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

字數:8703   加入書籤

A+A-




    元豐八年十二月已亥(十五)。
    以新君即位,改元在即,仿嘉佑、治平故事,推恩宰執。
    詔以金紫光祿大夫、尚書左仆射、門下侍郎、康國公韓絳,守司空。
    銀青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中書侍郎、申國公呂公著,為金紫光祿大夫。
    尚書左丞、門下侍郎章惇,尚書右丞張璪、門下侍郎司馬光、同知樞密院事安燾等皆自通議大夫為正議大夫。
    知樞密院事李清臣,自大中大夫為通議大夫。
    故宰相、判泉州事兼福建路觀察使、潤國公蔡確;故知樞密院事、新判蘇州韓縝,並自通議大夫為正議大夫。
    這天,趙煦早起後,吃了早膳就在看著兩宮送來讓他看的永興軍、京兆、河南府的各地走馬承受的報告。
    “這麽多地方,入冬後,就一直沒有下雪啊!”趙煦將這些報告看完,感慨起來。
    “大家,汴京城自從十二月初和上月末,下了幾場小雪外,也一直沒有雨雪……”石得一低聲說著:“探事司言,汴京城內外,都有些風言風語……”
    “有人說這是有奸臣在朝,也有人說,這是因為獄中有冤案!”
    趙煦哼了一聲,問道:“士大夫們說的吧?!”
    石得一低下頭去,不敢接話。
    趙煦哼哼著,大宋的士大夫們啊!
    他們自己早就把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當成了擦破股的紙,卻總是想方設法的,要皇帝去相信。
    他們也不想一想,真要按照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大宋每年獻祭幾個宰相給老天爺謝罪,恐怕都不夠!
    但是,一直不下雪,這事情確實有些棘手!
    畢竟,民間的百姓們,會隨著大範圍的地區都不下雪,會越來越的懷疑,是不是真的朝中有奸臣?獄中有冤案?
    趙煦敲了敲書案,就對石得一問道:“通見司那邊,可有禦史上書言此事?”
    石得一答道:“奏知大家,正是有禦史言及此事……兩宮慈聖才特意命人將各地走馬承受奏報取來……”
    “所以,太母、母後都擔憂了起來?是嗎?!”
    石得一點點頭。
    趙煦嗬嗬的笑了笑,兩宮確實是很容易被這樣的事情嚇到的。
    畢竟,她們崇佛,尤其是向太後天天念佛,難免會信這些東西。
    “去將禦史上書副本取來!”趙煦吩咐道。
    很快,一封謄錄的副本,被送到了趙煦手上。
    趙煦拿著,看了看抬頭:“王覿啊!”
    “嗬嗬……”
    於是,翻開奏疏,看向文字,和他想象中一樣。
    拿著董仲舒的理論,在那裏嚇唬人。
    開頭就是:臣伏見入冬以來,並無雨雪,亢陽為厲,被災甚廣,髃情嗷嗷雲雲。
    標準的文臣士大夫恐嚇皇帝太後的起手——你要信我,不信我就要出問題了!
    然後自然就是‘夫人之氣,與天地陰陽之氣,相為出入,來通往來者也’點名宗旨——現在天人不和啊!
    為什麽呢?
    因為‘今廟堂之上,宰執七人,情誌乖睽,謀略不一,無同心同德之節’——大臣立場不同,所以才導致的啊!
    那怎麽解決呢?
    退阿諛、進忠良、通雍蔽、去疑貳!
    隻要這麽做了,那麽就一定會‘和氣之應,將不旋日而至’!
    一篇標準的士大夫文章。
    完全政治正確的奏疏。
    但……屁用沒有!
    趙煦對此評價:“還不如當年鄭俠呢!”
    “鄭俠起碼還敢說:十日不雨,乞斬臣宣德門外!”
    石得一聽著,低下頭去,不敢接話。
    “子不語怪力亂神!”趙煦說道:“這位禦史,到底有沒有認真讀過聖人之言?”
    “他的進士是怎麽考的?”
    話雖如此,趙煦其實明白,這個事情真的得想個辦法處理。
    不然的話,搞不好現在平穩的朝政,就要平地起波瀾了。
    比如說,萬一韓絳承受不住壓力,主動請辭——他已經差不多功成名就,可以完美的帶著榮耀退場了。
    這可不行!
    韓絳起碼還得在都堂上待個一年,讓元豐、元祐平穩過渡。
    所以……
    趙煦低聲說道:“得想個辦法轉移朝野視線……”
    “最好是交趾人,快點行動起來!”
    他在心裏麵,默默算了算時間,交趾人該動手了啊!
    為什麽,還沒有接到廣西經略司的報告?
    難不成交趾人學乖了?
    不可能!
    趙煦想著,那個叫楊景文的交趾副使,再考慮到,交趾人到現在都還沒有遣使入京朝賀他這個宗主國的天子登位。
    甚至連賀新年正旦的準備動作也沒有。
    所以……
    “讓子彈飛一會吧!”
    “交趾人應該也就這幾天的事情了!”
    ……
    遙遠的南方,廣南西路,歸化州。
    已經六十歲的大宋左監門衛大將軍、知歸化州,儂智會站在了勿陽洞的山崗上。
    他的兒子、侄子和女兒,簇擁著他。
    他是在兩個月前,才剛剛以聖旨回到故地的。
    作為儂智高的弟弟,他在大宋這邊其實很尷尬,備受歧視。
    去年,也就是元豐七年,明明是交趾侵犯大宋之地,他受命鎮守的歸化州,勿陽、勿惡等洞。
    結果,右江的廣西經略使熊本,卻在派了人嗬斥了交趾人,逼迫交趾退兵後,反手將他和他的兒子,押到了邕州,理由是——交趾人深恨他,他繼續留在歸化州,恐怕會引發交趾人持續入寇,為了兩國和平,熊本命他留在邕州,以免引發戰爭!
    然後……
    熊本就從桂州派了一個不知所謂的武臣去和交趾人交涉。
    那個叫成卓的混蛋,根本沒有問過他,更是沒有問過歸化州、歸順州的百姓到底願不願意做交趾人,就空口白牙的將八隘之外,各洞百姓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居住的保樂、練、苗、丁、放、近六縣和宿、桑二峒共八處土地割給交趾!
    此事,讓儂智會吐血,卻又無能為力!
    幸好,當今天子聖明!
    即位之後,就知道他的忠心和對大宋的忠誠!
    於是,遣使來邕州,以聖旨準他歸鄉,依舊知歸化州,並將他從右千牛衛將軍,擢為左監門衛大將軍,命其子儂進安以供備庫副使為知勿陽洞事。
    同時,聖旨以‘成卓違法割地’將之貶去了南平軍,近乎一擼到底。
    這讓儂智會精神為之一振。
    心中也燃起了激情。
    因為,他知道,在遙遠的汴京城裏,有人支持他。
    於是,自從回鄉以來,就一直整軍備戰。
    各洞子民,也都紛紛聽從他的號召,為收複失地,也為了報仇雪恨而積極演武。
    “楊壽文,前年已死,他的兒子楊景通與吾等有世仇、血仇!”
    “楊景通若知老夫歸來,必然來犯!”
    “叫各洞都留神提防,一旦有事,立刻上報,老夫將親自去邕州求援!”
    他有天子聖旨親自調回歸化州,命他守備鄉土的詔命。
    就不信右江的大宋文臣們敢不派援兵!
    “諾!”他的子侄、舊部紛紛轟然應諾。
    “另外,那個天子發落來的內臣,如今怎麽樣了?”儂智會問道。
    “上稟父帥,兒將他安置在交趾楊氏入寇的必經之地——勾難隘!若交趾入寇,他首當其衝!”
    “為防其逃跑兒派了十幾個人日夜盯著他!”
    “好!”儂智會撫掌。
    天子聖旨確實沒有說過要怎麽處置那個人。
    可有天子密探,悄悄的和他傳了口諭——此人,要放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儂智會一聽,這不就是西漢武帝,將一個不聽話的儒生打發去匈奴最有可能入寇的地方的招數嗎?
    於是,心領神會。
    ……
    張巽緊了緊自己的公服,廣南的冬天,並不算太寒冷。
    可他依舊無法適應。
    “阿父……阿父……”
    “快快和太皇太後求情,將我召回汴京吧!”他在心中祈禱著。
    這鬼地方,他受夠了!
    山路崎嶇,除了密林就是石頭。就連食鹽都很緊缺!
    他想念汴京,想念皇城。
    可是,他的養父卻和死了一樣,對他寫的書信,沒有任何回應。
    那些他曾經熟悉的大貂鐺們,也沒有人回過他一個字。
    他就像被拋棄在這遙遠的廣南,這甚至都不算大宋疆土,隻是羈縻之地的荒山野嶺。
    每天看到的、見到的,都是連正韻都不會的土人。
    吃的、用的也隻是土人的那些東西。
    他根本無法適應,每天都隻能硬著頭皮吃下那些看著就沒有食欲的東西。
    想著這些,張巽就再次提筆,準備繼續給他的養父張茂則還有他認識的那幾位大貂鐺寫信。
    手中的筆,剛剛提起來。
    門外忽然傳來異響張巽聽到聲音,推開門一看。
    就看到了十幾個拿著刀牌的男子,正慢慢靠近了他住的官廨。
    那些人看到隻有張巽一個人走出門,一個個都獰笑起來。
    張巽看著他們的裝扮,咽了咽口水。
    正打算高呼,一支利箭就從遠方射中了他喉嚨!
    他捂住中箭的地方,不敢相信的栽倒下去。
    而射箭之人,則從山巒之後,露出身影。
    “哼!”
    “一個宋狗在這裏?”
    他走上來,踢了踢在掙紮的張巽,看著他的紫色公服,感覺有些奇怪,於是讓人上前,將張巽的衣服拔下來。
    於是他們看到了一塊精美的玉佩。
    玉佩上有著文字。
    同時,進屋子去搜的人,也找到了許多書信。
    當這些東西,都被送到了,正在率部跨過邊境,從八隘進入歸化州的交趾駙馬、知廣源郡楊景通手裏。
    楊景通看完,嚇了一大跳。
    “你們殺了一個宋人的入內內侍省都知的養子?”
    “宋人入內內侍省都知的養子,怎麽會跑到勿陽洞?”
    他根本不敢相信!
    “會不會是假冒的?”楊景通問道。
    他是真的怕了,怕宋人皇帝雷霆大怒,和當年一樣興兵討伐!
    當年的那一戰,可是將交趾人打疼了。
    富良江以北,全部喪失。
    太子洪真、王子昭文全部戰死!
    宋軍的神臂弓射出的箭雨,讓人膽寒!
    “應該不是!”曾出使宋國,擔任副使的楊景文檢查了一番那些找到的書信和信物後道:“而且,此人書信提及的人和職務,我在汴京也曾有所耳聞!”
    “這可如何是好?”楊景通有些想打退堂鼓了。
    “要不,咱們換個時間再來?”
    “若是就此退兵,我恐軍心動搖!”楊景文鼓勵著他的堂兄:“兄長,事已至此,隻能一條道走到底了!”
    “若是退縮,不僅軍心動搖,也無濟於事!”
    “為今之計,隻有將附近的所有知情人,統統斬盡殺絕!”
    “如此,若汴京問罪,才有可能混淆視聽!”
    楊景通想了想,覺得也是。
    現在隻能是快刀斬亂麻,然後,就說那個人是兵荒馬亂失蹤了,不知道去哪裏了。
    注:曆史上,因為不下雪,元豐八年十二月一直到正月,鬧得沸沸揚揚,雞飛狗跳。
    以至於,根本沒有人管交趾楊景通劫掠歸化州。、
    注2:熊本在廣西,做的最錯的事情,就是縱容了交趾人的野心,將儂智會父子遷回內地。
    當然,熊本也想不到,他讓成卓去交涉,成卓居然敢背著他不請旨就和交趾人達成割地協議。
    於是,熊本被成卓坑的欲仙欲死,元祐時代,熊本被舊黨以割地為罪名,猛烈圍攻。
    反而是成卓,幾乎沒有付出什麽代價——不過貶官三級而已。
    注3:交趾和儂家的最大矛盾,就是儂家切斷了交趾和大理國之間的路上通道,讓他們買不成馬。
    注4:儂智會,無論他出發點和想法是怎樣?
    他在實際上一輩子都在效忠北宋王朝,忠心耿耿的那種!
    可惜卻客死他鄉。
    ps,這一章,查了大半天資料,修改了好幾次。
    越南資料太難搞了,特別是北宋時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