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找出戰術背包的問題
字數:5607 加入書籤
張培看著坐在椅子裏,盯著文書出神的顧正臣,他已經保持這個狀態近半個時辰了。
除了幾聲長籲短歎,再無任何動作。
張培看向門口,顧誠端著托盤走了進來。
顧誠見顧正臣沉思,不敢打擾,放下熱茶,端走冷茶,又給張培換了茶碗,回頭見顧正臣還在思慮事情,便走了出去。
張培守在一側,直至“咚咚”的打更聲傳了進來。
顧正臣抬起頭,看向張培:“什麽時辰了?”
“已是二更。”
張培肅然回道。
顧正臣合起朝廷文書,端起茶碗,品了口溫熱的茶水,問:“獄房有消息嗎?”
張培微微點頭:“姚鎮在一個時辰前來過,見縣尊在思慮事情,沒有打擾。他說郭傑、郭寧、郭梁很老實,並無大礙。另外,獄房的獄卒陳九二想要接近郭傑,被姚鎮給擋了回去。”
顧正臣淡然一笑:“這幾人,未必是什麽大人物,但對於郭家來說,是一個門麵,臉麵。闖入菊花宴,強行帶走三人,可以告訴百姓,本官隻認事,不認人。走吧,跟本官去看一個人。”
張培有些意外,這都二更了,還去見誰?
戶房屋舍。
孫娘捏著針,熟練地縫製著布料,縫合好一處之後,翻過來,看著外側口袋並無縫隙,對比下圖紙樣式,見並無不妥,再翻過包,縫製下一處。
燭火猛烈地跳動起來,過長的燈芯擾了寧靜。
孫娘拿起剪刀,伸入火焰裏,剪去一截燈芯,燭火頓時小了些,房間暗了不少,很快,燭火便又恢複了明亮,安靜地燃燒著。
門外傳來了腳步聲,孫娘盯著門口的方向。
“孫娘,是我。”
顧正臣站在門外喊道。
孫娘起身,開了門,看著顧正臣就要下跪,顧正臣抬手扶住:“非是堂上,無需如此。”
“縣太爺。”
孫娘很是感激。
顧正臣看向身後的顧誠,顧誠端著一壺菊花酒,一些重陽糕走了過來。顧正臣解釋道:“因為你的身份,重陽節無法外出,好歹是個節日,勉強過一下吧。”
孫娘看著冒熱氣的重陽糕,看著菊花酒壺與酒杯,眼淚奪眶而出。
想以往,丈夫尚在時,日子過得雖是艱辛,可每逢重陽,丈夫也會釀些菊花酒,打給鄰裏。可如今,已是天人永隔,自己也成了囚犯……
“好了,別傷感了,說說正事吧。”
顧正臣不知如何安慰,隻好轉了話題。
孫娘擦了擦眼淚,強忍悲傷,走入房間裏,對跟進來的顧正臣說:“下午時已縫製好了一個,隻是縣太爺所說的卡扣沒有,所以……”
顧正臣接過孫娘遞過來的戰術背包,仔細看了看,不由地敬佩。
古代縫製衣物等,全都是手工裁剪縫合,沒有縫紉機,但他們的手藝卻絲毫不輸給縫紉機。
戰術背包的縫合並不複雜,隻是相對衣物而言,多了點內部空間,多加了一些外在容納口袋,技術上不存在問題。
隻是為了讓背包貼身麵更挺立,不至於塌下去,貼身麵充入了一層薄木片,外麵襯上麻布,避免硌人。
背包帶,直接用麻布加厚加寬即可。
沒有拉鏈,用的是活繩結配合繩扣。
背包裏麵分隔了三個空間,外部設計了兩個小點的空間,兩側各縫製出一個空間,底部還設計了一個橫向空間,合計八個空間。
顧正臣看向張培:“步卒輕裝追擊,通常帶幾日口糧,多少斤?”
張培嚴肅地回道:“通常是三日,不過五日,十五斤糧。再多,則會耽誤行軍速度,追擊不及。”
顧正臣微微點頭,看向顧誠:“去取三十斤米來,十斤晾曬好的熏肉,兩個水囊,打滿水。”
顧誠答應一聲,沒過多久,便提著米袋子等走了進來,顧正臣找來麻布角料,包起大米,一包大致一斤,一頓飯口糧,顧誠、孫娘也在幫忙,張培不明所以。
包完三十個小米袋之後,顧正臣將小米袋子塞入被背包之中,緊密塞實,將背包裏麵的空間占個小滿,將熏肉放在裏麵與外部兩個小空間裏,占滿紮好繩子,扣上繩扣。
顧正臣將水囊塞入背包兩側,這種水囊,說穿了就是豬的膀胱製造的,結實耐用還防水,塞好口之後,也不會輕易漏水,容量上有多有少,一般水囊接近一斤水。
忙完之後,顧正臣看向張培,伸出手:“拿來。”
“什麽?”
張培疑惑。
顧正臣指了指張培腰間:“你的短劍。”
張培無語,撩開外衣,探手從身後取出一把短劍:“你怎知我帶了短劍?”
顧正臣沒解釋,將短劍插入背包底部橫向的小空間裏,立起背包,對張培說:“背起來。”
張培不知如何操作,顧正臣一邊說,一邊幫著張培背好背包,將肩帶調整好之後,又拉過一根帶子,係在張培腹前,問:“感覺如何?”
張培活動了下,眼神中透著精光,止不住地讚歎:“縣尊,這戰術背包甚是好用,為何四十多斤的東西,感覺不到三十斤的樣子?”
顧正臣檢查著背包,笑道:“四十多斤還是四十多斤,隻不過背包讓力分散到了後背之上。和人能背著孩子走兩個時辰,卻不能抱著孩子走兩個時辰一個道理,關鍵在於如何分散重量。從明日開始,你就留在這裏挑毛病。”
“挑,挑毛病?”
張培愣住了,連忙說:“這戰術背包如此好用,還有什麽毛病可言,當立即送到金陵……”
顧正臣擺了擺手:“一個東西新造出來,必然有很多問題,你必須找出問題來,找不出來,你就一輩子陪我練劍吧。”
“這……”
張培冷汗直冒,這個懲罰有點重。
顧正臣看著不知所措的張培,認真地說:“比如肩帶是不是勒得緊,不夠舒服,是不是哪裏不夠結實。另外,你向後伸手,能不能抓到短劍?不能,孫娘,下個背包增加一寸長……”
張培鬱悶:“我抓到短劍了!”
顧正臣冷漠地回了句:“你用了兩次,而且手腕彎曲不自然,這若是在戰場上,耽誤一瞬間,將是致命的!”
張培深吸一口氣。
顧正臣拍了拍張培的肩膀,凝重地說:“若找不出問題,那問題將會出現在戰場之上,你也不希望將士們因為你沒發現這些問題而陷入困境吧?”
張培悚然,挺直腰杆保證:“標下定發現所有問題!”
孫娘震驚地看向張培,一聲“標下”說明此人是軍伍出身,一個軍士,為何會出現在縣衙裏,為何會對縣太爺如此畢恭畢敬?
顧正臣微微點頭,看向孫娘:“下一個背包等等再縫製吧,等他找出問題之後。另外,今晚早點歇著,明日去給你丈夫遷墳,既然孫一口給你托了夢,總還是了去他的心願才好。”
孫娘感激不已,磕頭謝恩。
顧正臣轉身帶著張培、顧誠返回知縣宅休息。
翌日清晨。
顧正臣剛起來,就聽到了院子裏走動的聲音,推開窗戶看去,隻見張培背著背包轉圈小跑,嘴裏還神神叨叨著什麽。
點卯之後,顧正臣帶著班頭楊亮,仵作宋二,由姚鎮提押孫娘,乘一輛馬車離開縣衙,前往移風鄉智水。
這個舉動,讓縣丞劉伯欽、主簿趙鬥北與典史陳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按理說,縣太爺三傳郭傑、郭寧、郭梁不至,在重陽節時差遣衙役強行動手抓人,打傷了郭家幾個人,這人抓到了縣衙,不說連夜審問吧,你至少第二天也該升堂問話了不是。
可顧正臣問都沒問,直接出了縣衙,直奔智水而去,那意思好像是說:我就是想抓這三個人,並非案情著急……
智水在句容城東北三十裏,道路並不太好走,等到了智水時,已過了正午。
孫娘帶路,至移風鄉與孝義鄉界河石橋處,神色黯淡,對顧正臣說:“我的兒子是在這裏失蹤的。”
顧正臣看了看界河,河不寬,隻有五步左右,命姚鎮找來一根竹竿,測了下河道深度,不到一丈,河流平緩向東。
走至石橋之上,顧正臣仔細查看著,詢問:“孫二口失蹤當晚,你說告了裏長、耆老,一起幫忙沿河找尋,可在橋上仔細找過,有沒有發現什麽異樣,比如說,石階、欄杆處有無血跡,水漬?”
孫娘微微搖頭:“當時天色太晚,並沒有仔細查看,隻是若有血跡、水漬,草民與眾人絕不會看不到。”
顧正臣想了想,又問:“你在哪個位置撿到的那三包中藥?”
孫娘想了想,走至石橋北端第三個石階上說:“在這裏,三包中藥就堆放在靠欄杆的位置。”
“等等,你說堆放,怎麽個堆放?”
顧正臣皺眉。
孫娘疑惑地看著顧正臣,解釋道:“就是三包中藥,疊在一起。”
疊在一起?
顧正臣凝眸:“那三包中藥可還在?”
“應該尚在家中。”
孫娘連忙回道。
顧正臣盯著石階,目光微微一凝,緩緩說:“去你家中看看吧,另外找些人手,好去遷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