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第229章 三大學術界的內卷

字數:9093   加入書籤

A+A-


    229.第229章 三大學術界的內卷
    第229章 三大學術界的內卷
    拿起了麵前的草稿紙,蕭易瀏覽著上麵的這個模型,麵上也露出了微笑。
    這麽久的功夫,也算是沒有白費。
    至於為什麽要命名為碳解圖,主要就是在其中,蕭易借鑒了費曼圖的思想。
    費曼圖是由那位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所創立的一種方法,能夠用很形象化的角度來處理量子場中各種粒子相互作用的圖。
    而對碳元素進行解析之後,其終究也是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組成的東西,從本質上來說,和其他的任何元素都沒有區別。
    就像是不同的恒星之間,也都是由恒星和行星組成,隻不過恒星的質量不一樣,行星的數量也不一樣。
    因此,費曼圖的思想在其中提供的作用還是挺大的。
    不過,費曼圖能夠處理各種不同的粒子,而碳解圖,就集中在碳上麵,因此在任何和碳有關的研究上麵,就能夠做到更加細致的分析。
    同時,碳解圖也更具兼容性。
    意思就是說,其他的各種分析方法也都能夠和碳解圖融合起來使用,無論是量子力學中的量子場論、量子色動力理論、統計力學、量子霍奇理論等等,又或者是數學裏麵的各種分析手法等等,都可以在碳解圖中毫無阻礙地運用起來。
    像是bcs理論、蕭氏超導理論等一些特殊的理論,同樣也是如此。
    這也為碳解圖能夠發揮的效果,帶來了更大的提升。
    “嗯……如此一來,利用計算機分析的方法,會帶來不小的作用,特別是在結構方麵。”
    蕭易摸索了一下下巴。
    “此外,不僅僅是碳元素,其他的各種元素,通過我的這個分析方法,也能夠搞出各種氫解圖、氧解圖、鐵解圖等等。”
    而且說不定,這些不同元素的解圖相互之間還能夠進行融合使用,從而單獨分析包含某幾種元素的化合物,比如水,就可以將氫解圖和氧解圖結合起來後進行分析。
    不過,對於這類有些重複性的工作,蕭易就沒有那份閑功夫了。
    將碳解圖的論文先發表出去,剩下的工作,學術界的其他人們會完成的。
    他的這篇開創性論文值得發上一篇pr或者是jacs等等,而第二篇論文也是值得發pr、jacs的,畢竟第二篇論文算是對他的開創性論文的驗證,也是很重要的。
    而之後再發出的其他元素的論文,價值量上就會依次遞減了,不過,想來即使不是頂刊級別的價值,次頂刊也都是完全沒問題的,保底也都是個一區。
    “嘖,這麽想的話,我算是一下子就給物理化學領域帶來了幾十篇頂尖論文咯?”
    想到這裏,蕭易的眉頭一挑。
    隨後他也不再廢話,開始整理論文。
    內容並不多,簡單地給出一些分析的思路,最後就可以直接將模型擺上去了。
    最終也就隻有12頁的內容。
    當然,需要引用的文獻就比較多了,畢竟他運用了相當多的理論,文獻引用量自然就比較多。
    林林總總的全部加起來也差不多有20頁。
    直到最後,論文搞定,開始上傳。
    雖然這篇論文足夠發pr,或者是jacs,不過最後他當然還是直接上傳到了個人網站上麵。
    總而言之,除非是有其他作者,或者是像爆破趨勢理論那樣需要發揮宣傳作用的論文之外,他的論文基本上都隻會發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麵了。
    當然,也正因為這些原因,他個人網站如今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了,想要看他論文的人也都會直接來到他的個人網站上尋找。
    其他人想要引用他的論文時,除了那些已經發表出去的論文之外,基本上就是直接引用他的個人網站鏈接了,如果把他的個人網站也當成一個期刊的話,那麽他的個人網站的影響因子都差不多有幾十個了。
    很快,論文上傳完成。
    “ok,接下來要研究的就是,利用碳解圖,構建結構了。”
    對於這個最終目的,蕭易早就已經躍躍欲試了。
    碳解圖研究了這麽個把月,為的可不就是這件事情嘛!
    不再廢話,開始動手。
    首先明確一點,能夠抵抗高能中子和高溫等離子體的材料,其原子與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強度是相當重要的。
    而共價鍵,無疑是個首選。
    這也是為什麽碳複合材料能夠成為選項之一,便是因為碳和碳之間的化學鍵就是共價鍵。
    其次,致密性也比較重要,第一壁材料越是致密,也就越是堅固,同樣的,也就能夠更有效地去抵擋住高能粒子的衝擊。
    此外還有相當重要的熱導率,如果一種材料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熱量傳遞出去,其自然也就越適合成為第一壁材料。
    除了這些條件之外,還有包括機械強度以及化學穩定性等一些要求。
    總而言之,第一壁材料絕對能夠稱得上是在所有材料中都屬於登峰造極的一種。
    確定了這些重要的條件之後,蕭易開始設計結構。
    擁有了碳解圖,他可以很輕鬆地就設計出理論上能夠存在各種的碳結構,然後再利用計算機模擬出在這種結構下的碳的性質。
    當然,再加上他的關鍵大殺器:材料掌握,就可以十分輕鬆地將這種物質給合成出來。
    就這樣,時間悄然過去。
    ……
    另外一邊,隨著這篇論文上傳完畢,出現在了他的個人網站上後,不出所料的,很快就被人們發現了。
    這段時間,關於孔徑加速現象的討論可絲毫沒有停下,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在討論這件事情。
    而雖然被推出去接受采訪的人是劉曉東,但作為眾所周知的關鍵,蕭易當然也還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人物。
    於是乎,在各種宣傳、轉發之下,他的這篇論文很快地又在學術界內傳開了。
    而這一次,就不僅僅隻是物理學界關注了,化學界和材料學界也都表示了關注。
    實在是這篇全部內容20頁,正式內容僅有12頁的論文,看上去有點太不得了了。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石墨烯研究所。
    一間辦公室內,安德烈·蓋姆正在自己的電腦上看著論文。
    石墨烯研究所,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研究石墨烯的。
    作為一種擁有著許多神奇性質的材料,石墨烯很早就被科學家們發現了它在工業應用上的許多前景。
    盡管如今已經20年過去,其還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運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確實始終是位於科學界前沿的熱門材料。
    不然的話,它的發現者也不會就那樣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安德烈·蓋姆,就是石墨烯的發現者。
    當年他和他的學生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就那樣通過膠布在一塊石墨上不斷地粘貼,最終發現了這樣神奇的材料。
    所以有的時候,運氣還是相當重要的。
    就在這個時候,安德烈·蓋姆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是一條hatsapp上麵發來的消息。
    他看了一眼,正是他當年的學生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發過來的。
    安德烈·蓋姆的眉頭一挑,打開一看,是一個pdf文件。
    隨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又發了一條消息過來:【安德烈,快看看這篇論文!天啊,我真不敢相信,碳竟然還可以這樣研究!】
    安德烈·蓋姆不由來了興趣,什麽東西能夠讓自己這位學生如此激動?
    回了一條消息:【先等我看看】
    隨後他便下載了pdf文件,點了進去。
    首先是標題。
    標題很簡單,就叫碳解圖,【anaysis diagra of carbon】。
    反正蕭易寫這篇論文的時候就沒有想過要發表出去,標題當然是怎麽簡單怎麽來了。
    不過,這就讓安德烈·蓋姆有些疑惑了。
    “這個標題是什麽意思?意思就是說,專門針對碳元素的一種分析圖?”
    但是這種東西又有什麽好寫的,碳是什麽東西,不是人人都清楚?
    隻不過考慮到這篇論文是自己學生發過來的,而且康斯坦丁還相當推薦,所以他還是耐心往下看去。
    而這個時候,他也看見了論文作者是蕭易。
    “xiaoyi?不會是我想的那個蕭易吧?”
    他的心中不由想到。
    而隨著他開始看到正文的時候,“好吧,還真是他!”
    蕭易的文風,基本上整個學術界的人都知道了。
    安德烈·蓋姆也絲毫不例外,隻需要第一眼就可以認出來。
    “以前我可沒看過蕭易還寫過這篇論文,所以說……這篇論文是他最新的成果?”
    而且還正好和他的研究沾上邊了!
    如今在學術界可是有句話叫做,【如果你是學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的,卻從來沒有看過蕭易的論文,那麽就隻能說明你還是一名普通的學者;而如果你已經是一名資深的學者,當伱不知道看什麽論文的時候,那就去看看蕭易的論文吧,你會有更深的感悟。】
    至於蕭易的新論文,那就更得看了。
    於是乎,他的興趣大增,開始往下看了起來。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過去,他也逐漸明白了康斯坦丁為什麽對這篇論文大加稱讚了。
    這種創新的思路……
    這種全新的分析方法……
    心中的驚歎,也讓他越發感慨。
    蕭易不拿諾貝爾獎,天理難容啊!
    就這樣,12頁的內容,他很快就看完了。
    “真是……一如既往地驚人思維啊。”
    “隻是一個元素,居然還能夠進行如此詳實的分析……”
    “那如果換成其他元素,是不是也可以……?”
    安德烈·蓋姆很容易就聯想到這一點。
    而且他也很快就意識到,如果真的能夠搞出來,至少也能夠發上一篇次頂刊什麽的。
    如果發得快的話,一篇頂刊也完全沒問題。
    特別是一些熱門元素。
    比方說碳,那就是妥妥的熱門元素,研究碳的人那可是太多了。
    其次就還有像是氫、氧、銅、鐵等這些元素。
    越是常見,就越是熱門,畢竟常見就意味著成本低,能夠使用的範圍也就更廣了。
    而越是熱門的話,那麽引用量也就會高,自然而然,也就越容易受到那些期刊的親睞。
    不過,安德烈·蓋姆心動了沒一會兒後,他就搖了搖頭。
    算了,他還是別想這種事情了。
    想要寫出這樣的論文,難度可絲毫不低,首先就得掌握各種相關的理論,如果掌握的理論不全麵,那自然也就無法保證最後解析圖的全麵性,期刊編輯到時候可不見得就會接受。
    但是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能夠像蕭易那樣,不僅能夠掌握量子力學的各種方法,又能掌握數學中的各種方法?
    安德利·蓋姆無奈地搖搖頭,反正他是不可能了,其他人顯然也基本上不會有人能夠做到。
    他估計啊,最後這些論文肯定都會由相當多的合作者共同完成的。
    而後,他打開了hatsapp,給自己的學生發去了消息。
    【論文我已經看完了,非常精彩的一篇論文,真不愧是蕭易的論文,感謝你的分享。】
    沒過一會兒,康斯坦丁一就發來了消息:【哈哈,我就說吧!怎麽樣?現在我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假如我們利用碳解圖來對石墨烯進行分析的話,是不是也能夠幫助我們去發現其它更多和石墨烯有關性質?或者說,我們也可以根據碳解圖來發現一些和石墨烯結構類似的物質,等等,我現在腦海中已經有相當多的點子了。】
    見到康斯坦丁提出來的這些想法,安德烈·蓋姆也是眼前一亮。
    【很好,你的這些點子都很不錯,我覺得我們確實應該試試,那就明天的時候見個麵吧,咱們好好談談。】
    就像是當初想到用膠布粘石墨一樣,他們的點子還是很多的,盡管其中的有些點子並不是很有用就是了。
    像是安德烈·蓋姆曾經還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以至於他還成為了唯一的一個同時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和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為此還登上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
    隨著更多人看過蕭易的這篇論文,也讓學術界的更多學者們在心中驚歎於蕭易怎麽總是能夠想到這些奇妙的點子。
    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就算是他們想到了這樣的點子,也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將這樣的點子實現,必須得找人合作才能夠完成,而且大概率找的合作者,還不僅僅隻有一個,而是相當多個。
    不僅得有物理專家,還得有數學專家,大概率還需要化學專家,同時他們能夠掌握的方法還必須足夠多,不然的話,肯定時無法做到像是蕭易的碳解圖那樣全麵。
    以至於就有一些學者在網上吐槽了起來。
    其中有位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材料係教授就在自己的x上麵發表了看法。
    【首先,我必須得說的是,蕭易的碳解圖絕對是一項對於化學和材料來說都有著極大意義的成果。
    但我還是想問,到底還有什麽東西是蕭易不懂的?
    天啊,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能夠在一篇隻有12頁的論文中看見量子場論、量子色動力學、量子霍奇理論、費曼圖、代數幾何、數學分析……這麽多理論!
    以至於我現在正打算找人共同嚐試搞出矽解圖,結果在聯係了三個人之後,卻仍然發現我們之中沒有人能夠搞定路徑積分的內容!
    我的耶穌,蕭易,你真的不是上帝派下來折磨我們的嗎?】
    而他的這段文字,也得到了相當多人的讚同。
    但沒辦法。
    吐槽是吐槽了,最終他們還是得老老實實地去繼續找合作者。
    所以這位伯克利的教授很快就又發了條消息:【感謝上帝,總算是找到了一位能夠搞定路徑積分的合作者了,大家可以等待我們的論文了。
    希望我們是第一批完成的,】
    就這樣,化學界、材料學界,還有物理學界,又掀起了一次內卷的浪潮,誰先完成,誰就能夠成為贏家,至於那些沒能第一個完成的團隊,他們的功夫也就隻能白費了。
    不過,對於這樣的事情,蕭易就完全沒有關注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已經逐漸接近了自己的目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