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武裝移民

字數:12287   加入書籤

A+A-




    inf

 元祐元年閏二月辛亥(23)。
    廣南西路,宜州,宜州城外。
    一隊輕騎,疾馳而來。
    為首的騎士,留著濃密的絡腮胡,戴著範陽笠,腰間掛著兩條厚重的鐵鐧。
    這是大宋中高級武臣最喜歡的兵器。
    一鐧下去,可謂眾生平等。
    他們騎著的馬,則是典型的大理馬。
    大理馬腳短身矮,奔馳速度不如北馬。
    但耐力強,能負重,而且性格溫順,耐粗糧。
    於是,在整個廣南地區,廣受好評,也成為了大宋南方的主要運輸力量。
    所以,廣南西路每年都會向大理買馬,朝廷專門在邕州設立了買馬場,並設置了專勾提舉左右江侗丁、同措置買馬公事一職。
    大理馬四尺一寸以上,既可買入。
    其價格從十三貫一匹到最高四十八貫一匹,分成八個不同的等級。
    目前來說,是將其中最高一級的大理馬作為戰馬使用。
    其他所買的馬匹,則分銷各地,或作為宋軍的運輸馬匹。
    當這些騎兵靠近宜州城的時候,遠遠的就已經有宜州官吏迎了上來。
    騎兵們紛紛下馬。
    為首的武臣問著來迎接他的官吏“章相公何在?”
    那官吏低著頭說道“相公在府衙之中會客,差我等來迎知州!”
    那武臣點點頭,迫不及待的說道“煩請足下,告知相公,就說末將邕州知州蘇子元奉大帥將令,前來拜見,乞大帥撥冗相見!”
    官吏點頭,道“相公早有吩咐,命蘇知州一至,便帶到府衙官廨相見。”
    “善!”這武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抬頭,看向那宜州城的城頭。
    已經十年了!
    父兄妻女,在邕州殉國已經過去十年了。
    他無時無刻,無日無夜,不在思念著他的父兄,不在想著他那一雙可愛的兒女,還有賢惠的妻子。
    蘇子瞻詞曰十年生死兩茫茫!
    他何嚐不是如此?
    國仇、家恨,疊加在一起。
    讓他無日無夜,不在想著複仇。
    奈何,自熙寧南征後,朝廷就不願意舉兵向南了。
    北虜、西賊,甚至吐蕃,都比南方的交趾重要。
    他隻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在這廣南西路,做著萬一的準備。
    現在,他終於等到了!
    當他得知,朝廷已經下詔,以執政出鎮廣西的時候。
    他就知道,他等待了十年的機會終於來了。
    而當他看到朝廷的詔書時,他就確認了這一點。
    因為,新君旨意之中,無比明確了章惇南下的目的交趾之禍,起於五代;熙寧之災,不過十年……朕承先帝之寶訓,而奉聖人之禮教……
    可謂是殺氣騰騰,劍指交趾。
    這讓他振奮不已,於是,收到旨意後,便開始積蓄糧草,準備兵馬。
    等到他聽說章惇到了宜州,還派人來傳他來宜州相見後。
    他就立刻出發,星夜兼程而來。
    ……
    章惇下了衙,回到後衙的內宅,那兩個宮中賜下的侍妾,連忙替他端來茶水。
    “官人辛苦了!”
    章惇接過茶水,喝了一口,然後閉目休息了片刻。
    他自到宜州,就沒有一天閑下來過。
    每天不是在宴客,就是在處理宜州內外的公務。
    誰叫他除了是廣西經略安撫製置使外,還是管內勸農使同時還兼著管內觀察處置等使的頭銜。
    在某種意義上,他現在的身份,和唐代的節度使,沒有區別!
    都是軍政、民政一手抓!
    既要負責打仗,還得負責民生。
    這不,宜州內外的土司們,就天天上門,都在求他許一個名義。
    這就讓章惇有些頭疼了。
    倒不是頭疼處置、安置這些家夥,天子給他的小冊子裏,就授權了他可以臨機處斷,便宜行事。
    交趾北方之地,更是可以任由他安排。
    反正——又不是自家的疆土。
    而且,就算占了,自己開發,難度也大的很。
    從北方移民的話,山高路遠,死亡率也會很高。
    不如給土司們,先羈縻著,將來再說。
    章惇頭疼的事情,隻有一個——土司們太熱情了。
    幾乎人人都想‘為國盡忠’,家家都願出兵。
    而且好多人和莫家一樣,都願意舉全族之力,追隨王師‘征伐凶頑、犁庭掃穴’。
    但,糧食從哪裏來?
    這麽多土司,你一家我一家,加起來,都快能湊出兩萬土司兵了。
    算上廣西本地的兵馬,還有禦龍第一將的兵馬,這前線總兵力,怕不是得奔著四五萬去了?
    這麽多人,人吃馬嚼的,邕州、欽州、廉州有這麽多糧食嗎?
    廣南西路的官倉,能負擔得起嗎?
    章惇對此很疑問。
    至於因糧於敵?
    交趾怎麽都不像是有錢有糧的大戶。
    想到這裏,章惇就睜開眼睛,再次拿出那本官家賜給他的方略,細細的看了起來。
    這方略,他是越看越有心得,也越看越覺得,官家深謀遠慮,實在非常人!
    搞不好,其中許多辦法,都是先帝在當年南征後反思南征得失的經驗。
    譬如將戰事盡量控製在富良江以北。
    也譬如說,這遷廣西土官子弟,徙為交趾北方土官的辦法。
    都可能是先帝戰後反思的智慧結晶。
    不然,官家怎麽可能知道這許多事情?
    又如何能想的這麽詳細?
    在一開始就將廟算,安排的妥妥當當。
    廟算之外的事情,更是全部授權於他。
    就是……
    章惇看著冊子上,官家要求的,在交趾乞和時,開出來的那些和平條件。
    其中一條,讓章惇看著,感覺很荒繆。
    “交趾當歲貢稻米五十萬石與大宋……”
    五十萬石稻米,交趾有這麽多米嗎?
    殺了他們也給不起吧?
    但,章惇看著這些條件,卻又怦然心動。
    大宋自真廟以來,就一直在給北虜歲幣,仁廟慶曆議和後,甚至還給過歲賜給西賊。
    若,真的能強壓著交趾人,答應這些條件……
    如此想著,章惇目光灼灼,眼中冒出精芒來。
    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了官吏的通報“相公,邕州的蘇皇城已到府衙!”
    章惇立刻起身,當即喜道“快快有請!”
    同時對著自己身邊的兩個侍妾說道“快去將吾帶來的蒲城茶葉煮好!”
    比起這宜州的官吏,還有莫家人。
    章惇毋庸置疑,更信任蘇子元。
    不僅僅是因為他和蘇子元,都是福建人。
    也因為蘇子元的堂兄蘇頌,如今就是官家身邊的大臣。
    同時,蘇頌和他關係也不錯。
    ……
    蘇子元被人帶著,步入宜州官衙,然後到了內宅。
    一進門,他就聽到了一聲爽朗的笑容,然後一個年紀和他相仿的高大身影,就迎出門來,用著帶著福建口音的官話,熱情的說道“蘇賢弟,吾在此候賢弟久矣!”
    然後一隻溫暖的大手,就拉住了他的手。
    眼前的人,穿著士大夫的常服,他的胡子不算太長,也不算太密,皮膚白皙,容貌硬朗。
    年輕的時候,肯定是貌比潘安的人物。
    “末將拜見大帥!”蘇子元自然猜到了對方的身份,除了那位大宋新法幹將,被當今天子委派來廣西坐鎮,全權處置去歲交趾入寇一事的執政章惇章子厚外,還能是誰?
    於是一見麵,就大禮而拜。
    “賢弟不必多禮!”章惇樂嗬嗬的扶起蘇子元“吾與子容兄,同殿為臣,乃是舊友……且子元更乃忠武公之後,國家烈臣之子……”
    “不敢。”蘇子容低頭說著。
    章惇卻是拉著蘇子元,走向自己的官廨。
    他今天要和蘇子元好好談一談,現在廣西的事情,也好好了解了解交趾的事情。
    這也是官家給他的囑托。
    廣西之事,內事不決問苗時中,外事不決問蘇子元。
    理由是苗時中積年老吏,熟悉廣西民情,而蘇子元父兄之仇未報,肯定對交趾有著深入了解。
    ……
    儂智會帶著侗丁們,站在山崗上,看著在山道上行進的宋軍。
    這些宋軍,隻有數十人。
    但他們押送著數百人的青壯。
    都是身強力壯,孔武有力之人。
    是汴京城的官家,親自下詔,送來這右江勿惡、勿陽等地的壯丁。
    儂智會,看著那些人。
    他臉上露出笑容,轉身對著他身後的子侄們說道“當即官家已降下隆恩,許我儂家子孫,回歸廣源、思琅故土!”
    頓時,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自從儂智高兵敗後,儂家人就被逐出了自己的故鄉。
    故鄉的人民,飽受著楊家、劉家的欺壓,也飽受著交趾賊人的奴役。
    每年,都有著人逃亡來尋他們,訴說著交趾人的貪婪殘暴和壓榨,也訴說著楊家、劉家等豪族的凶殘。
    現在,大宋終於改變了對他們的態度。
    他們是時候,回歸故鄉,去解救被欺壓、奴役、剝削的故鄉人民了。
    於是,不止是歸化州的儂智會這一脈的儂家人在做準備。
    儂盛德的順安州,也在做著準備。
    當然,作為代價,儂家人必須交出他們世代所掌握的右江地區黃金礦藏的秘密。
    同時,儂家必須為大宋官家,在現在的歸化州、順安州,以及未來分封的廣源州、思琅州各侗,種一個名叫‘甘蔗’得作物。
    官家會用銅錢、鐵器、茶葉、稻米和他們買。
    而且,開的價格很高。
    一千斤甘蔗,就願給一貫錢。
    這對儂家人來說,簡直是菩薩的福音。
    也堅定了儂智會、儂盛德,死忠大宋的想法。
    畢竟,給大宋稱臣,大宋真的舍得給好處。
    交趾人呢?
    除了欺壓、剝削儂家外,什麽都不會做。
    況且,儂家和交趾的朝廷還有廣源州的楊家、思琅州的劉家,那是有血海深仇的。
    想著這些,儂智會就帶著侗丁們,下了山崗,前去迎接遠道而來的大宋移民們。
    侗中,已經為這些客人,準備了豐盛的美食。
    ……
    王大槍跟著人群,懵懵懂懂的到了一個陌生的山寨裏。
    山寨中的人,都穿著奇裝異服。
    山寨裏的建築,也都是木製的房子。
    但,這裏的食物還不錯。
    王大槍現在就在吃著一條用糯米包裹著的,醃製過的魚。
    除了有些酸外,其他一切都好。
    酒足飯飽,稍事休息後。
    一個老人,就帶著人,來到王大槍等人麵前。
    “諸位大宋好漢一路辛苦了!”老人的官話說的不錯,至少王大槍能聽懂。
    “老夫是這勿陽、勿惡之地的侗主,也是官家敕封的歸化州知州!”
    還是個官?
    王大槍抬起頭,看著那個老人。
    隻聽著他道“各位好漢,且先在這寨中歇息兩日,養好了身體,老夫再與諸位好漢發放號牌,到時候,各位好漢就可以去那些無人的荒地,自行圈占了!”
    “我們侗溪兒女,說話算話!好漢們圈下的地方,隻要是無人的荒山,便都是好漢們所有!”
    “老夫會命人造冊、定書,送去邕州城!好漢們隻要依著旨意,占滿五年,荒山上的一切就都是好漢們的產業了。”
    王大槍聽著,整個人都興奮起來。
    是真的!
    真的可以用腳圈地!
    於是,他當即決定,這兩天一定要好好做一雙鞋子。
    以便到時候盡可能的多圈一些地方。
    就聽著那老人道“當然,好漢們也可以選擇先不圈地,先在峒中住著,等到王師克服廣源等州,再去當地圈地。”
    “不瞞各位好漢,若好漢們是為了黃金而來,廣源等地的山峽裏的黃金,比歸化州這裏要多多了!”
    “歸化州,隻有虎跳大峽穀那裏還有些金子。”
    “但廣源州的山峽,卻到處是金子。”
    說著,這老人就拍拍手。
    兩個男子抬著一塊蓋著紅布的木盒子上前。
    老人打開紅布,揭開盒子。
    裏麵是好幾塊拳頭大的狗頭金,每一塊都起碼有好幾斤重。
    看得王大槍眼睛都紅了。
    “這些金子,就是老夫的族人過去在廣源州撿到的。”老人介紹著,也歎息著“可惜,好多都已經賣掉了,就剩下這幾塊了!老夫記得,過去族裏有過一塊二十斤的大金塊!”
    那是他的哥哥儂智高的寶貝。
    儂智高身死昆侖關的時候,也隨之丟失,不知是被宋軍敲碎了分掉了,還是被某個宋軍大將自己私吞了?
    王大槍已經呼吸急促了。
    二十斤的大金塊?那得值多少錢?
    於是,他已經下定決心,等到王師克服廣源州,再去廣源州圈地。
    他都走了幾千裏了,不在乎再多等幾天,也不在乎再多走幾百裏。
    其他人,也都和王大槍是一個想法。
    來都來了,也不怕再多等一會。
    這個時候,那個負責押送王大槍等人,來到這裏的禁軍將官,就走到了老人身邊,和老人說了一句話,老人笑嗬嗬的帶著族人們退下。
    那將官則咧嘴一笑,看著他麵前的這些無賴、地痞。
    他獰笑一聲,道“官家洪恩,雖許了爾等天大的恩典,叫爾等可以在這南方黃金之地,淘金還錢。”
    “可是,那廣源州等地,如今在交趾賊手中。”
    “王師克複之後,爾等才能前去當地圈地。”
    “可王師打下的地方,豈能平白給爾等?”
    “所以,爾等屆時,若欲去廣源州等地圈地,就得立下功勞,才能有優先的選擇權。”
    “有功者優先,天經地義!”
    “此外,廣源州等地,虎豹出沒,還有著山蠻!”
    “爾等也不想,被虎豹吃了,被蠻人抓走吧?”
    “所以,想去廣源等地的,從今天開始,都得跟著俺操練起來了!”
    他說著就拍了拍手。
    禁軍士兵們,將一張張弓弩,一柄柄長槍,抬了出來。
    “願意去廣源州的,現在可以報名了。”
    “簽下自願前去廣源的契書,然後再簽下自願借錢二十貫,購置弓弩兵刃的契書。”
    這將官說著,就貪婪的看向在場的數百名壯丁。
    這些人,在他眼中,每一個都是行走的軍功。
    因為,朝廷那邊已經給了他旨意。
    押送這些人,順利抵達歸化州,存活率保持在九成以上,就給轉官一級。
    他現在是從九品的三班借職,轉官一級就是三班奉職了。
    這樣的賞格,基本就相當於,一次綱馬的成功押送。
    押送綱馬,是軍中出了名的好差事。
    因為隻要成功完成任務,將馬匹押送到目的地,就給轉官一級。
    但他的這個差事,比押綱馬輕鬆多了。
    畢竟,人比馬聰明,隻要不苛待、虐待,生病了及時給藥,一般都能活下來。
    而他超額完成了任務,押送的四百五十人,沒有死一個,全部安全抵達歸化州。
    所以,他還能額外減磨勘兩年。
    但,這還隻是一個開始。
    朝廷的旨意裏,還給了他和他的部下任務。
    給他的部下的任務是——每訓練好三個青壯——讓他們掌握好基本的射手和基本的行伍陣列,通過經略安撫使司的考核的,就視同斬首一級。
    而給他的任務,則是階梯式的賞格。
    他押送的這四百五十人,有一半順利完成了訓練,通過考核,就再轉官一級。
    這就是可以從三班奉職遷為右班殿直了。
    這可是正九品的武臣職差!
    此後,每多五十人合格,就可以減磨勘一年。
    若是四百五十人,全部願意去廣源州,且全部訓練合格,那麽,加上之前減的兩年磨勘。
    他這一趟下來,他可以直升左班殿直還有餘。
    相當於幾個月,就完成了三級跳。
    基本上,等於在戰場上立下了斬將奪旗的大功!
    要是磨勘的話,沒有十年,想也不想要!
    更緊要的是——這些人,日後在戰場上,若立了功勞,他也可以分潤,基本上斬首或者俘虜十人,就算他斬獲一人了。
    自然,這將官對這個事情無比上心!
    沒有大宋將官,可以拒絕這樣的好事——這可是升官發財啊!
    注歸化州、順安州的儂家人,以稻米和魚類為主食。
    注2兩宋押送綱馬,一直是軍隊裏最火熱的差事,沒有關係背景的人,根本搶不到!
    因為,隻要順利完成綱馬任務,就轉官一級。
    這是因為過去押送綱馬,死亡率很高,所以就改變了政策,給押送的軍官和軍人,定下指標,完成的就升官,所以軍官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調動起來,綱馬死亡率大大降低。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