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十年之後

字數:8005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十月。
    何雨柱停止了賺外快,一下班,就跑回家,唯恐家人受欺負。
    婁曉娥雖然嫁給了何雨柱,倒是她父母的身份還是會牽連到她的。
    到了十一月。
    有些人來四合院鬧過。
    也不知道誰寫的匿名信。
    可能是宿敵許大茂,也可能是官迷二大爺劉海中,亦或者是其他人。
    何雨柱沒有精力去查,他現在所有精力,都放在保護家人上。
    何家的生活好,眼紅的人就多。
    在那樣的情況下,去追查幾十封匿名信,實在是太耗費精力了。
    婁曉娥也知道自己身份,所以每天待在家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是守著何雨柱留下來的那副字。
    軋鋼廠裏,楊廠長已經被免了廠長職務,變成了掃地的。
    何雨柱隻能悄悄接濟一下。
    和楊廠長一樣下台的人有很多。
    陳破軍這孫子,也被何雨柱趁機弄了下去。
    想做個好人不容易。
    但是想做壞人,機會多得是。
    何雨柱都不需要幹什麽,直接起一下哄,就輕鬆把陳破軍搞得失了分寸,開始胡亂說話。
    這個時候,胡亂說話,誰都別想幫他。
    李主任聽說後,就隻能忍痛,上演一幕“揮淚斬馬謖”了。
    軋鋼廠改製,李副廠長成功上位,成了一把手,以後要叫李主任。
    李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沒燒起來,就被後台靠山罵了一頓。
    學生可以亂,工廠不能亂。
    軋鋼廠作為四九城的基礎工業大廠,如果這時候掉鏈子,李主任的官帽子,也就到頭了。
    被上級訓斥之後,李主任也就隻能搞一下小錢錢,大動作一個都不敢弄。
    何雨柱作為四級廚師,在軋鋼廠的地位,也算是獨一無二。
    何雨柱不去找別人麻煩,別人想找他麻煩,也要掂量一下。
    四合院裏又發生了很多事。
    棒梗這孩子做了知青,下鄉去了。
    劉光齊結婚後,帶著老婆就去外地支援去了。
    劉光天帶著弟弟劉光福瞎折騰,每天混得一個肚圓,暗中搜刮了多少民財,那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二大爺劉海中本想投靠李主任。
    何雨柱也不慣著他,直接給了陳破軍一樣的待遇。
    二大爺劉海中剛投靠李主任,翅膀還沒支棱起來,就被打落塵埃。
    三大爺家的孩子也不老實。
    閻解成就不說了,為了娶媳婦結婚,各種逼迫三大爺,最後好不容易娶個媳婦,弄得家裏關係直接破裂。
    閆解放和劉光天一樣,都是瞎折騰,分別加入兩個小隊,還幹過一架。
    閆解曠還沒來得及折騰,也去做了知青。
    三大爺家裏比二大爺家好一點,他的女兒閆解娣一直陪在老兩口身邊。
    建國24年。
    老太太半夜走了。
    距離她九十大壽,還差三年。
    何雨柱和婁曉娥披麻戴孝,哭得泣不成聲。
    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老太太走得很安詳,沒有受什麽罪。
    老太太走後,她的房子給了何雨柱。
    這不僅讓二大爺和三大爺,還有其他人家,眼紅嫉妒。
    不過所有人都摸著良心想一想,何雨柱從建國就開始伺候老太太,如今伺候了二十多年。
    老太太把她的房子留給何雨柱,別人也無話可說。
    送老太太下葬的時候,何雨水帶著張海洋,還有兩個孩子也來了。
    何雨水和張海洋結婚八年,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後,就做了結紮。
    第(1/3)頁
    第(2/3)頁
    孩子太多也不好。
    婁曉娥連續生了四個兒子,沒有一個女兒。
    何雨柱也認命了,讓她也去做了結紮。
    安葬了老太太,國內局勢已經趨於穩定。
    何雨水陪張海洋去看望了一下鄉下的公公婆婆,因為路太遠,沒有帶孩子。
    何雨柱家裏一下子六個孩子,整天吵鬧不休。
    何曉這小子年齡最大,已經十一歲了,上小學五年級,自認為是個小大人,不樂意帶小屁孩玩。
    何勇九歲了,上小學三年級,古靈精怪的,倒是樂意帶著弟弟妹妹玩,不過學會開口要錢了。
    隻要何雨柱讓何勇帶著四個弟弟妹妹出去玩,這小子必定伸手要錢。
    何家老三叫何政,老四叫何休。
    何政六歲,何休四歲,都在上幼兒園。
    何雨水的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孩,五歲,叫張萌萌,小的是男孩,三歲,叫張羽。
    張羽年齡最小,走路都走不穩當,還喜歡跟著幾個大哥哥大姐姐屁股後麵跑。
    何雨柱叫不住這小家夥,隻能慢吞吞跟在後麵做個保鏢。
    這幾個孩子在何家鬧騰了半個月。
    何雨水和張海洋才從外麵趕回來。
    他們回來,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張海洋父親的老領導已經複職了。
    張海洋的父親隻要堅持一下,很快也能複職調回來。
    都說黎明前才是最黑暗。
    大致是真的。
    那些犯了錯的人,不願意世界恢複平靜,總想繼續攪混水。
    第二年,張海洋的父親回京後,一邊主持工作,另一邊還要頂住各種壓力。
    何雨柱這個時候,又閑得沒事了。
    建國28年,春。
    何雨柱帶著婁曉娥,給香江發了一封電報,詢問婁家情況,還有婁振東的身體狀況。
    兩天後,婁振東回電。
    “一切安好。”
    “一切安好就好。”
    這個時候,婁振東已經六十多了,年紀不小了。
    年輕時四九城被腳盆雞占領,婁振東也是吃過苦的,如今暗疾發作,害怕自己時間不多了,就想落葉歸根。
    何雨柱的大舅子婁明禾,如今掌握一家資產過千萬的集團公司。
    婁家還是不缺錢。
    婁譚氏和婁振東一樣,都想葉落歸根。
    這對夫妻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執念也就越來越深。
    何雨柱告訴婁振東,如果真想回來,就聯係一下香江的新華社。
    一個月後,何雨柱和婁曉娥,來到了機場,迎接婁振東夫婦歸來。
    “爸,媽!”
    婁曉娥看著十二年沒見的父母,情緒一下子爆發,直接流著淚,撲了過去。
    “娥子,”婁譚氏已經不負年輕了,頭發白了一大片,抱住閨女看了又看。
    自己這個老閨女,和自己走時沒什麽變化,還是白白淨淨的。
    “娥子,你這些年,沒吃苦吧?”
    “沒有,我這些年一直待在四合院,哪裏也沒去,能吃什麽苦啊。”
    婁曉娥這邊和婁譚氏說著話,婁振東則是開心的看著四個外孫。
    還是女婿厲害啊,生個了四個兒子。
    婁明禾在香江娶了六房太太,才生了五個閨女,兩個兒子。
    婁曉娥和何雨柱這才知道,大舅哥為什麽一直不回四九城的原因。
    “大哥怎麽娶了那麽多女人啊?”
    婁曉娥和何雨柱結婚十多年,感情一直很好,根本無法想想,一個家裏六個女人是什麽情況。
    “香江那邊就是這樣,流行娶那麽多。”
    第(2/3)頁
    第(3/3)頁
    婁振東沒好意思說,建國前,他也有幾房太太,和幾個外室。
    男人嘛,有幾個女人很正常。
    “爸,媽,咱們先回家吧。”
    婁家的小別墅曾經被其他人侵占入住。
    不過何雨柱在婁振東確定要回來後,就向上麵申請,已經要回來了。
    婁曉娥這幾天去打掃了好幾次,婁振東夫婦歸來,可以直接入住。
    到了婁家別墅,一家人還沒歇腳,就有人遞拜貼。
    鄭護院送進來,婁振東拆開一看,原來是以前的關係。
    聽到婁振東回來,這是又想繼續聯絡一下感情。
    這事不急,不急。
    何雨柱和婁曉娥,帶著四個孩子,今晚沒有回四合院,就住在了婁家別墅。
    第二天,婁曉娥陪著父母,在四九城轉悠。
    何雨柱就跑去軋鋼廠,向已經重新坐回廠長位置的楊廠長提出了辭職申請。
    工人這個身份,對於何雨柱來說,意義已經不大了。
    楊廠長有些不舍得。
    畢竟,何雨柱的廚藝越發精湛,在幾次特殊場合的宴會上,幾個“特二級廚師”都對何雨柱表達了欽佩、敬仰之情。
    畢竟,能夠精通八大菜係的廚師,在全國也找不出幾個。
    由此可見,如果何雨柱樂意,完全可以拿到“特二級廚師”證明的。
    特一級廚師,就不要想了。
    全國都沒幾個,而每一個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師。
    楊廠長不樂意失去一個頂梁柱,盡力挽留:“柱子,你再考慮一下,工廠裏離不開你啊。”
    何雨柱嗬嗬一笑:“廠長,我嶽父大人昨天回來了,身體不是太好,我還是想多陪陪老人家。”
    “婁董回來了嗎?”
    楊廠長有些吃驚,他和婁振東也是老相識了。
    何雨柱點了點頭:“聽說局勢穩定了,昨天就坐飛機回來了。”
    楊廠長知道何雨柱用婁振東做借口,那麽辭職一事就無法挽留了。
    何雨柱告辭離去。
    兩天後,何雨柱就做好了交接。
    何雨柱辦好了離職手續,提著自己的飯盒,就離開了軋鋼廠。
    以後這裏,他大概不會回來了。
    回到了四合院,三大爺正在修理自己的自行車。
    “三大爺,車子又壞了?”
    “喲,柱子回來了,今天下班這麽早?”
    “不是下班,我辭職了。”
    何雨柱嘿嘿一笑,笑得格外的開朗。
    來到這個世界三十多年了,第一次感覺到了暢快。
    “辭職了?”
    三大爺驚呆了,看著何雨柱提著自行車跨過門檻,進了院子,猛地一下站了起來,兩眼圓瞪:“柱子,你是不是和三大爺開玩笑呢?你好好的工作,怎麽可能辭職呢?”
    “就是辭職了,您要不信,過兩天消息就傳開了。”
    何雨柱嗬嗬笑了一下,推著車子就進了中院。
    打開房門,把飯盒放下,又看了一下家裏的擺設,拿起一個包裹,開始收拾行李。
    這幾天,婁曉娥帶著四個兒子住在婁家別墅,因為換洗的衣服沒帶,四個兒子身上的衣服都有些髒了。
    何雨柱很快收拾了一個大包裹,提出去,綁在了後麵座駕上。
    隔壁一大媽聽到動靜走出來,看到何雨柱提著包裹,有些吃驚:“柱子,你這剛回來,怎麽又走了?”
    “一大媽,曉娥父母從香江回來了,十多年沒見麵,我們一家住在那邊幾天。”
    何雨柱解釋了一下,他沒說,以後都不打算回來住的話。
    有些事,還是要慢慢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