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編寫一本教科書

字數:9399   加入書籤

A+A-


    第186章 編寫一本教科書
    第186章 編寫一本教科書
    材料學院,孫麗娜的實驗室中。
    徐銘、劉超、趙媛媛幾個人站在一起,看著前麵的一個實驗台,實驗台的前麵就是蕭易。
    一身白大褂的蕭易,麵前正放著一堆的樣品以及相應的實驗報告。
    看上去是正在研究著這些樣品所對應的各種數據。
    雖然徐銘他們並不清楚,隻是這些實驗報告,又能夠得出什麽結果來?
    不過想想當初他們的大師姐,人家也是拿著一堆的實驗報告,然後就從一些在他們眼中看起來完全沒有突出特點,隻能稱得上是垃圾的數據堆中,找到了能夠發頂刊的課題。
    一時間他們相視一眼,最後都聳了聳肩。
    還是不要和這兩個變態去比了,不然的話受傷的隻會是他們。
    更何況,眼前的蕭易,可是剛剛搞出了高溫超導機製,比他們大師姐還要牛。
    “你們說,蕭神能評的上諾貝爾獎嗎?”
    劉超小聲地問了一句。
    旁邊的徐銘想了想,最後遲疑的說道:“應該……可以吧?”
    趙媛媛說道:“網上全都這麽說,說不定呢?”
    想著眼前就有一位諾貝爾獎候選者,他們都不由得露出了憧憬的表情。
    那可是諾貝爾獎啊!
    對於他們這些學生來說,這個東西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
    蕭易倒是完全沒有注意到徐銘他們正用崇拜的表情看著自己。
    至於諾貝爾獎什麽的,他大概是這件事情中最不關心的人了。
    還是那句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而影響了他的心態什麽的,那就完全是得不償失了。
    所以,與其去關注能不能得獎,還不如關注一下眼前的這些樣品。
    他麵前的這些樣品都是各種各樣的高溫超導體,是他最近製備出來的。
    再加上一一對應的實驗數據,他便可以發動自己的“材料掌握”,對這些材料進行外掛級別的分析。
    “唔……這個是tbo,鉈鋇鈣銅氧化物,超導臨界溫度高達100k以上,比起釔鋇銅氧還要高上幾十度。”
    “根據實驗結果顯示……這個具體是tbo2212,超導臨界溫度為110k,超導間隙Δ≈2030ev,晶格參數為a≈3.85,b≈3.85, c≈30.6。”
    “在拉曼光譜圖中可以輕易地觀察到與銅氧平麵相關的聲子模式,頻率≈3006001。”
    “在arpes的觀測下,顯示出多帶結構,費米麵由多個電子和空穴口袋構成……”
    蕭易摸索了一下下巴。
    隨後,他心中微微一動,【材料掌握】便開始於無形之中發動了。
    一瞬間,他眼中的世界就變了。
    眼前的這塊tbo2212樣品仿佛被無限放大,最後裏麵的各種細節便顯現在了他的眼前,幾乎是分毫畢現——大概,分毫畢現都不足以形容這種細節的程度,
    隻能說,他的眼睛仿佛都變成了一個顯微鏡,能夠直接觀察到眼前這塊樣品的微觀層麵。
    當然,他所能觀察到的細節程度,最終也是受到那些實驗數據的細節程度限製。
    而這些實驗數據的細節程度,又受到試驗儀器的分辨率限製。
    同時整體遵循木桶原理,最終的細節程度,完全由分辨率最差的實驗儀器決定。
    這就是為什麽蕭易為科學島實驗室訂購的那些實驗儀器,在分辨率上麵幾乎都堪稱是最頂級的,就是為了將他的【材料掌握】能力發揮到極限。
    至於他現在手上的這些實驗數據,從效果上來說,就要差了不少。
    這也是沒辦法,畢竟除了他之外,大概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實驗室會對實驗設備的分辨率有那麽高的要求,基本上都會存在分辨率比較低的設備。
    像是孫麗娜的這個實驗室中,也就有著分辨率很一般的那種設備。
    他搖搖頭,算了,勉強用用,畢竟總不能跑去對孫麗娜說,讓她把那些分辨率差的設備都換一套。
    不再糾結,隨後他便在腦海中仔細分析起了這個樣品。
    通過【材料掌握】獲得的微觀信息,來和c理論進行對比,然後再根據c理論的指導,他可以利用【材料掌握】附帶的模擬推導功能,來模擬改變超導界麵的結構,從而觀察是否能夠改變這個材料的超導性質。
    不管是高溫超導還是低溫超導,都有三種性質,分別是臨界溫度、臨界磁場強度,以及臨界電流密度,如果材料的條件處於這些狀態之內,就會進入超導態,但如果超過了這些臨界度,那麽就會失超。
    因此溫度並不是唯一的重要條件,另外兩個也是。
    除此之外,就是這塊材料的基本性質了,特別是在可加工性上。
    隻有可加工性能越好,才越適合大規模使用,因為這涉及到了加工成本,越容易進行切削、衝壓等加工手段的材料,也就越方便打造成人類需要的形態。
    就比如釔鋇銅氧和铌鈦合金這兩個超導體,釔鋇銅氧對比铌鈦合金,在臨界磁場強度和臨界電流密度上,都要更好一些的。
    但也正是因為釔鋇銅氧屬於一種陶瓷材料,脆性較高,可加工性比铌鈦合金差了很遠,再加上其合成成本較高,因此也一直都沒有大規模使用。
    蕭易的目的,就是要設計出一個在可加工性上足夠好,同時合成成本也足夠低的高溫超導體。
    就這樣,他開始不斷的嚐試,同時,也不僅僅隻是眼前的這塊tbo,此外還有其他各種材料,bso、yb、fese等等。
    時間也很快過去。
    花費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將眼前的這些樣品全部分析了個遍。
    隨著【材料掌握】的效果結束,蕭易眼前的畫麵也逐漸被拉長,直到最後,視野中的微觀世界便重新恢複到了宏觀世界當中。
    “嗯……這些數據的分辨率還是不太行。”
    微微搖搖頭,蕭易略微感到有些可惜。
    雖然今天的分析倒也不是一無所獲,不過仍然受限於分辨率的緣故,所以收獲也並不是很多。
    也許可以去其他更加高檔的實驗室,比如上京那邊的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那邊的實驗儀器還是足夠高檔的。
    但問題就是,那邊比這邊還要卷。
    使用實驗室都是要預約的,更何況他要進行的是大量實驗,通過製備大量的高溫超導體樣品,然後再進行大規模的測量,就更麻煩了。
    “終究不是自己的實驗室啊。”
    想到這裏,蕭易就更加期待科學島實驗室的建成了。
    雖然科學島實驗室不會有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大,但是實驗設備上保證都是一等一的。
    “不過……”
    蕭易忽然回想了一下剛才通過【材料掌握】在分析過程中的一些感受。
    他的心中在此時冒出了一個想法:“或許,我能夠根據【材料掌握】帶給我的那些感受,編寫出一本實驗數據分析方麵的教科書出來?”
    雖然別人並不能像他一樣擁有【材料掌握】的能力,但是他卻能夠根據【材料掌握】帶來的作用,總結出一套適合所有人學習的實驗數據分析方法。
    這種方法,肯定超越了當前所有實驗數據分析方法的範疇,能夠大幅度提高相關領域科學家們的科研效率,特別是在材料這一領域上麵。
    心中產生了這個想法,蕭易就有些意動了。
    搞出論文或者重要的研究成果什麽的,是科研的一方麵,寫教科書,同樣也是科研的一方麵。
    前者是為科研進行開拓,而後者就是為科研進行奠基。
    兩者孰輕孰重,並不能進行比較,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沒有後者,也就沒有了前者,而沒有前者的話,也就沒有更加厚重的後者。
    算是一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一本經典的教科書,能夠指導更多的人做出更多的成果。
    “嗯……那就這麽定了,接下來等待科學島實驗室建成的這段時間,就專門用來寫這樣一本書吧!合成高溫超導材料這件事情,等到實驗室建成之後再說好了。”
    蕭易很快做出了決定。
    至於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實驗分析原理》好了。
    他從微觀中總結出的宏觀方法,怎麽說也當得上“原理”二字嘛!
    另外,正好寫這本書的同時,必然也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同樣也能夠幫助他進行高溫超導材料的設計,至少也能積攢大量的實驗。
    正當他開始尋思這本教科書該怎麽進行架構的時候,實驗室的門忽然被敲響。
    徐銘他們去開門,然後就見到潘偉等量子信息部的大佬們過來了。
    他們幾個小卡拉米頓時眼睛都瞪大了起來。
    “潘院士!陳院士!還有……”
    一般來說,即使他們都在一個學校,但一個學院的學生大多數的時候連自己學院的老師都認不全,就更不用說其他學院的老師了。
    但是沒辦法,他們這位潘偉院士在科大裏麵太有名氣了,所以即使是他們這些材料係的學生,也能夠第一眼就認出這位量子信息領域的領軍人。
    潘偉朝他們笑著點點頭,隨後就看向了裏麵的蕭易,然後對徐銘他們說道:“我們是來找蕭易的,麻煩你們幫忙叫一下他。”
    “好……好的!”徐銘他們點了點頭,最後便趕快跑到了蕭易的旁邊,向蕭易招呼了一聲。
    蕭易轉過頭一看,見到了潘偉他們後就是一愣。
    他自然是見過潘偉他們的,還是當初開會的時候,不過之後就沒怎麽見過了。
    他倒是也從鮑校長那邊知道過,當時科學島實驗室搭建過程中的阻力就來自這幾位。
    就是不知道,他們現在來找自己是幹什麽的。
    隨後他便走了過去,說道:“潘院士,陳院士,幾位怎麽專門來這裏找我了?”
    潘院士笑道:“首先是要恭喜蕭教授研究出了高溫超導機製啊,說不定拿諾貝爾獎也就這幾年了。”
    蕭易笑著擺擺手,說道:“沒什麽,都是運氣,運氣。”
    潘院士失笑:“這怎麽能說是運氣呢?這都是實力。”
    看著對方的樣子,蕭易的眉頭一挑,看樣子,這算是來和他交好的麽?
    他笑道:“潘院士,您還是直說,是來找我幹嘛的吧,如果是想和我交流一下高溫超導機製的話,我是十分歡迎的。”
    潘院士一愣,和陳院士等人相視一眼,隨後笑著點點頭,說道:“確實是這樣的,蕭教授應該也知道,量子計算機,特別是超導量子計算機,對於超導機製也是需要一定研究的,所以我們確實想邀請蕭教授舉行這樣一場關於c理論的講座,到時候我們量子信息研究部也會組織所有人去交流學習。”
    “我們量子信息科學實驗室也會組織一下。”旁邊的陳院士也笑著點點頭。
    聽到他們這麽說,蕭易就明白了,他們確實是想來和自己打好關係的。
    他雖然對這些科研之外的事情不怎麽感興趣,不過對方想要邀請他進行c理論的講座,他當然也不會拒絕。
    至於交好這種事情什麽的,隨緣吧。
    在科學界,終究是實力至上,一個全靠吹,但沒有什麽實際成果的,隻會受到嘲笑,而真正擁有成果,從來不靠吹的人,才能得到尊敬。
    “這當然沒問題。”他點了點頭。
    潘院士笑了起來,“那就好。”
    “另外,蕭教授,我也是想問一下,你對於量子信息有興趣嗎?”
    潘院士說道:“現在學術界都說,隻要是蕭易感興趣的問題,就一定能夠得到解決,所以如果伱能夠加入我們的話,說不定能夠讓咱們在量子信息上,再進一步呢?”
    “量子信息?”蕭易搖搖頭,說道:“我確實沒有太大的興趣,這個領域,咱們國內有潘院士你們撐著就行了。”
    當前的量子計算機隻能固定計算一種算法,完全不能做到像經典計算機那樣的通用計算,而如何實現量子計算機的通用計算,也就是讓量子計算機具有類似於經典計算機那樣的圖靈完備性,卻仍然是個難題。
    對於這個問題,蕭易也曾思考過,最後得到的結論就是,現在量子計算機的基礎性能還沒有達到製造量子圖靈機的程度。
    至於基礎性能,又涉及到了其他的一係列問題,比如說材料、基礎技術、理論等等。
    總而言之,目前是別想造出量子圖靈機了。
    他現在還不如集中地去研究其他問題,就比如現在。
    “我嘛,我現在還在嚐試著根據c理論,合成高溫超導體呢,說不定到時候也能夠給你們帶來幫助。”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也是在為量子信息做貢獻嘛。”
    聽到蕭易這麽說,潘偉他們都是大笑起來。
    “蕭教授說的也是。”
    “那我們就預祝蕭教授的成功了。”
    隨後,他們也沒有再繼續打擾蕭易,離開了這裏。
    ……
    之後的蕭易,便開始了他的寫書大計。
    而且一本教科書,自然也是很有挑戰性的,並不是隨便寫寫就行,還是需要各種設計以及構思。
    不過,在這種設計構思的過程中,也加強了他對實驗數據分析的理解,甚至,因為他需要高頻次的使用材料掌握,於是在不經意間,他對於材料掌握的運用也都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了,即使是在低分辨率的實驗儀器上,他也能夠將材料掌握的效果發揮到一種新的境界。
    而這也幫助到他編寫教科書的過程。
    他編寫教科書的事情,也很快被學校這邊知道了。
    學校這邊自然是大力支持,寫教科書,對於任何一名學者來說都是一件能夠提高聲望的事情,而同樣的,對於這個學者所屬的單位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
    科大也有自己的出版社,到時候蕭易寫出來的這本教科書,肯定也是從他們這裏出版。
    所以,科大為蕭易提供了編寫過程中的指導,指派了一些曾經有寫書經驗的老師,給蕭易提供了一些寫作上的幫助。
    很快,蕭易寫出的第一部分,先就給學校內的少數幾名院士看了看。
    那幾名院士頓時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第一部分中蕭易給出的一些實驗分析方法,連他們這幾位院士都未曾想過,那種由微觀到宏觀的分析方式,直接給他們帶來了一種新的角度。
    利用這種分析方法,不知道能夠提高多少的研究效率。
    一時間那些院士們都開始催促蕭易趕快把整本書寫出來,他們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後麵還有什麽更精彩的分析方法。
    就這樣,時間飛快的過去了。
    中途蕭易也進行了一場c理論的講座,這場講座還吸引了全國不少的學者親自到現場來學習,畢竟,關心高溫超導機製的人,實在太多了。
    而另外一邊,科學島實驗室也在經過了兩個月的設計後,正式開始動工,預計工期九個月,反正也就十幾畝,總共三層樓高的實驗室,並且實驗室設計基本上方方正正,沒有特殊的結構,九個月,足夠了。
    ……
    時間一晃而過,八個多月,在悄然之中過去。
    而這一天,蕭易的《實驗分析原理》,正式出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