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

字數:5446   加入書籤

A+A-




    王大斧聽著向宗吉的話,嚇了一跳:“上月打過吐蕃?”
    向宗吉嘿嘿的笑起來。
    這個事情現在沒有必要瞞人了。
    而且,他也正好想要傾訴——熙河這鬼地方,又冷又荒涼,沒有多少娛樂,他身邊也沒幾個能說貼己話的人。
    要不是看在這邊有錢撈,有功勞撈的份上,他才不肯來呢!
    有這功夫,在汴京城的勾欄裏聽小曲不好嗎?
    便對王大斧道:“還不是棉田鬧的!”
    “今年開春後,各地都開始墾田了……”
    “那幾家……都開始捂緊了手裏的丁壯……要不就是坐地起價……”
    這很正常。
    那些地方豪族不蠢。
    那大家夥也不介意,請溪巴溫出手,讓這個人消失在湟州、河州的漫漫原野上。
    熙河這邊缺人,溪巴溫、溫溪心這兩個大首領則缺錢。
    就連解救的農奴,也要過溪巴溫一手——高國舅代表熙河路與溪巴溫簽了契書。
    大家夥隻能把主意打到更便宜的吐蕃人頭上。
    雙方一拍即和。
    正好,溪哥城的溪巴溫、邈川城的溫溪心也有這個意思。
    不過,在熙河這裏,向宗吉覺得不可能有人不開眼非要較真。
    “被俺們打了,自然不服氣,聽說現在都派人去汴京城裏告狀了!”
    一口氣送過來好幾千!
    向宗吉說完,就嘿嘿的道:“那青宜結鬼章,本就不老實!”
    熙河路這邊,邊防財用司蹲著向、高兩位國親!
    這樣一來,那些農奴就等於是大宋這邊和溪巴溫之間的交易了。
    橫山裏的生羌和黨項人,也在坐地起價了。
    因為害怕被朝廷問責——主要是都堂上那些宰執們。
    朝廷就算派人來查,也能糊弄過去——當然前提是沒人較真!
    王大斧聽著向宗吉絮絮叨叨的說著。
    他們也都很想賺錢。
    他們從去年開始就和向國舅、高國舅走的近,往來也很密切,特別是與熙州比較近的溪巴溫,都快和兩位國舅拜把子了。
    蘭州那邊,聽說也差不多。
    那幾個走馬承受公事,都是李太尉留下來的。
    沒有辦法。
    宮裏麵、朝堂上,大家都有人。
    所以,在上個月的時候,熙河宋軍與溪巴溫這個吐蕃首領配合,打了一仗。
    所以,在開春後,溫溪心、溪巴溫都開始向熙河這邊輸送青壯。
    大破青宜結鬼章,奪下了兩個寨堡,順便解救了數千可憐的農奴,也幫助溪巴溫,重新回到了他父親留給他的溪哥城。
    真有這樣的傻子。
    雖然向宗吉沒有和他說全,但也差不多把事情說了出來。
    同時,因為有契書在,給了錢。
    趙思忠、趙醇忠兄弟;包約、包順兄弟………這些熙河地方上盤根錯節的豪族,都是人精。
    不是太皇太後,就是皇太後的心尖尖。
    經略相公,當今官家欽點的文臣大帥!
    “可他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這禦狀是這麽好告的嗎?”
    一下子就將熙河要漲的工價給打下來。
    像去年那樣,隨隨便便花幾百個鐵錢就可以雇到人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所以,他們也知道熙河這邊在種木棉的事情,也知道了大宋這邊肯出錢雇人的事情。
    想告狀?
    嗬嗬!
    嚐到甜頭後,熙河這邊對吐蕃青壯的需求大增。
    所以,將手裏頭寶貴的丁壯一個個都捂的死死的。
    熙州這裏,一個丁壯一個月的工錢,在開春那會都快漲到一貫鐵錢了。
    所以,就不算以人為奴,而是雇工。
    所以,熙河這邊的宋軍穿的都是吐蕃人的衣服,打的也都是溪巴溫的旗號。
    “所以,大斧啊,做好準備吧!”向宗吉說道:“這仗啊,快打起來了!”
    現在這架勢,就算青宜結鬼章不打,熙河這邊也忍不了。
    從上到下,都忍不了的!
    肯定會製造點事端出來,把大戰挑起來的。
    向宗吉看著王大斧,這個他很喜歡的親信心腹,拍拍王大斧厚實的肩膀,說道:“那青宜結鬼章,暴虐無義,淩辱士民,聽說還在其治下,大肆詆毀我朝慈聖及皇帝陛下……”
    “其治下百姓,二三十萬萬之眾,可謂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我輩大丈夫,安能坐視此輩,竊據河州、湟州千裏之地?”
    “必當掃滅之,還千裏河湟百姓太平!”
    這是熙河武將們,暫時給青宜結鬼章準備好的罪名。
    王師出征,自當名正言順。
    既向朝廷交代,也堵汴京城太學生們的嘴巴。
    當然,若非必要,熙河路文武是不願意選這條路的。
    因為風險有些大!
    大家還是希望,讓青宜結鬼章射出第一箭。
    這樣,大家就不算主動挑起邊釁了。
    上上下下也都能說得過去。
    可也不得不防,那青宜結鬼章萬一忍下了這口氣怎麽辦?
    王大斧低著頭,聽著向宗吉的話,胸膛裏也沸騰起來。
    他不太懂什麽大道理。
    孔孟兩位聖人的文章,他也看不大懂。
    可他懂,吐蕃人做事勤快,也懂他的妻子、母親都等著他拿錢回去。
    於是,王大斧抬起頭,對向宗吉拜道:“都監放心,俺誓死追隨都監!”
    孔孟兩位聖人,都說應該做的事情,不會有錯的。
    “嗯!”向宗吉很滿意王大斧。
    除了他汴京人的身份外,最喜歡的就是他的老實忠厚聽指揮和肯打肯衝。
    便對王大斧道:“大斧啊,過些時日,有商隊要回京了。”
    “俺給你托了關係,可以帶封家書回家。”
    “另外俺也和國舅說了,讓人給汝家送去了一百貫,免得汝妻兒在汴京城裏日子難熬!”
    王大斧一聽,眼眶就紅了,當即說道:“都監再造之恩,俺沒齒難忘,定當報效!”
    向宗吉點點頭。
    熙州那麽多,想巴結他的人,他都不大看得上,反而一直喜歡王大斧。
    就在這裏了。
    這個人知根知底,父祖三代清清白白,為人也忠厚老實,曉得要知恩圖報。
    何況這還是個福將!
    去年在河北,他發現了管湧,讓自己也沾了光,得了樞密院的表彰,到了熙河,又立下了首迎仁多保忠的軍功,讓他再次升官。
    希望這次,這個福將繼續立功。
    向宗吉想的明白,他是向家人,不可能一直掌軍的。
    熙河這裏,功勞撈的差不多,就得回京去殿前司或者馬步軍喝酒吃茶了。
    可熙河這邊,須得有個貼己人幫著盯著。
    王大斧是最好的選擇。
    ……
    熙州城裏。
    向宗回、高公紀正在宴客。
    客人,自是非富即貴。
    趙醇忠、趙思忠兄弟、包約、包順兄弟……
    以及,再次入境,前來朝聖的吐蕃大首領溫溪心、溪巴溫。
    總結:都是跟著兩位大宋國親發財的人。
    “俺敬兩位國舅……”溫溪心,已是喝的微醺,臉色漲紅。
    他的巴結,是溢於言表的。
    沒辦法!
    自來大宋朝聖,勾搭上這兩位漢家阿舅的國舅爺後,他溫溪心就發了!