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更】

字數:9229   加入書籤

A+A-




    遼使拜辭之後,整個崇政殿上下,都已經像看神仙一樣看著趙煦。
    因為,他們從未發現,少主在理財、財政方麵,有著特殊的天賦!
    而今天,他卻一鳴驚人!
    無數人心中,都有著疑問。
    這是怎麽回事?發生了什麽?
    好多人至今都還在夢中一般。
    但沒有任何人敢問!
    因為,少主……不……官家的表現,實在是太神奇了!
    神奇到哪怕已經接受了大宋有一位堪比成王一樣的聖主的大臣們,也依舊腦瓜子嗡嗡的。
    而帷幕之中的兩宮,則互相看了看彼此。
    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驚喜和喜悅。
    向太後自然單純是為了趙煦而開心。
    太皇太後則覺得,自己真的是大宋太似了!
    像!無比的像!簡直一模一樣!
    不過,她們也都有著疑問。
    “六哥……”向太後在帷幕中問道:“是怎麽想到這樣做的?”
    這也確實是很多人的疑問。
    群臣都屏住呼吸,看向殿上。
    就看著官家走到兩宮的帷幕前,笑著答道:“回母後,這是兒從明道先生所遺的文章中悟出來的一些道理……”
    “又讀了父皇批示交子所的奏疏……以及給付各地錢帛的詔命……”
    “恰好兒聽說了遼使也聽說了每年大宋需給遼國錢帛……”
    “此皆民脂民膏!”
    “兒每念及此,便深痛不已!但兒牢記太母、母後教誨,知兵者凶器,聖人不得已用之的道理!”
    “便隻能退而求其次,想了這麽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群臣聽著,都是一楞一楞的。
    可官家說的無比誠懇,叫他們不信都沒有辦法。
    不然怎麽解釋?
    於是齊齊持芴拜道:“陛下聖明,臣等為天下賀!”
    少數幾個,察覺到了異議的大臣,則在拜賀之後,開始眼觀鼻,鼻觀心,緊緊的閉上了嘴巴。
    他們很清楚,有些時候,知道的越多,下場越慘。
    這種事情還是糊塗一點好。
    但是,大宋朝堂上,永遠不缺想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
    之前被趙煦點名的戶部尚書王存,持芴出列,道:“陛下之策,臣雖拜服……然而……陛下如此一來,北虜豈非就能得到更多錢帛了?”
    趙煦回首,微笑著問道:“這有什麽不對的嗎?”
    “北虜拿了這些交子,除了買我大宋茶葉絲綢瓷器之外,還能做什麽?”
    “難道他能買到神臂弓,還是可以買到八牛弩?”
    王存咽了咽口水。
    發現還真是這麽回事。
    遼人拿了交子,就買大宋商品,他們買的也都是絲綢瓷器刺繡香料茶葉茶盞這種東西。
    而能做這些買賣的商賈又都是什麽人呢?
    王存低下頭。
    他知道的,形勢戶!權貴!外戚!
    當他想明白這一點,他再看他的周圍,發現好多人的眼睛都已經紅了。
    一年三百萬貫!
    遼人現在有一年三百萬貫的購買力了!
    這還沒有算遼人自己國內的財物!
    遼人自己過去可以拿多少白銀黃金到大宋購物來著?
    沒有人知道具體數字,也沒有人說得清楚。
    禮部尚書韓忠彥在深吸了一口氣後,出列奏道:“陛下,若北虜將其國中金銀,也送來我朝,要我朝製作交子呢?”
    其他人立刻像餓了三天三夜的惡狼一樣看向了殿中。
    大宋不立田製,自然也不禁官員經商。
    實際上,私底下讓家人、親戚或者門客經商的人,這朝中不知道有多少!
    這也是市易法當年遇到了那麽大阻力的緣故。
    不止外戚宗室,趴在商業上吸血。
    士大夫文臣,更是直接就在局中。
    市易法的目的,就是讓國家取代這些人的生態位。
    他們能答應才怪!
    趙煦微笑起來:“遼主若是以禮而來,大宋禮儀之邦,自當應允!”
    無數人的內心,頓時歡呼雀躍!
    這麽一搞遼國的購買力憑空放大了好幾倍!
    傻子都知道,得回去趕緊叫人擴大生產!
    因為,黃金時代已經降臨了!
    聖主臨朝!聖主臨朝啊!
    ……
    耶律琚回到都亭驛,腳都在發軟。
    三百萬貫!那可是三百萬貫!
    他知道的,自己回國,必將成為英雄!成為如同蕭特末、蕭禧一樣的英雄!
    他甚至沒去考慮大遼天子會不會同意。
    因為所有人都支持會他的。
    從南院到北院,自上至下,隻要知道了他拿到的條件。
    那麽都會瘋掉的!
    天上憑空掉下可以讓大遼每年在南朝這裏購買三百萬貫貨物的銅錢。
    上上下下,每一個人都將獲利!
    哪怕是天子也是一樣!
    有了這筆錢,天子還不是想買就買什麽?
    還摳摳搜搜的幹什麽?
    喜歡的直接買,反正有的是錢!
    所以,天子一定支持,就算不支持,也會被大家一起說服!
    想到這裏,耶律琚忽然停下了腳步。
    他的身體開始興奮起來。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喃喃自語著。
    “誰掌握了這筆錢,誰就是大遼的重臣!”一個聲音在他心中呐喊。
    “甚至能如魏王當年一般……”
    他魔怔了,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王師儒看著他的神色,也沒多想,隻是喊了一聲:“節度……節度……”
    耶律琚回過神來,整個人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像瘋子一樣,直接衝進了都亭驛的房間裏。
    他要立刻寫奏疏,送去上京,送到天子禦前!
    他一定要將這個權力拿到手中!
    為此,他將不惜一切代價!
    ……
    退朝後,群臣從崇政殿魚貫而出。
    在殿外的大將們看著這些大臣,怎麽看都覺得他們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好像很亢奮?
    怎麽回事?
    殿中發生了什麽?
    無數人都有著疑問。
    韓絳卻是在人群中,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崇政殿的殿堂。
    然後他發現,章惇也和他一樣,在回頭看著崇政殿。
    於是,韓絳悄悄走到章惇身邊:“子厚啊,可願至老夫都堂令廳一會?”
    章惇回過神來,對韓絳拱手一拜:“右揆有命,下官莫敢不從!”
    兩人心照不宣的拱手一禮。
    於是,便一起出了內東門,回到了都堂上。
    然後韓絳領著章惇,進了自己的令廳。
    然後將左右上下都揮退下去,隻說和章惇有國事商議。
    韓絳將章惇請到客席上,然後就從自己令廳的櫥櫃上,取來一壇陳年的羔羊酒。
    給章惇倒上一杯韓絳就坐下來,對章惇道:“子厚嚐嚐老夫在河南的時候請人釀的這羔羊酒……”
    章惇拿起酒杯,輕嚐了一口,然後讚道:“好酒!”
    放下酒杯,章惇看向韓絳。
    韓絳也看著他,兩人對視一會,然後就都笑了起來。
    “子厚似乎對今日崇政殿上的事情有想法?”韓絳問道。
    章惇微笑著:“右揆就沒有想法?”
    兩人互相看著,同時笑了起來。
    “官家之智,天授其才!”良久之後,韓絳感歎起來。
    他到現在,都還有些糊塗。
    每年二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的歲幣,官家就這樣簡簡單單的收回來了?
    遼人還得感謝他!
    最重要的是——遼國甚至可能會求著他,讓他幫忙多印一點交子!
    神廟要有這手段,西賊早就投降了吧?
    章惇也是感慨:“生逢聖主,右揆之幸,也是下官之幸!”
    他們兩個都是久在地方,熟悉地方,同時也在中樞多次為官的官員。
    對交子到底是怎麽個流通法,也多多少有些了解。
    表麵上,大宋現在每年確實隻發行了一百二十六萬貫交子。
    實際上,交子的數量,可能已經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為什麽?
    因為好多商賈,他拿了交子,他不願意再換回笨重的鐵錢啊!
    所以,每每贖回的時候,這些人都選擇不要現錢而是換成新交子。
    這樣他們才好做買賣!
    畢竟,誰願意帶著幾千斤幾萬斤甚至幾十萬、幾百萬斤的鐵錢到處跑?
    光是運費,他們都得虧死!
    何況,鐵錢每年都可能因為生鏽,而損失一批。
    所以,很多世代使用交子的商賈,現在都習慣了用舊交子換新交子。
    現在,官家雖然是用銅錢為本金,發行交子。
    可銅錢也很重!
    一貫錢,已經至少五斤重(宋斤,約合640克)。
    一萬貫就是五萬斤銅錢。
    做大買賣的商人,光是為了運輸這五萬斤的銅錢,恐怕每百裏的花費都是幾百貫。
    還得擔心路上遇到綠林好漢,還得忍受被沿途官吏盤剝敲詐……更得交稅!
    所以,一旦宋遼交子發行,而且信譽穩定,幣值堅挺以後。
    民間的商賈,恐怕會有好多人,選擇在交子贖回時,放棄錢幣,選擇新交子。
    帶一疊紙,可比帶上幾萬斤的銅貨到處跑,還要提心吊膽好多了。
    無非每次換新的時候交點錢嘛。
    所以,這宋遼貿易交子將來說不定每次換新,光是本金就足以應付兌換!
    如此一來,對大宋來說,其實全是好處!
    遼國卻還得感謝,還得稱讚大宋真兄弟之邦,有事他真幫忙!
    ……
    保慈宮中,兩宮也在聽著,粱惟簡帶來的汴京交子務的官員的匯報。
    在這些官員的敘述中,慢慢搞懂了一些事情。
    “卿是說……如今民間流通的交子,可能已經超過千萬了?”
    對方點點頭。
    兩宮對視一眼,都感覺離大譜!
    因為根據這個人的說法,每次交子贖回的時候,光是本金就已經足以應付兌換了。
    好多年份,甚至隻有不到一成的人選擇換錢。
    其他人都選擇了以舊換新,寧肯多給趙官家一筆錢,也絕不要現錢!
    這已經超出了兩宮的理解能力範圍,感覺像是在聽天書一樣。
    送走交子務的官員,兩宮都陷入了沉默。
    良久,太皇太後道:“英文烈武聖孝皇帝究竟給老身生了個怎樣的孫兒啊!”
    又孝順又聰明又懂事還念親情,知道外戚們都不容易,對高家、向家還有兩位皇叔那是恩寵不絕,生怕他們吃虧受委屈了。
    兩位太夫人,更是被他的仁孝感動,特別是太皇太後的生母韓越國太夫人,就常常讓人入宮在她麵前稱讚官家,都說官家隔個十天半個月,就派人登門賞賜。
    財帛、禦藥、香藥甚至脂粉。
    絡繹不絕,源源不斷!
    上上下下,都說官家仁孝聰俊,真社稷主。
    如今更是在兩宮眼皮子底下和朝臣麵前,給她們整了一個大活。
    一旦成功,在兩宮的理解中,不僅僅每年給遼國的歲幣起碼省下了九成。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官家的成長速度,兩宮感覺自己要是再不努力,恐怕就要跟不上了。
    看著太皇太後的樣子,向太後滿心都是歡喜。
    “娘娘,新婦以為此乃祖宗庇佑,神佛保佑!”
    “保佑我大宋國運昌盛,天降聖主!”
    “將來,娘娘有的是福可享!”
    太皇太後聽著,點點頭,道:“太後,是該選個良辰吉日,去開寶寺中給佛祖、菩薩上香了!”
    向太後道:“新婦一切唯娘娘之命是從!”
    注:北宋元豐、元祐、紹聖、元符的銅錢,大約在4-3克上下徘徊,北宋一斤約合640克,一貫770文,差不多五斤。
    注2:北宋交子的崩潰,是因為趙佶那個大聰明濫發,導致信用破產,後來搞了個錢引取代,其實就是金圓券的套路。
    當然在哲宗時代,其實已經在貶值,因為軍費開支,大量印刷,這是史實!但哲宗穩得住,知道回收,而元豐時代交子幣值非常堅挺,因為準備金充足!
    注3:現在主角搞得這個貿易交子,其實就是老毛子的貿易盧布的北宋版本。
    雖然毛子活糙,玩脫了,但我個人覺得在北宋應該是行得通的,畢竟遼國他隻想要貨,恰好北宋有貨啊!
    什麽封建計劃貿易區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