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奧

字數:7286   加入書籤

A+A-




    曹曄從馬上翻身下來,跪在了車駕下。
    他頓首而拜,道:“陛下,那範家早已經和臣家無關……”
    “臣家早已還了範家的身契……”
    “定是那範家人,在外麵打著臣家的旗號,胡作非為!”
    趙煦看著他,等他說完,才笑著道:“卿別急……朕又沒有怪卿家!”
    “休說,這範家早已經和卿家無關……便是有關,朕又怎麽可能怪罪舅祖?”
    濟陽郡王曹佾,乃是慈聖光獻的親弟弟,趙煦的父皇生前最信得過的外戚。
    同時曹家還和太皇太後、向太後關係密切。
    向太後迄今感恩曹家。
    趙煦當然不會因為這麽點小事,就遷怒於曹家。
    所以,他微笑著說道:“卿且起來說話……”
    曹曄這才戰戰兢兢的起身。
    他心裏麵很明白,曹家的富貴,其實全係在他和這位陛下的關係上了。
    原因?
    很簡單!
    他的祖父,已經七十多!
    他老人家還能給曹家遮風擋雨幾天?
    一旦,祖父去世,維係著曹家和皇室的紐帶,就將不複存在。
    現在的富貴,也將如過眼雲煙。
    這一點,他的祖父、父親都已經教訓過他了。
    所以,他不敢不重視自己在禦前的每一次表現。
    別說範家,隻是曹家養的一條狗了。
    就算是曹家自己人,若惹惱了官家,曹曄也會果斷和之切割。
    “陛下……”曹曄低著頭,就要辯解。
    趙煦卻微笑著道:“卿不要緊張……”
    “朕隻是讓卿來看一看……”
    “朕這次出巡,不是來問誰的罪的,也不是來找誰的麻煩的……”
    “朕是帶著卿等,來發現問題、找到問題,然後一起集思廣益,想辦法解決問題的!”
    曹曄聽著,深深籲出一口氣:“陛下聖恩……臣……臣……感恩不盡……”
    他最怕的就是,這個事情,官家抓著不放,然後禦史台再擴大打擊麵,將曹家拖下水。
    到時候,恐怕他祖父隻能厚著顏麵入宮,到兩宮麵前謝罪了。
    而人情這種東西,用一分就少一分。
    趙煦微笑著對他道:“卿和朕一起過去看一看吧……”
    “諾!”曹曄如蒙大赦。
    趙煦於是在馮景的服侍下,從禦車上走下來。
    然後在燕援帶領的禦龍直護衛下,到了那個違建的民居麵前。
    其他隨行的經筵官、伴讀、大臣都跟了過來。
    趙煦走上前,撿起那根倒在地上的酒旗。
    酒旗上寫著字:羔羊酒範家!
    文字下,畫著一個酒壇子。
    趙煦微笑著看了看,還點評了一下:“不錯,這酒旗比一般人家的酒旗要好看!”
    左右都是低著頭,根本沒有人敢接話。
    趙煦看向在牆垣缺口處,將這個民居團團包圍起來的禁軍。
    “燕指揮使!”趙煦問著對麵的燕達:“這民居占地幾何?”
    燕達拜道:“奏知陛下,此民居占地前後約有十步長……”
    趙煦點點頭,然後看了看門麵,磚石砌成的牆壁上刷著些石灰。
    大門前有著杈子,門檻兩側放著些空酒壇子,大概有個十幾個。
    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這些酒壇子應該就是這一兩天賣光的。
    因為,趙煦聞到了從這些空壇子裏飄出來的酒香。
    你還別說,味道不錯。
    趙煦轉過身來,看向自己麵前的群臣。
    “朕聞,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商賈為利而來,為利而去,乃是人之常情……”
    “但是,商賈經商,也當講仁義,也當講禮法!”
    趙煦看向蔡京:“開封府……”
    “臣在……”蔡京立刻上前來。
    “卿且先寫個條子,貼到這一家的門戶上……”
    “命其限期拆除,恢複環道原樣!”
    “遵旨!”蔡京乖乖的依令而去。
    很快就就地寫下一張紙條,然後蓋上開封府的官印,貼到了這一家的門戶上。
    趙煦見著,點了點頭,然後對蔡京道:“此行路上,環道之中,一切違建之宅,卿皆依法而從!”
    “臣謹遵旨意!”蔡京當即納頭就拜,在心中發誓,一定將此事辦的妥妥帖帖。
    讓官家顏麵大增!
    他已經知道,該如何操作了。
    約談相關人家,讓他們主動拆毀,主動恢複。
    然後就可以歌頌官家聖德!
    隻要操作的好,此事就幾乎可以與唐太宗當年釋死囚歸家,然後諸死囚依約回京,甘願就死相提並論。
    這叫什麽?
    政治正確!
    更是君王與百姓之間的佳話!
    天下士大夫們,都會喜歡這樣的故事的。
    蔡京想著,就深深的瞥了一眼,在他麵前的這位年幼的官家。
    小小年紀,就已經深得帝王權術之妙了。
    “那卿等,且與朕繼續前行……”
    “今日且先繞汴京內環一周……”
    於是禦駕繼續前行,沿著舊宋門,向西到了舊鄭門。
    這一段路,違建建築就更多了。
    不過千步的道路,就足足有十幾個違建建築。
    敢在內環上違建的,自然,都不是什麽小人物。
    背後不是某家外戚,就是某位勳臣。
    趙煦隻是靜靜看著,蔡京一家家的貼紙條。
    然後,他在舊宋門前停下來。
    趙煦命馮景,將所有隨行的經筵官、伴讀還有開封府的大臣都叫了過來。
    群臣到了禦駕前,自是行禮問安。
    趙煦卻坐在禦車中,對著眾人道:“今日,卿等隨朕,巡視汴京也有一二個時辰了!”
    “也都該累了、乏了……”
    “且隨朕出城去瓊林宴中賞花、遊玩……”
    今天巡城也差不多了。
    也確實需要去休息一下,放鬆一下,順便吃些東西。
    正好,趙煦自從在慶寧宮醒來以來,還沒有去過瓊林苑。
    趁著這個機會,帶著群臣到瓊林苑遊玩一番,也屬趙官家們的正常操作。
    於是,群臣紛紛拜道:“臣等謹遵旨意!”
    ……
    從舊鄭門出去,就是汴京新城了。
    出了城門,趙煦就看到了一條同樣有著牆垣的寬敞環道。
    這就是汴京的二環……不對,三環!
    因為,一環在皇城腳下!
    不過,趙煦沒有理會,隻讓車駕繼續前行。
    好鼓不用重錘!
    有了今天的事情,趙煦相信,環道上的侵街情況,應該能改善個幾個月?
    當然了,要治本,還是得上政策。
    百姓侵街,是因為汴京內城擁擠、狹窄,寸土寸金。
    搶到就是賺到。
    “慢慢來吧……”趙煦看著車外的景色。
    從舊鄭門到新鄭門這一段路上,沿途的街道,同樣到處是違建。
    皇帝可以用強權,強行拆毀。
    但隻能管一時,三五個月都算是汴京老少爺們,給趙官家麵子了。
    今天拆,明天建,才是汴京百姓們會做的事情。
    而趙煦不可能和整個汴京城對著幹。
    更何況,趙煦清楚,真正侵街的主力是權貴。
    小老百姓的膽子是很小的。
    他們總算侵街,也隻敢在角落裏,悄悄摸摸的做。
    隻有那些權貴豢養的商賈,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的在城市主幹道等地侵街。
    因為他們知道,官府管不了,也不敢管。
    於是,一路無話,直到瓊林苑前。
    此日,春光明媚,百花綻放。
    瓊林苑對麵的金明池裏,已是遊人如織:自真廟以來,每歲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趙官家們都會開放金明池,允許汴京及外地來京士民工商遊玩。
    這叫與民同樂。
    而今年,因是新君即位改元的第一年,所以兩宮應群臣之請,特旨將金明池的開放日期提前到二月初一,並將其結束日期順延到五月初八。
    因為今年有個閏二月,所以,這其實是多加了三個月的開放時間。
    趙煦的車駕,從金明池前過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了一個事情。
    於是將蔡京叫到車前,問道:“蔡卿,金明池中大奧,如今如何了?”
    蔡京楞了一下,才回答道:“奏知陛下,金明池大奧,應該還在……臣派人去看看?”
    趙煦點點頭:“嗯!”
    大奧,是趙煦的父皇在位時期,和火藥一樣隨便點出來的科技。
    也和火藥一樣,搞錯了方向。
    所謂大奧,就是幹船塢。
    金明池中的那座大奧更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幹船塢。
    它被建設在金明池,隻有一個用途——用來修繕那艘,當年吳越進貢的龍舟。
    這艘龍舟長二十餘丈,龍頭龍尾,其上有著樓閣數重,所以又稱樓船。
    熙寧時,這艘爺爺船,已經不堪使用了。
    而且因為其體型巨大,無法在水中完成維修。
    於是,一個叫黃懷信的內臣,獻策建大奧,解決了水中無法維修龍舟的問題。
    同時也讓汴京百姓,依然能在每年金明池的龍舟賽上看到那艘二十餘丈長的大型龍舟,馳騁於金明池的波濤上。
    所以,這東西用錯了地方!
    它該放在登州、泉州、明州,成為大宋航海事業的助推器!
    用在汴京,僅僅是用來維修那艘娛樂汴京人的龍舟,實在是暴殄天物!
    想到這裏,趙煦就又將馮景叫到麵前,問道:“馮景,昔年獻策大奧的那個內臣,如今何在?”
    “回大家,臣不知……大家或許可以去問問宋都知、劉押班、石都知等……”
    “好吧!”趙煦點點頭,也是,熙寧時馮景恐怕都還沒有入宮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