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著

字數:6655   加入書籤

A+A-




    我在現代留過學正文卷第四百八十六章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著石得一回到宮裏麵的時候,剛好看到了禦史中丞傅堯俞,從左昭慶門下走出來。
    石得一立刻微微欠身,對傅堯俞行禮。
    這是他個人對這位大宋禦史中丞的私人品德的敬重。
    當今天下,能讓石得一敬重的大臣太少了。
    傅堯俞就是其中之一。
    傅堯俞也看到了石得一的身影,他微微頷首,回了一禮。
    兩人在左昭慶門下交錯而過,沒有說任何話。
    直到石得一走入宮門,來到貫穿整個大內的東華大街,他才回頭深深的看了一眼,傅堯俞的背影,眼中若有所思。
    進了大內,穿過重重宮闕,到內東門下的通見司裏,交還了出宮的符印,登記完奉旨出宮的信息,等他到福寧殿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時辰後的事情了。
    進了福寧殿,馮景就已經迎上來,對石得一行了禮。
    石得一還了一禮,問道:“馮邸候,方才中司入覲了?”
    馮景嗯了一聲,答道:“中司是奉兩宮旨意來向大家請旨的。”
    如今開封府乃是天子親領。
    自然,一切和開封府有關的事情,都得來福寧殿和天子通氣。
    石得一捏了捏自己袖子裏藏著的那一張他買到的汴京義報,問道:“大家是單獨召見的中司?”
    馮景搖頭:“起居郎範百祿在屏風後記錄。”
    “哦!”石得一明白了,是公開召見。
    而公開召見,就意味著官家肯定給中司畫餅了。
    石得一是很欽佩他所侍奉的這位少主的。
    聰明得不像個未成年的孩子也就罷了。
    關鍵這對大臣的招數,那是一套一套的。
    朝中上下,隻要和他對奏過的大臣,就沒有不稱讚的。
    連司馬光那樣固執、古板的大臣,都被其折服。
    而作為,日夜侍奉這位官家的近臣。
    石得一早已經熟悉了這位官家的那些套路。
    無論是見什麽樣的人,他都會拿出一個讓對方舒服的態度和姿態與之交流。
    總能撓到別人的癢癢處。
    特別是,在這樣有著起居郎記錄的公開召見場景。
    大道理是一套接一套。
    總能站在儒家道德的製高點,對相關問題,做出一些指示。
    也總能通過這種辦法,給大臣打雞血。
    讓他們總能產生一種錯覺——官家是支持我的。
    石得一有些時候靜下心來思考這些細節,總會以頭皮發麻結束。
    石得一回想著,他方才在宮外和傅堯俞打的那個照麵。
    這位中司神態雖然平和,但他的身體卻出賣了——連走路,都有些飄飄然。
    一看就知道,被當今官家灌了一堆的**湯。
    而根據過去的情況來看,一般名聲越好,越正直、單純的大臣,在麵聖後,受到的鼓舞的持續時間就越久。
    典型的例子就是執政司馬光。
    據說,上次麵聖後,司馬光已連續在都堂工作了大半個月。
    誰勸都不聽。
    最後,還是官家遣了使者,強令其子司馬康,必須嚴格按照作息時間,接送司馬光上下班。
    同時,必須休沐。
    不然,若司馬光出了問題——唯汝是問!
    這才讓司馬光那邊消停了下來。
    想著這些事情,石得一就問道:“大家如今禦駕在何處?”
    馮景答道:“大家方才帶著甘泉縣君,去了殿後的禦花園中賞花了。”
    “禦花園裏,大家在今年開春,種下的那些作物,如今都已經陸續開花。”
    “大家很高興,這幾日每日都會去看看。”
    “哦!”石得一點頭。
    今年開春的時候,官家將遼國送來的許多種子,又在宮中指定了不少作物種子。
    然後,就命人在福寧殿後麵的禦花園中,開墾出了幾塊土地,種下了那些種子。
    隔三差五的,官家會去看一看。
    天子在宮中親耕土地的事情,讓朝臣們異常興奮。
    沒辦法,上一個在宮裏麵這麽做的人,叫漢文帝。
    於是,石得一便從福寧殿的回廊,來到了殿後的禦花園。
    果不其然,他一到禦花園裏,遠遠就聽到了官家的聲音。
    “小心些,別傷了花蕊……”
    “再慢些……再慢些……”
    石得一慢慢走過去,看到了在禦花園的一角,一塊約莫半畝的土地上,官家正領著文太師的孫女甘泉縣君,蹲在地裏。
    官家的手,似乎握著甘泉縣君的小手,好似在指導著什麽?
    甘泉縣君看上去,也在很認真的學著。
    所有人,都背對著官家和甘泉縣君。
    石得一一個機靈,也趕忙轉過身去,眼觀鼻,鼻觀心。
    但嘴角,卻忍不住溢出笑容來。
    雖然,官家實歲才十歲不到。
    雖然,甘泉縣君也就十二歲多一些。
    但,石得一還是很開心。
    當初,英廟和太皇太後,也是這樣的年紀,在宮中相遇。
    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
    ……
    趙煦握著文熏娘的小手,慢慢的教著她,用棉簽給開花的西瓜花進行人工授粉。
    這些遼國作為國禮送來的西瓜種子,趙煦是很上心。
    每次來到這禦花園,看著西瓜苗日益茁壯成長。
    他就總會想起,遙遠的熙河,想到那蒼茫大地上,連綿的棉花田,還有在棉花田裏勞作的人們。
    當這些西瓜苗,開始開出淡黃色的小花蕾,他就更加開心。
    總是不由自主的想起,棉花開花的景象。
    沒辦法!
    這是現代留學帶給他的後遺症:西瓜配棉花。
    正好,今天文熏娘來了,趙煦就帶她來這裏,體驗一下人工授粉。
    算是給文彥博的獎勵。
    老太師應該很快就會知道這個消息。
    這樣想著,趙煦就在心中感慨:“朕實在太偉大了!”
    “為了天下社稷福祉,連自身也可以犧牲!”
    不過,話又說回來。
    趙煦側頭,看了看蹲在他身邊的文熏娘,文熏娘身上的香味,溢入鼻腔。
    那是淡淡的芬芳味道,略有著些青澀的蘋果香味。
    這小姑娘,現在也開始發育了,慢慢的開始有了些嬌媚的感覺。
    薄薄的櫻唇,紅潤小巧,雪白的瓊鼻,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好似雪梨一般可愛。
    紅彤彤的小臉,粉嫩嬌俏,皮膚雪白。
    假以時日,肯定會是個美人兒!
    所以啊不虧!
    而且,因為她比趙煦要大兩歲,肯定可以避免發生仁廟和郭皇後一樣的悲劇——想當年,仁廟郭皇後因為年紀太小,沒有長開,被仁廟嫌棄。
    加之郭皇後脾氣大,氣勢淩人,讓仁廟很不開心。
    所以,在章獻明肅去世後,仁廟就迫不及待的和呂夷簡聯手以皇後無子、悖逆、犯上的理由廢後,令郭皇後出宮,別居瑤華宮,為玉京衝妙仙師。
    結果,沒兩年,郭皇後在瑤華宮長開了,風姿綽約,嫵媚動人。
    lsp仁廟一見,眼睛都挪不開了。
    居然想吃回頭草!
    郭皇後堅決不從,要求想要她回宮,仁廟必須以皇後之禮相迎。
    傳說,郭皇後正是因此,而被慈聖光獻聯手其他宮中妃嬪暗害,香消玉殞。
    這個事情的細節和真相,趙煦心裏麵清清楚楚。
    隻能說,慈聖光獻,從來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而在慈聖光獻膝下和教育下長大的太皇太後,自然也不簡單。
    她的權力欲是很強很強的。
    趙煦心裏麵明白的,慶壽宮對他看似親近,實則一直防著他呢。
    所以,趙煦和文熏娘拉近關係。
    也是麻痹慶壽宮的手段——人老了,就會懷念過去。
    尤其是其少年的歲月。
    還有什麽比這宮裏麵再出一個英廟-太皇太後一般的佳話,更能讓那位太皇太後安心的事情呢?
    當然,趙煦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見色起意。
    因為發現文熏娘,長得漂亮,饞她身子,才會做這些事情的。
    手把手的教著文熏娘,學會了人工授粉。
    趙煦就起身,命左右將一個個製作好的紙筒取來,套在那些已經授粉完畢的西瓜花上。
    這個時候,文熏娘才跟著站起來,然後她就發現了,左右侍從都背對著她和官家。
    頓時,小臉就羞紅了起來。
    趙煦卻和他在現代的時候一樣,對此假作不知,對她道:“今日就到這裏吧,熏娘應該也累了。”
    文熏娘低著頭,弱弱的說道:“奴不累。”
    趙煦笑了笑:“可朕累了啊。”
    “奴有罪。”
    趙煦不逗她了,拍拍手,對她溫柔的道:“乖,朕要做事了,熏娘要是願意,以後就多幫朕來這裏看看這些作物吧。”
    在這禦花園,趙煦可不僅僅隻種了西瓜苗。
    他還種了白菘、萊菔等作物。
    現在的白菘,可不是現代大白菜。
    如今的萊菔,更非現代那種白搭的蔬菜。
    白菘現在小而散,一般都是被當野菜對待的。
    萊菔根莖也很小,隻有手指大,農民種它一般隻吃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