。
    很多人都高興壞了,總算逮住機會了,黑子們開始拱火。
    “大師,諾言這麽糟蹋京劇,不說兩句嗎?”
    “要是我我肯定忍不了,必須讓他賠禮道歉。”
    “暴殄天物,胡編亂造,最好封殺他。”
    你別說,還真有所謂的戲劇大師跳了出來,對許諾大肆抨擊。
    許諾忙著導演節目呢,自然也沒功夫回他們。
    不過這事也用不著他出手,陳興昌出手了。
    “這未嚐不是一種可以探索的方式,京劇已經太老了,需要《說唱臉譜》這樣的新鮮血液,感謝諾言。”
    剛才還罵的興起的“大師”們頓時傻眼了。
    臥槽,這尼瑪什麽情況,副會長怎麽都叛變了?
    大哥都表態了,其他人還是洗洗睡吧。
    他們趕緊把罵人的圍脖給刪了,京劇這個圈子,跟其他圈子不一樣。
    圈子越小,這些副會長權力越大,分分鍾就能讓他們混不下去。
    剛剛掀起來的輿論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熄滅。
    魔都衛視收視率依然堅挺,絲毫沒有下滑的意思。
    《說唱臉譜》之後,主持人又開始報幕了,每次主持人報幕,其他台都有點膽戰心驚,生怕魔都衛視又搞什麽幺蛾子。
    “接下來有請陳見深、周安邦為我們共同演繹《一路生花》!”
    陳見深前段時間狠狠地火了一把,一首《鄉愁》,讓他重回巔峰。
    周安邦,那也是老藝術家了,又是回憶殺。
    這個夜晚,上了年紀的觀眾們怎麽也狠不下心來去睡覺。
    得,繼續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