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章 顆粒火藥

字數:7444   加入書籤

A+A-




    李憲穿著熙河的羊羔皮所縫製的裘衣,看著火藥司中的工匠,正在將硝石、硝土等物,浸泡到水中,開始熬煮的場景。
    他鬆了鬆自己的衣襟。
    “大家到底想要什麽樣的火器?”
    這是他近些時日,最大的疑問。
    他已經看過了好幾次的火藥實驗!
    那些裝在在瓦罐或者用絹布抱起來的黑色粉末,在被點燃後,轟的一聲就炸開了。
    就像雷法一樣,不可思議!
    這和他在熙河見過的那些,隻能嚇唬人的火器完全不同。
    這已經可以用在戰場上了!
    可惜,大家卻不同意。
    他似乎覺得,火藥的威力,還太小。
    所以,他要求火藥司繼續精進火藥,提純硝石、硫磺還有木炭。
    最初,李憲有些牢騷。
    可隨著,硝的純度越來越高,火藥的爆炸威力隨之增加!
    事實證明——大家才是對的。
    火器,大有可為!
    沈括在前些時日,甚至讓人用中空的竹子做過實驗。
    將一團火藥塞進竹子裏,然後在其前麵放上一些小小的鉛丸。
    轟的一聲之後鉛丸被擊發,射在十幾步外的木板上,將木板完全打爛!
    雖然,那竹子也在巨大的爆炸中四分五裂,但依舊讓李憲看傻了。
    正想著事情,石得一就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
    “石都知,怎有空來火藥司?”李憲迎上前去問道。
    “不瞞留後,某是奉了大家口諭,來請留後明日入宮的!”石得一答道。
    “嗯?”李憲皺起眉頭來:“大家何故命老夫入宮?”
    “留後到了禦前自然知曉!”石得一沒有直接回答。
    李憲的眉頭皺的更緊了,但他還是麵朝福寧殿方向拱手:“老臣恭遵旨意!”
    他是內臣,必須對天子旨意百分百服從,甚至不可以討價還價。
    可他還是帥臣,在熙河為帥幾近十年,早就養成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習慣。
    畢竟,領兵在外,若真的完全按照汴京的旨意。
    那也就不要打仗了。
    ……
    第二日,十二月甲子(初四)。
    禮部奏報:遼國遣賀興龍節使寧昌軍節度使蕭忠順、副使中大夫、起居郎、知製誥充史館修撰趙孝嚴等入京朝賀。
    這是趙煦即位後的第六波遼使了。
    自然,這些人也不僅僅是來朝賀趙煦生辰的。
    同時也是來問問交子的事情的。
    根據趙煦派去遼國的使者呂嘉問、楊汲等人回來後的奏報。
    他們在遼國,每天遇到的遼國大臣、貴族,都在問:那個,貴國給我們的交子,什麽時候可以用啊?
    名曰大遼的采購團,早就迫不及待了。
    遼國的老皇帝是最積極的。
    不然也不會一波一波使者,往來不息。
    等到過年,肯定還會有使者,而且不止一隊,打著朝賀的名義,來問交子的事情。
    而在這天上午的奏疏裏,還有個事情,嚇壞了都堂和趙煦。
    大宋最堅定的回河派、百折不撓的治河大師、堅定不移的相信隻要讓黃河回到景佑年間的故道,那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檀州知州王令圖,上書再次提出了回河的建議。
    好在,這個事情連兩宮都曉得——黃河啊,不折騰就是對它最好的治理。
    所以,王令圖的上書,被毫無疑問的駁回。
    而且,因為趙煦一直在潛移默化的假借著經筵官的名義和兩宮科普,兩次回河的慘痛教訓。
    所以,這次兩宮都沒有將他的上書下都堂商議。
    避免了朝堂上的回河派再次抱團。
    須知,回河這個事情,它不僅僅是一個工程。
    還是幾代人,對景佑年間之前,那條安靜的黃河的美好回憶和執念。
    所謂回河,其實就是士大夫們夢想回到景佑之前的美好追求。
    可美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黃河的現狀,已經無法更改。
    想要讓其回到故道?
    單單是重新將早就變成了田園和鄉村的那條故道,重新挖開的工程量,恐怕就不下於現代的好多大型人工運河的工程量。
    更不要說,將黃河導回故道所需要的工程量。
    ……
    趙煦從保慈宮回到福寧殿的時候。
    馮景就來稟報:“大家,李都知已經在殿外候命!”
    “快請!”趙煦連忙說道。
    對李憲,趙煦還是很優遇的。
    於是,李憲很快就被狄詠帶到了趙煦麵前。
    “老臣憲拜見大家!”已經滿頭白發的李憲,恭身再拜行禮:“恭祝大家聖躬萬福!”
    “免禮!”趙煦坐在福寧殿的禦座上說道:“馮景,去給李留後賜座!”
    “唯……”
    李憲再拜謝恩後,才坐下來,然後他就問道:“大家召見老臣,未知可有指揮?”
    趙煦嗬嗬的笑了笑,道:“我今日將老留後,招入宮中,是想問問交子所的情況……”
    “交子所幹係重大,乃是國策之重,所以才要讓留後坐鎮,震懾宵小!”
    趙煦自然要給李憲留些麵子,不能直接和他說,少去火藥司,你給我釘死在交子所!
    那不現實!
    也是對這位在熙河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內臣的不尊重!
    李憲其實在來之前,也知道了原因。
    所以,他立刻就起身謝罪:“老臣惶恐,險些誤了國家大事,乞大家治罪!”
    “留後請起……請起……”趙煦笑著,柔聲道:“留後是皇考大將,也是國家重臣,我素來敬重、愛護……”
    李憲聽著露出微笑,深感滿意。
    然而,趙煦旋即話鋒一轉:“隻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我固然有心愛護留後,可留後也需遵守法度……不然外廷的士大夫們彈劾起來,也是個麻煩事情!”
    “汴京城不比熙河……留後應該也知道,禦史言官們對留後早有彈劾之意……”
    李憲頓時冒起了冷汗,他聽出了自己的少主的言外之意和警告。
    那也是事實!
    錯非是少主護著他,李憲知道他早就被禦史們的彈章,趕出了汴京城了。
    在很多士大夫眼中,他李憲和罪人差不多!
    “老臣明白了!”他恭敬的拜道:“老臣往後定然用心大家托付!”
    “善!”趙煦撫掌而讚。
    李憲是地位最高的內臣,也是戰功赫赫的大將!
    這汴京城裏的好多外戚勳貴家裏的人,都曾在其帳下用命。
    有他在交子所,除了向家、高家,其他人家都是不敢打也打不了交子所的主意的!
    而向家、高家,雖然不怕李憲。
    可他們也不會傻到去碰交子所。
    對他們而言,賺錢的方法多的是,沒必要冒這個險!
    即使真有蠢貨敢碰,趙煦也會第一時間知道。
    然後讓高遵惠或者高公繪帶回去好好教育。
    李憲卻是在這個時候,趁機抬頭問道:“大家,老臣有一事不解……”
    “那火藥司……”
    趙煦忽然打斷了他:“火藥司一事,朕自有安排!”
    “留後就不必多問了!”
    火藥司,是趙煦關注的重點。
    沈括每五天報告一次進度,他也會總會趁機暗示或者明示一些火藥司的工作。
    “老臣明白了……”李憲一聽就知道,此事大家能允許他知道並去火藥司看一看,恐怕已經是大家對他的格外恩遇。
    換一個人,可能連火藥司的大門都進不去!
    於是,李憲懂了。
    他以後,偶爾去看看可以,但絕不能將那裏麵的事情外傳。
    同時也不能參與其中。
    因為這是大家、先帝兩代天子都關注的事情。
    更是國之利器不可以輕易示人!
    想到這裏,李憲就頓時一驚,於是拜道:“老臣幾乎壞了大家的謀劃!”
    “乞治罪!”
    “老留後言重了!”趙煦道:“老留後隻需牢記勿要令外人知曉其中事情便可!”
    李憲第一次去火藥司,還是趙煦讓沈括帶過去的。
    不然,李憲是不可能知道,火藥司的存在。
    這其中自然多少有些炫耀的成分在其中。
    也是出於對李憲的尊重。
    這位戰功赫赫的大將,是該看一看未來的端倪,多少掌握一些未來的事情。
    “老臣謹遵旨意!”
    ……
    送走李憲,趙煦就慢慢閉上眼睛,雙手慢慢的互相摩挲著。
    火藥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在進行不斷的短期、重複實驗。
    用窮舉法,排除掉那些非火藥必須之物。
    在十月月末,沈括就已經報告——臣等大抵已知,所謂火器,硝石為重,硫磺次之,木炭再次之。
    於是,差不多搞出了最初的黑火藥。
    但最初的黑火藥,威力有限,也不符合趙煦的要求。
    因為單純的黑火藥,缺乏技術壁壘,毫無保障。
    隻要大宋敢用那麽不出三五年,遼國、西夏都會找出其中奧妙,然後跟著使用。
    接著,配方可能流到青唐吐蕃、草原、黑汗,最後順著絲綢之路,流向遠方。
    這怎麽能行?
    趙煦真正需要的是黑火藥的plus版——顆粒火藥!
    而想要得到顆粒火藥,就需要將木炭、硝石、硫磺進一步提純。
    這在現代是初中生就知道的知識點——所謂黑火藥,其實就是一個化學反應過程。
    硝酸鉀產生氧氣,硫磺、木炭幫助燃燒,從而在瞬間釋放出熱量以及大量二氧化碳,使體積膨脹進而產生爆炸!
    趙煦在現代考古時,沒少聽人科普過相關知識。
    他也懂得原理。
    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提純硝石、硫磺、木炭。
    所以,他隻能讓沈括去製備,不斷重複驗證各種辦法。
    如今,根據沈括的報告,硝的提純技術,基本已經完成。
    硫磺的提純也差不多了。
    就剩下最艱難的木炭提純技術了。
    恐怕還需要一個多月的不斷重複試驗和摸索。
    然後顆粒火藥的實驗製備,恐怕也得幾個月。
    這樣,估計要到明年的下半年,才能有實用的顆粒火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