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三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

字數:7282   加入書籤

A+A-




    當天晚上,梁乙逋的府邸中,燈火通明。
    一個個被他邀請而來的黨項豪族首領,團坐在一起。
    甚至還有嵬名家的人,也出現在這裏。
    “太後不豫,山陵崩就在近日了……”梁乙逋一開口,就直接道出了,如今宮中的實情。
    所有人頓時都轉動了一下眼珠子。
    “兀卒要親政……”梁乙逋掃著這些人:“若是兀卒親政了,各位首領,恐怕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秉常當年,可是想要廢蕃禮行漢禮的。
    所有人皺起眉頭來。
    蕃禮是什麽?
    就是兀卒但在興慶府,部落之事,兀卒就不要插手了。
    漢禮又是什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上下官員,都從天子之命而任。
    廢部落,改郡縣,廢奴隸,改編戶。
    部族首領,隻是地方豪強,其官職既不能世襲,也不能再在部落裏殺生予奪。
    若是這樣,當年,景宗起事,為什麽要跟?
    景宗起事建國,可是和大家夥都說好了,以後盡廢漢禮,用蕃禮!
    隻是,各部首領是什麽人?
    他們也不會被梁乙逋的語言輕易打動!
    他們可清楚的很,興慶府這裏鬧得再大,短時間內也影響不到他們的部落。
    他們可是在部落中經營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
    上上下下,都已經是他們的人了。
    等兀卒真的要搞那什麽勞什子漢化改革,他們再起兵清君側不遲。
    梁乙逋當然也知道,想要靠嘴皮子說服這些老狐狸是沒用的。
    這些老狐狸,隻看重現實利益,隻要好處。
    所以,他不疾不徐的從懷中,掏出了那張皺巴巴的小報。
    “前些時日,嵬名謨鐸等出使南蠻,帶回了此物……”
    “敢問國相這是?”有人問道。
    梁乙逋微笑著答道:“一份汴京城的小報……上麵全文刊登了南蠻和北朝的新約……”
    所有人都詫異的看向梁乙逋。
    北朝要和南蠻訂立新的盟約,據說涉及三百萬貫銅錢……
    這可是最近,在大白高國內,惹得很多人人心惶惶的傳說。
    國相居然得到了北朝和南蠻的新約內容?
    好多人感覺不可思議。
    梁乙逋將手裏的小報交給自己身邊的親信梁思忠,吩咐道:“讀給各部首領聽!”
    梁思忠接過小報,辨認了一會後,開始讀起來。
    首領們聽著聽著,一個個就嚴肅起來。
    特別是梁思忠讀起那個所謂的‘評論員老胡’對北朝和南蠻新約的解讀後,一個個心思湧動起來。
    南蠻可真有錢呐!
    這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
    但他們也不意外,畢竟,誰都知道,南蠻的財帛是大白高國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梁乙逋卻是看著這些人,站起身來,道:“不瞞各位,本相已經遣使前往南蠻……”
    “欲以大白高國國庫之中的白銀、黃金,換一個相似的新約!”
    “為此,本國相特意命嵬名濟,帶去了本國相的書信……”
    “若是成功,大白高國也當如北朝一般,每歲皆可得三百萬貫交子!”
    每一個首領,都開始喘息起來。
    三百萬貫銅錢?
    那得買多少絹布和茶葉啊?
    “若各位首領不棄,本相願與諸位歃血為盟……”梁乙逋拱手道:“從此,有梁氏一口吃的,絕不短各位首領的好處!”
    所有被請來的部族首領,頓時轟然應諾!
    ……
    秉承此刻,在仁多保忠的簇擁下,來到皇宮深處的一座偏殿之中。
    在這裏,嵬名家、仁多家的貴族,都已經齊聚。
    秉常走進來坐到禦座上。
    所有貴族集體起身,麵朝秉常而拜:“拜見兀卒,兀卒安康!”
    秉常點點頭,道:“有勞各位愛卿了……”
    “都坐……都坐……”秉常柔聲說著。
    所有大將各自落座,秉常就對他們道:“朕今日去看望了太後……”
    “太後恐怕就在這幾日了……”
    所有人眼中閃出精芒來。
    “一旦太後不幸追隨毅宗而去,朕就要立刻親政!”
    “願為兀卒效死!”眾人齊聲表忠。
    每個人都在激動,仁多家的人更加激動。
    當初,梁氏就是靠著協助毅宗鏟除沒臧家,從而執掌大權的。
    今天,輪到仁多家了。
    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但在這個時候,卻有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來:“兀卒,臣以為不該再等了……”
    “太後既已病重,應該今夜就發兵動手,控製宮闈,掌控武庫,發聖旨調動嵬名家、仁多家的兵馬,將興慶府內的逆賊全部擒殺……”
    “不然夜長夢多,遲則生變!”
    秉常看過去,看到了一個年輕的黨項貴族。
    他認得對方,是嵬名家的後起之秀嵬名察榮。
    其乃毅宗大將嵬名漫咩之子,而嵬名漫咩就是當年協助毅宗誅殺了沒臧家的大將。
    聽著嵬名察榮的話,秉常躍躍欲試,甚至開始興奮。
    是啊……
    為什麽要等呢?
    現在就動手,豈不美哉?
    朕已經忍了二十年了,不該再忍了!
    先帝、景宗,在朕這個年紀,早就已經威壓國中一切反對力量,大權在握了。
    這樣想著,秉常就站起身來。
    仁多保忠卻在這個時候,出言反對:“兀卒不可!”
    “太後終究還在!”
    “若我等起兵,不止授人以柄,萬一太後聽到兵變醒來,親自出來下詔……”
    秉常聽到這裏,整個人的氣勢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耷拉了下去。
    他的母親,是他人生最大的陰影。
    他既恨也畏懼,甚至是恐懼!
    同時,秉常也很清楚,他的母親秉政二十年,朝中上下,興慶府內外,都已經習慣了聽從太後號令。
    若太後未死,反而站出來下詔,號召勤王。
    他沒有什麽勝算的。
    甚至就算是現在支持他的那些軍隊,也可能聽從太後旨意反水。
    秉常很清楚,事實就是如此!
    嵬名察榮見此,繼續勸道:“兀卒,自古以來謀大事之人,豈能畏縮不前?”
    “既已決定了,就不該再猶豫!”
    “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才多少人?”
    “若真要事事計劃好,有了把握才動手……”
    他的話,卻被秉常打斷:“察榮不必多言……”
    “如今,確實時機不對……”
    “而且太後終究是朕的生母,她在世之時,若興兵作亂,朕恐給南蠻、北朝口實……”
    對秉常而言,他現在勝券在握,梁氏已是塚中枯骨。
    確實不需要再冒險了。
    嵬名察榮還想繼續再說些什麽,秉承卻揮手道:“察榮不必再勸了,朕意已決!”
    嵬名察榮見了,歎息一聲,也不好再說什麽。
    仁多保忠則看了一眼嵬名察榮,眼中多少有了些殺意。
    仁多保忠聽自己的侄女,那個現在秉常最喜歡的妃子說過。
    ‘兀卒日夜旦旦而伐,常常喘息,恐非長壽之主……’
    而那些兀卒身邊的太醫們也說過‘兀卒脈象,時浮時沉,沉珂在身……’
    而,秉常的種種舉動,也證明了,連他自己也知道,他沒有多少時日。
    而這才是仁多保忠真正反對嵬名察榮方案的原因。
    他若成功了就可能成為未來太子的托孤大臣。
    仁多保忠絕不會讓人奪走本該屬於他的權力和地位。
    “此子將來必不可留!”仁多保忠在心中說著。
    ……
    散會之後,秉常在仁多家武士的簇擁和保護下,來到了皇後殿中。
    梁皇後見他來了,連忙起身相迎。
    “兀卒怎來了?”梁皇後有些驚喜。
    “朕來看看乾順……”秉常道,他四下打量了一番,沒有看到他的兒子,於是,秉常問道:“乾順呢?”
    梁皇後答道:“在娘娘宮中……”
    秉常嗬嗬的笑了一聲。
    他就知道,梁家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
    於是,轉身就要離開。
    梁皇後在身後柔聲問道:“兀卒為何不在妾身這裏歇息一下?”
    秉常冷笑一聲,道:“不必了,後宮還有美人在等朕……”
    他現在隻想生一個不是梁家的兒子。
    若有了一個非梁氏之子,乾順也就不再是不可替代的了。
    之前他之所以反對現在動手。
    也有為乾順著想的考慮在內——畢竟,他現在就一個兒子。
    絕不能有閃失!
    梁皇後看著秉常的身影消失在自己眼前,她歎息一聲:“兀卒……不要怪臣妾……”
    梁氏在宮中,經營了二十年。
    旁的不敢說,這宮中宮女、內臣,大半都是梁氏的人。
    她輕輕咳嗦一聲,一個內臣到了她麵前。
    “通知下麵的人,給兀卒加點量……”
    那內臣抬起頭,問道:“加多少?”
    梁皇後冷漠的說道:“倍給!”
    “讓兀卒好好享受這最後幾日吧……”
    這些日子來,秉常為何能日夜旦旦而伐,偏生還有精力處置國事、召見大臣?
    原因就在這裏了。
    秉常的飲水、酒類之中,都已經被她加入了一些特殊的‘藥’。
    這些藥,讓秉常這個沉迷酒色之人,爆發出了第二春。
    但也將他拖入了死亡的漩渦。
    這種藥,正常人吃了尚且會傷身,導致一係列後遺症。
    像秉常這樣,本就被酒色掏空了身體的人,吃了它,自然就會加速死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