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宋誓(2)

字數:5903   加入書籤

A+A-




    inf

 趙煦看著匍匐在自己麵前的群臣,擺擺手,道“卿等且起來吧。”
    群臣起身後,趙煦就帶著他們,繼續走到沙盤之前。
    “卿等都聽說了,朕遣人前往在靖安坊之中的事情吧?”
    群臣都低著頭。
    此事,如今是汴京城裏最熱議的事情。
    今天早上的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都報道了。
    汴京新報注重在孝道上,汴京義報則更關心皇室在靖安坊的動作,提出了很多疑問,落腳點最後落在‘與民爭利’的事情上。
    “不瞞諸位愛卿,此事是朕主導的。”
    “這靖安坊,便是朕欲解決汴京問題的試點。”
    “治大國如烹小鮮,以靖安坊為試點,落子在整個汴京城。”
    “若其可行,則推而廣之,若其不可行,損失在可控之中。”
    “除此之外,朕還有些私心,欲以改造靖安坊所獲之利,為兩宮慈聖興建宮闕,盡一盡孝道。”趙煦說著,就微笑的看向群臣“卿等應該可以體諒朕的這一片孝心吧?”
    群臣能說什麽?
    隻能集體拜道“陛下仁孝,天下之幸也。”
    趙煦嗬嗬的笑了起來。
    然後,他就指著靖安坊,眼中閃亮起來,扭頭對著跟在他身後的範純仁,問道“範卿,且看這靖安坊……”
    “東接明德坊,與景明坊相連,東向禦道從其側過。”
    “南與打瓦寺、廣福坊相接,舊封丘門在其北。”
    “兩者相連……”趙煦手指比劃著,將這兩個方向的廂坊連接起來“就是舊封丘門大街的主幹區域。”
    這樣的地理位置,如此核心的城市區域。
    若以現代房地產的視角來描述,就是‘帝都核心,天家之畔,天街之旁,東華門外進士之家!’。
    絕對會被人瘋搶。
    然而,這樣的黃金位置,極具開發潛力的坊區,如今卻是個十足的城中村。
    除了少數幾戶人家外,其他一切都是夯土而建的院子,甚至是竹木茅草搭建起來的屋舍。
    這些房子、院子,緊密相連,延綿成片。
    讓整個靖安坊,都變得擁擠不堪。
    毫不誇張的說,一場意外的失火,就可能導致整個坊區被燒成白地。
    “朕打算,出宮中之財帛,市此地百姓之屋舍,並抄沒的王、徐、張等家宅邸,於此重新建造一批屋舍,售與汴京及天下官商之戶。”
    “同時,朕還打算在這靖安坊內,建設蒙學、小學、初中。”
    趙煦簡單的和他們解釋了一下蒙學、小學、初中,然後從初中通過考試考入府學的教育體係。
    這個設想一說出來,每個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經筵官們,興奮的握住了手。
    蒙學、小學、初中、府學的教育升級體係,對他們來說,不啻於盤古開天辟地一般的創造。
    因為在這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設想。
    大宋教育體製,始終停留在範仲淹慶曆興學時代。
    以太學為中央最高學府,在天下州郡設置州學、縣學,以學官主導,同時鼓勵民間辦學。
    大宋四大書院和隨之不斷出現的各地私人學院,從此不斷湧現。
    但這些都是針對成人的。
    也沒有成體係的教育路線。
    而趙煦提出的蒙學-小學-初中-府學(州學)-太學的教育體係。
    對這些人來說,等於打開了全新世界的門戶。
    伴讀們就不一樣了。
    他們幾乎是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靖安坊的房子要漲價!
    而且,肯定會飛漲!
    甚至成為汴京城,最保值也最堅挺的產業。
    為什麽?
    靖安坊就這麽大,其土地有限,建造的房子也有限。
    可天下人想要讓自己家的孩子,入讀汴京府學的需求卻是無限的。
    便是他們家裏,怕是也會忍不住想要買一個靖安坊的房子,給家族子弟占個地方吧?
    可見未來有限的供應,加上無限的需求。
    此地的房價,得漲成什麽樣子?
    一個院子,怕不是得要幾千上萬貫?
    眾人心中,想法不一,但還是很快齊齊說道“陛下仁聖,臣等拜服。”
    沒有任何人,哪怕是程頤這樣的道學家,指出趙煦利用房子來搞錢的手段有什麽不對。
    因為,趙煦已經說了,他是出於孝道,才這樣做的。
    出於孝道而做的事情,沒有任何人可以指摘。
    趙煦看著他們,笑著道“還請諸位愛卿,為朕保密這靖安坊的計劃。”
    所有人立刻恭身而拜“諾!”
    趙煦看著他們,點點頭“卿等果皆朕左右股肱!”
    言下之意,但凡有人泄露了靖安坊開發計劃。
    那就自動被開除出股肱序列,打入另冊,甚至會禍及家人。
    這個道理,趙煦相信他們是懂的。
    因為書上已經寫的很清楚了——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君。
    “朕與卿等今日約法之事,朕會記在心上,來日更將命人刻於太廟之中,為子孫之教!”趙煦看著他們,真誠的說著。
    群臣當即集體下拜“陛下聖明,發乎天性,臣等為天下賀!”
    趙煦看著他們,輕輕的笑了笑。
    在現代,有野史流傳,說是大宋太祖皇帝,刻誓於太廟石碑之上。
    每一代天子即位之時,都要在內臣引領下,獨自進入太廟的一間秘密供奉著石碑的石室,在列祖列宗麵前,宣誓踐行太祖誓言。
    這太祖誓言,共有三條。
    其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其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
    其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趙煦在這裏,做出嚴正辟謠——沒有的事!
    柴家一直很老實,而且早就被馴化成趙家的舔狗了。
    誰會為難一個舔狗?
    至於士大夫?
    殺的其實不少。
    隻是一般情況下,士大夫有特權,會從輕發落而已。
    真正的祖製其實是一個潛規則,而且這個潛規則是從仁廟以後才慢慢形成的。
    這就是——不罪宰執宰執大臣,除非犯下十惡不赦的大罪,不然,絕不加罪,止於以宮祠官致仕。
    其次是不殺待製以上。
    待製重臣,除非犯有十惡不赦的重罪。
    不然,絕不下獄,絕不加刑,也絕不以刀筆吏審訊。
    最多就是像沈括那樣,貶官偏遠州郡,編管居住。
    而且有期限的,期限一到就有機會釋放、起複。
    像前不久,趙煦不就特旨起複了沈起、劉彝嗎?
    而在趙煦的上上輩子的元祐時代,舊黨激進派們,肆無忌憚的破壞了這個傳統、潛規則。
    最後回旋鏢在九年之後,打在每一個舊黨身上。
    激進派也好,溫和派也罷,都嚐到了潛規則被打破的後果。
    也就是趙煦還有理智,阻止了新黨裏的激進派的進一步迫害。
    不然,像蘇軾、蘇轍兄弟,也別寫什麽‘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了。
    恐怕,得去沙門島上旅遊了。
    趙煦記得很清楚的。
    在紹聖時代,和舊黨有殺父之仇的鄧綰之子鄧洵仁、鄧洵武兄弟是朝中主張對舊黨趕盡殺絕的典型代表。
    不過,趙煦知道,這一謠言在後世的影響有多大。
    他也清楚,普羅大眾們其實是喜歡這種事情的。
    既然百姓和人民,都喜歡且歡迎。
    那趙煦自然會迎合百姓、人民的這種喜好。
    所以,將來他會在太廟立下這誓碑之後,悄咪咪的派人造謠——家人們,太廟真的有太祖誓碑。
    而他和他的子孫,則會變成渣男——不辟謠,不承認,不否認。
    同時,這也是一種試探或者說探索。
    趙煦很清楚的,從曆史的角度來看,趙官家的統治,遲早會走到盡頭。
    這是曆史的必然。
    與其讓別人來逼著體麵,不如自己早早布局,為子孫留下體麵。
    當然了,他活著的時候。
    絕不會放棄權力!
    絕不!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